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检讨846,检讨z1r,检讨一切iem [打印本页]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3:25
标题: 检讨846,检讨z1r,检讨一切iem
我深刻检讨了为什么846就感觉差点事
明明三频都非常好听带劲,还是义无反顾地出掉了
根本原因是它确实是干活用的歌手耳返
就是标准的iem in ear monitor
它赢得最多口碑的低频其实是服务舞台使用功能性的,那些明显歌手用的私模基本都是用来聆听欣赏的话低频会碍事,只不过846这个低频的质感和形态实在是太出众而且至今独一无二,实在是享受

其实深刻理解了iem的本质后,可以说所有动铁塞哪怕低频减量了也依然是服务监听功能的,只是往发烧器材的方向上扯的多少差别而已,多数就是反耳返之道,往上盘走,再加上往大空间走,凸出画面感和音色特质,基本就是和846背道而驰的方向。
当然想要大声场低频太少那是不可能的,所有又有z1r这种上盘抓着不放,下盘接着846的衣钵彻底搞到极限,这种低频就是上一堆动铁或者大动圈

含铁iem的发展就是从专业监听向着业余赏玩的方向扯,但不是说纯圈本质就不是监听了
只要你外壳不具备前后腔的声学特性,只是个壳子,或者哪怕外壳是塑料,但里面单元上还是包裹着声学腔体,那你本质上还是脱不开监听的功能本质,只是调音极端化之后,真的拿来监听是不可能了,不然要么刺要么顶,要么又刺又顶

所以什么样的塞子才是彻彻底底本质上鉴赏用的塞子?
就是final那些壶和真无线,非壳中壳的那种
以前的塑料壳平头,以前的塑料壳入耳式
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外壳的声学特性

对我来说,外壳不震动不反射的耳塞无论怎么独出心裁地设计都是跟自己过不去,永远不肯能实现ze3000这种开阔自然,再怎么在各自差异化的声音路径上追求极致,终究是舍弃了某些方面,我是彻底告别了

z1r是利用了腔体材质特性的,里面的硕大的镁壳让钢琴质感迷人,凡是又不得不外面再套一层壳,这层壳子就是个外包装,只是很美丽,z1r听的就是这个镁壳子和壳子中的空间,这是它的本质,但不属于专门聆听用的器材的本性

ie900的特别在于它一半的聆听本性
前腔是外壳参与声音塑造的,但是是一种做减法的方式

而多单元塞子外壳参与声音调制的基本就只剩下音嘴了,capmfire的音嘴是好啊

我认为入耳式如今的设计就是两个词:叠床架屋、削足适履。
清晰是清晰,如今我选final的糊,如果不是因为tws的空间限制,final也还是金属壳套塑料壳,夜壶也只有塑料的行,但也还是没低频

所以感谢tws,感谢果子
让final恰到好处地糊在真无线上
可千万别出金属壳真无线了哈~

不是要外壳震动吗?骨传导给到你!
拜托,这属于脱了裤子放屁,你做成塑料壳
它本来外壳就是传音的
而且你骨传导基本只传得了低音,这就不均衡,所以要像z1r一样,不是低频多,而是低频做得极其地大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3:30
本帖最后由 Talala 于 2023-2-7 13:32 编辑

请注意,咱依然是个正经的846、z1r吹
毕竟三年的美妙体验历历在目
但ze3000不是用来吹的,而是值得唱一曲来歌颂的美妙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3-2-7 13:46
不要欺骗自己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3:52
final这种真就只是为了听音乐而设计
只不过之前的产品线搞行为艺术
pose摆得比较极端
达到了吸引到围观群众的目的
也吓跑了不明真相的路人甲乙丙丁戊己庚申…
作者: dennisgerrard    时间: 2023-2-7 14:04
所以B1和B3哪个更搭SP3000呢
作者: jellygarden    时间: 2023-2-7 14:11
深刻检讨 深刻理解 上盘 下盘  本质 差异化 舍弃 本性
瞎扯就服你,职场烂文的典范模式,看似高深的言之无物。我要好好学习下,用在下一次工作汇报。
作者: xzhfire    时间: 2023-2-7 14:41
试试钛铃plus,这个是我耳塞退烧后 除了留下w80v1,se846之外的唯三留下塞
作者: xzhfire    时间: 2023-2-7 14:42
打错了哈,是钛铃阴阳师
作者: 影子武者    时间: 2023-2-7 14:43
所以,结论是啥?

作者: vcncv    时间: 2023-2-7 14:49
jellygarden 发表于 2023-2-7 14:11
深刻检讨 深刻理解 上盘 下盘  本质 差异化 舍弃 本性
瞎扯就服你,职场烂文的典范模式,看似高深的言之无 ...

