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试听杂感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天天0119
时间:
2020-8-14 19:14
标题:
试听杂感
(图EM5 D9)
上市前,EM5就吸引了我的注意。上海甲苯试听环境很好,人少,安静。听了大概2小时,希望能有一个负责的评价。开声就出人意料,EM5竟是厚重的暖声。钹复合振膜,纯银线,这个组合我开脑放是高素质速度感的声音。但实际听感是:低音重高音暗,气势不弱但缺少泛音。下面说说我更感兴趣的结构。
(图EM5 V99)
设计上显而易见,飞傲致敬了AIWA经典的U形管造型。看腔体背面,一眼就是AIWA的思路,只在下方留一个小孔平衡气压,其余一孔不留。再看腔柄的设计。AIWA V99的笛管是U字形,整根贯通。飞傲EM5的笛管呈V字形,貌似是一整根,却是独立的两段。试听前,我就对EM5的概念图感到疑惑。既然笛管的开孔位置位于中间,那它就是双笛管。
笛管的作用,最浅层的理解是放大低频,因为低音是最直观的。但事实上它对三频同时起作用,让细节炸裂,使情感丰富,这就是为人们称道的AIWA式热情洋溢。笛管结构对声场不直接作为,处理不当时也会有扰乱声场之嫌。但它确实疏导了腔体背面封闭的结构,增加声音发挥的空间,使之不流于平面化。
(图V9 V99 D9 J9)
说到在声场上做文章,耳塞史上有诸多尝试。除了增加导气结构,也有把腔体做深,或者是外置一个单元。这些方案都不完美,但也有相对完美的作品。把导气结构玩出花的就是V99,缺点是声场不规则。大腔体代表如A8,缺点是腔音重。双单元如HV100,缺点是佩戴、能效转化等。大法在这方面的尝试最早,在我看来也最高效和平衡。
(图MDR-E252)
来看一下1982年世界上第一条耳塞MDR-E252,感受一下索尼的灵魂画手。E252绝对是耳塞里的露背装。如此背部构造,声场自然开阔。E252的开发理念是“轻量”和“高性能”,以满足用户长时间欣赏高品质的音乐。但这个方案仍不完善,E252的声音细腻开阔,但声音软结像飘。结构上的问题要在结构上解决。1983年索尼研发了新技术:Sony Acoustic Turbo Circuit,索尼声学涡轮回路,简称S·A·T·C。这样就在1984诞生了第一条带有导气结构的耳塞MDR-E262,兼具宽广和扎实两种声音特性,至今仍有不少拥趸。也是受到S·A·T·C的启发,才衍生出诸如AIWA的GT回路,松下的端口技术,JVC螺旋结构等经典方案。次年索尼首先在耳塞领域引入了镀膜技术,优化了频响和音色,这就是方案的完全形态MDR-E282。
(图MDR-E252)
(图MDR-E262)
(图MDR-E282)
作者:
oemerson
时间:
2020-8-14 19:36
楼主听了俩小时听感不能扩写一点吗,就一句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