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器材听得越多、换得越频繁,越是个昏烧 [打印本页]

作者: t26f    时间: 2023-8-17 14:55
标题: 器材听得越多、换得越频繁,越是个昏烧
本帖最后由 t26f 于 2023-8-17 15:00 编辑

就像打球,你见过一直换球拍、烧球拍、收藏球拍的人球技很高的嘛?喝喝
想练好球,肯定得固定器材,甚至统一型号、厚度的套胶备几套随时更换,要的就是一个固定,否则随便哪个教练都会骂你
HIFI也是一样的,越换听音观越混乱,就会像球馆里那种混子球友,看似什么都懂其实一打就知道完全没法打
这种昏烧也就图个到论坛口嗨而已,其实毫无真才实学,压根都没有把一套器材长期挖掘和玩好的能力,更别提好好听音乐了
这种人说到底压根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要啥,所以是昏烧无疑!
如果你见到某个烧友一直在换自己的器材,这种人的话最好别信,因为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在搞什么。

作者: sunjp1963    时间: 2023-8-17 15:39
器材发烧友与音乐发烧友的区别
作者: cchxxy    时间: 2023-8-17 15:42
不能这么比喻,听过多种器材才会慢慢有自己一套听音经验,听都没听过能知道相应器材的特点吗?不管器材:要么找到自己喜欢的而且搭配度非常高的(每件器材间的搭配及器材与自己所听音乐风格匹配),那么烧没钱了,那么真正回归音乐本身。反而更讨厌听都没听过就靠云试听、臆断脑补的人,纸上谈兵。
作者: 493833908    时间: 2023-8-17 15:53
打球练自己技术,烧油需要磨练啥?耳朵还是脑放能力?
作者: seabirdji    时间: 2023-8-17 15:53
我弄的差不多,就不来论坛了,专心听音乐。这里太毒了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3-8-17 16:01
每支耳机,每种搭配至少听6个月
作者: 哇哇哦哦    时间: 2023-8-17 16:12
我按听感更换设备
作者: room1818    时间: 2023-8-17 16:14
技术不行器材补,耳朵听不出区别上器材
作者: penxiang    时间: 2023-8-17 16:18
放那试音碟的一般都是!每次都是那几首歌。因为歌一换就听不出来了
作者: linkoyu    时间: 2023-8-17 16:19
一只耳机不听个几十年怎么能完全玩明白呢,就没必要换来换去的了
作者: Atria    时间: 2023-8-17 16:20
这想法很好笑,hifi是一件十分主观的事,就应该尽量多去听不同的器材,然后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如果一套器材一开始就和自己喜欢的风格不一样那再怎么折腾也是白搭
作者: 小白owb    时间: 2023-8-17 16:22
有必要换,换来对比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清楚每个器材的优缺点,才能选中一套做为主力再去深挖潜力折腾,玩耳机本身就方便,时不时还得找其他耳机对比,就不容易审美疲劳
作者: yuanxiaolin    时间: 2023-8-17 16:30
玩摄影的不是也有器材党吗?器材换的勤的大多应该只是热衷于听出听不同器材的差别吧。
作者: ChristianRiddle    时间: 2023-8-17 16:31
根本不是一个赛道
作者: ygj1988    时间: 2023-8-17 17:07
我只想看楼主怎么怼楼上的人们
作者: t26f    时间: 2023-8-17 17:17
RacingAK47 发表于 2023-8-17 16:01
每支耳机,每种搭配至少听6个月

你说的靠谱!

作者: LeoLeoZ    时间: 2023-8-17 17:21
哈哈很赞同,看到有些群里完全就是炫耀的地方,挺可悲的,哪怕你委婉的提醒两句也会被怼到怀疑人生哈哈哈
作者: t26f    时间: 2023-8-17 17:23
cchxxy 发表于 2023-8-17 15:42
不能这么比喻,听过多种器材才会慢慢有自己一套听音经验,听都没听过能知道相应器材的特点吗?不管器材:要 ...

