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小商家做的平面耳机振膜,靶溅射纯金线路,顺带跟大家分享下耳机膜片厚度之间的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zqyfp    时间: 2023-4-23 09:43
标题: 小商家做的平面耳机振膜,靶溅射纯金线路,顺带跟大家分享下耳机膜片厚度之间的关系。
大家好,我是初心之声,做972的那个人,也许有人听说过,这里就不多说了,只是跟大家分享下一点个人经验跟我们最近在做的东西。 这是我们采用靶溅射做的耳机线路,我不清楚现在有谁在用,但是跟以往的金箔工艺是有很大区别的,从物理技术层面来说靶溅射更好点。但是声音层面这个因人而异了。


首先大家要知道,目前的耳机单元发声形式,针对膜片的厚度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膜片的厚度影响几乎也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越薄的膜片声音越通透,越厚的膜片声音也就越厚,但是薄的膜片的话加工比较难,其次就是说应用场景限制大,这个限制就是比如说动圈的话,它无法使用很薄的膜片,因为它缺乏一定的刚性,静电的话它用的膜片就可以用到非常非常薄,但是平板的话,我们一般很少用很薄的膜片,这个牵扯的比较多,首先是成品率,因为平板膜片是要在上面加工线路,其次就成本比较高平板耳机的加工成本甚至要高于静电很多的。

越薄的平板耳机我刚才也说了,就是说它的声音解析跟通透程度会越好,但是平板耳机又不像其他两种耳机,就是比如静电动圈选择器材的话比较有针对性。

  比如说静电的话,只要选择适配电压工放合适,绝大多数放就可以推起所有的静电,而且效果不错,动圈的话,一般输出控制力比较不错阻抗匹配好的就可以推起绝大多数动圈。

  但是平板不是这样的,说下我们以前做的几个测试,我们把1~4微米的膜片都做了测试。其实在最早期的时候,我们就做了很多膜片测试,从最早期的15微米的到后来10微米9微米,我们是慢慢一路做过来的,这里我主要说下1~4微米的。



     主要我个人做了这么多测试,我个人认为1~4微米的耳机其实都是属于天花板这个级别的,无非需要你的器材填充他们之间的差距,当然有些差距是没办法弥补的,比如说,你要4微米的去比一微米的通透程度,或者说你那一微米的去比4微米的声音厚度,这些都是无法达到的,当然这种声音上的一个表现形式。看个人喜好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素质。







1~4微米平板耳机的话,首先是膜片的选择性上,越薄的膜片选择性越窄,无论从膜片还是线路上,选择性都在逐渐变窄,比如一微米的膜片,我们自己这边做的测试,我们自己组装成品声音通透度啊等等都是比927在普通器材推动下是有可闻性的区别,SUS级别的,但是说实话,提升上不是特别的大,就是第一感觉上你能听出来这个通透性是有提升,但是觉得总体没什么多大的变化,但是最主要的以我们这边的器材加工出来的这个喇叭耐久度实在不行,在疲劳测试中一直播放一个星期零四天,膜片老化松弛变形太厉害,  还有轻微的撕裂感,类似于1266那种损坏效果。




所以一微米厚度的膜片目前除了极薄的延展性柔韧性极好的金银线路做到超薄以外,没有其他很好的线路可选择,也就是说平板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材料上达到了一个顶峰,在薄的膜片要考虑结合材质柔韧性等等,如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商家,还要考虑这个产品的寿命。




二微米跟三微米的我在群里已经说过多次,三微米的第1听感我是非常喜欢的,要超过二微米,用三微米的声音的整体厚度要让我更喜欢一些,2微米的通过长时间的煲耳机后,它的声音其实厚度跟三微米的是没有多大差距的,但是它的解析上会更好一点,三微米的我大概卖了两三台吧,这个2微米的我们大概做了半年多的测试才敢发出来,到目前为止大家可以看到我卖这个972已经有好些年了目前因为跟HIFIMAN的官司 改名为CS97M 、CS97P,目前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款,就是972膜片变形老化的,比较过分的,坏都是捅破之类的。

图片为2019年10月份的产品发来维修进入杂物后碰到膜片。膜片本身跟线路都没有任何形变。





所以长时间的耐久测试,跟有众多客户基数摆在这里,我认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至少产品买的放心。

厚的膜片的话,一般其实不用考虑这个线路割裂。比如说4微米的吧,我们可以用到的工艺甚至膜片的材料都有好多种。比如说膜片上加工,甚至蒸镀工艺或者靶溅射很多工艺都可以使用。比如褶皱的膜片啊等等等等。而且包括膜片材质都可以有更多选择,会对声音有更多影响。



如果按照我说的1~4微米的这个膜片都可以做出天花板的耳机的,那一微米跟4微米的膜片的耳机是要求器材比较高的,远远高于二三微米的。



首先大家其实都知道震动发声,然后作为耳机来说,震动最大的问题就是膜片自身的重量。所以一微米的是最轻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是最容易驱动的这个只是说从自重角度考虑。10微米是最重的,也就是应该是难驱动,我但是实际上作为平板来说是反过来的。这个仅限于我所说的1-4微米这两个,我们在实际测试中的结果,部分其他平板耳机灵敏度搭配不同可能有所不同。







