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自我突破最不易,NSX-max尝鲜评测 [打印本页]

作者: 真MJ改    时间: 2021-8-30 11:12
标题: 自我突破最不易,NSX-max尝鲜评测
说起NSX,不说是非常了解吧,也算是玩的比较透了,更是极少有的为它写过两次评测,一次是刚发售时的尝鲜,另一次是作为玩家的线材搭配心得,这回新世代的旗舰NSX-max刚刚发售,笔者又有幸获得了第一批的尝鲜机会,特此来与各位分享。
    世上的难事很多,而突破自我这件事就属于难上加难,特别是在自己的上限上进行突破。自然声的主理人杰长老之前在NSX上花费的心血是有目共睹的,而NSX的最终水准也是没有令广大烧友们失望,在五千元价位上表现出了8单元动铁应有的强悍优势,甚至有些越级的意思,成为了当家旗舰。
    时间飞快,翻阅一下NSX的首篇评测竟是2018年,时隔三年后,自然声发布了全新的NSX-max,单侧单元数量由8个增加为12个,这显然不是简单的单元堆叠,无脑堆单元的惨剧可是太多了,杰长老可舍不得随便砸了牌子,在上一代这种完成度很高的旗舰上再进一步升级,要付出的努力可能是翻倍的。而仅加了一个max作为后缀,笔者觉着有些保守,完全可以启用新的名字更适合营销,不过品牌调性还是主理人的性格属于保守型,无可厚非。
    挺巧的,这条MAX与我手上的NSX竟然是一种外观,也许是看腻了,虽然这种蓝色配鲍鱼面板也很漂亮,但是我更喜欢MAX新增的烟灰色,实物我在测试版的时候见过,一种很有腔调的高级感,说是烟灰色,实际有些咖色的感觉,建议玩家选购烟灰配色。虽然看似外观相同,但是腔体工艺还是升级了,MAX腔体内进行了完全的树脂填充,没有气泡,耐用度进一步提升,佩戴作为公模样式来说则是舒适稳固兼具,也可选择私膜。
    选配依然保留了经典的Studio和Living两个版本,本次评测版本为Living。线材也是足够人性化,提供了不带塞线的裸塞方案供玩家选择,毕竟玩到此价位的玩家,手上通常会有现成的发烧线材,这样可以减少浪费,还有就是三色堇与阿拉贡版本,个人推荐直接上阿拉贡,三色堇对于MAX来说有些不够吃,关于线材的选择下文会细说。
    谈谈声音,MAX一耳朵还是那个味,没错,就是NSX那个味,在三频走向上,我完全可以偷懒把NSX的评测文字复制过来,但我显然不是那么不负责的人。MAX在保留了前代三频均衡的基础上,进步提升了硬素质指标,例如高低两端的延伸更强,声场的规模更大,定位更加精准,信息量有明显增加,可以说是全方面的升级,这可不是无脑堆单元能做到的,这是要花心思调教的。
    高频方面由于是LIVING版,所以属于偏亮的风格,但是并不刺激,延伸自然平滑,中频保持着家族式的中正,厚度和结像都堪称“标准答案”,很难挑出毛病的那种,温润饱满,捎带一丝染色刚刚好,男女老少人声通吃,突出一个“耐听”,低频发挥了多动铁单元的优势,有厚度有硬度,下潜够深,与动圈风格不同的优质动铁低频也是可以直击人心的。声场营造的很完整,并非一味拉开横向,而是纵向横向均衡发撒,形成一个接近圆形的真实舞台,空间感和氛围感兼具。
    前端方面,由于max属于中正声底,所以不需要前端进行风格上的中和,冷热均可,不过对推力有少量需求,虽不需多强悍的推力,但是如果推力太弱还是会出现声音太过内敛的情况,一般来说中档或者高档的国砖或者便携一体机会更加合适一些,不推荐用日韩系播放器搭配。
    关于线材的搭配,笔者要单独聊一聊,主要考虑到MAX的高端塞定位,三色堇下的声音实在是有些憋屈,最多也就是五六成的功力,所以上文会说建议选配阿拉贡这样的优质铜线,可以在保留原风格的基础上,发挥出MAX的潜力。但是个人觉得,阿拉贡还不足以激发MAX的全部潜能,如果说前代NSX搭配阿拉贡是完全体,那么MAX就需要搭配更高级的线材来获得真正的顶级听感,不是说阿拉贡不行,而是铜线的走向太过稳健,无法在MAX这种中正走向的高端塞上进行听感拔高。
   所以这里笔者建议给搭配银镀金或者金银合金线材,进一步提升MAX的透明度和空间感,并且将其较为保守的声底进行适当的“破坏”,所谓不破不立,在优质金银升级的加持下,MAX可以获得更华丽的听感以及更强悍的素质,在中正稳健的声底上加上一些正面的个性,方可在一众万元旗里获得优势。(全文完)​​​​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