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森海塞尔HE90(大奥1)和HE1(大奥2)声音上的异同 [打印本页]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1 12:53
标题: 森海塞尔HE90(大奥1)和HE1(大奥2)声音上的异同
本帖最后由 耳机大家坛 于 2025-8-8 14:35 编辑

    前端是Burmester 069,CD唱片是Paganini for two,HE1使用原配HEV1驱动,HE90使用特制的8PS驱动(电子管是飞利浦miniwatt 12at7,美国制安普雷斯12au7,后级管是大盾el822),使用了Burmester 948电源处理器,线材我都不认识。
    HE1开声听上去像是一个比较粗壮的线条,但这个粗粗的线似乎会散开,就像一束光随着传播,组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光信号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先后到来,然后你就能从中感受到无穷无尽的信息,我总觉得我在这个声音里至少感受到了hd430,hd540,hd580(j),hd600,hd800等一连串的型号的声音特质,那是一种丰富又统一,谨慎又自负,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又好似浑然天成的样子,细想就觉得十分"逆天"。
    声音的骨架是十分硬的,因此耳朵很容易顺着这个主线条走,很带节奏,但我仔细听时,能发现我在听高保真方面做得很好的一些动圈时感受到的那些超越"细节"的,无法被语言去形容的,似乎存在又捉不住的微弱信号,被还原得更充分,那是一种在另一个尺度上,在更大的幅面里,更细分的时间隔断里,更三维的空间里把这些"可以证明高阻动圈好在哪儿的证据:每当声音响起,在那边就有什么罩在上面一圈的东西在流动,好似光晕"展现出来的上帝视角一般的能力。我承认这个"人无我有"让人迷恋。
    低频的量大又处理得没有存在感,衔接流畅,从低到高保持得十分平均,和以往多数静电耳机及一些动圈耳机那种低频给补上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要量有量,要烘托有烘托,频宽的完整性是塔尖水准。
    声音的主架之外填充的东西是很高品质的那些,就像蛋白质、有活性的有机物,让声音的细腻之处处处散发着光彩,一个个小精灵一样的明亮粒子组成线条,然后流动、浮动,还有光芒,很灵很灵。
    声音很实,每一下都很坚决,在边缘处有收边,射出来的光芒被圈起来,锐利但有截止,截止之处有什么东西在游走,手法纯熟,动圈似的命令感由此被察觉。相比之下winny在jade上那个书法里"捺"一样出去之后平着收头的处理方式就显得比较在意和似乎被动。
    听完这套耳机后,留给我的意象是一个巨大的食草恐龙走在温暖的水域旁,它让我感到了我们从前的富足。
    HE90从引而未发到响起来的一瞬间,我有一种暗了一截的感觉,整个形体向下沉,边际变得辽远,像是有风拂过的一大片原野,阳光还没有消失,没有月亮,星光点点,每一个音符过来,都像是一簇簇长在耕地外的禾苗,又像是理发师手里捏着的一撮将要修理的头发,参差不齐。
    那条主线纤细、活跃,线条周围带着绒毛一样的东西,很微弱,但让声音变得可爱,你没有办法再去从声音中细分出什么东西,思想会被它回放的音乐牵着走,因为十分吸引人。
    声音向上走的时候,会变得嘹亮和高亢,是我们都熟悉的那种感觉,很东德,很姓"社",中频清晰而锐利,同HE1如出一辙,但总感觉体型要小一些,玲珑的感觉,但再细想,并不是对象的体积变小了,而是周围的画布变大了,没有聚焦在某个细部的感觉,没有探视,没有快狠准,仅仅是从容赶到和举手投足都准确,都标准,一种熟练的感觉。HE90的锐利像是冰糖做的,有酥的感觉,似乎有些善意,那是一种可以感觉到虽然很薄很薄依然有厚度的感觉,就好象我们把一瞬间定义为100毫秒,HE90就是100毫秒,而不是90,95,99,就算了。HE1的锐利像是有很多层薄片叠在一起,每一个薄片似乎都感受不到有厚度,然后用一种什么“场”或者“光”一样流动的东西把他们罩起来,有点用十万个微秒或者更小时间片段得到100毫秒的感觉。我觉得我能够辨认出HE1声音中延续自HE90的部分,他应该就包含在这个锐利中,HE1似乎已将HE90的那些完全涵盖,让HE90声音的标志性成为了HE1声音中的一个要素,能拿来用,但细了琢磨,我还是觉得这个事情有一点自以为是了,因为越听,越从音乐中感受,越觉得虽然HE90最标志性的被HE1囊括了,并且补充了很多东西,但我觉得这些总都是抓住了HE90的静态特征,一动起来,在音乐里的时候,HE90呈现出的复杂多变和多元,以及对于动和静分寸的把握,还是有些超越了HE1能够掌控的范畴,所以显得更活,更带节奏。
    论藏低频,HE90低频没有HE1多,但用得手到擒来,就好比最开始开声的时候,除了主旋律外似乎还有什么其他的声音,听不清,像是右声道的一个弹拨混入左声道,每次回忆总在回响,这个HE1就好像没有。声音上的错落有致,拿什么到手里都能捏出一朵花,这些魔术手法是也是HE1的工程师思维,或者最起码工程师主导所欠奉的,但he1低频本身的实也是这幅耳罩皮掉光的HE90所没有的。无论奥1还是奥2,低频都是他们相对于其他静电耳机不一样且明显胜出的地方,量大,平坦,有深度宽度,且比动圈信息完整。除此之外,二者的声音都听上去比较大,而HE90在保持同样大场面的时候,感觉音量似乎要小一些,而且“主”不是那种似乎占绝对统治地位那样,而是给周围的东西留出了比较大的空间,有点让客一一落座的感觉,礼貌、亲和、权威拿捏得恰到好处,在均一中保持着略微的层次,让你不费力就能看出主次,但又不强调,相当的联欢。
    再接下来就是洗脑时间了,之前HE1留下来的感觉通通忘光,HE90带着你把音乐演怿得美伦美幻,什么大师水准,羊肠弦,什么百转千回如泣如诉,用来形容情感的形容词基本上都在这里被可视化了,而且完美的简直像是进了伊甸园……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要制造奥1和奥2?这两个耳机感觉十分切中我们这些长时间或深度耳机爱好者喜好上的要害,但似乎唯一的用处又只是让我们这些人赞叹。
   