我又不是说不要换,我说的是那些频繁甚至强迫性不断换器材的人
这些人哪里是在找自己要什么,完全是被器材牵着鼻子走而已
之前见到这个论坛有个人吹什么听几百个耳机音箱的,我看了笑掉大牙

作者: rockyv    时间: 2023-8-17 17:23
接触的器材的比我多的人玩的没我好!
我入手的器材都是天选之子,绝妙搭配,万年不用换,也无需调整,就是最好的!
别人或尝试各种耳放耳机组合试图找到绝妙的搭配,或死磕解码数播,或通过避震、线材调整。这些都是歪路,都是烧昏了头脑。
佩服lz的发烧精神,完全赞同!
作者: pangyue    时间: 2023-8-17 17:36
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作者: Jay309    时间: 2023-8-17 17:54
蔡澜说过,好妞差妞照样泡,才能成为泡妞高手
作者: kyoco    时间: 2023-8-17 17:57
打球属于体育,HIFI属于兴趣,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但确实,有很多,云试听,音响店蹭听,入手不到一年即转售,这些人的话,参考价值不高。
那些只进不出,慢慢品尝的,才是真烧。
作者: derekchen0866    时间: 2023-8-17 18:22
想用理性规范非理性行为?逻辑上不对啊!频繁的标准是什么,多的概念是多少?怎么量化?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顺便说一下,圈外人看本坛所有的ID都不正常,搞这一套像不像精神病人开会探讨出院标准?
作者: leobonjovi    时间: 2023-8-17 18:43
一个人咋烧,咋玩轮不到第二个人评定。首先,每个人玩的时长不同。我见过很多烧友,每天4-5个小时用来听音,周末还和烧友聚会,时间上非常富有。也有工作比较忙的烧友一周也就1-2小时,没时间聚会,参加展会。对于这两种烧友他们鉴定一套系统,第一个可能一周就够了,第二个可能要一年。
另外每个人对音乐和声学的理解也不一样,审美没有太高的门槛,但是依赖经验。以我个人为例,乐手出身,打鼓21年,音乐制作也有小10年经验,也做过现场调音。对我来说,我对泛音,混响就是比一般人敏感,对频响也更敏感,要不然我吃不到饭。对器材声音特性的评判速度就是比很多烧友快,我有这个自信。所以一套搭配就是几首歌的时间,而且越快越好,慢了我大脑会适应那种调音,即脑放介入。我熟悉的代理和厂家会经常把工程机寄给我,为啥?因为我出活快啊,要是到了发布前最后一脚要拖个半年哪个厂家等得起?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8-17 18:53
什么叫基础教育基础素质,因为表面蓝翔的东西都从属于大脑具备的基础素质
作者: xiong2023    时间: 2023-8-17 19:07
RacingAK47 发表于 2023-8-17 16:01
每支耳机,每种搭配至少听6个月

你那么多哪听得完啊,我帮你听半年
作者: uplinkwkj    时间: 2023-8-17 19:21
seabirdji 发表于 2023-8-17 15:53
我弄的差不多,就不来论坛了,专心听音乐。这里太毒了

本来就是各路傻X来炸鱼的,跟他撕巴你就上钩了,别看就对了

作者: xzhfire    时间: 2023-8-17 19:31
不上台式更是不知所谓……
作者: 风姿卓越大花猫    时间: 2023-8-17 19:34
是不是也能说器材玩儿的越少,经验局限性也越大
作者: 宗開    时间: 2023-8-17 19:55
RacingAK47 发表于 2023-8-17 16:01
每支耳机,每种搭配至少听6个月

有的大耳煲开了也得3个月,趁早一年起步吧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3-8-17 20:09
xiong2023 发表于 2023-8-17 19:07
你那么多哪听得完啊,我帮你听半年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3-8-17 20:10
宗開 发表于 2023-8-17 19:55
有的大耳煲开了也得3个月,趁早一年起步吧


