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卷入骨髓 [打印本页]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1 18:00
标题: 卷入骨髓
最後還是上了西裝一套。作為一個科學派樂迷, 當最後一塊拼圖出現,毫不猶豫的就拿下了,算是了結了自己的執念。

這是開啟當今內捲時代的鼻祖。科學派教徒眼中的聖杯,ASR論壇裡面永恆不倒的象徵。
很多人形容為數據無敵, 但就是難聽到死的系統,但我相信真的有耐心認真聽過全套卷系統的人並不多。

暫時沒有辦法給出匆忙的聽感,因為他剛剛到我家半天。現在我只能用一耳朵的形容詞 - 密度。

其他的只有過兩天再匯報了。


作者: happylo    时间: 2021-12-11 18:23
先不说好不好听,这一大堆看上去就仪式感满满。
作者: 回忆雅    时间: 2021-12-11 18:29
本帖最后由 回忆雅 于 2021-12-11 18:32 编辑

这是两台后级一起推吗,还差个dac3
楼主是用的网播吗,还是啥,百万的机子?想学习下弄个低成本的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1 18:52
回忆雅 发表于 2021-12-11 18:29
这是两台后级一起推吗,还差个dac3
楼主是用的网播吗,还是啥,百万的机子?想学习下弄个低成本的

因為我的喇叭不太好推,所以兩台mono。

音源是好Roon推送到樹莓派,然後百萬隔離進DAC

作者: 回忆雅    时间: 2021-12-11 19:02
cokesum 发表于 2021-12-11 18:52
因為我的喇叭不太好推,所以兩台mono。

音源是好Roon推送到樹莓派,然後百萬隔離進DAC

哦哦,好roon是啥?打错了是roon?树莓派是随便一个树莓派吗?roon有点贵啊。。。下不去手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1-12-11 19:04
百万隔离是啥?隔壁那个特牛逼吗?


作者: snlfsnef    时间: 2021-12-11 19:14
huangshun839500 发表于 2021-12-11 19:04
百万隔离是啥?隔壁那个特牛逼吗?

百万隔离 是老狼推荐隔离器和隔壁没有任何关系。

作者: caesee    时间: 2021-12-11 19:25
。。。你这完全是sci-fi啊。。。
作者: wx1968    时间: 2021-12-11 20:02
哇塞!初看背景是皇家级的黄肠题凑!细看应该是吸音墙吧!哈哈!

作者: 偶系aven    时间: 2021-12-11 20:05
好东西!但。。这242V的电压。。真的没事么?
作者: 呵呵的故事    时间: 2021-12-11 20:59
bechmark一家俺也馋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1-12-11 21:39
我今天借了套这个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2 15:30
huangshun839500 发表于 2021-12-11 19:04
百万隔离是啥?隔壁那个特牛逼吗?

隔壁推薦的產品我都是買不起的Benchmark被小白點名說不好聽我還和他小杠了下

百萬這個就是USB-光纖- USB的光電隔離,教授測量了,結果挺好的。我買它還有個原因是我的樹莓派和音響架離的很遠,長距離跑光纖比USB線要容易一些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2 15:31
偶系aven 发表于 2021-12-11 20:05
好东西!但。。这242V的电压。。真的没事么?

我們這地方的標準電壓240V
我最近看在 235-242之間波動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2 15:32
wx1968 发表于 2021-12-11 20:02
哇塞!初看背景是皇家级的黄肠题凑!细看应该是吸音墙吧!哈哈!

DIY擴散板...自己噴黑漆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2 16:03
wkd15jordan 发表于 2021-12-11 21:39
我今天借了套这个

Aleph Zero是好機器。但是我聽說過他們的穩定性不是特別好,據說是當年元件的選擇上nelson pass選擇聲音好但是不是那麼耐久的
只是在論壇上讀到過,不是個人經驗

作者: bass0411    时间: 2021-12-12 16:34
全套的都是真爱好奇楼主的箱子是什么品牌和型号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2 22:06
bass0411 发表于 2021-12-12 16:34
全套的都是真爱好奇楼主的箱子是什么品牌和型号

我在用第一代的penaudio serenade。主要是最近幾年的箱子都買不起了。


剛剛聽了張黑膠,沒有我想像中的harsh聲音
我還是挺滿意的



作者: fzyf1    时间: 2021-12-12 22:32
wx1968 发表于 2021-12-11 20:02
哇塞!初看背景是皇家级的黄肠题凑!细看应该是吸音墙吧!哈哈!

