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了一堆金属器材 无数的线材以及凌乱的背面!!!哈哈哈 我已经放弃了 用布遮起来就算了
统计下来:
DDC先后:RME ADI-2 Pro FS BE - ADI-2 Pro FS R BE - Weiss Int 204 *2 - Matrix X-SPDIF 2 - Titans Audio Helen - Mutec MC-3+ USB
结论是ADI是渣渣 连Matrix都不如 不是干活 真心强烈不推荐 包括最新的FS R BE
所以到了12月 本来想入羚羊Amari玩玩的 盘算了下 2万多的ADDA DDC部分怎么都好不到哪里去
USB隔离降噪:买过IFI imicro usb 3.0、JCAT usb isolator
结论是都是渣渣
一个好的异步USB DDC不需要这些垃圾 尤其是内部有比较好的晶振的 最终选择就是FIBBR的光纤USB线(因为我的DDC和电脑比较远,2M的光纤从原理上就靠谱)
顺便说一下 RME的win驱动是稳定 但是不兼容这根光纤线 也是这个驱动的问题
因为我发觉只有RME的win驱动会强制Audirvana升频到win设置的采样率 深层原理不想研究了 反正RME都出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