    如果你打算购买他们两中的一个,即便你有充足的预算,我依然要提醒你三思,仅凭直觉,我觉得,1.这两个耳机听上去很危险;2.他们的声音似乎都包含价值观输出,故务必谨慎。如果你已经买了,那么我觉得你还是要花多一些时间去听他们,是的,只是花多一些时间去听,不是折腾,不是今天换个前端明天换个线,都不用,一台你自己喜欢的CD机,使用CD机和耳机系统原配的线,然后放在一个稳固的架子或桌子上,以固定的时间去欣赏音乐,就这一件事持续做下去就可以了,听奥菲斯不用锦上添花。
   
    奥1的声音没有破绽,只有在与HE1或X9000对比的时候才能发现一些力不从心的地方,但这些都能自恰,就好比你在某个地方听出一点问题,在另外一个地方可能就会得到呼应,让你明白为何这样取舍,所以我听的心悦诚服。8PS在这里没什么存在感,一般他常见的声音特性在这儿难感受出来,充当的是一片完美绿叶。奥2在与奥1对比的时候,一些手法上的娴熟程度明显不如,但也显得老实一些,另外就是现代电子管声音多少还是有点单调,老飞利浦的钉是钉卯是卯他们还是学不来。奥1作为一本教材,能教我们的实在是太多了,但“过去”的意思也比较明显。
  
    X9000和HE1相比场面上和力量上还是不在一个方向,大奥首先是大,这个X9000就显得微观,静电学究的影子还是有一点,当然我觉得这个很好,而且这应该也是X9000为数不多保留的007,009时代的东西,但这和奥比就比较吃亏。HE1已经是很新鲜的森海塞尔了,但如果是对比X9000,就还是X9000听上去新,而且网电极的声音还是柔软,像是上好的丝绸,HE1就显得板。频宽厚度密度低频这些X9000应该迈过了HE90的水准,或者差不多,和HE1距离还比较远,HE1那个老大的架子应该是谁都学不了的。X9000是市面上少有的一耳朵听上去觉得卖便宜了的耳机,相比老STAX真是要什么给什么,贴心多了,叙事感和技术能力做了很好的权衡,乐感又好又准确,还不过分。但我对他没什么想法,主要是声音还是太年轻,我听上去很陌生,以前的东西留下的太少,009那会儿的木讷没有了很不习惯。

