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简单聊聊瑞弦D3听感&一个80后大叔的小小回忆
[打印本页]
作者:
digital01
时间:
2019-1-24 15:21
标题:
简单聊聊瑞弦D3听感&一个80后大叔的小小回忆
貌似最近瑞弦D3在坛子里的争议还挺大,很多人反感这种试听写听感,然后可以以优惠价格买耳塞的活动方式,认为都是“枪文”。
我倒不认为瑞弦的这种方式有什么不妥,如果想买的话毕竟自己是要花真金白银去买的,我不认为如果说D3缺点的听感瑞弦会拒绝对其销售。相反如果厂家写听感白送耳塞的话,写出来的听感我认为参考价值才真的没多大意义。
汽车之家论坛也偶尔去看看,给我的感觉就是说某某车好的就是该主机厂请来的“车托”,说某某车不好的就是其他厂家请来的“车黑”,虽然论坛车托车黑确实有,但是很多时候这些草率下结论的人是不是过于浮躁了。
好了,拉回正题,本人文笔不好,不懂那些专业词汇,但就个人听感随便写写,想看的坛友请别太挑剔,不当之处也请不吝指教,谢谢!
虽然喜欢随身听也有二十年了吧,但是都是小打小闹,根本算不上“发烧”,比起现在新人动不动就可以买上万的入耳和播放器实在是汗颜。
还有很多平头没有出镜。
去年拜读了论坛C大的“平头塞 十年一晒”后,手中也陆续添置了D2+、6芯蓝黑和BLOX的新旗舰YIN,加上以前收藏的一些平头塞少说也有20几条了吧,可是拿得出手的并不多。
播放器手里还是MD、CD居多,卡带现在懒得玩儿了,这次试听主要用的是这里都看不上的Flower mini(以下简称花花),一台个性十足的DIY播放器,一个只能播放16bit 44.1kHz WAV文件的播放器,一个没有屏幕、开关机爆音(需要开机后插上耳塞,拔下耳塞后再关机)、完成度欠佳、甚至外观有些简陋播放器。另外也有CD、MD和卡带客串,听感主要是花花下的表现。
如果能忍受以上缺点,那么秒开机、操作毫秒级响应、4节7号可更换电池供电、机身小巧(只有磁带盒大小)、推力够大都是其优点。以前一直玩MD,花花的文件转换完全不是事儿。最重要的是,声音正是我儿时追寻的,暖暖的模拟味道,花花会让你更专注音乐的内容而不是器材。
至少花花是比ZX1+PHA-2好听的。
声音方面:
D3开声就被其低频吸引住了,这是以前在平头塞上从未听过的低频,有点像用双手把塞子用力堵住耳道的低频,但是D3更为自然,没有压迫感。得益于低频的增强,其中频密度较D2+也有所增加,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高频被“忽视”了。
听完D3再换回D2+会觉得声音更亮,高频更多,实际上我仔细对比过,D3的高频并不比D2+少多少,该有的细节仔细听还是都有的,我想原因应该就是D3加强的中低频让人产生了高频被削弱的错觉,所以这里用的是“忽视”,因为并不是真的缺失了。
再来说说声场,D2+的声场横向还行,纵深不够,这次D3也一起补足了这个缺点,纵向声场更深,使得整个声场变得更完整、更立体。
平时听流行最多,古典、纯乐器我是不听的,所以也没觉得D3速度慢有什么问题,D3听流行很赞,耐听,这就够了。D3配上花花,真的是让人忘记器材而更专注于音乐本身。对我而言这就是退烧组合啦。
虽说D3阻抗100多欧(具体参数记不住了),是我手里几条平头里面阻抗最高的,但是在花花默认音量下与蓝黑和D2+声压基本一致,甚至比D2+还更易驱动一些。反倒是标称32Ω的YIN出声最小,也最难驱动。可见瑞弦在振膜技术上的积累,在复合振膜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虽说厂家宣称D3用手机也可以推的很好,但是基本不用手机听歌,这里就没做测试。
D3强于我手中所有的平头塞,我肯定会买一条收藏。
做工和一些细节:
这次D3的线材终于摆脱了D2+花线的“非主流”,线材颜值在线,甚至已经算是很好看了,但是一些细节需要注意下。
1.溢胶
溢胶问题可能是试听机,还不是最终发售版本,希望发售版不要有这种问题。拍的不好,图片不是很清楚能看到。
2.面盖歪
这个问题早在D2+时就有了,强迫症还是接受不了,森韵就没这种问题,希望厂家改进。
3.调音棉漏洞
样机调音棉处有两个洞,希望这个也是试听机的问题吧。
4.拔插头时打滑
插头觉得还是森韵比较厚道,用的正版欧亚德插头,有滚花防滑。最不厚道的是就BLOX啦,山寨插头,以至于自己换了个正版欧亚德。
瑞弦的插头做工还不错,可惜金属表面太过光滑,导致拔插头时偶尔会打滑拔不出来,略显尴尬,若能用上欧亚德的插头是最好不过啦。
5.分线器过重
分线器重,D3的线材和D2+不同,D2+是必须使用这种分线器的,里面有焊接,把粗线转接成细线才能穿到耳机里面。
而D3线材应该在分线器处没有焊接了吧,使用森韵这种就行,主要是轻巧。YIN这种虽说简陋,但是实用性不错,几乎没有重量。
6.原配胶圈不合适
原配胶圈并不原配,反倒是我自己从淘宝买的可以和这个公模外壳完美匹配,就是价格稍高了点。希望厂家后续可以有更匹配的胶圈配套。
7.海绵套打滑
“得益于”外壳喷漆,海绵套打滑几乎是必然的,如果配上胶圈再套海绵套就没有问题了,所以合适的胶圈很重要。
以上几点望厂家认真考虑和改进。
另外还有个建议,在D2+正式版未出来之前是有一批金属面盖的产品的,听说高频会更好,但是可能因为生产工艺问题最后还是换回了现在这种塑料面盖,如果瑞弦能能够改进工艺,用上金属面盖,相信D3高频会更有突破,毕竟现在用金属面盖的平头塞也不少,相信工艺上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况且金属面盖还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还能彻底解决塑料面盖歪的问题。到时候再出个金属面盖的D3+,岂不是美滋滋……
