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解析”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打印本页]

作者: lixiaoqu    时间: 2021-2-28 08:59
标题: “解析”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原本一直以为耳机的解析就是让人听到微小的声音细节的能力,玩了几年反而有些迷茫了,因为从我玩过的百来块的diy平头,到万元级别多单元动铁,听熟悉的歌曲时并没有想象中那种”此塞子能听出,而彼塞子听不出”的细节,除非分离度差糊在一起的时候,有些高频或者低频暗一点的耳机不容易听到轻微的特定乐器的声音,调大音量照样能听出来。
我觉得耳朵接受这些声音的细节就像肉眼看外面一样,清晰聚焦的部分就一小块,剩下的都在余光范围里,它们的存在总是能被感觉到的,只不过需要动动眼珠重新聚焦才能清晰看见,同一音源的细节似乎也是如此。
但听音感受上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有些的耳机会感觉“聚焦范围”大一些,能同时把一大堆细节丢给你,而有些耳机只能让你“聚焦”在一小块区域,顾此失彼,我在想是不是所谓的“解析”,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越烧越玄学,见笑!


作者: 河童重工天下第1    时间: 2021-2-28 09:45
本帖最后由 河童重工天下第1 于 2021-2-28 09:47 编辑

我前段时间也疑惑,越听越AB越疑惑,后面就释然了,现在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确定不变的可以单独拿出来的可测量量化的量

这个疑惑在AB高低价塞子的时候尤为明显,老看见谁谁谁说xxx解析素质秒xxx,可是实际听下来并不是这么个回事,其实塞子来说,便宜机子该有的  音乐细节 其实也基本都在

然后这里有张图,我感觉说的已经很清楚了,大概概括一下就是一个音发出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掩蔽域(灰色部分)如果在频响上,同时发出的另一个音的音量没有超过这个掩蔽域,“解析”就会差



主流高价大耳的FR看下来,个人感觉两个特点,一个是高频基本不会暗,另一个是高频部分,频响会有很多凸起和凹陷,这个应该也和上述的 掩蔽域 有关



另外群内有看到这个说法    “解析”大半由频响决定,另外一小部分影响因素是失真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