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苹果搞hifi的目标之大猜测和一些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00:42
标题: 苹果搞hifi的目标之大猜测和一些思考。
苹果马上要推出hifi了,具体怎么搞,前期的宣传物料就不搬运了,大家自行百度。至于苹果突然搞了这个大动作,我个人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1.无线传输编解码技术有了突破或者技术储备,接下来就有充分的理由推出昂贵的hifi无线耳机以及更贵的手机、电脑、平板、甚至是官方小尾巴。
2.当然以上这点是为了用技术壁垒创造更多的利润。
3.计算音频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就是很多老烧看不起、嘲笑的eq。说来好笑,老烧看到eq就破口大骂,但是一看到苹果搞自适应,空间音频,降噪技术(这些全是eq)就闭嘴啥也不说了,是苹果体量太大了搞不过,还是苹果根本不想理他们?自适应技术可以根据自身听觉特点计算出符合自己听感的音频曲线,始终保持最佳听感(兄弟们,这就是未来,未来已来)。空间音频,我个人觉得是对未来做AR的铺垫,这些就不展开讨论了。
苹果这么干了,别的厂商除了跟进软硬件传输解码问题外,国内eq就会大踏步的追上来,雨后春笋,爆发勃勃生机,甚至以前贬低eq,不屑于搞eq的厂家会对过去闭口不提,专心致志的搞eq,按照中国“发达国家粉碎机”的属性,会很快搞出一大堆平价的自适应耳机产品出来。
苹果为了一己私利搞了这个,也彻底的揭开了大家的遮羞布(eq不能听之类的论点),毕竟别人搞了,你不搞,你就会死,命和脸比起来,明显还是命最香。
以上。

作者: grrr    时间: 2021-5-19 01:05
无线耳机的市场那么大,这样搞肯定赚钱啊,不好说真的把hifi市场的蛋糕又吃掉一块。发抖不???

作者: 玛丽莲孟获    时间: 2021-5-19 01:17
我有一台苹果macbook,也有一台戴尔笔记本。目前用的戴尔+tidal在线播放。等6月苹果无损上线对比下苹果+iTunes就完事了。反正目前来说,戴尔+tidal是秒杀苹果+iTunes的。

作者: 任任任    时间: 2021-5-19 01:28
你的主要问题在于想得太多,发烧实践得太少

作者: isdjkf    时间: 2021-5-19 01:55
无线传输不会有多大的突破的,还需要很久很久。

作者: 东蛋    时间: 2021-5-19 05:21
任任任 发表于 2021-5-19 01:28
你的主要问题在于想得太多,发烧实践得太少

大思想家

作者: 890zxc    时间: 2021-5-19 07:13
感觉有之前苹果头戴刚出来时论坛讨论那味儿了。究竟怎样等过一阵子再说吧,吹得太早容易被打脸的。

作者: 7284    时间: 2021-5-19 07:20
以前搞的有损 爱怎么EQ也不搭噶 骂他干嘛
现在搞了 HIFI未来呵呵
还不是消费市场用户多可以割韭菜
韭菜还高呼苹果NB
作者: 拜亚用户    时间: 2021-5-19 07:58
如果苹果搞了的话 凭借苹果的研发、资金和号召力。不夸张的说,苹果如果搞hifi可以把现在这种夸张的价格打下来。还能把瞎定价的小作坊干碎 皆大欢喜

作者: 安非己命    时间: 2021-5-19 08:03
7284 发表于 2021-5-19 07:20
以前搞的有损 爱怎么EQ也不搭噶 骂他干嘛
现在搞了 HIFI未来呵呵
还不是消费市场用户多可以割韭菜

虽然苹果收割韭菜也是毫不留情的,但是苹果再贪也不会卖什么几千块的升级线。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08:27
安非己命 发表于 2021-5-19 08:03
虽然苹果收割韭菜也是毫不留情的,但是苹果再贪也不会卖什么几千块的升级线。

正解。到时候奸商也不敢去怼苹果,既怼不起,人家也懒得理。同时教育大家,线就是线,就是个导体罢了,只有阻抗的一点点儿区别。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08:49
拜亚用户 发表于 2021-5-19 07:58
如果苹果搞了的话 凭借苹果的研发、资金和号召力。不夸张的说,苹果如果搞hifi可以把现在这种夸张的价格打 ...