    最后想说森海塞尔的静电做得像动圈是基因里的,是那种与生俱来不用追求的,这也是他与STAX静电耳机最大的区别。HE90/HE1这耳机,单拿出来哪儿都是一个HD540/HD800,拼在一起就是奥菲斯,歌神就是歌神。

    放一点当时的现场录音:
    HE1

    链接:https://***.com/s/1J6ulhtcHF0Qo8SseWelSgQ?pwd=q2bj
    提取码:q2bj

    链接:https://***.com/s/1jeQnM9wM8yxvbODSD9TZHw?pwd=aguo
提取码:aguo

    链接:https://***.com/s/1ubUEb61mU1AkOlLAMd4dKw?pwd=v7g8
提取码:v7g8


    HE90

    链接:https://***.com/s/1DQ1Eh_7Gcl_cT8CL0BukEA?pwd=48nm
    提取码:48nm

    链接:https://***.com/s/1kPe8JIqb_NNzbyY_cXCoLQ?pwd=t9yz
提取码:t9yz

    链接:https://***.com/s/1V-A1iCAfKXpa_EBgsjeE7g?pwd=bd5l
提取码:bd5l

    感谢x-w老烧促成了这次试听并录制音频.他之前帮我录制过很多静电耳机的录音,都整理在另一个帖子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听:http://bbs.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22157&extra=

    额外再补充两个hd600的同场录音,诸位可以听听看2000元的耳机和他们差别有多少。

    HD600
    链接:https://***.com/s/170fMWHKi-vgFIuV6R8cU2g?pwd=0xns
提取码:0xns

    链接:https://***.com/s/1vEPeLyWUFnhU8Of4a83V0g?pwd=t02o
提取码:t02o

    声音上原始的那种冲动就出来了,静电的静并不是真的静止,而是每次都运动到了同一个位置。以此和那些到如今还在坚持使用高阻动圈耳机欣赏音乐的朋友们共勉。接下来,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把这只早期制造的hd600换成最新制造的hd600,那么这个差别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呢?



    后记:感谢奥1和奥2的机主,让我有机会进行这一次珍贵的对比,同时我也在这次对比中感受到了年轻一代耳机爱好者的卓越听力.我07年写过我的第一个三部曲,是关于k1000,k501和hd600的,14年写过我的第二个三部曲,是关于RS1系列的,而这一篇和另外两篇 hd800(sn3178)和hd800s(75th ver sn008)的简要对比以及 STAX SRM700T与SRM700S静电耳机放大器的简单对比试听是我的第三个三部曲,我把它们称为"时间"三部曲,主要是描述轻质耳机在播放音乐的时候,为我们争取到的时间上的裕度,希望能为诸位耳机爱好者提供一点启发,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作者: 张鹏飞大王    时间: 2023-12-11 12:58
神帖帮顶
作者: 深夏映冬    时间: 2023-12-11 13:00
本帖最后由 深夏映冬 于 2023-12-11 16:44 编辑

“无法被语言去形容的,似乎存在又捉不住的微弱信号,被还原得更充分”
作者: fenlgl    时间: 2023-12-11 13:03
前排
作者: relativezero    时间: 2023-12-11 13:03
仰望大佬
作者: 山西人在赤峰    时间: 2023-12-11 13:23
仰望
作者: seenetway    时间: 2023-12-11 13:36
对美妙声音的文笔描述让人沉迷
作者: xzhfire    时间: 2023-12-11 13:40
拜读一下
作者: Jason张    时间: 2023-12-11 13:48
文笔很棒
作者: 烧友王    时间: 2023-12-11 14:00
神贴
作者: 待庵    时间: 2023-12-11 14:10
意淫一下
作者: 待庵    时间: 2023-12-11 14:10
就当俺自己听大奥了
作者: 椎名真空    时间: 2023-12-11 14:25
这两个耳机反映的声音质感是否代表CD时代与数字时代的差别呢?
作者: 随声前行    时间: 2023-12-11 14:37
很久没有这样好的听感文了,感谢分享。巨大的食草恐龙,温暖的水域旁,有点抽象,但听过一耳朵HE-1对于这样的听感表示认同。
很可惜he-90一直无缘相会,he-1给我的感觉就是HD800的完美升级,保留了动圈的优点之外,是一个高频酥绵,低频更扎实和真实的初代HD800,只不过升级的代价还是过高了,当时试听没搭配好的音源是很大的遗憾,原装解码很难发挥出HE-1的真正实力。
作者: 北冥有鹏    时间: 2023-12-11 16:27
seenetway 发表于 2023-12-11 13:36
对美妙声音的文笔描述让人沉迷


