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才子伴乐谈】音响性和音乐性,你更看重哪一个? [打印本页]
作者: 流氓才子 时间: 2019-9-6 08:50
标题: 【才子伴乐谈】音响性和音乐性,你更看重哪一个?
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19-9-6 08:50 编辑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今天的话题,如标题所言,音响性和音乐性,你更看中哪一个?我知道肯定会有人说: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选择全部要啊,然而这个看似正确无比的答案,却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无奈。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正是因为预算有限才会斟酌挑选啊,如果都是随随便便一个小目标买买买的腕儿,谁还有空看音响评论员的文章啊?
这个世界,正是因为要有妥协,才会凹凸有致,才会展现多维度多侧面的精彩。而这,也是本文的前提。
先来说说才子对音响性和音乐性的认识,从字面上,两者的差别其实就是中间那个字不一样。“音响性”既然突出一个“响”,更多的便是强调动态、结像、声场、层次这些和传统音响评论有关联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说,体现的是用声音在空间上形成丰富的架构,从而引发感官上的刺激。多数时候,我们说“中毒”了,“入坑”了,都是刺激引发的效应。而“音乐性”则突出的是一个“乐”,顾名思义,以音乐为本质,更多强调的是音乐的流畅和长期的耐听性。这两个概念看似互有对立,但其实只是同一维度上的各有取舍。同样信息量的前提下,厂家可以把动态对比拉大,体现出强烈的明暗对比(音响性),也可以降低动态凸显微动态,用细腻绵柔的顺滑吸引听者(音乐性)。
举个例子,上个世纪80、90年代,音响界有美国声、英国声、日本声、欧洲声之类的概括词。其中突出音响性的便是美国声,以大动态大场面为主要特色,而英国声则被称之为音乐味浓郁,主要走的是小家碧玉的细腻路线。而欧洲声和日本声则居于两种风格之间,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的簇拥,很难说哪个更好,只是口味的选择,当然到了hiend级别的水准,各门派的表现则是殊途同归一般的全面了(价格也是)。
作者: 流氓才子 时间: 2019-9-6 08:50
同样的剧情,其实也在这些年的便携市场里发生,有意思的是,一些品牌甚至推出了同级别但是在音响性和音乐性上完全各有所长的孪生产品。说远的,有拜雅动力的谢兰图和AK的T8IE,说近的,有DITA的双子星FIDELITY和FEALTY。但真正让我想谈论这个话题的,却是另两条在结构上看似毫无关联的耳塞,达音科DK4001和17th。
2019年是达音科成立17周年,我们常说,17岁是雨季,距离18岁的成人礼只有一步之遥,而达音科也推出了17th去纪念这17年的青涩年华,虽然后来也有人说,这是原本的15周年纪念版鸽了两年,但是对于烧友来说,好声音,好器材,是永远不怕晚的。在今年的历次展会上,才子都听到了这个17th的优秀表现,也多次询问厂家,计划何时推出。现在想来,赵工的口风真是紧,一直说还在磨合还在调整,直到正式上市前一周,才悄悄放出消息。
随后的剧情是颇为夸张的,上市没几天,限量的17th瞬间就一售而空了,而彼时彼刻,手里这条17th还没煲够10个小时,换句话说,当到了我觉得可以分享一款新品的时候,这款新品早就绝版下市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不过额外的好处就是,反正眼下已经买不到了,索性煲得彻底一点,让听感体会更深一点,甚至可以抛开细微末节,从耳塞本身大的声音框架上去漫谈一番,就像现在这样。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