黄肠题凑用在家里有点瘆人啊

作者: bass0411    时间: 2021-12-12 23:08
cokesum 发表于 2021-12-12 22:06
我在用第一代的penaudio serenade。主要是最近幾年的箱子都買不起了。

不错的配置了,安逸听音乐啦

作者: airfancy    时间: 2021-12-12 23:14
那个带耳放的前级 我之前想买来着 可惜一直定不上就放弃了
作者: 偶系aven    时间: 2021-12-12 23:31
cokesum 发表于 2021-12-12 15:31
我們這地方的標準電壓240V
我最近看在 235-242之間波動

给电力局打电话吧,一直这么高压,对机器不好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3 09:58
偶系aven 发表于 2021-12-12 23:31
给电力局打电话吧,一直这么高压,对机器不好

沒事的,我沒在國内
240V是我這裏的標準電壓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3 14:17
略微更新以下聽感
再說到聽感之前我覺得應該先講一下自己對聲學欣賞的觀念。這個只是我自己的審美追求,求同存異嘛。我認為回放器材應該盡量還原混音工程師對最終輸出的理解。我們沒有辦法回溯到錄音層面的回放準確,但是我們可以大概率的回溯到混音完畢時候的表現。在這個前提下,我對前端器材的要求就是忠實還原,不需要任何的優化和美化。但是任何的器材都不可能是完全線性,特別是喇叭或者耳機,在電聲轉換時候其實失真率是大大超過數模轉換和放大階段。
因為我們無法改變最終階段的失真,所以我最終能夠努力達到的就是原始混音+喇叭(耳機)失真的疊加效果。

說一下這套系統的一耳多感覺,工整和準確。这个是相對別的R2R DAC或者是膽機或者甲類後級來說。通常來說,無論hifi器材怎麼標榜自己直白無染色,其實都體現著設計者的審美。一般來說,我們人耳朵是喜歡略微柔滑的中頻和略微多一些些的低頻嗎,這個也是一般hifi器材的染色方向,當然越是高端的器材越是染得克制。
Benchmark這一套的感覺反而是,完全不在意聽感,看著儀器調整出來的機器。畢竟他們的主要功能還是專業的錄音室幹活用。恰恰好,這麼直白的聽感也不壞,算是無心插柳的結果。我個人喜歡這個的原因是我可以把所有重心放在最後段的喇叭(耳機)上來滿足的審美喜好。我不用太在意前後端器材的調性搭配,因為benchmark沒有什麼調性。

有人說他家的機器有一種儀器感,我是完全同意的。

作者: spidermen    时间: 2021-12-13 14:45
楼主的繁体字看的很费劲!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12-13 15:00
AHB2依然屹立在顶峰,拓品的小胖墩还需要继续努力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3 15:17
spidermen 发表于 2021-12-13 14:45
楼主的繁体字看的很费劲!

還是我國文化之精髓

以前是手寫繁體大家都搞不定,台灣人都頭大。現在都是拼讀了,繁體簡體區別不大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3 15:21
yeeypc 发表于 2021-12-13 15:00
AHB2依然屹立在顶峰,拓品的小胖墩还需要继续努力

AHB2一個甲乙類放大打翻一眾D類機器,真的很震撼。
幾年前就聽說國內有品牌立志要做個卷翻它的,現在也沒看到產品。

而且這貨內阻低的嚇人,100瓦的機器,內部橋接有360瓦輸出。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12-13 16:05
cokesum 发表于 2021-12-13 15:21
AHB2一個甲乙類放大打翻一眾D類機器,真的很震撼。
幾年前就聽說國內有品牌立志要做個卷翻它的,現在也 ...

确实太牛了,都有点超出我的理解范围了,放大用的器件都是非线性的,
所以一般A类、AB类功放始终徘徊在90DB左右,很多连80都做不到。
而开关功放是采用取巧的方式,让器件工作在开关模式才跳过非线性失真这道关的。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3 16:37
yeeypc 发表于 2021-12-13 16:05
确实太牛了,都有点超出我的理解范围了,放大用的器件都是非线性的,
所以一般A类、AB类功放始终徘徊在9 ...

傳統的修正使用的是負反饋(negative feedback),AHB2據說是使用了大量的feedforward,比較難理解。據說是在信號到達放大原件之前就進行修正了
算是他們的技術核心吧,可能這個也是國內的幾大卷厂還沒有突破的



作者: haifantian    时间: 2021-12-13 20:14
benchmark就算在非科学坛的名声也挺不错的,可能topping SMSL之类的科学机同党定价还是太低了。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12-13 20:44
cokesum 发表于 2021-12-13 16:37
傳統的修正使用的是負反饋(negative feedback),AHB2據說是使用了大量的feedforward,比較難理解。據說 ...