苹果干什么都很稳,所以编解码技术绝逼有了巨大的进步,否则不会有这么一出,计算音频一旦普及,大家会不会降价我不知道,但是按照现在TWS耳机的发展趋势,留给传统厂商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光是一个编解码技术就是强大的壁垒,后续跟进最积极的肯定是手机厂商,近期耳机中出货量最大的是TWS耳机,TWS耳机出货量最大的就是各个手机大厂,未来无损TWS耳机大爆发可想而知,手机大厂干死传统音频厂概率极高,计算音频带来的巨大音质提升几乎是必然的,而且按照中国的尿性,超级激烈的竞争必然将无损TWS耳机干到平价,想象一下音质超过价格成千上万的传统播放器+耳机的组合,618双十一只卖199的主动降噪无损TWS……很多奸商的覆灭也是必然的:天价线卖给谁?天价墙插卖给谁?天价HDMI线卖给谁?
感谢苹果,感谢国产,功德无量。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5-19 08:53
你以为苹果和森海一样,一个600卖20年?这种厂家不关门实在是没天理了。
作者: 890zxc    时间: 2021-5-19 09:09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19 08:49
苹果干什么都很稳,所以编解码技术绝逼有了巨大的进步,否则不会有这么一出,计算音频一旦普及,大家会不 ...

每次都看到有人吹计算音频,EQ万能论的,总感觉是片面的。也许这种技术确实能让音乐更好听,但有些人需要的是还原,高保真,高保真音乐这首不好听我可以换其它音乐啊?计算音频未来?那以后谁都不要去学乐器了,直接一套采样音源用“计算音频”技术,调一调EQ就变得好听了,以后都听合成器音乐就可以了嘛......事实上是合成器音乐发展了这么久,大部分人还是追求实录啊!所以你这话说得太绝对了。不过苹果入局能清理掉一些割韭菜太过分的小作坊倒还挺值得期待的。至于出了一个hifi 音频就猜测编解码技术取得突破?!我只能说脑洞太大了,比起期待苹果不如期待sony 甚至是philips。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09:15
890zxc 发表于 2021-5-19 07:13
感觉有之前苹果头戴刚出来时论坛讨论那味儿了。究竟怎样等过一阵子再说吧,吹得太早容易被打脸的。

谈不上吹吧,苹果耳机大量应用eq是事实,只不过大部分老烧很不习惯,不想面对也不愿承认罢了。这么讨厌eq以后也别买有源音箱嘛,里面内置eq的呀,买了降低身份的。但是如果把这点想开以后,计算音频的未来是可期的,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手机大厂未来干趴传统音频厂商的概率极高,甚至是必然。产能爬坡后便宜的,应用eq极大提升音质的无损TWS必然爆发,有了方便音质好的无损TWS,未来谁还会去买笨重、一大堆天价线、音质不可优化的传统耳机?计算音频既是事实,也是未来。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09:27
东蛋 发表于 2021-5-19 05:21
大思想家

不要酸。论坛论坛,不就是让大家畅所欲言吗?卖天价线、天价墙插的奸商都可以说话,我说两句不行吗?计算就是未来,咋了?陈述事实罢了,不喜欢计算音频,那就千万别买CD,不要下无损,这些歌曲混录前必然是用eq调过的,也别买有源音箱,里面必然内置eq,不然本事这么大你给我做个频响曲线是直的音响出来?(笑哭)千万别买Airpods max,这个耳机是典型的计算音频,什么空间音频,自适应等,买了会降低你们的身份,未来几年国内必出平价无损TWS耳机,千万别买,里面会大量应用eq,会降低你们的身份。(笑哭)(厌世脸)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09:33
isdjkf 发表于 2021-5-19 01:55
无线传输不会有多大的突破的,还需要很久很久。

不好说,现在苹果卖的全是无线耳机,个人觉得苹果肯定搞出来了什么解决方案,要不不会突然搞这么一出。就算是有线耳机,人家卖的线也就一百多块钱,不会像论坛里的奸商和那群骗子卖的都是天价线。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09:34
任任任 发表于 2021-5-19 01:28
你的主要问题在于想得太多,发烧实践得太少

就你实践的多。(厌世脸)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09:35
玛丽莲孟获 发表于 2021-5-19 01:17
我有一台苹果macbook,也有一台戴尔笔记本。目前用的戴尔+tidal在线播放。等6月苹果无损上线对比下苹果+iTu ...

竞争是好事,占便宜的是我们消费者。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09:41
grrr 发表于 2021-5-19 01:05
无线耳机的市场那么大,这样搞肯定赚钱啊,不好说真的把hifi市场的蛋糕又吃掉一块。发抖不???

不是吃掉一块,现在绝大部分的份额就是TWS,而且TWS里绝大部分的蛋糕是手机大厂吃掉的,惊喜不,意外吗?苹果必然搞出了无损TWS,国内厂商跟进后竞争激烈,肯定会出很多平价无损TWS,加上内置eq,计算音频的竞争也将非常激烈,无线耳机的音质极大提升几乎是必然。

作者: Renee777    时间: 2021-5-19 09:50
拜亚用户 发表于 2021-5-19 07:58
如果苹果搞了的话 凭借苹果的研发、资金和号召力。不夸张的说,苹果如果搞hifi可以把现在这种夸张的价格打 ...