+1

作者: 大林哥    时间: 2023-12-11 16:49
我总觉得我在这个声音里至少感受到了hd430,hd540,hd580(j),hd600,hd800等一连串的型号的声音特质,那是一种丰富又统一,谨慎又自负,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又好似浑然天成的样子,细想就觉得十分"逆天"。
说的太准了,和我当时第一次听的时候感觉一模一样,好像各个时期的森海旗舰融合在了一起一样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3-12-11 17:14
mrw師兄,德國隊主場,不止球迷,連球證都是德國朋友……

這個宏大和敘事,都是建基在歐系的價值觀上……

當年是he90,今天是he1,在讚揚其質素超卓,言之有物之後,senn的說甚麼也喜歡不上……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固然重要,可也不應無視那些成一家之言的……
作者: 风卷残云    时间: 2023-12-11 19:57
文笔很好,顶一发
作者: frankstone    时间: 2023-12-11 20:05
上次看到的大奥是这位大神收了吗?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12-11 20:11
都听过很多套 大奥 次奥 x9000有同一个问题 管乐没法听
作者: 王彤    时间: 2023-12-11 20:48
m版主神贴,可惜了我根本没机会试听信仰的神机森海塞尔HE90(大奥1)和HE1(大奥2)。

作者: 马漠哲    时间: 2023-12-11 20:56
仰望一下
作者: 有只野猫    时间: 2023-12-11 21:28
文笔描述我感觉是看了“三体”第四部
作者: advdb1993    时间: 2023-12-11 21:40
对比下来,大奥1是8PS推的情况下,大奥2明显好太多了,如果都是原配耳放可能没有这么大差距
作者: 艾舍长    时间: 2023-12-11 21:44
23楼前排顶帖支持M版!

这张布9的音源能否分享一下,我在家里用1266phi和头版HD800再仔细品位一下。

两段录音估计是转录原因,感受不太明显。




作者: qwwwp    时间: 2023-12-12 00:13
许久没见lz的新帖,原来已经玩到静电的最高境界了
作者: 王牌乱舞EX    时间: 2023-12-12 00:35
看来x9000离大奥2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作者: kh156    时间: 2023-12-12 00:48
强帖,好奇x9k是用什么放推的,hev90吗?
作者: defleppard    时间: 2023-12-12 00:54
由此文可见,器材品鉴绝不单纯是物理层面的听音,自身的文化修养及适当想象力也是必不可少。。
作者: 小白owb    时间: 2023-12-12 01:22
想当年去北京今日电器店里试听大奥1代的时候,听了几十秒蔡琴就拿下来不听的,店员问我还要不要换别的,可是我就觉得也没比我的索尼随身cd加ex888好多少,就说不用了就走了,哎,年轻啊
作者: afythjx    时间: 2023-12-12 09:36
听歌听出来价值观输出了。。太牛了
作者: hd485    时间: 2023-12-12 09:42
只听过HE1,一耳朵还真不能完全把推的还不错的HD800比下去
听之前原以为会和800声场很不一样,原来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作者: 凪丶    时间: 2023-12-12 11:55
好文采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2 12:57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3-12-11 17:14
mrw師兄,德國隊主場,不止球迷,連球證都是德國朋友……

這個宏大和敘事,都是建基在歐系的價值觀上… ...

wan兄好,wan兄目光如炬,您发现的问题我记下来了,之后会注意.

其他朋友们好,容我有时间了再一一回复,感谢点阅.