作者: cqxl    时间: 2023-8-17 20:56
在买维斯卡利亚之前,拍子一直也是换换换
每次打的不好,都怪拍子不行
自从15年换了VIS,打不好的时候就知道是技术不行了

作者: abel1577    时间: 2023-8-17 20:59
锻炼听音观?你是准备拿耳朵赚钱?听音乐是为了让自己开心,什么声音自己听着舒服,愉快,就搞什么。不要忘记初心
作者: t26f    时间: 2023-8-17 21:16
cqxl 发表于 2023-8-17 20:56
在买维斯卡利亚之前,拍子一直也是换换换
每次打的不好,都怪拍子不行
自从15年换了VIS,打不好的时候就 ...

就是这样,蝴蝶王就是好拍子,固定打才能提高技术

作者: Mokus    时间: 2023-8-17 21:17
not even wrong
作者: rootxmy    时间: 2023-8-17 21:21
器材 是为 音乐服务的

知道自己 要什么 才是关键

还有 量力而行 hifi 只是生活的一部份
作者: t26f    时间: 2023-8-17 21:47
abel1577 发表于 2023-8-17 20:59
锻炼听音观?你是准备拿耳朵赚钱?听音乐是为了让自己开心,什么声音自己听着舒服,愉快,就搞什么。不要忘 ...

你这就没搞明白了
就像打球,有些人也口口声声只是开心,但不提升技术,达不到更高一个层次,就体会不到更多的乐趣,到头来这种开心也是非常有限且短暂的
hifi也是如此,对声音、音乐和器材的理解也是会不断攀升的,不上一个层次就不知道高处的风景如何
不要只用开心来禁锢自己

作者: snowgundam    时间: 2023-8-17 21:50
本帖最后由 snowgundam 于 2023-8-17 21:55 编辑
ygj1988 发表于 2023-8-17 17:07
我只想看楼主怎么怼楼上的人们

根本不需要怼,愚者之愚不在于别人说他愚,而是其自身言行显示其之所愚。
所以他们的自己的发言已经显示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还需要专门去怼吗?

其实烧亦有道,找到了自己的道,建立的自洽的听音观,遵循自己的道路不断进步,更换设备其实是没啥问题的,
楼主批判的是不知道自己需求的昏烧,自己内芯有明确方向的,换了设备也是没啥问题的。




作者: 玻璃渣渣渣    时间: 2023-8-17 21:51
引战贴发得越多、越频繁,就越有流量。


作者: 石江南    时间: 2023-8-17 22:04
器材发烧友跟音乐没有一毛钱的,这些人就是追求新鲜感跟渣男故娘换得勤快,最后落得个一败涂地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3-8-17 23:15
本帖最后由 ahs371 于 2023-8-17 23:17 编辑
leobonjovi 发表于 2023-8-17 18:43
一个人咋烧,咋玩轮不到第二个人评定。首先,每个人玩的时长不同。我见过很多烧友,每天4-5个小时用来听音 ...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换器材太快确实是不合格的发烧友。一天5个小时,一周的时间才听了35个小时,器材也就听了个大概。像K540、HD650、JBL305,500小时以上才算是煲开。器材有对比才知道好坏,而被对比的器材只有煲开了的才是有效的。本人先是买的AKG K540,当时800元买的,玩了一年多算是煲开了,然后入了2400多元的HD650,开始HD650比K540还要不好听,但是HD650听了500-600小时候效果就比K540好多了。然后又买了3寸全频mc12与JBL305音箱,开始两年也不好听,就是听着没有触动,缺乏音乐性,满意度仅有50%。两年大约600小时以后,JBL305才算是脱胎换骨,开始抓耳了。直到玩了6-7年之后,才算是把桌面音箱,包括JBL305真是玩明白了,现在对JBL305的满意度达到90%,仅仅有10%的意愿升级到JBL705。而玩明白桌面音箱后,3寸小音箱mc12直接连接笔记本电脑也变得非常好听,除了低音残废,音色、结像、密度甚至超过JBL305。而客厅的落地音箱,因为电视的原因,听2.0音乐到现在结像也不好,但看5.1声道电影非常不错。
当然,频繁换器材不能说是错,主要是不经济。如果换器材却不提升大的档次,频繁换器材就难以听到好的音声。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3-8-18 00:01
也有一定道理,一件器材买回来发现声音不合意,但是不草率否定它,而是耐心些去玩,也许会找到让它扬长避短的玩法,然后发现这件器材其实还不错,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出现的。如果太过草率否定一件器材,频繁地进进出出,心态容易浮躁。
除非是相当有经验的、玩两下就知道这件器材水准高低的大烧
作者: boki酱    时间: 2023-8-18 01:46
完成度越高,偏向性越低
作者: david821    时间: 2023-8-18 02:50
用球技去衡量收藏球拍的行为,典型的混为一谈。说收藏球拍就谈球拍,说球技的时候再来谈球技,这根本就是两件事。汽车摩托车也有人收藏有人玩,你会不会拽着这些人衣服跟人谈上路,跟人说车是用来开的玩车有毛病?