这不众望所归吗 支持支持

作者: isdjkf    时间: 2021-5-19 09:51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19 09:33
不好说,现在苹果卖的全是无线耳机,个人觉得苹果肯定搞出来了什么解决方案,要不不会突然搞这么一出。就 ...

既然听不出线的区别,何必来这里搞笑,我们这里都是听得出区别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作者: 吉大宝    时间: 2021-5-19 09:52
支持让行业内器材降价的部分,但认为可能性不大

作者: 吉祥物    时间: 2021-5-19 09:55
好事到确实是好事 没必要神话他 而且目前来看撑死打打随身系统 跟别家蓝牙也没有质的差距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0:07
isdjkf 发表于 2021-5-19 09:51
既然听不出线的区别,何必来这里搞笑,我们这里都是听得出区别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好的,大脑里集成了示波器,能听出百万分之一区别的蝙蝠侠,你全对。(笑哭)(厌世脸)

作者: 命运牵动的木偶    时间: 2021-5-19 10:08
当初头戴出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子说的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0:12
7284 发表于 2021-5-19 07:20
以前搞的有损 爱怎么EQ也不搭噶 骂他干嘛
现在搞了 HIFI未来呵呵
还不是消费市场用户多可以割韭菜

系统级的eq没有失真。不喜欢eq以后千万别买CD,也别下载歌了,因为所有歌录制时都被eq过。还有有源音箱,全部集成eq。千万别买,有损身份。

作者: isdjkf    时间: 2021-5-19 10:12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19 10:07
好的,大脑里集成了示波器,能听出百万分之一区别的蝙蝠侠,你全对。(笑哭)(厌世脸)

引战dog,不理就行了。。。

作者: 52dn13    时间: 2021-5-19 10:13
苹果的配件都不便宜啊!不如冷静观望一下,看看后续下半年的发展趋势,某些国砖领域现在自娱自乐的小厂可能也会随之改变一下自满傲慢也未尝不可?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0:41
890zxc 发表于 2021-5-19 09:09
每次都看到有人吹计算音频,EQ万能论的,总感觉是片面的。也许这种技术确实能让音乐更好听,但有些人需要 ...

可能因为时间和篇幅,我前面表述的不清楚,解释一下,每个人的耳朵构造是不一样的,心理学频响曲线也是不同的,技术的进步,必然能解决模拟个体的心理学频响曲线的问题,而不是机械的套用哈曼曲线之类的统计学模型(虽然现在很多耳机都是按照它作为目标曲线进行设计,说明它还是足够好听),对个人量身定制音频方案(我个人的听感是3k左右比哈曼的低,按照哈曼曲线,人声,尤其是女声对我肯定过多过亮了),这个只能通过eq调整,苹果尝试了,未来必然有更多人去实践。
当然这个实现起来很难,我是用正弦波扫频信号,用equalizer apo(PC上使用的系统底层级eq,非播放软件自带的GEQ)上进行补偿,将我的耳机补偿成一条平直的心理学频响曲线的耳机后,没有低频下潜不到位,没有量大轰头,没有中频凹陷,也没有中频过厚带来的闷糊,也没有高频滚降“空气感差”或者高频过多带来的刺耳齿音金属音,没有一丝多余,没有一丝遗憾,声音自然通透,真的很好听。我已经免费帮两个哥们调了他们的耳机(尽管是根据用的心理学频响曲线调整的),他们对我的反馈也是积极的:能听到很多以前没有的细节,心一下静了下来,能安静的欣赏音乐了。
现在让大家马上拿出正弦波扫频信号扫平一只耳机是有难度的,甚至是艰难的,事情难办不代表不可能,还是那句话:技术在进步,未来可期。

作者: 890zxc    时间: 2021-5-19 10:44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19 09:15
谈不上吹吧,苹果耳机大量应用eq是事实,只不过大部分老烧很不习惯,不想面对也不愿承认罢了。这么讨厌eq ...