-----------------------------------分割线------------------------------------
平时基本都是潜水,既然有机会就借此稍稍怀下旧吧
看看论坛注册时间,2006年,至今已经过去12个年头了,作为80后,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中年大叔。多年前曾一直混迹于家电论坛,不过早就不怎么去了。
下面简单说说自己怎么入的“坑”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见水印,侵删)
记得还是小学时,偶然间听到了同学手中的这台爱华随身听,顿时就被震撼到了,没想到小小的磁带竟然可以这么好听,听的是四大天王之一刘德华的歌。以至于多年以后我却再也找不到当时带来的那种震撼。
从此,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部随身听便成了儿时小小的愿望,当时在农村要花好几百元买台随身听几乎是不可能的。直到初中,因为要学习英语听力,买一部磁带机便成为了“刚需”。可是小地方根本就没有索尼、爱华卖,最好的就是一台叫做“声霸王”带外放的随身听了,连当时国产“名牌”金叶都没有。听这霸气名字音质肯定好不到哪去,也就只能当做学英语的工具,没心情用来听歌。
后来,到县城上了高中,周末能够有时间去百货商场逛逛,每次去的主要目的就是去随身听专柜看看那些琳琅满目的随身听,各式各样的卡带机、CD和MD随身听,口水流的不行。
(自己的机器找不到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那时候上学每月生活费都是固定的,为了不管家里要钱买台属于自己的随身听,我和发小(读同一所高中)每顿饭只打2份米饭1份菜,再加上平时省吃俭用,这样攒了足足有大半年,终于凑了三百多元买了台索尼EX372,配塞是索尼MDR-E805,当时确是无比的满足。
也是在高中时代,第一次接触到了MD,同桌的索尼MZ-R900,世界上第一台MDLP MD随身听,一台机械与电子完美结合的随身听,美感是任何一台MP3身上找不到的,就是放在现在也没有哪一台MP3的设计能够撼动MD在我心中的地位。以至于后来为了怀念特意收了一台R900。
同时接触到的还有很多CD随身听、超薄卡带随身听,索尼、松下、爱华和夏普的机器都有,也都能借来好好把玩,也算是小小满足了吧。
当时接触到的还有一条MDR-E888,在当时就是顶级耳塞了。那条888的线材很特殊,表面是有顺着线方向的纹理的,虽然后来自己也买了条MIJ的888,可惜再也找不到当时那种线材的了,声音印象中还是那条老版的888更好。
那个时代是平头塞的时代,声音最好当属B&O的A8了,入耳当时是非主流,和现在刚好相反,想想挺有趣的。音特美的ER4系列当时也是神一般的存在,ER4P就是当时随身耳塞的天花板了,而且没有之一。
也是在高中时代,那个时候网络还不发达(我们小县城),上网要去很远的网吧,数码杂志便成为了了解这些数码产品的最主要来源,于是《新潮电子》便成为了我每期都要定的期刊,直到高中毕业。那个时候订个杂志是要去邮局给杂志社汇款的,看看现在的支付宝、微信,出门都不用带现金了,那个时候真的是无法想象的。看看当时的Palm和Win CE的PDA杀得你死我活,再看看现在的智能手机,科技的发展真的是太快了。
高中的3年,互联网在飞速的发展,我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去接触互联网,对数码产品的了解也不仅仅局限于《新潮电子》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口袋时尚”网站,当时是了解MD不错的渠道,可惜随着MD的没落好多年前也消失不见了。
不管是《新潮电子》还是互联网,总是能看到一些数码达人的投稿和文章,比较有名的有“南开米饭”(就是现在Hifiman的创始人)、陈靖仇(前两年还能在“iMP3”论坛上看到其身影,现在连“iMP3”也挂了)、BEN(已经销声匿迹好久了)等等。
后来上了大学,手里的零花钱也多了,就陆陆续续买了A8、NE10、N10、NH1。因为家电论坛的“毒害”,也曾把玩过索尼Z555,现在手里留着EJ915和DBB版的777,老塞子也听了不少,E484、E262、V99等等,炒的价格实在是高,也就没啥兴趣玩儿了。
当然收旧东西是难免不交学费的,比如这条索尼QUALIA MDR-EXQ1,就买到了翻修货。
平头塞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怀,总能勾起儿时的回忆,也感谢瑞弦D3给我带来的感动。
还有很多机器和耳塞没能全部上照,就简单上几张吧。
感谢大家能够耐心看到这里,忍受着我逻辑混乱的叙述,最后祝各位和家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谢谢!
以上
作者:
darwinok
时间:
2019-1-24 15:29
高手,这是高手。
都写了测评的,来观摩器材帝。看来老器材就进来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