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挑客”与好客——ikko OH5和itb03巡回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XIA雨BA仁    时间: 2023-1-6 16:58
标题: “挑客”与好客——ikko OH5和itb03巡回有感
    第一次知道ikko是在国砖吧组织的线下聚会上,那时小尾巴刚兴起,相较别家造型的规规矩矩,ikko搞了一款皮面且可以粘贴在手机背后的“小尾巴”itm05,标新立异又吸睛。随后ikko又把国际知名Crash Baggage行李箱的撞击艺术用到了OH10上着实又惊艳了众人一把,然而ikko意犹未尽,耳机美学连入门产品也不放过,OH2让人感叹入门产品不能只卷声音。现在,它家的次旗舰产品OH5来了,颜值不用担心,毕竟ikko的审美摆在那,我更关心它的声音是否也能把我折服。



【 关于外观 】

   虽说OH5的颜值不用担心,但还是要交代一下,而且也值得交代一下。首先包装颇具卖相,银白底色加上特色的几何图案,简约不简单,看着就像高级货。对角开合加抽屉式配件展示,标准的高端产品出场方式,但ikko怎么会落于窠臼呢,配件上OH5还是告诉了同行该怎么玩,比如镶嵌在两个OH5之间的金色品牌徽章,再比如配件里那条造型工艺精美的皮质钥匙链。

   OH5的外形设计有着ikko家族明显的DNA,同时非常有创意的把钛合金这种暗灰冰冷调调的金属和深紫色的树脂相结合,无论在材质的搭配还是色彩的融合方面都让人眼前一亮,比单纯用钛合金有温度,比用纯树脂多了几分刚毅,可谓刚柔并济!




   颇具创意和精美的不止OH5,还有那条原配耳机线。不得不孤陋寡闻的说,这是我见过的万元以内最粗的单体耳机线了(编织的不算)。挡住耳机线的两端,我说它是条电源线估计你也不会怀疑。线身虽粗却极为柔软,上身的体感比看着舒服,戴出街绝对是整条街最烧的仔。耳机线的用料不含糊,4股24芯全单晶铜镀银的配置加三种可换耳机接口都让OH5次旗舰的身份成色十足!


【 关于搭配 】

   聊OH5的声音之前很有必要先聊聊它的搭配,因为这它似乎没那么“好说话”,你对它嗤之以鼻还是喜爱有加全看它跟谁相处。看介绍OH5这枚12mm锂镁振膜单元让我先入为主的以为它是走偏解析的中上盘路子,习惯性的把它接入M6 21那一刻我就失望了,过于暖糊的声场,乏善可陈的两端延伸,毫无鲜活感的人声都让我一头黑人问号。随后又试了试UA3,感觉风格上比M6 21要稍搭一点,但也只是一点点,离好听和耐听还是有些距离,直到接上Khadas tea,我才发现他俩原来才是一对,所以这枚暖厚声底的锂镁振膜单元最好还是搭配中性或者偏解析的前端,下面的声音分享也就主要来自OH5和Khadas tea的搭配。

【 流行人声 】

   先来一张Grace Mahya 08年爵士专辑,OH5具有非常出色的场面感,声场横向和纵深的比例协调,尤其横向,脱塞感很足,耳边像挂了两音箱,会有听着平头的错觉。声场铺排舒展,透明度不错,闭眼可轻松捕捉乐器和歌手的位置和彼此的间隔。Grace Mahya的声音很厚润,足够鲜活,齿音舒适,结像的距离合理且没有压迫感,这个搭配,OH5描绘的是一个十分慵懒舒适的秋后午间咖啡时光。

   宋冬野的《安和桥》,一首我非常喜欢的夜间发呆曲,OH5的开头手鼓鼓点清晰且富有弹性,能清晰的感受到每一击的残响在空间里消逝的过程,宋冬野声音沧桑感且极富故事性,无奈的怀念和纠结表现得很到位,而全曲的灵魂马头琴响起那一刻,强势的大鼓并没有埋没相对弱势的手鼓,整段高潮以一种高密度且有层次的状态铺满整个空间,马头琴的凄美和悠远能拉出你一身鸡皮疙瘩,大鼓的收放自如又让这个曲子显得干净且忧伤。




