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云试听真的能体验耳机真实的声音吗? [打印本页]

作者: 陈大啾    时间: 2023-7-7 18:30
标题: 云试听真的能体验耳机真实的声音吗?
起因是这样的,我新买了一个耳机,是看测评视频入坑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去了解这个新耳机,我又去看了各种测评视频,直到刷到一个云试听的视频,就是用那种耳机麦克风收集耳机播放的音乐然后播放出来给大家听的那种,然后我就在想这种音乐放出来是他测评耳机的声音不假,但是听到他播放音乐的设备是我自己的耳机啊,那么问题来了听到的音质是他测评耳机的音质,还是自己耳机的音质啊?我不理解。

作者: 音质评标    时间: 2023-7-7 18:31
录音录的好 比你用原声都好听
作者: yefeiblackeye    时间: 2023-7-7 19:32
横向比较
作者: 吉祥如意1973    时间: 2023-7-7 19:32
云视听选耳机比的是的是相对的声音,听云试听选耳机,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参考物就是要有一个你相当熟悉的耳机作为参考,并且在同一个平台上的试听,不然拾取设备不一样,没有参考价值,有了熟悉的耳机,先试听这个耳机的曲目,再用其它的耳机和这个对比结像,解析,三频等等各个项目,这样比才有意义!
作者: 吉祥如意1973    时间: 2023-7-7 19:40
比如你手里有一只650,那你在这个平台先听一下650声音都解析,空间等等表现,再听你要对比的耳机,如果听到的解析比650好,那到时实际听到的大概率解析比650也会好,当然和平台录制设备,你听云视听的设备也有关系,这些的设备会影响辨别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总的来说就是要有一个参考物对比!
作者: 椎名真空    时间: 2023-7-7 19:48
解释这个问题需要你有一定的基础。
首先云试听听的是什么?听的主要是频响。至于相位,失真表现在云试听是不大能展现的。
那么将一个耳机的音染比喻成颜色,如果一个理想中的标准耳机,染色是白色,你使用的耳机染色是红色,而云试听录音的耳机染色是蓝色,那么你将听到的是紫色。
如何才能在一个红色的耳机中听到蓝色的声音呢,答案是反补偿。我们需要用EQ将你红色的耳机补偿到白色,而录音也将白色作为标准补偿,这样你再进行云试听就会更接近蓝色了。

当然,不进行反补偿,云试听也是能够听出一些耳机之间的差距的。不管你的耳机是什么,你云试听HD800的时候总会感觉声场变大,而听HD650的时候总会感觉声音变暖。如果这时候你拿的是HD650,那么你就可以感受到云试听中HD800和HD650有哪些方面的差距,再去用脑补将这个差距从录音中转移到自己头上戴着的耳机,这是很基础,也很不准确的做法,但大部分听众是这样做的。
作者: 陈大啾    时间: 2023-7-7 19:51
椎名真空 发表于 2023-7-7 19:48
解释这个问题需要你有一定的基础。
首先云试听听的是什么?听的主要是频响。至于相位,失真表现在云试听是 ...

大致明白了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7-7 20:03
这就是二次录音么,怎么可能真实.

用耳机/音箱回放出来的是一次录音,再次录音得到录音文件就是二次录音.你用自己的设备,听到的是二次录音的声音.在传统录音界,除非难以对原始母带进行修复,一般极少用这种方法.

这就好像古人临摹了一幅书法,原贴已经遗失,今人在临摹的基础上再描摹一次.你说失不失真?当然是失真的.但又不是完全丢失了原贴的风貌,还是能看出是哪个书家的风格.

听个大概,做个参考而已.

