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长桥卧坡的古典CD [打印本页]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19 10:39
标题: 长桥卧坡的古典CD


斯塔克的惊世之作—我听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听后感:  
     1、大提琴在今天的作用不用说,但在巴赫时代,它通常的作用是演奏通奏低音声部的“固定低音”(通奏低音声部至少要俩人以上组成,一个是键盘的左手部分,一个是低音弦乐器),换句好懂的话,它是“配角”中固定的配角,只有到了一定固定的“音阶”,它才出现,我们现在已熟知的、那种带有几分雄性而又广阔的音域和丰富表现力,在巴赫时代还完全处于萌芽状态,那么,是谁像唤醒沉睡的雄师一样将它唤醒呢?就是巴赫!就是这部《大无》!巴赫此作不仅革命性的将大提琴完全置于主角地位,而且是无伴奏的,这就说明,巴赫已完全抛弃了大提琴作为纯粹伴奏的功能,而将它历史性的拉到前台。

      2、这套作品作于1717年的科腾时期,先于《小无》的创作,由于大提琴是伴奏乐器,巴赫在创作上即保留了它的伴奏功能(低音部分),更创造性地给与其雄健美妙的旋律部分(中高音部分),不仅使得作品更丰满浑厚,而且一下子就开创性地将大提琴作为主奏乐器得地位固定了,而且它的技术与精神层面之艰深阔远,时至今日也没有其它作品可以超越。

      3、从大提琴专业技术角度来看,这六首作品是由简至繁、逐步升级,一步步摆脱其多年形成的角色局限 ,这在第1号“前奏曲”中看的很清楚,低音的伴奏功能与主奏功能相互交替,后半段则完全摆脱伴奏,冲上旋律的高峰,“阿勒曼”这一曲,你可精心体味斯塔克在低音区与高音区域音色力度上的微妙变化,这里即有“中和”也有“分界”,即有角色的互换,更有浑然于一体,你不能不叹服斯塔克杰出的功力,变化是微妙的、又是明晰的,你能感觉到角色的转换,却无法将其分离。第三曲“库朗”你就去全心感觉斯塔克杰出的演奏功力,运弓平滑而弓弦接触又紧密,有力而又灵活富于变化,弓弦迷人的磨擦如飞马轻踏,透着轻快与坚实,这样“弄”出来的琴音想不精彩都难,“萨拉班德”总是情感性的,也总是沉思、意韵深远,运用了较多的和弦,使织体更为丰厚,这里的和弦可以这样理解:它表达出主奏功能与伴奏功能同时开启,我个人在听这样的段落时,一般会注意分辨它的线性,功力差的演奏家会显得或含混、或顾此失彼,“小步舞曲”实为两段,斯塔克得层次感不错,“吉格”则精彩,此曲技术难度较大,演奏上即要求细节突凸,又要求刚毅挺拔。

      4、斯塔克一生多次录制这部“大无”(据说录有5版),但作为普通乐迷怕难以将其听全,我本人收有他的Mercury版,演奏与录音都相当好,这个RCA版录于1992年,斯塔克其时年界七十,这版演奏我愿意以“惊世之作”来概括,弓弦上的功力不仅不比过去差,反倒是更显的老辣精到,录音甚佳,丰满的细节喷涌而出,演奏上看,感觉斯塔克较之他的Mercurt版有了些较明显的变化,从过去追求力度层次、追求音色内在的清亮,转而集中于探寻巴赫作品丰满深隧的内涵与雄浑豪迈的气势幅度,直感上:大提琴的“形体”明显增大了,同时将演奏空间拉大,而音场也向四维扩充不少。第3号的演奏简直令人惊魂动魄,你即能感觉老先生非凡的幅度,又能感觉其如撼山摇岳般的霸气,如第一曲“前奏曲”,我以为听来难能不为之撼动,特别是2分钟后,大提琴如天风骤降,黄沙翻卷,一派茫茫中而又不时显露筋脉峥嵘,真是宝刀不老、令人叹为观止了,“阿勒曼”同样精彩,方正清晰的空间轮阔与内里百撼不动的钢架筋骨融于一体,真是越听越觉韵致无穷,“库朗”弓弦的快速涌动矫键异常,演奏一气呵成,煞是畅快,“萨拉班德”照旧的深沉,浑圆沉稳如天地之呼息,“吉格”简直美绝,演奏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嘶鸣呐喊处怕是无人能及了。

