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14周年纪念】2019广州国际耳机展花絮回顾~一篇迟来的分享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嘉明 时间: 2019-9-18 19:14
标题: 【14周年纪念】2019广州国际耳机展花絮回顾~一篇迟来的分享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19-9-18 19:17 编辑
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耳机展已经走到了第六回了。2014-2017四届,都是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后来由于场地问题,从2018开始,就移师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讲真,场地上,这里比东方宾馆了。这里才更有规模。唯一不如的,就是交通相对没有东方宾馆便捷,主要是离开市中心有点距离,但唯好公交线路其实也并不少,在白云大道上,有多条线路往返市区。而地铁二号线白云文化广场展,离白云会议中心只有200多米。只要不是打台风,过来逛展其实毫无压力。

今年的参展商逾百家,所以接下来的展会花絮可能会有一点点长,或许会耗费大家一些时间,请见谅。
在分享展会回顾之前,先带大家看看,这次展会又有哪些新品发布。每年的广州耳机展。都是最热闹的一站,总少不了几场新品发布。
我就按照发布会的先后顺序分享:
(一)AKG 新品发布

AKG按照产品的市场定位而言,划分了三个系列,分别是以往大家熟悉的K系列,过去我们习惯称之为专业系列,这个系列以前是针对广播及录音专业类应用,K系列太多经典了,K1000, K240系列, K501, K601, K701, K812等等,耳塞还有一个缔造圈铁传奇的K3003。而今年新开辟的N系列,这个系列更适合高端商务人士及一些对音乐有追求的发烧友。代表作N90Q和N5005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型号,最近蓝牙走一波,N70nc绝对是颜值与声音的担当。N200nc也为喜欢轻便出行的用户提供了选择。Y系列则是走时尚年轻路线,Y50这款充满这年轻元素的折叠耳机,从有线版做到无线版,可谓Y系列的中坚力量。
好了,开场白说了一段屁话是因为我迟到了。我到达AKG发布会现场,主持人已经准备介绍他们老大出场,所以这篇发布会分享只能写:此处省略了300字,PPT和主持人讲述的新品内容我就不翻阅了。这么说吧,这次发布的新品主要有两只便携耳机,都是K系列的,一只是K361,一只是K371。这两只耳机有什么区别?大家不看文章大概也能猜到,当然是声音调校和价钱两方面的区别啦。是的,一个是声音,一个是钱,都是大家最关心的点子。

先说声音吧,K371的声音会比K361更加温暖柔润一点,人声结像会更靠前,如果你用来听流行或人声类作品,K371的听感会更讨好些,虽然同为K系列,但还是有一定的取向区分。K361在我接过来准备试听的时候,刚听完放下耳机的一位烧友对我说了一句,这只耳机比K371更AKG。噢……我沉默了两秒,先把耳机带上,听了再说。打开机器播放同一首歌,K361声音会相对冷静一点,人声不算靠近,平白而恬静,声场拉伸舒展比较明显。中频较K371稍微单薄一些,但线条勾勒清晰,不含糊。佩戴舒适性方面,我个人更喜欢K361,因为两只耳机的重量有点差距,细心的朋友因该能发现,K361头带支臂是工程塑料,而K371则采用了金属材质。所以两只耳机存在着重量差。

两款新品都不算难推,毕竟定位就是便携轻量型耳机,所以驱动性方面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做工上,和K812这类是无法比的,但平心而论,这做工比起粗犷的美国货,还是不错了。

惭愧的是,我居然忘了老总在会上说了些什么细节,实在抱歉,这类发布会,如果我来晚了,我就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新品试听。谢谢!
第一场怎样?已经完满结束了,作为媒体也好,作为耳机爱好者也好,除了祝他们大卖,我也没想到有什么更适合写在结语的话了。
(二)FitEar新品发布会
展会的第一天通常都是发布会集中的日子,第二场发布会,是当天下午举行的FitEar新品发布。
媒体和一些粉丝基本都提前到场了。再一次见到须山先生熟悉的身影。和以往一样,须山太太也到场了,须山太太更多时候会在旁帮助翻译。发布会准点开始。
发布新品之前,须山先生还特别为大家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

