320k和wav这个就比较难了,有些可以,有些确实比较模糊,主要还是看听者个体差异和歌曲类型吧,他这个测试上也说了某些歌曲录音质量就比较一般,我想如果是古典大动态,或者一些录制,混音做的比较好的歌曲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最显著的就是动态和高频泛音,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有几个人天天玩abx反复对比啊_,日常听听流行口水歌确实320k就够了,如果是特别特别喜欢的,而且真的能听出来优劣的搞一个hires也挺爽挺满足,确实是动态丰富,细节清晰,这跟脑放音染没有太大关系
abx测试我也是做过并时常练习的,实话实说,我不是什么金耳朵,有翻车的,确实有比较模糊的,但是大多数pvalve还是能保持在0.04至0.01这个区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因素,但是正版无损音乐这个多少还是有用的,不要把问题极端化,或许你真的感到无损音乐是鸡肋,没关系,请继续听歌,有这时间不如多听听歌,abx测试不是最终目的 这种测试还是很有帮助的,先测试一下自己的听力再考虑烧到什么程度,器材再好耳朵不行也是白搭。有句话我比较认可---非要通过AB反复对比才能听出差别的升级毫无意义。 所以Spotify的320k OGG也够用 MP3和WAV在现场用音箱回放,声音开的比较大的时候尤其是高频的声音差别还是挺明显的,但是比如HD650这种厚声的,反正我基本听不出来差别 来个更难的对比,纯人声 MP3和WAV 对比 。用流行歌曲来对比,还是能从歌曲方式听出来差异。纯人声的还是相对难一些 反正我用电脑+PDD5块的耳机真听不出来区别,可能是没开脑放吧 听不出啥区别,突然想起我连西游记唐僧演员换了2次都没看出来。我真是又聋又瞎了…… 时隔一年,没想到这个帖子又被翻出来了
其实,网上有很多介绍混音的视频,听听倒是挺有意思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4411N7wN
音乐各频率段的声音特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J411g7jX/
https://www.soundgym.co/welcome/index
超低频,20~80Hz50Hz提升2dB后,更松弛,更软,略微多了一点点低频的弹性。松弛,有弹性,而不会变得更有力。篮球砸向地面时所发出的有弹性,能够有回旋余地的声音,称之为弹性。
低频,80~250Hz150Hz提升2dB后,音乐在低频乐器方面的力度。低频力度有提升。铅球砸向地面的那一种声音,称之为硬度,或者是硬度。
中低频,250~800Hz500Hz solo,罐子里面发出的声音。提升2dB后,温暖感变得更多了,清晰度略有下降
中频,800~2500Hz1500Hz提升2dB后,声音向前靠,人声、军鼓向前靠,硬度感觉有所增加。提供声音的硬度感,力度感,以及距离感。很扎实地向前靠。
中高频,2500~5000Hz4000Hz提升2dB后,声音向前靠,还有一点刺激耳朵的兴奋感。过量的话,会刺耳。重金属、流行金属常用,刺激性,兴奋感
高频,5000~8000Hz6500Hz提升2dB后,乐器的清晰度感觉有些上升,声音变得更脆了,穿透力,冰冷感会增强,数字声音与模拟声音的区别衰减后,更温暖
极高频,8000~12000Hz(或14000Hz)10000Hz,非常纤细的感觉,提升2dB后,细节感,细节丰富了。人声显得更有磁性了。过量的话,会刺耳,声音更硬。
空气声,12000Hz以上16000Hz,针尖细,空气声已经不能够作为一个主要频段来表现乐器的音高频率了。提升后,音高略有不同。踩镲,cicici的声音略有提升。人声最上面的这种磁性感,通透感略有提升。磁性声音更加通透,不会让声音更硬。柔美的感觉。
如果用古典音乐多个格式的同一版本比较应该很清楚的分辨。也看器材水准,和个人平时是否以大量古典音乐经历为主。
320是近十年在欧美开始流行的新的mp3倍增格式,对流行音乐提升很大可以和苹果的比较。但放在和ape做比较都没戏,别说flac。和wav更无法比。 128kb 人声音质最好,WAV音质最好 大部分坛友应该都无法分辨,然后就找录音质量以及其他理由来驳斥AB无用论,不是玩器材玩的多就是金耳朵了,自己是木耳确实很难接受吧。
对于我来说就纯人声那段难了一点,其他一耳朵分辨,耳机是全新49元的半入耳地摊货,这还不值得我上r70x,过于简单。
分辨不出来的还是别折腾音源了,听个mp3得了,反正听不出区别;P
答错2个320 第一个选了128 选对2个!基本分辨不出来 同一专辑同一首歌,比如某年现场的录音专辑里的同一首曲子,无损和MP3区别是非常大的,听不出来的话那就恭喜了,因为省钱了,完全可以蓝牙耳机手机听歌。
但是不同的歌曲音乐,涉及到原本的录制条件,分不出来正常。 实话实说,以前我是能听出区别的,最近这几年就不太行了,我发现这个事情还挺偶然,有一天我在家听流媒体,连着WIFI默认是无损音质,连移动网络默认是高品质,那天网抽风,WIFI断了,设备从无损切到了高品质
但是我自己当时是不知道的,听了好长时间,等我打开手机,发现WIFI是断的才知道,在这个过程里根本没有发现音质降了档,我就知道,我可能耳朵不如从前了
即便如此,我买设备的时候也不会刻意的降低档次,音源也依然选无损,不管现在人行不行,反正精神层面的追求不会变 这测试选的歌太难听了。 这个坛子大多数就这个水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