  比如4微米的我们可以把线路做到比较厚啊,大家都知道,其实膜片就相当于一个电磁铁,我们通电以后这个电磁铁进行震动,然后发出声音,但是1微米的膜片,我们必须要保证它的寿命的同时还要让它发出很好的声音,所以说它的膜片跟线路都做得非常薄,但是4微米的呢,我们就可以把线路也做得比较厚一点。灵敏度也可以相应提升一些,所以4微米的这样的平板耳机,你可以用一些推动圈的器材也能推出不错的声。

  但是一微米的就不行了,暂时抛开喇叭的结构来说的话,4微米的膜片可以用在中等电流输出,中等电压输出的这样的器材,但是需要控制力比较强的器材,尤其是素质这一块控制力比较强的器材,就可以达到一个不错的水平,但是恰恰这样的器材属于比较另类的,部分推动动圈的器材 中端产品很多这样的,价格不算很高,当然完全适合电压电流比例的不太好找。



   一微米的牵扯到比较多的原因。我上面说了,它的膜片跟线路都必须做的比较薄,大家要知道,如果线路做得很薄了以后。阻抗会升高,如果线路比较薄,阻抗比较高的话,就会发热比较大。发热大的话,一微米的受热导致疲劳程度就会加大,所以说他们后期形变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其实一微米的这样的耳机,比如说SUs,他们需要的推力是十分恐怖的,有的甚至都用十几瓦的器材去推,甚至感觉不到真的把这个耳机推起来。

主要有两个点。第一是这个耳机膜片做的比较软,软的话可以防止线路割裂膜片,变形等等。第二就是针对大电流地阻值输出控制力还非常好的器材十分的少,价格十分的昂贵,刚才我也说了,其实膜片它就是一个电磁铁,但是这个电磁铁你只给他很少的线路,你必须通过十分巨大的电流以后才能让它发挥出更大的功率。

其次就是还有一个,耳机这个东西是戴在你的头上的,比如说我手里拿的这个喇叭,我们把一面套上耳机棉,然后戴在你的耳朵上,当他推出一个比较大的低频或者动态的时候,实际上这个气体是碰撞在你的耳朵上,包括你的脑袋上再反弹回来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针管,如果你把前面堵死的话,你用力推。肯定会受前面的气压影响影响整个效率,所以当一微米的膜片搭配软线路,会让本身就非常难推的这个耳机雪上加霜,所以必须搭配具有强大电流输出,而且控制力10分10分好的器材,这种器材一般都十分昂贵。

我们两微米的。972的要求的推力已经达到了5瓦,但是SUS 13瓦可能都推得不怎么样,所以大家可以想象耳机这一微米的提升,需要你的器材付出多大的努力。


我们拆解的SUS耳机膜片,膜片中心部分是轻微触碰后结果。




所以SUS,HE6这些耳机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在喷,他说这个耳机声音怎么这么烂,实际上真的是没有推好,但是推好以后。它的寿命就变得很玄学了,当然我以前说过,你评价一台耳机的好坏,其实就是看这个耳机上限高不高,毋庸置疑。一微米的绝对是上限最高的。但是这个上限是建立在你的器材上,并不是说耳机上的,所以反观一下,如果我4微米的,我投入的钱不算很多,能达到一微米的2/3,这样我就觉得比较不错了,能满足我或者说我喜欢这样比较浑厚的声音,就不必要在考虑投入那么大,不过话说回来,耳机的天花板是十分容易够到的,但是器材的天花板真的太难。





我最后总结一下



1~4微米的平板耳机都可以看,作为天花板级别的。一微米的耳机要求你投入的是最多的,也是上限最高的。23微米的,其实这两个耳机区别不大,就是你选择的器材。属于终端水平就可以达到一个不错的效果。甚至可以说,一微米的加中端器材的不如2~3微米加中端器材的声音。

  当然这个效果的话,因为耳机的整体声音喜好还是建立在我们个人身上,我这边主要说的是一个声音的分辨率的问题,就是说细节上跟生产横向纵向这些整体形体上。简单说就是硬素质,就好比一个妹子,我只看它的三围身高长相,却不考虑他能不能看上我。





四微米的适合一些听感更倾向于动圈这样的一些人啊不想换器材,然后手头器材还不错,就可以完全选择一个这样的平板,而且这样的平板呢,往往都是有一些动圈特性在里面的,就声音大开大合,然后不像一些高端平板为了保持寿命啊等等,他们都会做一些膜片张力上的一些操作,让声音显得比较紧一点,比如说我们这个声音比较紧,也是在考虑这个寿命的问题。 作者:初心之声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569534?spm_id_from=333.999.0.0 出处:bilibili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