有接触过须山先生的朋友大概知道,他做定制耳机之前,其实在须山齿研株式会社从事着牙齿科~须山高行先生。这家须山齿研株式会社于1958年在东京成立。

须山先生则在1985年开始从事组挺起制造和销售行业。2001年开始音响产品的开发,直到2005年,创立FitEar品牌。






从事牙科技工产品的过程中,一些工作积累给须山先生带来一点灵感与启发。直到1985年,创立了须山助听器公司。



1996年 SONY发售口袋型双声道助听器TE-ST56B,为了让产品获得更好的隔音及佩戴舒适性,在SONY的委托下,为TE-ST56B制作定制耳模,这也是须山先生首次正式制作定制耳模。

积累了第一次经验,须山先生开始尝试为ipod附属耳机进行制作定制耳模。并且利用牙科技工和助听器基础等方面的经验,开始了音响器材的研究开发。



直到2004年,第一次制作定制私模的一单元耳机。并且为舒尔E2制作成私模化。这些,为须山先生创立FitEar并制作定制耳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有了之前数年的工作经历,也凭着在牙科技工及助听器等专业领域里积累的经验,须山先生于2005年正式创立FitEar。



2007年,FitEar最早研发的两款产品亮相。FitEar 323和435正式发布。323采用三通道二分频三单元的结构,而435则采用四通道、三分频、五单元的结构。

同年,舞台工程师的反馈:FitEar ProAudio被作为舞台舰艇耳机,停工清晰的监听搭配及应用。

2010年FitEar推出了MH334,这款产品起初的开发,是由主控音响工程师原田光晴先生监制,能兼顾舞台监听及日常应用的音效平衡。而且在国内拥有顶尖的市场份额。

2012年,应鼓手与贝斯手的要求,开发新的耳机。在PA工程师佐藤公一先生的指导下,开发了,以MH334为基础的双低音版~MH335DW。这款新品,并非单一在低音区域增加量感,更多地,它是改善了MH334的低音解析力和低音响应。

2016年,MH335DW开始从舞台监听体系向录音制作领域扩展,产品的进一步改良,并将钛合金运用到导音管上去,在录音师杉山勇司先生的指导下,让原来的产品网络体系焕然一新。

一份数据统计表明,截至2019年8月,约有2581名音乐家及1159名音响工程师正在使用FitEar的产品。
--------------------------------------------------------------------------------------------------
上述的一些引论之后,终于进入戏肉阶段,轮到新品登场。


但在公布新品之前,须山先生再一次和现场朋友卖个关子。时间轴又回到了2011年。那一年,FitEar的TO GO!334推出市场。


TO GO!335其实是维持MH335DW的单元构成下,让耳塞私模化。

来看看TO GO!334与TOGO!335之间有什么区别。

最后,今天发布会的主角TOGO!335 Premium(中国限定版)发布。新品选择了中国特色的红色作为主调,红色的透明腔体及面板。里面的单元清晰可见。



这款三路、三分频、五单元新品,预售价为17800,FitEar粉丝,以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密切留意啦。


(三)美声宝新品发布

第三场发布会是美国的美声宝新品发布,在锦锋的展厅举行。由陈允海先生(海哥)主持。去年原创的新耳放发布也在这里举行,也是海哥主持。给我的印象是:快。


所谓快,就是发布会的时间控制非常好整个新品发布只需要十到十五分钟。如果你迟到了,估计进入会场发布会就结束了。

这次的新机是一台网络播放器,名为:e.One Stream。这台网络数博可以通过APP与手机互联,支持AAC,AIFF,MP3,FLAC,WAV,WMA,ALAC,OGG,MMW等24bit/192kHz档案以及DSD64(于DSF规格)文件。可以通过Roon操控界面直接连接TIDAL和MQA等互联网高清音频档案。本机也适合Qobuz,Vtuner档案使用。
新机售价16800RMB
最后分享几张模特靓照。



