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试听最近大热的SG1--ifi灰菠萝友情同场伴舞
[打印本页]
作者:
影子武者
时间:
2022-7-26 00:54
标题:
试听最近大热的SG1--ifi灰菠萝友情同场伴舞
说到随身播放器的发展,在坛子里玩了有些年头的老烧们肯定都对当年红火异常的捆绑记忆尤新。
随着半导体技术、新材料技术的大幅度向前,很多东西如平头塞、播放器经过不断的螺旋上升,又以发烧平头、砖头机等全新形象在近10年左右重新回来抢班夺权了。
我上上一次复吸也正好跟随一波砖头机热潮入了大法的黑砖,但是实际上用的最多的并非本地音乐,而是蓝牙LDAC,实在因为太方便了。
包括现在,我仍然认为,相比起需要在手机后面另外负重的小尾巴,能够放进口袋里不影响手机使用的带有蓝牙功能的播放器也好,随身DAC等,或许会是另一个热潮。甚至可能不带本体播放的蓝牙DAC类产品会渐渐蚕食掉大部分无蓝牙播放器的地盘。
无他,因为是能最大确保音质的前提下,单终端操控的唯一答案。
以上也是这一次复吸入了灰菠萝后的一些感想。
也因此机缘巧合的遇到了这次的主角,谢工的SG1。
坛子里已经有不少已正式首发购入的烧友写的文章了,大家一定都看过。
因为之前没有实际听过,虽然觉得那几篇写的水里水气又软里软气的,但是玩器材最终耳听为实。抱着好奇心,所以也申请了一下SG1的试听,正好手里有全能选手灰菠萝,正好已灰菠萝为参考来对比一下。
可能别的已听过的烧友大多数是已手机直推来做对比,那我今天也随便写一下我的感想,供有兴趣的烧友们参考。
包装盒非常精致、有高级感
开盒,有点像手机的感觉,内部的海绵填充非常充实,将机器保护的非常好,下面还有一条充电线。
入手非常小巧,长宽跟iphone4系列相当,厚度目测在18个厚左右。做工规整,长边侧折弯处做了倒角,上下两侧的切割面也做了非常细腻的去毛刺加工,所以虽然整体看起来尖尖的,但是拿手里并不刺手,这个给出好评。这个跟之前看别的烧友图片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所以实践才是硬道理。
不过,面板接口处的缝隙还是稍微大了点,这个并非是加工问题,需要通过设计规避,相信今后的产品这方面肯定会越来越好。
前面板的细节还是很好的,特别是这个旋钮,盲操作非常方便,不过反过来说,放口袋里的话也容易导致音量变化。这点灰菠萝在设计上考虑的比较全面,国内的产品倒是可以借鉴下。
最后两台一起合个影。
外观设计、细节及各功能来说,跟全能选手灰菠萝是有明显差距的,打分的话灰菠萝如果是10分,SG1也就1分最多了,因为就一个功能:蓝牙听歌。
不过就这一个主业来说,SG1开声还是相当能打的,下面就简单而详细的说一下个人的听感。
先说一下结论:满意、好听,SG1的声音是值它的售价的,描述请看后面。
对比一:蓝牙
这个也是今天主要对比的部分
前端:苹果13pro MAX
音源:酷狗app(无EQ,全无损已下载曲目)、蓝牙AAC
终端器材:ATH-R70X 这个耳机不用再多介绍了,参考及监听,中正均衡,对前端甚至线材变化都非常敏感,应该没有能比它更适合的裁判了,最多同级,哈哈。
机器设置:
先通过几首曲目将两台播放器的声压调整至几乎一致大小
由于推高阻大耳机,SG1开高增益、灰菠萝关闭所有增益
对比过程:
1. 纯器乐对比--了解大致的三频素质、能量分布走向
试听曲目:
Sista Tryckaren-口琴、扬琴、手风琴、节拍板四种乐器的一首小曲目。适合聆听分离度、定位、声场、低频、瞬态表现
青花瓷-段银莹-现代古筝曲目。适合欣赏空间感、高低频、瞬态、空气透明度表现
拉德斯基进行曲-比较全面考验,特别是对细节音符处理
此轮对比下来,两台播放器在声场、低频量感&质感、高频延伸、毛刺感、分离度,瞬态表现几乎相当。
素质表现上差不多能打个平手。
但是SG1的中频调音明显相对突出一些,三频能量略小纺锤型,导致在器乐的听感上会给人声场小的错觉,实际上跟灰菠萝左右拉开经过几轮对比下来是相当的,但是由于这个稍许突出的中频,在听感上竖立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参照物,导致听器乐时候整体感稍许有点突兀。
当然,这个突兀是因为我听惯了灰菠萝的调音,以此为参照而言的。如果是SG1的用户听灰菠萝,可能会得出灰菠萝中频比较退后不够凝实的结论。
这个无关素质,完全是调音的不同造成的两种听感区别。
然后在第二组人声、流行的对比中,我也特地关注了下这点,印证了这种感觉。
2. 人声、流行对比
试听曲目:
五木宏:そしてめぐり逢い(演歌)
萨顶顶:左手指月(live)
周杰伦:以父之名
堀江美都子:花の子ルンルン(著名的花仙子主题曲)
所选基本就是挑录音好,种类全的方向去,每首基本每15秒切换AB对比各3-4次。
这组人声对比下来,大致印证了我的一个猜测:在声场的平面形状分布上,如果以灰菠萝的听众与乐队的距离为标准参照,SG1的歌手位置显然是比灰菠萝离听众更近,离乐队更远的。
如果从增益调节来说,比灰菠萝开XBASSII+背后小开关还要再突出一些(灰菠萝的xbassii是有连带加强中频的效果的)。
这里忽然想起来初次听黑砖的感受,说实话,黑砖当时对比手机直推(用的846),明显提高的是声音的信息量及细腻程度,调音上还是记忆中HIMD时代小功率白开水的味道。素质么的确是有提高,但是你说好听多少,这个有点勉强。
这个也是后来我170+小时就出了黑砖的原因。
倒是灰菠萝,仍旧是最熟悉的846开始,一耳朵的好声,所以SG1的这个蓝牙水平,听感上好过黑砖1代是毫无疑问的。
最后压轴也对比了下 SG1+LDAC(荣耀PAD) VS 灰菠萝+USB+PC的听感。
为了方便切换对比,还是酷狗播放器,两个音乐同时播放……
LDAC明显还是好过AAC不少的,空气感、声场都有小幅但是比较明显的提升。
但…………
不过这个对比显然是不公平的,只是因为灰菠萝之前因为只有单机,非AB的比较的结果虽然一样,但是没有双机直接对比那么强烈。
写的比较流水,大家轻拍哈!
作者:
蓝色号角
时间:
2022-7-26 01:06
感觉这篇才是真感受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