传统发烧友的一些玩法确实不会是主流了,毕竟现在越来越追求简单方便,这点我是认同的。但你说计算音频,eq 能优化音质这点我就不敢苟同了。这些只是调音,而不是提高音质。只不过传统音频下功夫的是调音棉,耳罩,腔体,线材而计算音频则重在信号处理上,我认为在这方面没有谁瞧不起谁的。但数字音频调音不折腾算是一个进步。从调音上看,数字音频也许会是未来。但从hifi高保真上看应该不是。我个人是很不喜欢那些以调音做卖点的耳机的,调个音,单元素质差就能卖上万?这种传统音频产品才会是被数字音频革命的对象。但传统音频在单元等方面为了降低失真而做出的努力是不可能被计算音频替代的。就像味精不能当饭吃一样。

作者: zasflower1984au    时间: 2021-5-19 10:44
其实你们都没有明白苹果它的竞争对手是谁啊。
苹果的竞争对手是spotify,这么多年一直没把它搞下来。
当然苹果的优势是和唱片公司五一以伦比的合作和自家系统的无缝结合。
作者: 635255705    时间: 2021-5-19 10:53
你听谁说的?
我只看见即将退出杜比和空间音频音乐,这个和传统hifi还是不一样的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0:58
yeeypc 发表于 2021-5-19 08:53
你以为苹果和森海一样,一个600卖20年?这种厂家不关门实在是没天理了。

森海动作迟了,但是它也提前预见了以后必然是TWS的血海,传统厂商几乎必死,所以干脆卖掉了消费业务。况且苹果的生态是不会开放给第三方的,如果无损TWS被实现了,短期内苹果的出货量和统治力将是恐怖的。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1:01
吉祥物 发表于 2021-5-19 09:55
好事到确实是好事 没必要神话他 而且目前来看撑死打打随身系统 跟别家蓝牙也没有质的差距

男人家出了个TWS800,那么小的耳机能驱动150欧阻抗的单元,说明“推力”根本就不是问题,或者干脆就是智商税,“推不好”只不过听感未达预期。

作者: big-eblis    时间: 2021-5-19 11:14

当年d类放大器出来,被喷成垃圾!现在嘛!专业领域基本全部都是
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
前面有人说隔音棉啥的,其实这也算eq啊,只不过是物理eq罢了,本质上和软件计算补偿没有区别,都是用手段去改变频率曲线
以前的eq恶评多,不是因为eq本事思路错误,而是技术的限制导致er会带来很多额外失真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5-19 11:21
big-eblis 发表于 2021-5-19 11:14
当年d类放大器出来,被喷成垃圾!现在嘛!专业领域基本全部都是
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
前面有人说隔音棉 ...

首先D类的目的是降低成本 功耗 和重量 也就是符合环保,专业领域用D类依然中端或者低端 ,上了高端依然是AB类

你用的EQ都是数字EQ,数字EQ不是你用的免费的那种,说白了好的数字EQ插件和模块也是都是几千块,EQ不值钱算法值钱,而在高端依然用的是模拟EQ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5-19 11:23
big-eblis 发表于 2021-5-19 11:14
当年d类放大器出来,被喷成垃圾!现在嘛!专业领域基本全部都是
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
前面有人说隔音棉 ...

技术某些时候只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是追求音质,但是到了追求极致的时候这些依然还差点意思

作者: 890zxc    时间: 2021-5-19 11:33
big-eblis 发表于 2021-5-19 11:14
当年d类放大器出来,被喷成垃圾!现在嘛!专业领域基本全部都是
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
前面有人说隔音棉 ...

我就是说传统音频产品采用的是物理调音,而现在数字调音成了主流啊,但不存在谁瞧不起谁的问题。其实在调音方面,数字音频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取代传统物理调音方式甚至是必然的。但并不意味着传统音频全部消亡吧?调音只是一个方面,如果调音就是一切,那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听实录音乐,直接听合成器音乐就可以了不是吗?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2:42
big-eblis 发表于 2021-5-19 11:14
当年d类放大器出来,被喷成垃圾!现在嘛!专业领域基本全部都是
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
前面有人说隔音棉 ...

明白人,我说的也不是geq,而是系统底层级别的eq

作者: 7284    时间: 2021-5-19 14:03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19 10:12
系统级的eq没有失真。不喜欢eq以后千万别买CD,也别下载歌了,因为所有歌录制时都被eq过。还有有源音箱, ...

第一句话就错了,音乐出版之前的创作要怎么搞那都是音乐本身,出版之后自己身份不够不要乱搞。

作者: 如果爱果如    时间: 2021-5-19 14:41
苹果那个3000多的无线蓝牙耳机现在还有声音吗?刚出来时候大吹特吹的人呢?

作者: erjinetac    时间: 2021-5-19 14:41
big-eblis 发表于 2021-5-19 11:14
当年d类放大器出来,被喷成垃圾!现在嘛!专业领域基本全部都是
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
前面有人说隔音棉 ...

沒錯,現在新的主監聽都是D類了

作者: rojamo    时间: 2021-5-19 14:52
苹果还没有进入音频芯片,等苹果进入音频芯片领域再说吧,苹果会把核心抓在自己手上,建立技术壁垒,扩大利润。

另外,希望引入虎来惩罚狼贪得无厌,那是你不懂虎更贪得无厌。
作者: 任任任    时间: 2021-5-19 15:08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19 11:01
男人家出了个TWS800,那么小的耳机能驱动150欧阻抗的单元,说明“推力”根本就不是问题,或者干脆就是智商 ...