大佬一语中的。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4:50
影子武者 发表于 2023-2-7 14:43
所以,结论是啥?

金属壳耳机一概不听
双层壳耳机一概不听

所以ls几位阅读能力全部判0分
像你这样还会问问题的不多了,真的.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4:54
影子武者 发表于 2023-2-7 14:43
所以,结论是啥?

退而求其次听纯铁
首选听单层塑料壳动圈
作者: 影子武者    时间: 2023-2-7 15:03
Talala 发表于 2023-2-7 14:54
退而求其次听纯铁
首选听单层塑料壳动圈

明白了。
各人有各自发烧的经历、感悟。
听音审美本就是主观的,排他的。
一些方面有趋同性,但终究是无固定标准尺度的。
每一次阶段性的退烧后,能有结论跟感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就像三体文明的进化一样,这才是踏踏实实的玩出门道,为了下一次更大、却能物有所值的败家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5:06
jellygarden 发表于 2023-2-7 14:11
深刻检讨 深刻理解 上盘 下盘  本质 差异化 舍弃 本性
瞎扯就服你,职场烂文的典范模式,看似高深的言之无 ...

不聪明是不好改的
但出言不逊缺教养好改
这里就不需要你改了
直接赏黑名单了事
作者: sttv9998877    时间: 2023-2-7 15:10
写的什么玩意儿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5:12
sttv9998877 发表于 2023-2-7 15:10
写的什么玩意儿

你猜有没有可能是给能懂的人看的?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5:22
影子武者 发表于 2023-2-7 15:03
明白了。
各人有各自发烧的经历、感悟。
听音审美本就是主观的,排他的。

这行纯纯的一门生意
什么服务兴趣、理性发烧比其他兴趣更是难上加难
是因为有生意才有烧友的兴趣
而不是先有拉拉队后有足球比赛

拉拉队现在正要挤破门了
接下来就会表演论坛传统曲目:围攻+炫富。
(“穷逼烧不起了!”“来晒晒你的器材!”)

再然后,本帖被版主判定为言之无物、缺乏营养和扰乱论坛治安的始作俑者,lz的最后一个id被永久封杀……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5:26
影子武者 发表于 2023-2-7 15:03
明白了。
各人有各自发烧的经历、感悟。
听音审美本就是主观的,排他的。

17楼的猴子说你开着我的小号


作者: 影子武者    时间: 2023-2-7 15:27
一剑霜寒十九洲 发表于 2023-2-7 15:22
笑我了真小丑啊,开个马甲自问自答。估计人老了脑子不中用了不知道唱双簧要改ip ...

呵呵,笑死人了,ip显示的是什么东西先去弄清楚来。我没有骂你的意思,不过你真的需要去看下脑科。


作者: 影子武者    时间: 2023-2-7 15:31
Talala 发表于 2023-2-7 15:22
这行纯纯的一门生意
什么服务兴趣、理性发烧比其他兴趣更是难上加难
是因为有生意才有烧友的兴趣

看破不说破
脑子一热的散尽私房,理智的懂得沙中淘金。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5:39
再提示一下,一句话,就是说:
塞子应该是声学整体设计,让塞子不只局限在腔内发声、耳内发声。

其实原本老早以前的和低端的耳机都是这样的

但自尊心脆弱的总是下意识地第一时间认为这帖子是变着法地侮辱他们的器材,立马就搓火了
作者: Hufi板载    时间: 2023-2-7 15:44
ze3k空间感是听上去能感觉出不同。
不过从单簧管到小号等乐器,明显音色不对,而且不属于悦耳音染的范畴。我在想,这一点是不是吃了外壳材质的亏。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3-2-7 15:53
写得挺不错的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5:57
RacingAK47 发表于 2023-2-7 15:53
写得挺不错的

嗨…
看起来惊世骇俗,其实嚼人余唾
年前正好和知音堂的小哥交流过
塑料壳在声学上和佩戴上都是耳塞最适合的外壳材质,这是人家说的,咱也是碰巧这么瞎琢磨的
毕竟市面上有啥他们没听过的,说不定是他们的共识呢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3-2-7 15:58
Talala 发表于 2023-2-7 15:57
嗨…
看起来惊世骇俗,其实嚼人余唾
年前正好和知音堂的小哥交流过

说的就是谢兰图我支持你,老弟
作者: totun    时间: 2023-2-7 15:59
Talala 发表于 2023-2-7 14:54
退而求其次听纯铁
首选听单层塑料壳动圈