按ASR的测试结果看,AHB2以113DB排第一,后面非开关功放排名最高是金嗓子的E270,94DB,将近差了20DB。。。


真不知道Benchmark是怎么做到的。。。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3 21:04
yeeypc 发表于 2021-12-13 20:44
按ASR的测试结果看,AHB2以113DB排第一,后面非开关功放排名最高是金嗓子的E270,94DB,将近差了20DB。。 ...

如果我沒有記錯 AHB2是使用開關電源的。當然和通常的有點區別。
Benchmark已經全線使用開關電源,他們認為開關電源要優於線型電源,並且給出了實驗室數據。

最後一個使用線型電源的器材是DAC 1

作者: mada    时间: 2021-12-13 21:48
cokesum 发表于 2021-12-13 15:17
還是我國文化之精髓

以前是手寫繁體大家都搞不定,台灣人都頭大。現在都是拼讀了,繁體簡體區別不大

附议,汉字博大精深,简体丢失了不少

作者: ice-blade    时间: 2021-12-13 22:44
小巧精致的系统,房间布置也很棒啊!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1-12-14 09:15
cokesum 发表于 2021-12-13 14:17
略微更新以下聽感
再說到聽感之前我覺得應該先講一下自己對聲學欣賞的觀念。這個只是我自己的審美追求,求 ...

关于审美和混音,有个搞制作的朋友说,以前的混音审美风格和现在的区别蛮大,导致用现在的箱子去听老歌很难听,用老箱子听新歌也难听。benchmark这类参数党器材被喷听感不好,估计也只能是和代理商的利益有关与审美无关。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12-14 09:21
huangshun839500 发表于 2021-12-14 09:15
关于审美和混音,有个搞制作的朋友说,以前的混音审美风格和现在的区别蛮大,导致用现在的箱子去听老歌很 ...

参数器材,和以参数为依据的思维必须要喷,要不然饭碗就危险了。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4 10:25
huangshun839500 发表于 2021-12-14 09:15
关于审美和混音,有个搞制作的朋友说,以前的混音审美风格和现在的区别蛮大,导致用现在的箱子去听老歌很 ...

倒不是审美风格,而是技术限制。关于混音我还是研究了挺多的,主要区别如下:
1. 模拟录音和混音时代,受限于录音器材特别是最终的回放载体的信噪比,混音很多时候是需要大量压缩的。 传统黑胶的信噪比在65db左右,而大动态的音乐,可能有90db。因此在混音阶段,混音工程师需要压缩原始音轨,而对哪一些信号进行压缩就是一个非常考验技巧和审美的活。因此可以说,在模拟混音时代,录音和混音工程师可以说是创作的很大一部分。
可以参考胶片正片摄影,因为宽容度不够,对曝光的选择,和暗房微调技术的需求就很大。 因此,混子工程师是干不长久的,能出唱片的混音师都是精英,他们对自己的手艺也是比较在意,混音过程也比较用心。因为不得不。

2. 现在数码录音和回放技术的发展,载体的宽容度已经很高了,那么大部分制作人在录音混音时的用心程度就下降了。用摄影距离,数码拍RAW格式,甚至用包围曝光模式拍,总之回去在电脑上细节都调的出来,不会有丢失。很多所谓的家庭录音室的产生,也让没有进过专门训练的人也可以混音,这样出来的效果当然比较拉胯。

3. 现代人对细节的不在意和对一耳多惊艳的追求,让很多现在录音,反而把电平急剧拉高,滥用压缩器。

以上其实都不是器材的原因,更多的是是否用心。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1-12-14 10:41
cokesum 发表于 2021-12-13 15:21
AHB2一個甲乙類放大打翻一眾D類機器,真的很震撼。
幾年前就聽說國內有品牌立志要做個卷翻它的,現在也 ...

70年代日本一众晶体功放参数打遍世界无敌手,可惜尘归尘土归土,阻挡不了人类木耳族的退化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12-14 11:14
wkd15jordan 发表于 2021-12-14 10:41
70年代日本一众晶体功放参数打遍世界无敌手,可惜尘归尘土归土,阻挡不了人类木耳族的退化

很正常,石英表的问世,不代表瑞士机械表的没落。

人类的消费品,不光是只看参数的。

作者: 激光鼠    时间: 2021-12-14 11:23
一直以为AHB2是D类功放
作者: snowgundam    时间: 2021-12-14 11:28
支持究极scifi,应该是非常透明的声音吧。
看求和大佬的发言总是受益良多。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4 11:30
wkd15jordan 发表于 2021-12-14 10:41
70年代日本一众晶体功放参数打遍世界无敌手,可惜尘归尘土归土,阻挡不了人类木耳族的退化