原来是知乎一派的

作者: big-eblis    时间: 2021-5-19 15:23
魔神Z 发表于 2021-5-19 11:21
首先D类的目的是降低成本 功耗 和重量 也就是符合环保,专业领域用D类依然中端或者低端 ,上了高端依然是 ...

那起码这个D类要满足指标和听感才能使用对不对?

作者: txgenius    时间: 2021-5-19 15:27
isdjkf 发表于 2021-5-19 09:51
既然听不出线的区别,何必来这里搞笑,我们这里都是听得出区别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就想知道是不是ABX盲听听出来的

作者: 不动如蟹    时间: 2021-5-19 15:35
无线能有个啥突破,现在有线都没搞明白呢。usb线同轴线怎么做才能好听,信息都还在线材大厂手里

作者: Cardino    时间: 2021-5-19 15:41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19 08:49
苹果干什么都很稳,所以编解码技术绝逼有了巨大的进步,否则不会有这么一出,计算音频一旦普及,大家会不 ...

感觉苹果无损是为苹果汽车准备的。有个新闻里说苹果无损并不推荐在无线耳机上播放,目前更可能是为无线扬声器准备的。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5-19 15:51
big-eblis 发表于 2021-5-19 15:23
那起码这个D类要满足指标和听感才能使用对不对?

D类一般不谈啥指标,指标都不会很好,但也不会差,手机都是D类,现在手机的指标也不差,听感这个东西见仁见智了,而且专业领域其实一般都不太讲究听感这个说法,因为HIFI会多一些细节 混响感 来增加听感,这些都是监听不需要的,他们就是要干净,准确,声音添加了一堆不必要的细节,反而是麻烦,多是买牌子货,都不会差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7:47
890zxc 发表于 2021-5-19 10:44
传统发烧友的一些玩法确实不会是主流了,毕竟现在越来越追求简单方便,这点我是认同的。但你说计算音频, ...

我指的eq是建立在耳机的本身素质不差的前提上,如失真低,频响曲线不要太难看等,那么剩下的就是频响曲线了,频响曲线变了,相位和瀑布图也会变,这些不是一成不变的。耳机是直达声,不存在所谓的混响(在这不讨论封闭式耳机),也就没有所谓的声场,那么在失真低,素质好的前提下,唯一影响音质的就是频响曲线了。既然唯一影响是频响曲线,那么eq(系统底层级别的eq,不是geq)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完全没有问题,我就是这么实践的,这会我打着字,就在听我eq过的耳机,效果好的很。
说下声场吧。耳机没有声场?对。耳机是直达声,没有早期反射声,没有混响,更没有驻波,所以哪来的声场?那么声场咋来的?比方为什么能听到后面的声音?这个就是利用听觉心理学,软件就可以模拟出声源的位置,鼠标拖到人物模型后面,声音就在后面。这是在耳机的还原效果好的前提下说的。“声场”是录音师录决定的,耳机只是负责回放的设备罢了,所谓“声场”大小就是看耳机的回放效果,回放的差了,“声场”就小,回放的好了,就达到了录音师想让你体验到的效果了。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7:49
任任任 发表于 2021-5-19 15:08
原来是知乎一派的

嘘,悄悄的,打枪的不要。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7:50
Cardino 发表于 2021-5-19 15:41
感觉苹果无损是为苹果汽车准备的。有个新闻里说苹果无损并不推荐在无线耳机上播放,目前更可能是为无线扬 ...

这个补充的好,我确实没想到。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7:51
不动如蟹 发表于 2021-5-19 15:35
无线能有个啥突破,现在有线都没搞明白呢。usb线同轴线怎么做才能好听,信息都还在线材大厂手里

线就是个导体,除了电阻还能有啥?情感吗?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7:55
7284 发表于 2021-5-19 14:03
第一句话就错了,音乐出版之前的创作要怎么搞那都是音乐本身,出版之后自己身份不够不要乱搞。

eq并不是为了对音乐再创作,普通人也没那个能力,只是用尽全力还原音乐,和物理调音一个道理,只不过很多老烧对软件调音抱着很强的敌意。系统底层级别的eq没有失真的问题,除非操作出现严重的错误。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7:59
txgenius 发表于 2021-5-19 15:27
我就想知道是不是ABX盲听听出来的

就喜欢明白人。这种人估计连晾衣架做的线都听不出来。不过话说回来我也听不出来,毕竟我不是超胆侠。因为线这玩意除了电阻有点点儿区别还能有啥呢?情感吗?可能我们人类无法理解魔法世界的物理现象吧。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8:15
890zxc 发表于 2021-5-19 11:33
我就是说传统音频产品采用的是物理调音,而现在数字调音成了主流啊,但不存在谁瞧不起谁的问题。其实在调 ...