建议买两个动铁单元焊上线直接塞耳朵眼里听,不用带壳子。而且按照楼主的理论,发声单元也是各种材质调音共振的产物,我建议直接用跟棍子捅自己的耳膜让耳膜直接震动的比较纯粹。狗头护体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3-2-7 16:00
Talala 发表于 2023-2-7 15:57
嗨…
看起来惊世骇俗,其实嚼人余唾
年前正好和知音堂的小哥交流过

一直想买IER-Z1R来着,看着手里的ATH-1EX1太重吃灰(小Z1R比IEX1还要重)就放弃了,现在全新9K整的小Z1R确实好价,等奶罩到了再确认会不会充值小Z1R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6:07
Hufi板载 发表于 2023-2-7 15:44
ze3k空间感是听上去能感觉出不同。
不过从单簧管到小号等乐器,明显音色不对,而且不属于悦耳音染的范畴。 ...

是的,不过塞子本来在表现这种簧管类金属乐器就很难还原高亢嘹亮的音色,这也是z1r在音色上最让人遗憾的地方,大耳机也很难,除非上箱子
按我说的这方向,数据肯定是很难看的

利用外壳的声学特性来做到hifi声肯定是更难的
增加失真,昨天还有人提醒我ze3k的低频那thd,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仔细看看了final给的频响尤其是thd曲线,我觉得要坛友说的话,可能final是不懂频响也不懂失真的,他们的数据一定是造假的,final要是和烧友争这茬儿,恐怕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了

我暂时的结论是在频响上的线性失真面前,非线性失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和我真是体验是相符的,具体我也不提什么平板品牌了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6:09
RacingAK47 发表于 2023-2-7 15:58
说的就是谢兰图我支持你,老弟

是的,小哥说的就是榭!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6:17
Hufi板载 发表于 2023-2-7 15:44
ze3k空间感是听上去能感觉出不同。
不过从单簧管到小号等乐器,明显音色不对,而且不属于悦耳音染的范畴。 ...

它这个外壳材质确实也造成整体比较温吞
低频的尾音有股木棉味儿(木棉纸,不是木棉树)
也好在这造成声音不冲,有点稍稍絮状的质感
我要的就是846那种匀质充绒般的质感
不过也没办法,ze3k只是在低频尾音有这个类似质感,音量加大或者低频增益后有更明显的感受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6:24
totun 发表于 2023-2-7 15:59
建议买两个动铁单元焊上线直接塞耳朵眼里听,不用带壳子。而且按照楼主的理论,发声单元也是各种材质调音 ...

你练好了焊工我铁定去找你,动铁这中频绝对值得一焊

不过我这是经验总结,并不是理论
经验是inductive,理论是deductive

只是说我这不管咋想都肯定会落空
其实确实不会有人按我这么去做的
吃力不讨好,太难宣传,卖个产品还得去教育消费者,吃饱了撑的

ze3000估计也就算是final功夫到那不得不发
误打误撞妙手偶得
我就当捡个便宜
作者: totun    时间: 2023-2-7 16:32
Talala 发表于 2023-2-7 16:24
你练好了焊工我铁定去找你,动铁这中频绝对值得一焊

不过我这是经验总结,并不是理论

哈哈哈哈 ,不过确实写的有点绕。现在还不考虑真无线。 还不如上跟蓝牙线插846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7:11
totun 发表于 2023-2-7 16:32
哈哈哈哈 ,不过确实写的有点绕。现在还不考虑真无线。 还不如上跟蓝牙线插846

可以的
用过半年tw1+846,有插线的7成多功力
有舒尔调音匹配,里面还可以切换舒尔产品线其他调音,推荐你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7 17:23
RacingAK47 发表于 2023-2-7 16:00
一直想买IER-Z1R来着,看着手里的ATH-1EX1太重吃灰(小Z1R比IEX1还要重)就放弃了,现在全新9K整的小Z1R ...

我都这样了,本来不想撺掇你整大钻戒了
不过z1r+707,有金有银还真便携!
不缺钱可以珍藏一套,太养眼了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3-2-7 17:25
Talala 发表于 2023-2-7 17:23
我都这样了,本来不想撺掇你整大钻戒了
不过z1r+707,有金有银还真便携!
不缺钱可以珍藏一套,太养 ...