另外闲鱼上二手音箱买卖,基本上都会放一段试音,还是用手机听的.这也有参考意义,明显的频段问题,或者明显的甜美细腻,其实是听得出来的.我玩箱子自己有买有卖,所以清楚的很.但是大价格,大件,这种参考意义就不大了.
作者: Amier    时间: 2023-7-7 20:07
我就喜欢云视听,那些没有云视听的都是对自己品牌没有自信的,说的就是飞傲
作者: 张岱齐    时间: 2023-7-7 20:10
首先是横向对比,听一个跟另一个相对而言有什么特点。其次是听显著特点,比如前一个比后一个人声近,或者声场更大一点。什么的。这个耳机到底好不好这个听不大出来。
作者: xiong2023    时间: 2023-7-7 22:15
听个声音大致走向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3-7-7 22:29
不能,所谓云视听就是带有你的设备音染的一次风格再现,它只能展现不那么准确的耳机风格,因为你的设备就是云视听的上限。
所以云视听只有对比才有意义,而且前提是你对进行对比的参考耳机的声音风格足够熟悉,否则可能会出现误导。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3-7-8 07:59
1.云视听从来都不是听真实的声音
2.没有对比的云视听纯属耍猴。
3.想想很多年前在电视上看到的各种歌唱比赛,你听到的效果和真实效果差别很大,但是并不影响你判断谁唱的更好。
作者: 天才少女红莉栖    时间: 2023-7-8 10:40
不能,差得远
作者: foxpix    时间: 2023-7-8 10:55
自己去试听肯定是真实的,但真实并不是全面
作者: 八云紫    时间: 2023-7-8 10:56
不能
作者: klmy_xcj    时间: 2023-7-8 10:59
云没有太大用途
作者: guoguo8029    时间: 2023-7-8 11:00
云视听肯定是不准的,就像你通过手机看照片一样,不过可以解读你想解读的东西。我之前用云视听听三个箱子,真力、亚当与一些国产的比较,就非常明显的可以区别我想要的设备是怎么样的。
作者: foucsear    时间: 2023-7-8 15:05
只能参考,同一参照物,素质高低能听出来,实际声底跟实物不同。
作者: 一直在穷烧    时间: 2023-7-8 15:23
不可能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3-7-8 19:21
发烧友这个群体你懂的,思维不是很正常
作者: 夜火    时间: 2023-7-8 19:42
不能,听个大概,只能参考

耳机是反映前端的,偏偏每个人的耳机系统是不同的,所以云试听没啥用,还是要耳机拿到手亲自听;
作者: 偶系aven    时间: 2023-7-8 21:10
本帖最后由 偶系aven 于 2023-7-8 21:16 编辑

我自己持有一套人头麦的设备,本身不为了追名逐利,只是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另一种方式记录自己的HiFi历程
对这套设备越是了解、对整个过程越是熟悉,越是发觉其实很多烧友想象中的“云视听”其实存在很多偏差和误解

1.录制过程和回放过程,俩者互相是对方的逆向流程,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同样的也有非常多的环节和关键点是可以参照的
在回放过程中“耳机”作为换能器,占很大的影响比例,而“麦克风”在录制过程中的同一环节,也是影响极大
其他环节譬如麦克风讯号线、声卡电源线、声卡数据线等等,在录制过程中都会影响最终录制成品的效果
只不过比起比较放肆的回放过程而言,录制过程有诸多的标准和条条框框在先,单一环节的误差看似可控,但累加之后依然是可闻的差异

2.现在云试听的平台大多都是一些视频网站,音轨也是随着视频一起上传,格式大多为H.264或者H.265,格式标准的音轨格式是AAC
AAC作为有损音频格式,本身就会丢失一部分音频的信息量,在加上视频平台会二次压缩,其实最终打包进视频的音轨质量还是比较糟糕的
哪怕有B站等平台开放了hi-res音轨,可以上传高码率的附加额外视频音轨,但依然会面临另一个问题——web音质问题
比起以CAS系统为主的烧友大多都用foobar或者其他播放器播放音频不同,web播放高码率音频,依然会面临操作系统本身的SRC问题、进程调度问题等等
这个环节的差异,自己也是可以尝试的,可以尝试在web页播放视频,然后用foobar播放缓存后的视频文件,尝试对比一下俩者的声音差距