作者: Jetfly    时间: 2023-12-12 13:17
个人还是更喜欢Orpheus,情调更足
作者: donthuang    时间: 2023-12-12 13:20
看起來HE1在能量感,動態範圍與頻段兩端延伸能力較突出,HE90在活生感,瞬態層面有不可取代之處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23-12-12 17:08
本帖最后由 完颜阿骨打 于 2023-12-12 17:09 编辑

有信息量的文章,虽然没在HE1刚上市时,也挺有意思,有幸2个都听过,但是不是同时空,借此文章拼凑一下意念
没有原装放大器有点遗憾,再好不是原声,也非原意,咸菜都不认识确实很小众,森海的动圈思维确实是那么回事,做静电要类动圈一般的表达,这点很认同,STAX很日式的声音,不论新老,虽然各有区别,但是本底,还是日式审美

我俗而直接的说个人的感受,HE1没啥意思,技术、科技机、年轻派,盛名、贵、重之下,你总希望找到什么不一样,但愿你能找到,当年音乐之旅那个八爪鱼CD机,挺经典,被人诟病老爷车,后来的迭代,他家的解码那个声音,额,矫枉过正,让我记忆深刻

HE90,我听的好像振膜还一侧受损,原配放大器,最大感受“辛辣”(细节信息量解析填满,同时表达传神而深刻)、“不虚”(没有传统静电的低频短板,说炸就炸的震撼),也就这2点就够够了,一耳朵不同于之前听过的所有耳机,虽然静电可以更多细节,但是奥菲斯给了一个似乎没有短板表达,也不同于其他的静电(这里主要指表现形态方面,不是素质指标这些),这个静电值得细思量。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23-12-12 23:32
录音难能可贵,感谢楼主的共享,让我找回更多的印象
听完几遍录音,好奇心没有了,HE90和HE1,都挺好,审美不同,三观有别
前者奔放,金碧辉煌(木味略重),色微偏暖,润泽微偏少,带着一股情感冲动劲,一点就着,大开大合,摧枯拉朽
后者持中,现代理性(金味略强),色调相对中性,更加饱满润泽,周全无遗,稳健把持,动态跋扈,地动山摇
现代人喜欢旧审美,旧时人喜爱现代声,现代人把声音做模拟,旧时人把声音做现代,来回折腾,翻来覆去
旧时人一本红楼梦可以研究一辈子,现代人手机刷抖音半小时可能经过了几十个故事,脑子里面的料不一样了,心里的花开的也不同了

作者: bluesky76    时间: 2023-12-13 00:59
同意楼上 其实omega和x9000 也是类似在传统声和现代声 之间徘徊    木味优秀的代表 总是让人陶醉
作者: handsdady    时间: 2023-12-13 07:25
对于楼主的文采我是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看完全文我感觉已经能脑补出大奥的声音了。
作者: 烟头爷爷    时间: 2023-12-13 09:58
这椅子不错,5k多吧

作者: 山水意    时间: 2023-12-13 10:17
拜读完。。写得真好。。。对大奥和次奥也有了大致感觉。。。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3 12:50
椎名真空 发表于 2023-12-11 14:25
这两个耳机反映的声音质感是否代表CD时代与数字时代的差别呢?

这次对比最初的起因是奥2的机主觉得自己的系统有些问题,"声音连不起来",就是感觉音乐和音乐之间有空白,我现场其实没有听出这个问题,只是觉得声场不大,跟电源火零反向有点像.后面自己听录音,在某个瞬间,似乎感觉到了一点这个意思,我觉得可能是069这个CD是用数字时代的料做的CD,因此播放CD的时候,速度太快,信号和信号之间的"空白"被反映出来了.因此我觉得他们声音上的区别确实是为了适应不同时代需要而产生的.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3 12:51
随声前行 发表于 2023-12-11 14:37
很久没有这样好的听感文了,感谢分享。巨大的食草恐龙,温暖的水域旁,有点抽象,但听过一耳朵HE-1对于这样 ...

"低频更扎实和真实的初代HD800"很准哦.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3 12:53
风卷残云 发表于 2023-12-11 19:57
文笔很好,顶一发

感谢,还有其他帮顶的朋友,一并谢过!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3 12:53
frankstone 发表于 2023-12-11 20:05
上次看到的大奥是这位大神收了吗?

不是,我只是试听,我不购买007以上的耳机.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3 12:57
advdb1993 发表于 2023-12-11 21:40
对比下来,大奥1是8PS推的情况下,大奥2明显好太多了,如果都是原配耳放可能没有这么大差距

最后几只he90据说是保修期过了的he90的备件做的,没有原配的hev90哦.录音上面基本的声底是有的,但声音的光泽,灵性的东西都听不到了,否则奥2不是这个劳模声的样子.这个he90更吃亏.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3 12:58
艾舍长 发表于 2023-12-11 21:44
23楼前排顶帖支持M版!