同理hifi发烧友就是玩器材的,就是收藏耳机,折腾器材的。怎么到了这块总有人拿听音乐来说事还一副天然正确的样子,真是莫名其妙,楼主才是昏烧
作者: neverwinter    时间: 2023-8-18 06:54
听得多是好事,换的过于频繁则是浮躁
作者: ldaky    时间: 2023-8-18 07:28
很多人只是不承认,发烧友烧的就一个字“玩”。
作者: Yin93035382    时间: 2023-8-18 07:48
leobonjovi 发表于 2023-8-17 18:43
一个人咋烧,咋玩轮不到第二个人评定。首先,每个人玩的时长不同。我见过很多烧友,每天4-5个小时用来听音 ...

有豐富聽音高手,一聽就知龍與鳳,十不離九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3-8-18 07:51
发烧友大多呆的。现在的科技水平,好差的器材距离很近。追求那么点真没意思。
作者: 最好的数字就是7    时间: 2023-8-18 08:05
HIFI本来就是找乐子,又不是什么正经工作,哪有什么定式。按照自己的能力,量入而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又不是考状元,写八股文。开心就好!
作者: qxyff2    时间: 2023-8-18 08:11
楼主是无知者无畏的代表,喜欢在自己信息茧房
作者: ygj1988    时间: 2023-8-18 10:44
snowgundam 发表于 2023-8-17 21:50
根本不需要怼,愚者之愚不在于别人说他愚,而是其自身言行显示其之所愚。
所以他们的自己的发言已经显示 ...

楼主擅长打嘴炮。。。。说教。。。。。
有这功夫还不如琢磨琢磨自己的设备多听听音乐。
论坛适合求同存异,而不是打嘴炮说教刷存在感的。完全跑偏了。。。

打嘴炮说教了半天,结果谁也改变不了谁的观点。。。。

作者: CSXW    时间: 2023-8-18 12:48
493833908 发表于 2023-8-17 15:53
打球练自己技术,烧油需要磨练啥?耳朵还是脑放能力?

难道不是这俩一起磨炼?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8-18 16:30
和人笨考试不好,参考书却无止境的买了一大堆类似
作者: quellotine-1    时间: 2023-8-18 16:52
玻璃渣渣渣 发表于 2023-8-17 21:51
引战贴发得越多、越频繁,就越有流量。

赞一个。我也正想说,这位楼主似乎就爱发没有任何营养的引战贴。

作者: justicet    时间: 2023-8-18 18:40
一腚道理!
作者: t26f    时间: 2023-8-18 19:14
_Mock 发表于 2023-8-18 18:41
你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能力问题,就拿乒乓球来说吧,一个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和一个技术很差的普通球友,他 ...