      5、如果说第1号还保有较为明显的“伴奏”痕迹的话,自第3号以后已经全然不见了,大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身份完全确立了,第5号“前奏曲”的低音声部已经布满了旋律性的思维,旋律的模仿对应也令人惊呀地在低音区域进行,序奏部分低音区的旋律倾诉上下扶遥而动,浓密、雄浑、大气磅薄,赋格段落表现出强烈的诉求欲,这首作品尤以低音区域浓密而强烈的涌动给我留下深刻印像。篇幅计不在细说,总之,这是一版极精彩的《大无》,以我个人见,演录均不逊于我现有Mercurt版,完全可为斯塔克一生钟情的《大无》画上一圆满的句号。

      6、说实话,听巴赫《大无》是件较困难的事情,听好它,在我看来比《小无》还难,首先是大提琴的歌唱性不及小提琴,再者,这6首作品均是组曲,体裁大抵相同,《小无》则由奏鸣曲和组曲两部分组成,在曲式体裁上要丰富些,别的不说,《小无》的三首赋格就曲径通幽、令人美不胜收,类似于我这样的愚钝者来讲,相对容易能跟上赋格的步伐,这些在《大无》里没有,巴赫这套《大无》从始至终都是严肃深奥的,对于聆听者,它始终都是一个未决的命题,别说你我这等凡夫俗子,即始一些伟大演奏家,也未必就完全扼准了巴赫的心律脉动,我们要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紧紧地跟上这些旋律、狠狠的听!!细细的体味,努力去感觉它的庄严、雄浑、深远与强劲的呼息,除此别无它法,不要羡慕那些轻易就说听懂了的语言,巴赫的《大无》没那么简单,把所有这些都忘掉,你只需要“进入”,跟随这些演奏大师的弓弦,把手上的一切都放下!半步不拉的“跟上”,力争让你的心跳脉动与斯塔克、与老巴赫的心跳“同步”,这就好了,其它的,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张开你全部的神经、调动你全部的听感与触感,自由的想像!斯塔克就在你面前!伟大的巴赫就在你面前,真正入进去,展现在你面前的、将是一无比雄浑美妙的世界!

      你让我说如何找到《大无》的欣赏点,呵呵!我哪里找得出,天生愚钝,只能以此搪塞,对不住了。

唱片:https://pan.baidu.com/s/1IRPLbJC7taFcbemGw-1ubw?pwd=xdzh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19 10:51
这篇文字写于2010年6月,应朋友之约而写,朋友希望找出听大无的“节点”,我才疏学浅,哪里说的来,只能以此搪塞,才有此文字,若有大佬质疑,我仍把原始文字发出来。

十几年前的文字,不免粗鄙浮浅,放到现在,断不会再写这样感性的文字。
作者: 我才是墨斗    时间: 2024-2-19 12:14
自己用心写的都支持
作者: oh6666    时间: 2024-2-19 13:16
大提琴象浪底,小提琴像浪尖
作者: lzleele    时间: 2024-2-19 13:53
谢谢老师精彩的音乐和聆听心得分享,赞!
作者: tijuwy089    时间: 2024-2-19 14:06
精彩,给您点赞.
作者: kidd    时间: 2024-2-19 14:11
能分享自己听音乐的感悟都很珍贵,支持LZ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2-19 22:46
感谢您的指南分享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0 11:05