这张布9的音源能否分享一下,我在家里用1266phi和头版HD800再仔细品位一下。

兄好,这个你要pm x-w老烧了哦.


作者: 我系无名氏    时间: 2023-12-13 17:36
来晚了哈哈哈,帮顶帮顶!
作者: zhouxiaotian    时间: 2023-12-13 20:28
不愧是大佬,学习了!!!
作者: frankivc    时间: 2023-12-14 03:18
禁不住又回想起年轻时的傻气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4 12:52
qwwwp 发表于 2023-12-12 00:13
许久没见lz的新帖,原来已经玩到静电的最高境界了

这些都不是我的,不过论坛我一直都在,只是我在hd600原地踏步已久,更新的耳机听感要靠看其他人的了哦。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4 12:53
kh156 发表于 2023-12-12 00:48
强帖,好奇x9k是用什么放推的,hev90吗?

srm700s,非同场对比。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4 12:54
defleppard 发表于 2023-12-12 00:54
由此文可见,器材品鉴绝不单纯是物理层面的听音,自身的文化修养及适当想象力也是必不可少。。

如果你需要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其他人,那么可能要想很多办法才能让抽象的声音具体一点。如果你只是欣赏音乐,那么保持专注就可以了。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4 12:56
afythjx 发表于 2023-12-12 09:36
听歌听出来价值观输出了。。太牛了

声音很洗脑,一听就觉得特别好,很值,实际上显然太贵了。这个声音姓“资”不姓“社”,锦衣非布衣。

作者: 深夏映冬    时间: 2023-12-14 13:23
HE-1杂糅以往森海耳机风格我毫不意外,你以前说过K812杂糅以往AKG的东西,我自认为K240S等听出来的:


那么Q701和K340是怎么回事?

你认为T1和HD800的杂糅哪些型号?

作者: bellfly    时间: 2023-12-14 15:47
真看不来,看了几段,除了一堆不明所以的形容词,不知道在说什么。说点正常话好吗,言简意赅,字数200字以内。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3-12-14 21:21
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声音平淡如水,一个声音动感十足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5 12:28
完颜阿骨打 发表于 2023-12-12 23:32
录音难能可贵,感谢楼主的共享,让我找回更多的印象
听完几遍录音,好奇心没有了,HE90和HE1,都挺好,审 ...

不客气,说的挺准的,看样录音本身还是有价值的.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5 12:39
深夏映冬 发表于 2023-12-14 13:23
HE-1杂糅以往森海耳机风格我毫不意外,你以前说过K812杂糅以往AKG的东西,我自认为K240S等听出来的:

[* ...

像q701的地方主要是声音上的一些染色,尤其是中低部分,以往的akg没有k812这样热烈的,虽然没有q701的程度,但听得出相关性.340声音只有非常少的一点略显权威和略显素描——这两个特点算是340从不同角度看上去的特点,本身不能融合在一起——k812保留了一点影子,其他声音上340比较美好动人的那些,k812是没有的。

hd800和650的传承味道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他老森海的一丝丝东西也能听出来,但我觉得整体还是泊来感居多。t1我一般当作两边入线的dt880pro,我觉得和x31系列有隐隐传承,但斜置单元对我来说影响太大,掩盖了其他我能感受到的以前拜亚的东西。



作者: mvw    时间: 2023-12-15 12:43
bellfly 发表于 2023-12-14 15:47
真看不来,看了几段,除了一堆不明所以的形容词,不知道在说什么。说点正常话好吗,言简意赅,字数200字以 ...

我要做的就是“把一件事说得很像”,“把一件事说得很像”用书面语表述就是“形容”。
你说的留给从业者做吧。



作者: ygx219    时间: 2023-12-15 13:00
lz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吧,文笔很棒
作者: yyufo1988    时间: 2023-12-15 22:27
下意识看了下帖子日期,m版这是焕发第n春了
作者: yyufo1988    时间: 2023-12-15 22:30
大奥和黑线铜环600一个路子,偏慢有色调播传统作品经常能带来感动。次奥没有了色调,调音全面迎合了现代的合成音。当年百胜百听完次奥第一感觉就是低频过了。
作者: ramos    时间: 2023-12-16 23:51
大奥没有HEV90就不叫大奥。HEV90推X9000都会有点大奥的味道出来,结合在一起才是完全体。