对哦,看来你也懂,功夫到一定程度对器材和球的理解就是不一样的
那些疯狂换器材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这一点
你觉得他们和我无关我就不能吐槽,那我还和你无关呢我管我吐槽就是
你觉得我没资格对他们说三道四,我觉得你没资格对我发帖子说三道四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3-8-19 10:16
Yin93035382 发表于 2023-8-18 07:48
有豐富聽音高手,一聽就知龍與鳳,十不離九

这种高手已经不会频繁换器材,会挑选适合自己的,或者玩过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尝试自己感兴趣的。频繁换器材都是有钱的初烧。

作者: jimmyxzy    时间: 2023-8-19 10:24
球友 vs 拍友
作者: t26f    时间: 2023-8-19 10:28
_Mock 发表于 2023-8-19 10:12
有没有一种可能,人家压根不想体会到这一点另外我再教你一个常识,当你拿起武器对着别人的时候,就别怪 ...

所以你在我这个帖子里的阴阳怪气,最终也会回报到你自己身上
因为你这个人一边在说着打自己脸的话,一边还真的就在痛打自己的脸

作者: t26f    时间: 2023-8-19 15:38
_Mock 发表于 2023-8-19 15:20
这就是个纯小丑,你看前面有人发的图,只发各种引战贴,这种人在贴吧我们一般称之为吧宠,以找骂为乐

那你咋就被我这个小丑勾来了呢,你又算个什么玩意
为什么你说话总那么喜欢立刻打自己脸呢,是不是皮肤不太好,脸总是痒痒的

作者: 家驹1991    时间: 2023-8-19 17:17
花自己的钱,听自己的设备,就算是玩又怎么了,真不需要楼主在这唧唧歪歪,上纲上线的,包容万象或许更好。
作者: hj5abc    时间: 2023-12-5 21:16
_Mock 发表于 2023-8-18 18:41
你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能力问题,就拿乒乓球来说吧,一个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和一个技术很差的普通球友,他 ...

本贴最佳回复,逻辑清晰,道理明朗
作者: relativezero    时间: 2023-12-5 22:42
rockyv 发表于 2023-8-17 17:23
接触的器材的比我多的人玩的没我好!
我入手的器材都是天选之子,绝妙搭配,万年不用换,也无需调整,就是 ...

玩静电stax x9000,十年以内,确实不用折腾了,耳放也只有那么三两个可以选择。哈哈,静电的确省事。
静电耳机x9000做到这个程度,stax 下一代旗舰除非把风格都变化了,把厚度与动态搞上来,那就直接可以正面PK奥菲斯二代了,目前只能停留在想象猜测阶段。


作者: rockyv    时间: 2023-12-7 21:58
relativezero 发表于 2023-12-5 22:42
玩静电stax x9000,十年以内,确实不用折腾了,耳放也只有那么三两个可以选择。哈哈,静电的确省事。
静 ...

还是要折腾的。主要是确定耳放之后的周边。
之前我给stx上niimbus做前级嘛,那时候线材不好所以,素质有提升但是风格不对味。
最近又重新收了台niimbus,这次武装到牙齿了,给它配了梵高的电源线和xlr,再给stx做前级,跳过stx那很一般的电位器,素质提升很明显,高频也很好听,充满了晶彩的韵味,显著弥补了高槻韵味不足的弱点。
年底还准备给stx信号线(施瓦辛格r1)上两对坨子,再升级一下电源线。
然后下一步上更好的前级。估计明年下半年再搞了。

作者: relativezero    时间: 2023-12-8 23:31
rockyv 发表于 2023-12-7 21:58
还是要折腾的。主要是确定耳放之后的周边。
之前我给stx上niimbus做前级嘛,那时候线材不好所以,素质有 ...

stax x9000 + t8000组合,前级是绕不过去的了,我将来也得加前级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