日本的晶體管功放不算啥,當時最頂尖的是石英鎖定的直驅唱盤。無刷電機,巨大扭力,現在弄明白的廠商也不多。當時日本廠商就可以把這樣的東西做到平價了。
但是日本器材有個最大的問題,太復雜。各種電控,復雜而原始的數字電路,很容易出現一個小問題,整機報廢,完全沒辦法修理的情況。

而且有一說一,日本黃金期的器材比同期的歐美器材不差的。現在好狀態的山水放大機也有一定的擁簇。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4 11:37
激光鼠 发表于 2021-12-14 11:23
一直以为AHB2是D类功放

Benchmark 這個公司有點怎麼說呢,軸

很多時候是他們有一個理念就去觀測了,什麼市場啊,不care的。你說他追求高技術吧,DAC到現在也只支持DSD64 dop。就是把錄音器材搞得漂亮點的包裝就弄出來了。
你去看他網站上,還賣各種配件,比如12伏的DC觸髮線,1.9美元,約等於不要錢...電源線20美元一條。

總體上感覺屬於那種不太想推廣,做懶生意的典範,或者說不太關注民用市場。中國市場的推廣基本上是零。
過段時間我上一個他們工廠內部拍攝的生產工程,和我們想象的hifi生產不太一樣,各種大規模的貼片機器,手工焊接其實很少。看起來更像消費電子廠。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4 11:38
snowgundam 发表于 2021-12-14 11:28
支持究极scifi,应该是非常透明的声音吧。
看求和大佬的发言总是受益良多。

通透,但是你說亮吧,說不上。

總是感覺就是讓你感覺安定,有點一層不染的那種乾淨感,但是又比mytek的那種玻璃透亮的感覺要自然點點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4 12:38
搬运几个Benchmark自己拍摄的DAC1的生产过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q4y1q7v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R4y1s7Fg/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L411L7JQ/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F411z7pH/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12-14 12:45
cokesum 发表于 2021-12-14 12:38
搬运几个Benchmark自己拍摄的DAC1的生产过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q4y1q7vi/

这世界上做家用音响器材厂多如牛毛,还一个个都是大腕。

善于理性思维的朋友通过这个现象就能明白这其中门道。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4 13:06
yeeypc 发表于 2021-12-14 12:45
这世界上做家用音响器材厂多如牛毛,还一个个都是大腕。

善于理性思维的朋友通过这个现象就能明白这其 ...

主要是给大家看看 匠人精神一点点都没有完全就是工业化的搞法

作者: snowgundam    时间: 2021-12-14 13:37
cokesum 发表于 2021-12-14 11:38
通透,但是你說亮吧,說不上。

總是感覺就是讓你感覺安定,有點一層不染的那種乾淨感,但是又比mytek ...

嗯嗯,这个就是我说的通透感,并不是偏亮的意思,而是一种真实感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9 23:19
云试听一把

1. Blues (B.B.King - In London - We Can't Agre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L411j7Yy/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9 23:20
2. 古典派新奥尔良爵士 (Tuba Skinny - I'm Going Back Hom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q4y127Bo/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19 23:29
3. 台湾独立乐队 - 非优质录音 ( 温蒂漫步 - Spring Spring + 我想和你在一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i4y1o7SX/
作者: ACWOLFAU    时间: 2021-12-20 04:44
本帖最后由 ACWOLFAU 于 2021-12-20 05:03 编辑

作为论坛新人,觉得这种不写清楚牌子和型号价格,用乱七八糟的缩写,外号的风气和足球论坛里只称呼球队球员外号昵称一样让人难懂。看到什么都要费心去搜一下,真累。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2-20 08:46
ACWOLFAU 发表于 2021-12-20 04:44
作为论坛新人,觉得这种不写清楚牌子和型号价格,用乱七八糟的缩写,外号的风气和足球论坛里只称呼球队球员 ...

我的錯我的錯

以為大部分燒友都知道的
Benchmark DAC2 HGC
Benchmark HPA4
Benchmark AHB2

最後再推一次,科學發燒派暫時的巔峰之作。喜歡的人很喜歡,鄙視的人很鄙視。

作者: ACWOLFAU    时间: 2021-12-20 09:11
cokesum 发表于 2021-12-20 08:46
我的錯我的錯

以為大部分燒友都知道的

谢谢你,太贴心了。
你的思路很好,解码和功放保持纯正污染的音色,靠换发声设备来适应不同的音乐。找到一个理念贯彻下去,走属于自己的发烧之路,赞👍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