至于HE1,HE1其实就是为现在STAX统治的静电市场里提供一个不同的变数,单论声音原始管子完成度可以但很局限,要不停换管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声音。

不过最后还是出了HE1,不因为别的,因为它太贵了,所以就只能先出它了。
作者: bass0411    时间: 2023-12-16 23:55
绿檀强贴留名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23-12-17 18:07
听了X9000,来补一点,写前说一句,机器外观设计喜欢、欢喜~

X9000既不也不像HE90、HE1,但是,具备两者的一些特点,同时和前一代旗舰有别(印象中),至于和那个很早的STAX加的什么欧米伽有什么渊源就不知道没听过了,但是,如果X9000和上古机器有类似,说明厂家是既能够也能够做出这样或者那样形态的声音的,就看他想怎样了,并不是像钻木取火一样,以前不会,现在会了

静电这个东西,物以稀为贵,像动圈一样量产,人手一套HE90,也就泯然众人矣,立刻下神坛,为啥不量产普及,估计还是体质娇气了一点,不过至少STAX让进口货相对能够普及一点了,调整好以后,也不一定非心痒痒森海了

撒娇是静电的强项,听过静电音箱就知道那个特性,尤其是2个地方

一个是上半身非常容易炸开的动态与鲜活,那个瞬态你玩习惯动圈就会觉得新鲜,习惯了也就习惯了,不习惯造成的冲击感,会让你很是脑补,但是这种特性,在耐听上,不一定能是加分项,为了耐听一点,厂家可以做的矜持一点,光滑一点,连贯融通一点,雕琢一点,但是就失去了诱惑力,然后再做回诱惑一点,换个样子,你又满心欢喜。

就像R2R解码一样,大部分产品的声音是浓厚的音乐味,但是对比传统解码的质感、空气感,这种浓厚的音乐味感觉有点没有留白的意思,但是有的厂家就想了一个办法,化解掉你的这个感觉的影子,他把这种解码架构,做成扎耳型的翻毛声,你一听,哇塞,好质感、好刺激,比传统解码更逼真,没有了缺少留白的感觉,其实不是没有,是你注意力转移掉了,在那种形态下面,留白与否不是要点,因为不影响听感了,就像把你从路上放到岛上过日子,有没有车子不再关键,关键是用船了,很巧的构思,虽然剑走偏锋,也有后遗症,但是不得不佩服


话说回来,静电的另一点,低频,不似动圈的表达形态,天生有点短板,但是可以做到不短么,可以的,DuangDuang的就行,静电音箱也一样,商家还会故意放低频让你感受,怕你会有顾虑。静电的低频很有意思,不是动圈的那种,会听起来有个界,有个从动的背景,地动山摇一斑,要不然表现不出来低频的量和质,真实么,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你认为他不真实,你无法从其提供的信息形态来构建你的听觉意境,你就说它不真实,反之,你就可以说真实,关键看你有没有概念束缚,有没有能够脑补到位,其实让你感动就行,不管别人听起来怎样。

静电耳放选择确实少,美国货的美国味导致不论放大器究竟怎样,你用了就不要想丢掉美国味,这有点囧,因为如果美国货好过日本货,那么我还不得不接受美国味了,比较选择少,其实不是,好不好都是意见之争,那觉得日本货好的那个人也觉得美国货不好,哪有唯一标准,却是恶见稠林

HE90有一点,它透过声音表现形态,把静电的低频特性相对隐藏了,就像上面提到的R2R一样,所以更加动圈化,让你觉得那是一个超级动圈,强项动圈比不过,弱项也不弱于动圈,老一辈把儿孙辈的路堵死了,儿孙辈只有绕道了,大家都想做好,毕竟旗舰,不遗余力,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过没有关系,有不一样就可以把不一样说成是进步了,什么是真的进步,也是一个迷


作者: mlblucifer    时间: 2024-12-23 11:29
神帖
作者: dal0095    时间: 2024-12-23 11:37
有机会的话试一下HE90听纯模拟,比如黑胶转盘。我的钱就是这么没的
作者: mlblucifer    时间: 2024-12-28 16:14
dal0095 发表于 2024-12-23 11:37
有机会的话试一下HE90听纯模拟,比如黑胶转盘。我的钱就是这么没的

我现在就是这样听的 很爽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