【 古典器乐 】

   《Mi Buenos Aires Querido》,Tomoko Kawada 和 Shin-ichi Fukuda 2013合作的一张小提琴和吉他的作品,里面最让人熟悉的莫过于这首《Por Una Cabeza》,无他,这首探戈名曲在电影《真是的谎言》里阿诺为了逃避追捕随性来的那段经典舞戏最为让人津津乐道。OH5优秀的立体空间赋予了这首作品很好的厅堂感,器乐在整个空间混响充足,堂音丰富。小提琴亮度会比我喜欢的要低那么一点点,但耐听度却更高,光泽感和细节都很抓耳,高频的极端延伸细腻且绵密顺滑,配合着丰富的堂音回响整个作品显得华丽感满满。

   探戈曲目一般以大动态和高瞬态著称,这两个元素缺其一都会让整个曲子听起来少了些灵魂,在这方面OH5的诠释我觉得是物超所值的。吉他大动态时的收放自如和速度感都会让你在聆听时热血澎湃,恨不得化身阿诺冲进舞池也激战一番。

   马久越的《聆听中国》,这张专辑动态之大,器乐之多,非常考验塞子对大场面的控制力和层次感,同时对瞬态的要求也很高,不然很难体会曲子要表达的那种压迫感,里面最常听的便是《蜀山》了。OH5很好的重现了开头那几下大鼓低频声浪向四周弥散的过程,场面拉得很开,器乐的结像虽然相较高阶产品显得偏大一些,但彼此之间的间隔交代得还算清楚,且曲目的高潮段亦鲜有相互遮掩现象发生,层次有序。这里不得不再赞一次OH5的纵向的声场,头部以上空间给得很足,舞台感很强,各种器乐的细微残响在这个空间里的萦绕细节让人更加沉迷于这种难得的体感。

   其他方面,古筝的琴声刚劲有力,韵味幽长,琵琶的质感大珠小珠落玉盘,干净通透。大鼓的收放快速且干净,下潜不错,底盘也够扎实。而这首曲最高潮处容易失控的点OH5也算是高分通过了,可见它对大动态的把控还是有一套的。

【 关于官方CP 】

   OH5和Khadas tea这对CP的和谐我很满意,参考价格,我觉得OH5可入超值之列了,除了有点“挑客”。而厂家心里跟OH5搭配有着自己的一组CP,那就是它家的新品,同样是蓝牙解码耳放的itb03。作为后来者ikko没有赋予itb03一个像tea那样机具个性的外观,不过这也不失为一个聪明的做法,毕竟“没个性”容易收获更多的认同感。

   外观没啥可说,常见的通体黑色的长方体,金属机身配前后玻璃,两侧做了微弧平衡手感,接缝处理到位,金属喷砂手感细腻,上手犹如一枚通体黑色的鹅卵石。为了在雷同里创造一些不同,ikko还在itb03的机身两侧做了直线拉丝,增加些许精致感,一块OLED屏幕显示了所有和操作相关的信息,3.5和4.4mm两个镀金接口的手法很索尼,烧味挺足。

   蓝牙解码耳放发展到现在,得益于技术迭代的日新月异,如今的蓝牙解码耳放可以通过高带宽传输高品质的hi-res音乐,音质也从以前的凑合着听上升到了可鉴赏级别,虽然相较国砖还是有着差距,但作为外出时一个国砖很好的替代品,蓝牙解码耳放正越来越受到烧油的青睐。





   itb03的调音风格偏中性带一丝暖意,和OH5还算挺搭,这对CP最让人惊喜的当属人声表现了。陈佳的《怎么说》,声音润泽饱满,唇齿细节丰富,女人因为思念的那股哀怨情愫表现得十分到位,让人都不禁想去安抚一番,这种质感的人声在蓝牙解码耳放里确实也没啥可挑剔的!

   同时,itb03比自家的OH5“好说话”,跟谁都能好相处,相较和OH5的庄重,我更喜欢它和FH5s的组合,得益于itb03的声场比较开阔,听最近很迷的国风歌曲,仙气飘飘,意境十足!

   





    人声质感好和声场开阔都是itb03的优点,这个价位的蓝牙解码有优点自然也有不足(至少有优点)。比如它的高频处理能再精致一点,低频的底盘能再扎实凝聚一点就更好了。当然,瑕不掩瑜,这些不足并不妨碍itb03是这个价位一款好听且耐听的蓝牙解码前端。

   作为颜值党我是乐于看到ikko这种品牌越做越大的,耳机不应该是只为追求音质的工科男思维产物,在不听或者上身时它也可化作一件艺术品,可听可赏可把玩更应该是各品牌追求的高度,最后,让我们期待ikko后续带来更多让人惊叹的作品!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