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四个解码一台戏,兄弟叔侄与邻居——d1、d3、d300、da1小横评 [打印本页]

作者: linkko    时间: 2021-12-19 13:47
标题: 四个解码一台戏,兄弟叔侄与邻居——d1、d3、d300、da1小横评
本帖最后由 linkko 于 2021-12-19 13:55 编辑

  双木三林的d3终于还是上市了,原本属于我的潜在目标来的,但由于上市时间一直未定,且定价较高,最终选择了隔壁家的da1,搭配箱子使用,耳机系统仍以d1为主。这次是从群里大佬那里借来的d3,一是解解耳馋,二是给自己系统找下差距。
  不得不说,在hifi圈需求都是在设备巡回、蹭听和AB中产生的,这次我又中毒了。DAC来到这个价位段,其实就狭义的信息量来说,提升或者说变化已经较为有限了,主要的差异来自瞬态、结像、情感、音色等方面,以及d3最打动我的一点,自然度(或者老烧说的模拟味吧)。


作者: linkko    时间: 2021-12-19 13:47
本帖最后由 linkko 于 2021-12-19 13:55 编辑

  作为一个四颗1704的r2r解码,112dB的动态范围,虽然已经做到极致,其瞬态和结像的精细程度与131dB的d1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单从上述两个点来考量,几乎可以用hufi来形容,以至于听过d3的朋友都提到一点:没有一耳朵惊艳。
  听惯了d1的线条和框架感,以及da1恰到好处的中高频调色和低频量感,d3给我的感动来源于连续、稳定的弱音表现,在不刻意强调线条感的情况下,能做到这点实属难得。一段舒缓的小提琴独奏,几乎可以在脑海中复现出乐手一手揉弦、一手拉弦的动作,声音细腻润泽,有血有肉。来到合奏部分,其他乐器渐起,音符缓缓流出,没有绝对的大声场,没有极致的分离度,但却足以反映不同声部的远近错落,私以为这才是更健康的声音——经常听现场的朋友应该知道,在现场闭上眼睛,即使是较小的编制,也很难分辨提琴的数量和准确位置,但你可以轻易将注意力跟随到任意一个声部,声部间井然有序、错落有致。至于大编制齐奏的环节,d3的表现称不上爆棚,但声音非常扎实,稳而不乱。
  不一味追求分离度和定位,并不妨碍hd600成为一款优秀的古典耳机,d3亦是如此,更何况d3拥有十分细腻的的弱音表现。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