先搞奶罩
作者: 影子武者    时间: 2023-2-7 17:27
RacingAK47 发表于 2023-2-7 17:25
先搞奶罩

还有六万,跟你说好的
作者: jellygarden    时间: 2023-2-7 17:29
不是赏了黑名单么,怎么还能看见这么深刻的文章呢???快屏蔽了吧,辣眼睛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3-2-7 17:32
影子武者 发表于 2023-2-7 17:27
还有六万,跟你说好的

吓尿
作者: 寻找雨中的猫    时间: 2023-2-8 07:31
估计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作者: qinglian    时间: 2023-2-8 08:17
对于塞子来说肯定是金属外壳符合声学特性,动圈在震动时会产生很多杂波,而塑料外壳很难吸收这种多余的波,所以比起金属外壳来塑料外壳声音容易浑,其实就像大部分音染本质就是失真一样,即使塑料外壳没办法吸收多余的声波而显得比较混乱,还是会有很多人认为这种失真是一种美妙的音染,有多金属外壳的耳塞音色声场素质都做的非常好,这也并不是单单一个外壳能决定的,调音确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作者: Hufi板载    时间: 2023-2-8 10:50
Talala 发表于 2023-2-7 16:07
是的,不过塞子本来在表现这种簧管类金属乐器就很难还原高亢嘹亮的音色,这也是z1r在音色上最让人遗憾的 ...

我觉得亮度倒不是问题,个人听音观不执着追求真实,更希望能讨好耳朵,能把这类乐器表现得润、透、富有空气感的耳塞是有的,但ze3k后两者还是没满足我的期望。ze3k听不追求瞬态的流行和舒缓音乐(如你所说低频的木棉感,整体氛围很舒服),是很合适的。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8 11:34
本帖最后由 Talala 于 2023-2-8 11:53 编辑
寻找雨中的猫 发表于 2023-2-8 07:31
估计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这货没事就发帖引战不是一两天了明摆着纯纯引战
想被删号封ip你直接去骂版主
这样来得更痛快

作者: 影子武者    时间: 2023-2-8 11:40
qinglian 发表于 2023-2-8 08:17
对于塞子来说肯定是金属外壳符合声学特性,动圈在震动时会产生很多杂波,而塑料外壳很难吸收这种多余的波, ...

从某种意义来说,调音也是一种失真的艺术。
不同壳体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即使同时金属或者塑料,厚度、材质、甚至表面粗糙度都会是影响要素。
这个不是我们肉眼能看的出来的,就看每家的测试器材功力多到位了。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8 11:47
本帖最后由 Talala 于 2023-2-8 11:48 编辑
qinglian 发表于 2023-2-8 08:17
对于塞子来说肯定是金属外壳符合声学特性,动圈在震动时会产生很多杂波,而塑料外壳很难吸收这种多余的波, ...

本来懒得评价你这满口的胡说八道,但实在是...

金属壳耳机内部不做塑料模的是很少的
一般要么是低价国产货,因为塑料壳开模本身就最贵
还再加一层金属外壳开模,无谓增加成本,得不偿失
声学设计就更别讲了

前后腔都利用金属壳动圈耳机我知道的就只有final的夜壶
而圈铁利用金属前后腔的还多一点
64是代表,但你要说它的后腔有什么专门的声学设计谁信啊
64耳机内部一团糟
另一个就是老铁iex1
alo 的圈铁拿手好戏了,但也只是利用到音嘴部分的金属

z1r是在里面又整个金属壳
acoustune是金属耳机的代表了吧,它单元里一样塞了塑料甚至木头
不这样的话它直接就短路了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8 12:09
Hufi板载 发表于 2023-2-8 10:50
我觉得亮度倒不是问题,个人听音观不执着追求真实,更希望能讨好耳朵,能把这类乐器表现得润、透、富有空 ...

我用300r调出来的ze3000空气感是炸裂爆表的
我要说空气感这方面打z1r一堆没玩好没听过的就又要来骂街了
空气感和透明度这方面ze3000我觉得没什么可抱怨的
原因可能只在你没换上e套,扔掉短e套
直接连手机那肯定也是没救的
差别太大了

至于润,的确是不润,我好像没有听到过日式调音有润的
也不知道这个润在你这是什么程度
毕竟我觉得箱子上人声是很容易润的
因为润得要厚度要肉感,这在塞子上有点勉为其难
或者就是我的润参照物定得太高

我也是折腾了快一年才感觉把ze3000弄服帖了
当主力最终干掉了846、z1r
再也没有线的纠缠了

ze3000频响相比其他一切final产品都太乖太温和了
你试试看把高频和低频都拉高,失真小点的话应该会脱胎换骨

作者: 时末    时间: 2023-2-10 08:40
846味道赛,就是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喜欢的喜欢死,不喜欢的骂hufi(虽然确实糊) 或者这就是玄学吧
作者: okamibao    时间: 2023-2-10 09:53
有观察有总结很好,但是不用太早下结论。
欣赏/发烧友角度和工程角度是很不一样的,绝大多数耳机都不是一个“不惜成本只为了声音”的极致产品,里面会有很多“看起来像是因果性,但实际上只是存在相关性而不存在因果性”的情况。
不妨在展会时候和做耳机的交流一下为什么这么取舍,我这个想法有没有问题,说不定能得到很简单直接的答案。