除非是为了故意误导小白。大家对eq的误解实在是让我无奈啊。好像用eq就要强行把吉他变成鼓一样(笑哭),将eq理解成了一种对音乐的再创作,十恶不赦。
各位大佬,除非大家是故意的,那么我想说的是这个事不是这么回事,eq只是一个将耳机的一些频响上的问题进行补偿的工具罢了,比方低频下潜不行的补偿到低频好一些,高频延伸差的把高频补偿出来,中低频太多了有掩蔽效应,就削减一点……这个和物理调音一样,就是把声音调好听的手段罢了,目的和论坛里的各位一样,就是为了准确回放音乐。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8:19
玛丽莲孟获 发表于 2021-5-19 01:17
我有一台苹果macbook,也有一台戴尔笔记本。目前用的戴尔+tidal在线播放。等6月苹果无损上线对比下苹果+iTu ...

欢迎差异化,也祝大家殊途同归。

作者: 7284    时间: 2021-5-19 18:47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19 17:55
eq并不是为了对音乐再创作,普通人也没那个能力,只是用尽全力还原音乐,和物理调音一个道理,只不过很多 ...

系统底层EQ一样失真满天飞,跟还原没关系,要补救要用完全没问题,要好听要讨好自己也没问题,别谈HIFI别谈还原。

作者: subuliao    时间: 2021-5-19 19:22
如果爱果如 发表于 2021-5-19 14:41
苹果那个3000多的无线蓝牙耳机现在还有声音吗?刚出来时候大吹特吹的人呢?

销量不是森海消费级可以比拟的,太小看苹果索尼的带货能力了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9:29
魔神Z 发表于 2021-5-19 11:21
首先D类的目的是降低成本 功耗 和重量 也就是符合环保,专业领域用D类依然中端或者低端 ,上了高端依然是 ...

谢谢科普。论坛里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我的确是在用数字eq,因为我是听耳机的,这个对我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毕竟你也懂,耳机是直达声,只与频响曲线有关。所以把频响曲线补偿好就可以了。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5-19 19:40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19 17:47
我指的eq是建立在耳机的本身素质不差的前提上,如失真低,频响曲线不要太难看等,那么剩下的就是频响曲线 ...

此EQ非彼EQ,专业领域的 数字 要搭配专门的DSP模块和非常好的算法 ,比如 插件或者音编软件,一样都是动辄几千上万,免费的,像知乎那些推荐给你的什么再WIN10系统下调的都是有损EQ,不在乎音质损失(也不算很大),调成自己喜欢的风格是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吹的好像能解决所有问题一样,那就是纯粹瞎扯了,什么7506打大奥 打HD800S
我用的正版Sonarworks Reference 4 来校正,软件上校正成直线了,我再用人头测,其实依然不是个直的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19 19:58
7284 发表于 2021-5-19 18:47
系统底层EQ一样失真满天飞,跟还原没关系,要补救要用完全没问题,要好听要讨好自己也没问题,别谈HIFI别 ...

利用正弦波扫频信号,贴着我的心理学频响曲线补偿调音, 我尽了最大的努力,让误差不超过0.5db,最大不超过1db,我听到的是低频70hz和高频12khz开始滚降,中间是一条直线的频响曲线(基于听觉心理学,用示波器应该看到的是低频有所抬升,2k凸起的频响曲线,和哈曼曲线有区别),所以凭良心讲,这个我量身定做的系统对我还是极其还原的。
失真?这个怎么说呢?我有那么不小心吗(笑哭)?

作者: 不动如蟹    时间: 2021-5-20 01:01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19 17:51
线就是个导体,除了电阻还能有啥?情感吗?

等你玩到后面就知道了,现实很残酷,大量的信息都掌握在欧洲国家哪里,日本也只能搞搞中端线材,甚至很多还是欧洲老线基翻新了卖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20 09:10
不动如蟹 发表于 2021-5-20 01:01
等你玩到后面就知道了,现实很残酷,大量的信息都掌握在欧洲国家哪里,日本也只能搞搞中端线材,甚至很多 ...

可见基本的物理学常识有多重要。
祛除了线材调音的迷信,就不用当洋垃圾的接盘侠了。

作者: 风唤    时间: 2021-5-20 09:17
不动如蟹 发表于 2021-5-20 01:01
等你玩到后面就知道了,现实很残酷,大量的信息都掌握在欧洲国家哪里,日本也只能搞搞中端线材,甚至很多 ...