3.试听回放设备的差异也是导致同一云试听产生许多种说法的原因之一,毕竟作为面对各种观看群体的讯息载体,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回放标准
这种差异一来是录制者在录制的过程中是否针对性刻意得调整DSP来迎合某部分群体,再来也是和录制的人头麦克风也有很大关系
以我手中的3dio、酥音等“类人头”麦克风而言,拾音的咪头处于所谓的“外耳道”的前端,录制时的整个声波传导并不存在物理上的耳道结构
我自己尝试下来,回放这种人头麦录制的录音时,使用平头塞去回放会远好于其他类型的耳塞或者耳机,因为拾音和发声的单元基本上处于耳道的同一个位置上
而常见的被认为高端的纽曼人头麦,在结构上就已经存在了人工耳道,咪头在耳道的更深处,那在回放时是用入耳的耳塞会好过其他类型的设备
不同类型的耳机都会基于各自的标准去做频响和残响方面的补偿或者调整,在回放原始曲目时这可能会带来更好的听感,但回放人头麦录音时大概率是“适得其反”

我自己不间断得也录了好多素材,可是只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对比录音会被我发给身边烧友用于分享,大多数的都是我用来作为自己调整系统的参考资料
照理说如此难得的素材我完全有理由分享给大家,但经历过初期的兴奋之后,我发现发出去的素材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得到各式各样的评价,甚至有些根本无法作为评价来看待
我无法控制身边的烧友用什么设备来体验录音,只能给一些简单的建议,有些烧友很严肃得放在自己的台式系统上听,当然直接掏出手机用外放听的是绝大多数
日常我自己回放对比的时候,会刻意得固定某一副耳塞、固定的一条小尾巴和用同一台电脑上的永远不升级的foobar来回放,就是为了“减少变量”
就如同“不聊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是一个道理,“不控制变量的云试听就是图乐呵”,云试听的根本意义在于在诸多环节中尽量控制变量,去对比AB俩者间“变的那个环节”
譬如说您熟悉A耳机,现在有A和B俩副耳机,在其他变量都合理控制的前提下,从俩段录音可以大致体会A和B俩副耳机之间的大体区别
云试听的诸多细节和体验,我也跟您尽量“知无不言”了,最终回到您想找寻的最根本问题“云试听能不能真实体验”,我的答案是:绝对不可能!
起码在我2年多的各种尝试下,我只能说我的整个录制过程和后续的聆听回放,都算是“接近我系统的实际听感”,可能每一次改进都是在做到“无限接近”,但绝对不可能“完全相同”

作者: cdzsz67    时间: 2023-7-8 21:20
没发现火了一阵之后现在明显热度不再了么,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发现自己只能听个热闹。你要比一般烧友更加有经验才能从云试听当中听出一些准确的东西。
作者: bass0411    时间: 2023-7-8 23:12
云视听好啊,没有云视听只能长途跋涉去商家或者烧友私人家里去听靠文字和图片描述的声音。有了云视听可以促进消费。好不好?听完了不想买了就不好了
作者: edbljl    时间: 2023-7-9 03:50
都有租赁和免押或押金试听为啥还要云视听?就算是作为参考其作用还不如从大量评测找共性...当然无法接触到的玩意也只能通过云视听来自我安慰
作者: 巫毒娃娃    时间: 2023-7-9 07:51
云视听反映的是云视听耳机和你自己的耳机的综合频响,是二者相加的结果

云视听增加了各种失真,你听到的失真是:对方前端器材+耳放+耳机+麦克风+录音器材+你的前端+耳放+耳机

还有云视听网站的码率都不高,如果你能分辨MP3和WAV的差别,云视听的音频其实都变成了中低码率的MP3

当然我也听过比原曲感觉还好听的云视听

那是因为那些高端的器材有强大的音乐对比度,动态的重塑能力,可以把平淡的音乐变得更立体,哪怕码率很低也很难掩盖这样的改变
作者: 巫毒娃娃    时间: 2023-7-9 07:53
听听下面的云视听,看看是不是有我说的感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W411C7wc/?vd_source=db72aeee0e5e4849628a9f7f8c3fb4d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W411C7TR/?vd_source=db72aeee0e5e4849628a9f7f8c3fb4d9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