作者: 李小弦    时间: 2023-2-10 20:29
楼主能够体会到846的美妙,我还是挺羡慕的。。。从大学时候蹭室友的w4r到上班以后盲狙w60,再到最近帮朋友选机又接触到se846,听过的所有多单元动铁我都欣赏不来,声音又硬又hu,不通透。只能说舞台监听用的专业塞子和民用动圈塞子定位不同,相比之下我甚至更喜欢潜39的声音。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10 21:56
李小弦 发表于 2023-2-10 20:29
楼主能够体会到846的美妙,我还是挺羡慕的。。。从大学时候蹭室友的w4r到上班以后盲狙w60,再到最近帮朋友 ...

耳朵的个别差异应该是非常大的
只不过大家默认人嘛,同样的声音必定是同样听感
认识自己才是追求好声音过程中最难最难的

我耳朵听来的846中频亲切澄澈带点野性
低频有匀质充绒的质感,纵向空间感极强
高频像条飘带般在边缘或隐或显,很是妖娆

我只能尽量描述准确我的感觉
我很重视声音的质感、画面感,耳廓震动感
这些我把握起来十分敏锐
反而评测中斤斤计较的音色、均衡我倒无所谓
只要好听就行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10 22:31
okamibao 发表于 2023-2-10 09:53
有观察有总结很好,但是不用太早下结论。
欣赏/发烧友角度和工程角度是很不一样的,绝大多数耳机都不是一 ...

我意思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
耳塞不是单纯把声音灌进耳道的泵机
这样的monitor设计起来是方便

就玩频响和音色嘛

我把好的动圈入耳频响曲线看遍了
也对比了顶级的圈铁和纯铁,也结合了自己实际听感
就一个结论,现在动圈基本就一个大方向:
1.凹3k,森海干得最狠
2.拉5k或9k,或者一起拉
一样森海更狠点,579一起拉
3.有些追求到11k还不衰减
也是森海牛
4.有些爆拉极低频
森海还是牛
可以去对比下男人家和森海
还有dita和final,ppt基本让人确信是频响抄b1
总之整体相似度都太明显了,除了iex1这种怪声一点的

塞子也可以不止设计声音本身,还可以兼顾到震动感
包括声音中反映出的腔体震动感、耳廓真实感受到的震动感、耳道感受到的耳塞套震动感
耳塞套可以塑造、放大腔体震动感

套子形塑的声场和震动感与耳机本身构造的声场和震动感
二者可以有很多共存方式(这里开始99%的人可能已经耐不住皱着眉头要破口大骂了)
可以各有主次,可以不同程度削弱对方的存在感,可以完美融合难分彼此
我说的就是最后一种

这听起来可能还会像是天方夜谭胡说八道扯j8蛋
直到你和我一样玩过上千块钱的各种品牌、型号、大小、颜色、质地的耳塞套、转接管
然后你用ze3000试试看也许就能体会到
什么叫声场、震动的融合
我许诺你终会听到比大耳更接近近距离听书架箱的声场
震动感嘛,可能看耳道耳廓敏感程度而异,难保证

或许可以先去测试一下
如果可以和我差不多至少轻松听得出846长短线的区别
还是有希望的
再不济比如z7和z7m2原线的区别肯定要一耳朵辨别
或者什么豆浆机电源线和电饭锅电源线哪个更hifi




作者: jayyuan2046    时间: 2023-2-10 23:39
ZE3000确实很好听,听流媒体都感觉恰好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11 16:37
Hufi板载 发表于 2023-2-7 15:44
ze3k空间感是听上去能感觉出不同。
不过从单簧管到小号等乐器,明显音色不对,而且不属于悦耳音染的范畴。 ...

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试试看换上azla的短白套
这对套
我愿称之为一对交响套

作者: JJJWWW    时间: 2023-2-11 23:55
ZE8000呢,怎么评价?
作者: Talala    时间: 2023-2-16 21:51
JJJWWW 发表于 2023-2-11 23:55
ZE8000呢,怎么评价?

8000就不提了
还是谈谈3000吧


作者: Gloryer    时间: 2023-2-21 16:35
不愧是绿檀!不愧是魔怔佬!
作者: 77579231    时间: 2023-2-24 17:36
写的啥,现实点。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