哈哈哈哈 这个真的………………
现实真的很残酷,现在的主流市场也就是消费级市场已经开始干掉你所谓的有很高技术含量的线材了,现在的消费级耳机已经没有耳机线了,这个是一个趋势,
看看HIFIMAN的求生欲,他不一直在搞他自己的蓝牙模块吗?
以后的趋势一定是,前端直接到耳机,中间啥玩意都不会有,一种最简单的方式。
当然,所谓的HIFI圈一定还是会被商家圈起来割韭菜。

作者: coolcat197    时间: 2021-5-20 09:36
eq结合大数据 可以玩出花样
每一首歌 对应几个eq 通过数据分析 给出最适合你的eq
目标很明确 你觉得好听就行
和美食一样 做你喜欢的口味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20 09:44
coolcat197 发表于 2021-5-20 09:36
eq结合大数据 可以玩出花样
每一首歌 对应几个eq 通过数据分析 给出最适合你的eq
目标很明确 你觉得好听就 ...

也可能是我没讲清楚,我说的不是哈曼那样的统计学数据,不是普罗大众,而是根据自己听感为自己量身定做,形成一个耳内能听到的三频均衡的声音,这样就解决了低频下潜不到位,高频刺耳或过早滚降等问题。我就是这么做的。用正弦波扫频信号扫平耳内的心理学频响曲线,会有惊喜。

作者: fenk    时间: 2021-5-20 09:51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1-5-20 09:57 编辑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19 19:29
谢谢科普。论坛里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我的确是在用数字eq,因为我是听耳机的,这个 ...

就说耳机EQ补偿,包括ASR上的大佬都发现了一些几乎无法用EQ补偿的耳机,比如说HD820,发烧友觉得300hz有个坑,森海说这个坑就是故意做的,用来解决更大的问题的。发烧友因为脑子有坑所以还是揪着这个坑不放(其实我们理解频响,相位,相平面,极限环就已经很困难了不是,我们理解不了更多知识,所以只能揪住这些不放了),然后ASR上的大佬做了一个实验试图把这个坑补偿上……结果就是怎么也补不上不说,整个耳机的声音变得不可听了。什么普通的单单元耳机近似于最小相位系统一类的事情,我建议你忘掉。你忘掉之后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有些耳机相频特性不能相互推导,等等。耳机设计遵循简单原则的只是一部分,特例还是很多,因为声学上有很多咱们不知道的因素和效应……

当然,这种耳机一般发烧友称之为垃圾。这就好比你买了一只猫,他不顺着你的意思生活,于是你就觉得他是一只渣猫……其实你渣还是他渣还不一定。我并不反对你数字EQ补偿耳机,我不是纯粹的模拟派(现在纯正模拟派,比如PSI的代理,在专业场合下都反对DSP箱,反对EQ来补偿房间)。但事实上现在有一小撮耳机,其频响离谱,但如果你实现不知道频响,只听声音,他并不那么离谱,就比如HD820。但这种耳机一般情况下一旦你想动他什么歪脑子,他声音立刻很离谱——设计师有他特别的一些想法,咱们不知道还楞调,这就好比你遇到一个哥斯拉,本来不唤醒他什么事都不会有,结果你想通过科技手段控制他,最后结果不言而喻……很多耳机都没进sonarworks的数据库,我觉得原因八成就是如此。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20 09:57
魔神Z 发表于 2021-5-19 19:40
此EQ非彼EQ,专业领域的 数字 要搭配专门的DSP模块和非常好的算法 ,比如 插件或者音编软件,一样都是动 ...

物理的频响曲线和人耳实际听到的频响曲线不是一码事。如果,一个耳机能做到一条平直的曲线,那么,在你听来,这只耳机低频肯定下潜不足,中频人声不好,不好听。因为耳内的听觉频响曲线是低频往上翘,2k、3k左右是隆起的,所以频响曲线是直线的耳机,在我们听起来就是低频滚降,中频2k,3k凹陷的曲线的耳机。
解决自己听感的办法,我是用正弦波扫频信号反复聆听,基本扫平了耳内的频响曲线,如果用示波器看的话,我的耳机的物理频响曲线是低频有所抬升,2k凸起然后向极高频缓慢下降的频响曲线(个人和哈曼曲线有区别)。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20 10:10
7284 发表于 2021-5-19 18:47
系统底层EQ一样失真满天飞,跟还原没关系,要补救要用完全没问题,要好听要讨好自己也没问题,别谈HIFI别 ...

系统底层级eq确实会带来失真,主要问题是动态范围压缩和削波,动态范围降低造成的削波问题可以通过提高位深解决,把16bit提升到24bit,举例你负增益了36db,这样你的位深还剩下18bit,动态范围108db,够用了吧?这个星球上有几个曲子能有108db的动态?这样就解决了动态范围压缩和削波问题。其余的只要你的耳机素质不差,失真低,那么其余的一点点失真人类是听不出来的。换句话eq没有任何问题。

作者: coolcat197    时间: 2021-5-20 10:37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20 09:44
也可能是我没讲清楚,我说的不是哈曼那样的统计学数据,不是普罗大众,而是根据自己听感为自己量身定做, ...