不到十分钟,新品发布已经完满结束,真的高效!
(PAGE 1)
作者: 刘嘉明 时间: 2019-9-18 19:15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19-9-20 10:12 编辑
展会依旧和去年一样,周五布展,周六、周日两天对外公开展览。接下来,带大家回顾一下这届展会的一些亮点。注:以下展位排名不分先后。
(1)漫步者STAX & AUDEZE
漫步者的这个房间算是这么多独立大厅最够气派最有看头的一个,所以连续两年放在第一个拍摄的地方,除了我是STAX用户,另外,这个房间的确每年都吸引了不少乐迷前来品鉴。和前两年不同,今年我就不拍摄停产了的老器材,因为这个只能蹲闲鱼收,在这里讨论没有意义。况且这些老机器,能收到的状态不一定好。
STAX(声的诗)
进门左方是STAX的展区,STAX除了展出旗舰SR-009S,在009这个系列里面,又有一位新成员加入,那就是灰黑色外壳的SR-009BK,一只80周年纪念版的SR-009,声音与SR-009相仿,只是外壳颜色改变了,铭牌的字体从金色变成了银色,加之是限量发行,所以前来围观的人不少。
搭配SR-009S展出的,当然有全平衡静电耳放SRM-T8000,以及来自声韵ARIES G2(流媒体播放器)/VEGA G2(流媒体解码器),LEO GX(双频超级时钟)三件套前端组合。这套也是全场最高配置了。中正大气,空间感一流,静电耳机极宽的频响以及丰富的细节一览无遗。无论应付大编制的管弦乐,以及小编制的室内乐,再到人声爵士,均能演绎得游刃有余。好了,不用我吹,去听过的,可以自己上来说说。
然而,我还是更喜欢这套设备搭配旁边那只不算起眼的 L700 MKII,因为我是L700用户。所以个人听感上,更喜欢L700 MKII的声音。当然,在AB之后,不得不承认,低音下潜与动态响应等,还是SR-009S更胜一筹,毕竟是旗舰啊。
这次STAX展位上,一同展出的还有L系列的几只耳机,L系列成员SRM-L500/SRM-L700已经更新了MKII,其实就是改为可更换线材的版本,调音上与原版本是一脉相承。能换线,可玩性会更高一点。
AUDEZE
漫步者这个展厅的另外一侧,放着的是AUDEZE的全系列耳机,也只有这个房间,你能听到最全的AUDEZE耳机了,LCD-4依旧是主力型号,而另外两只延伸型号LCD-4Z和LCD-MX4也是值得大家好好听听的型号,我个人更喜欢LCD-MX4,对比LCD-4更容易驱动,声音相对中正均衡,声场舒展,空间感出色。改良的碳纤维头梁+镁合金外壳,大大减轻了佩戴的负担,长时间聆听也不会疲累。而另一只与LCD-4身价相当的耳机LCD-4Z则是一只针对前端推力相对较小的用户使用的,你要可以理解为低阻易驱动版本,展会上,被直接接在KANN CUBE上。声音相对LCD-MX4活泼一点,作为直驱耳机,也是旗舰级的音质了。不过私以为,条件允许给他配一个小型桌面耳放也是不错的选择。
(2)锦艺国际
锦艺国际展位主要展出的是Skullcandy和纽曼两个品牌的产品。纽曼的主打当然是最近主推的专业录音室耳机NDH20了。但从声音而论,这只耳机绝对配得上德国风格的标签。干净,通透,均衡,渲染少,还原度良好。毕竟欧洲品牌,大厂出品,做工及表面处理都属一流。记得第一次听到这只耳机是在北京的国际耳机展上,当时耳机刚出来,还没正式曝光,但在场几位媒体老师听完之后,评价都不错,而且不算难驱动。这次展出是搭配谷津的解码耳放Q-z和Q-i作试听展示。虽然之前官方曾经推出个人觉得Q-i + NDH20的搭配推荐,但实际试听下,我个人更喜欢Q-z + NDH20,这套组合的声音背景更干净,透明,谷津的机器硬素质都不差,值得考虑。
Skullcandy则属于潮流品牌,融入更多流行路线设计语言,这次展会主要找出的是真无线类产品,而且设计及配色都颇具特色。潮流品牌声音当然也得接地气,偏流行的调音,时尚的配色,充满年轻元素的产品。试听了他们的振动耳机,的确挺爽,尤其是低音响起,耳机随之节奏而振动。而几款TWS声音也能迎合大众市场,而我试听的Sesh真无线耳塞,氛围感温暖明快,10小时续航,且带IP55防水属性。
(3)COWON
来自韩国的技术宅品牌COWON,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他们整个公司里面,超过半数的员工是从事产品开发工作。社长是工程师出身,也是他们所有产品的总设计师。这样一个品牌,不愁做不出好产品,但市场推广及产品包装方面,或许和一些同行比较,或稍微吃亏。然而尽管如此,也并不影响他们在烧友心目中的印象。