不会针对你回复的 只是举例子给大家讲 eq怎么运用进来
再说得深入一些
eq还可以先行计算好
用高质量的音源结合高质量的算法 先行按照几个eq模式生成歌曲
以美食举例 已经明确知道你要吃回锅肉
可以先用最好的食材 做出油多偏辣的 油多不辣的 油少偏辣的 油少不辣 当然有点甜味也行
在根据你经常到这个馆子吃饭的时候 点的菜的口味类型 推一份符合你口味的回锅肉给你品尝 你觉得好吃 你会点喜欢会打红心回家收藏
不喜欢下次就换一个口味回锅肉给你
只要把大家口味分类好 回锅肉准备足够的口味类型 应该能满足绝大部分人的喜好
上述的例子 所有的技术都具备 需要的是有厂家或平台来落地 苹果明显有这个实力和优势 最终口味才是技术壁垒 平台化可以复制性 巨大的市场才是苹果追求的

作者: coolcat197    时间: 2021-5-20 10:39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20 09:44
也可能是我没讲清楚,我说的不是哈曼那样的统计学数据,不是普罗大众,而是根据自己听感为自己量身定做, ...

上一回复 字打错了
不是针对你的内容回复的。。。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5-20 10:54
本帖最后由 魔神Z 于 2021-5-20 11:16 编辑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20 09:57
物理的频响曲线和人耳实际听到的频响曲线不是一码事。如果,一个耳机能做到一条平直的曲线,那么,在你听 ...

如果在知乎学的EQ就千万不要其他的论坛去吹了,在监听里 本身直线就是校准方法之一,目的就为了消除混响或者更清晰准确的音色

你所谓的EQ都是反推,反推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不过不要拿EQ做正推就行了,耳机 你拿示波器有什么用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5-20 11:22
本帖最后由 魔神Z 于 2021-5-20 11:34 编辑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20 10:10
系统底层级eq确实会带来失真,主要问题是动态范围压缩和削波,动态范围降低造成的削波问题可以通过提高位 ...

又是人类听不出来,你不代表人类,108的动态不是SPL 而是振幅 ,现在录音设备的动态 千元声卡都有AD 120 动态 只要到0dbfs就有120了,如果只是音编,那么上好几百的动态也不过是用响度仪拉一下就行了,因为32位或者32位浮点做后期的时候拉回到24bit 144动态就行,所以你看到的24 BIT的音乐 基本都能超过108的动态,大把抓。因为振幅不代表你实际SPL,如果是SPL那么108很吓人,但是在数字信号里,动态是可以无限大的,108根本就不算什么大的动态振幅,在高清音频里很常见。你随便找一个高清音频扔音编软件里看看,有哪个峰值是-36的,那你还听个寂寞啊,你电位器得开爆

所以哥们请把 数字和模拟 分贝的基础概念分清楚

作者: 同学2012    时间: 2021-5-20 12:00
不就是可以线上听无损嘛,前两天不是还说无损和320mp3听不出区别么,鸡冻个啥。。难道现在可以听出区别了?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5-20 12:52
同学2012 发表于 2021-5-20 12:00
不就是可以线上听无损嘛,前两天不是还说无损和320mp3听不出区别么,鸡冻个啥。。难道现在可以听出区别了?

mp3和无损听不出来 但是mp3和苹果的无损必须听的出来啊

作者: 时间的光华    时间: 2021-5-20 14:17
fenk 发表于 2021-5-20 09:51
就说耳机EQ补偿,包括ASR上的大佬都发现了一些几乎无法用EQ补偿的耳机,比如说HD820,发烧友觉得300hz有 ...

森海拉个shi都有它的道理。

作者: fenk    时间: 2021-5-20 15:22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1-5-20 15:25 编辑
时间的光华 发表于 2021-5-20 14:17
森海拉个shi都有它的道理。

那苹果更是拉个shi都有他的道理……这家不是重新定义了xiang么?
发表任何这种意见前,先多看看字儿多的那种评测,然后自己再去多听听,动动脑子,再说其他。否则就是相互扔shi,根本讨论不起来。无论看大家谈还是看评测,都像看爽剧,毁天灭地无限反转,这就是大家要的嘛?
知道为啥现在很多人写东西都短平快?我费劲写了一大堆,结果我的受众群嘴里只会发出有限的几个词:shi,xiang,辣鸡,秒,炸,厉害,天花板,真香,买……那估计我说别的大家也看不懂,最后作者和读者就都是这种语言沟通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