和上两个月成都耳机展对比,其实新机并没变化,所以这里就例行公事地拍下几张图片。但我这人又不想复制粘贴之前写过的文字,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废话。
而你们见到的新品还是这两货,请看下图。它们分别是播放器PLENUE和真无线耳塞CR5。
在展位上,最亮眼的莫过于PLENUE S和它的底座,请看下图。
这个底座是不是很漂亮?左上角还有两个仪表还会随着音乐播放而启动。
(4)矩声音频
矩声的展位主要展出了他们的音乐服务器系列,是应用在现今流媒体音乐中的设备。这台型号为element-X,还具备前级功能,带平衡耳机输出端。
(5)无畏定制
自从上次上海耳机展见到他们的身影之后,这次广州耳机展有再次看到他们出展。Y2K调音系统有点意思。而耳塞新品PALADIN系列颜值挺高,而且也走了一波潮流,采用了复合静电单元。我有预感,这次展会之后,采用声扬静电单元的定制耳机厂商将越来越多。
(6)耳机王
每次展会都几乎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展出的产品,主要以高端定制耳机为主。这次又有干货,来自电线厂Rosenkranz的新品,外壳采用纯银打造,名叫RK-Silver/PD的一款身价17888RMB的动圈耳塞。这款产品还是该品牌的40周年纪念款,纯银腔体,非常有质感,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声音方面,动圈的细腻,柔顺的感觉和多单元动铁还是有区别。虽然密度和灵敏度等有所不及,但听感上的那份柔润温雅宽松是动铁耳塞很难做到的。素质上,这只动圈还是有相当水准,毕竟售价摆在那,也不是纯靠外表的货。
除了这只顶级动圈,电线厂还有好几款耳塞产品展出,但他们家的线材实在太标新立异了,五彩斑斓的线被非常吸引眼球。看着有点回到20年前用台式电脑时,打开机箱看到里面主板上插着五颜六色电线的感觉。
除了Rosenkranz,耳机王摊位另一个主要展出的品牌就是VE了。太久没有接触VE的耳机,最近VE也跟上潮流的步伐,推出了带声扬静电单元的耳塞ELYSIUM,这款1动圈+1动铁+2静电的混合单元架构新品身价也不菲。遗憾的是,第一天忙不过来,到了第二天还是忙不过来,却忘记去听了。
(7)EROS
这是爱国者旗下主打便携音频的一个子品牌,独立出来也就这两年的事,这个厂牌之前有以爱国者播放器的名义推出过两台便携数播,我曾经也用过一段时间H09。这两年EROS的播放器越做越小,向体积纤巧,便携性佳的方向发展。
这次展会他们展出的新品有一根Type-C解码耳放转接线。主要针对USB OTG以及手机没有耳机输出端的用户。
(8)线艺匠/雅高聆
主要是做线材的一个品牌,可惜之前接触并不错,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留影一张,Mark下来,下次等有空再次试试他们的产品了。
(9)黎音电声/麦奥德
黎音电声上次在成都耳机展时已经见过,只知道是四川当地的一家经销商。同样,对他们的产品不熟悉,由于时间关系,所以也只能留影一张而已。
(10)雷音音频
雷音音频这次展出的产品主要以他们代理的品牌为主,远望而至,最醒目的莫过于乾隆盛的新机QA390以及猫王收音机系列。
(11)乂度科技
深圳乂度科技一向以性价比出众著称,同价位里的机器,声音能出其右者并不多。这次他们带来的新品有台式有便携。其中电子管解码耳放TA-30虽然其貌不扬,但推力和素质都可见一斑,直接驱动HD800无压力。
(12)老人家音频工作室Oriolus
老人家音频工作室的牌子Oriolus,推出过一众黄鹂系列,最近有涉足无线音频方面的产品,先后推出支持LDAC格式的无线蓝牙转盘1790D,可以通过手机链接,作为转盘,输出高码率音乐文件,搭配即将上市的BD20+BA20套装,组成一套捆绑高清音频系统,可以驱动任何耳塞及一些便携耳机。
另外,如上图的这个新玩法,我也是首次看到,在BD20和BA20之间,接入BA300S和一个便携调音台,能进一步改变线路输出后的声音风格。貌似可玩性很不错。但这么一套下来,要带着户外使用似乎有点困难。
耳塞方面,自然是鸟的世界咯,由于近几个月的展会里,几乎主打的都是这几只鸟,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上图的几个塞子,你们能认出几个?
(13)小不点
不巧来到小不点的展位却没见着杨老师,听灵犀说,杨老师走开了。这次展式的新品,除了板报上面的这些,还有下图这个。
电源净化?有点像。
(14)钰龙韵
小龙的展位人气还不错,主打当然是年度的主力DA10,虽然不是十年磨一剑,但钰龙的产品更新并不算快。对于HIFI烧友,这是好事。如果一年已更新,像手机那种速度,那这个品牌你最好还是别看了,这话我放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好事多磨,做机器也一样。
除了DA10,还有一台桌面数码设备展出,它的名字叫Canary II,其实眼利的朋友也许看出,在我上篇写成都耳机展的文章里有提及过。这台机器定位入门级,所以价格并不贵,千元机,但推力并不差,比较适合入烧玩家,预算也有限,买个耳放驱动DT880一类千元耳机,这台机子可以Mark下留意留意。
(15)MAX DIGITAL<麦斯数码>
麦斯数码和往年一样,他们代理的产品较多,都集中在一间大房里面展出,德国Clearaudio唱机,日本的Crosszone耳机,美国MrSpeakers耳机,日本MELCO DSD数播,英国CHORD解码耳放及双声道后级等等.
Crosszone
展会匆匆还没来得及细听,麦斯数码的展厅其实也有一场新品发布,就是日本Crosszone耳机发布了他们的新品CZ-10,这次的外形终于正常了,之前的CZ-1我是花了两天时间才适应它的外形。
麦斯代理的台式设备,在我接触过的经销商里,算是非常高端的了,其中我最喜欢的两个音响品牌,他们都有代理。其中一个就是接下来分享的Clearaudio。
Clearaudio
作为全球知名的黑胶品牌,这次Clearaudio展出的黑胶机主要有三台,顶级的系列这次似乎没有到场,但三款主打新品,都是品牌里面相对亲民的价位。当然了,被誉为最好的黑胶品牌,再亲民,售价也得达到5位数。展台上主打的三台黑胶如下。
Concept active
Concept
模拟音源虽然已经不是主流,但一些有相当听音经验的老玩家,还是非常热衷的。我身边也越来越多朋友重投黑胶怀抱。
MELCO
不得不承认,数字音频,流媒体已经成为了现今高端发烧群体的主流配置。尤其是一些年轻玩家。麦斯数码这间展厅,数字音频播放器大致有两个牌子可以分享,一个是日系的品牌:MELCO。这次展会,MELCO展出两台产品:
N100
N10P
从型号看,当然是N10P定位更高。
aurender
另外一个台式数播品牌,当然就是韩国的aurender了。
上图这一套aurender ACS10+N10+W20加起来,估计能爽几年了。
CHORD
除了数播,解码及放大器一类,他们有英国CHORD,本次展会,CHORD主打设备是HUGO TT2。对比一代,声音的完成度更高,外形及轮廓也更sharp了。
上图右边的为CHORD HUGO TT2,还有左边的数码声频HUGO M Scaler。
看完一系列顶级台式设备,一个个全球知名品牌之后,也是时候来点另类一点的台式设备,就是下面即将分享的小玩意。为什么说是小玩意呢,首先它不算贵,千元的售价,再就是,它虽然是桌面音频设备,但却充满科技感,更像一件科幻片里的一个角色。它就是……
Zoeao
Gravastar蓝牙音响,被他们成为重力星球低音炮。听个名都够吓死你咯。开声就更震撼了,当然,这种震撼和清澈黑胶,以及aurender数播给你带来的震撼有所不同。重力星球是可以直接振动你入心入肺的。
来张合照
再来个仰视,黄色战损版我觉得最型。
CTM
整个房间,我只能说这个品牌我可以写多一点,再写多一点。因为CTM达芬奇X我是用过一段时间的,十动铁的旗舰,售价是直逼2w RMB,也是目前十单元耳机里面售价最高的一款。CTM的耳机,一贯都不是浓郁厚重的声音风格,用他们设计者的话说,偏监听,偏声音还原的风格,和一些传统美国风,浓厚,饱满的声音取向完全相反。所以,如果习惯JH,喜欢威士顿,有使用舒尔的朋友,或者需要时间去慢慢接受CTM了。
达芬奇X对比达芬奇IX,并不是仅仅多了一颗单元那么简单,分频和调音都有些不同。当初在试听对比后,我个人更接受达芬奇X。细节和层次感都能展现出多单元动铁耳塞的优势,声场宽度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毕竟是多单元动铁耳塞,在保证高密度,高灵敏度,高刚性的同时,声音的柔顺度反而不如一些顶级动圈。这也是动铁单元的固有特点。达芬奇X不是一款低音强横的耳塞,三频均衡性尚好,器乐类作品的结像和分离度都不错,人声类作品,声音的醇厚感会略逊一点。适合搭配一些中频有厚度,宽松,柔润的前端。耳机线升级,可以考虑高纯度单晶铜线。
写到这里,麦斯数码的展厅已经基本分享完毕。
(PAGE 2)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