《哥德堡变奏曲》除图雷克和古尔德版外,朱晓玫这个Mandala1999年版我最欣赏,我甚至以为,这是东方人诠释西方古典音乐最成功、最货真价实的一部经典之一,朱女士完全正统的理解与洞察力确是令人敬服,演奏没有一处显出东方人的隔阂与容易产生在细节上的生硬,通篇散发着既使是西方大演奏家也难始终如一的“自然美感”,而你若仔细品味,这番自然美是建立在非常合理的技术应用之上,纯熟如行走在自家园径,又于看似圆柔无骨中隐透着“筋骨”,这才是大家之像,朗朗之辈真得好好学学,光弄皮毛是不行的,朱晓玫可能还达不到像图雷克那样如浮雕般的凸凹明晰,但她所表现出的这种自然感、横向与纵向的比、音乐走向特别是细节的合理性,并不比图雷克逊色,第一段Aria就显着大家风范,能把主题弹的这样富于外观而又透着细部细节的合理与精美者并不多,而第一变奏的明暗很有效果,瞬间就宛若乌云遮月,说明她很注意表现音乐的层次,第五变奏的快速托卡塔珠般流利,而类似于像第七变奏这样“叫劲”的装饰音与连奏段落朱晓玫的处理无可挑剔,再听听第十五变奏,哪个方面都恰到好处,绝对经得起最为严苛的考评,而第十六变奏前半段落对变化的暗示、弯弓搭箭却隐而不发处,我还未见别人这样处理,而后半部分的情趣与复调感觉尤其出色,当然,以我之见:速度再慢一点会更富于智趣与幻想,也会进一步提升整个布局的空间感与艺术间隔的充裕感,但朱女士完美的技术运用与合情合理的细部保证了这是一版具有大师级水准的佳作,我不知道得经过多少年的沉寂与精读才能做到,但我敢说:这样的版本再过多少年也不会褪色,遗憾处只是我们对它的重视与评鉴还远远不够,人们大多宁愿去看花梢“秀场”,也不愿沉下心来沈醉于真正的音乐之中。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Otcev31SYe2d2TnxbQOAg?pwd=8ijc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0 11:28
讲的真好:我们能做的就是紧紧地跟上这些旋律、狠狠的听、细细的体味,努力去感觉它的庄严、雄浑、深远与强劲的呼息.....正解!
今人之辈唯有多听多品,待熟于心知,自会有共鸣之生。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0 12:00
simplerbt 发表于 2024-2-20 11:28
讲的真好:我们能做的就是紧紧地跟上这些旋律、狠狠的听、细细的体味,努力去感觉它的庄严、雄浑、深远与强 ...

同感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0 14:30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2-20 14:36 编辑

[attach]1934102[/attach]

古尔德不用多说,他是巴赫键盘作品最具号召力的演奏家,在巴赫众多诠释者中,唯有他能以“反叛”的目光审视,且最终行成极具艺术说服力的演奏风格、成为公认的巴赫权威,也就是说:在上世纪50年代业已形成通质的、神性的巴赫中,唯古尔德删繁就简、去缛存真而另辟蹊径,回归于巴赫作品的音乐性表述与巴罗克音乐的本性解读,从而让世人看到一个清爽清晰的、富于乐感的、音乐层面的巴赫,他的“第一枪”就是《哥德堡变奏曲》。      

与图雷克一样,古尔德同样钟情于《哥德堡》,他的巴赫起始于、终结于《哥德堡》,与图雷克不同的是,他录制的两版《哥德堡》在精神层面变化很大,个性的渗入也更强,我们都知道1955年古尔德在华盛顿首演《哥德堡》所造成的轰动,正是它让年轻的古尔德一举成名,CBS这版1955年录音给我第一印象就是活力,扑面而来的活力与青春气息,这种活力带有明显的个性——富于生机与个性张扬,它显然大大偏离了传统轨道,却又以“亲民性”的解读开启了巴赫作品新的一页,它颠覆了传统,但又再造了空间。      

这版演奏去掉了所有反复的段落,再加上偏快的速度,时间大为缩短,只用了38.32分,显然简洁的多,曲风追求的是大键琴模式的轻脆利落,这在第一变奏看的很清楚,不再神性,也不再粘滞,当然,以现在的眼光看,多少有些单色,虽然“线性”的感觉较好(如主题的低音线条与每组第三曲的卡农),还是少了一些智趣与幻想,这主要是因为偏快的速度在纵向上很难行成稳定的和声结构,但它的一反传统与指键超人的灵性,不仅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现在仍然具有一定启示与欣赏性,听听第13-15变奏这一组,它几乎涵盖了古尔德后来巴赫所有成熟的风格,第16变奏后的第二部分更为精湛,而三首小调变奏的情感控制以现在的眼光看也是一流的,到第25g小调变奏时达到了幻想与神游色彩的顶端,十分醒目,艺术评鉴不能脱离开历史,历史是昨天的现实,尊重艺术,就要尊重历史,如果说有谁改变了巴赫而同时又丰富了巴赫,古尔德当属第一人,他独具的巴赫模式,前无古人,至今尚无来者。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_7ME0nthqicPhIEEMG0Xw?pwd=kkyo

P1000078.JPG (28.52 KB, 下载次数: 573)

P1000078.JPG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0 14:32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2-20 14:37 编辑



我们再来听听他临终前的最后一版录音——1981年版《哥德堡》,古尔德只所以被誉为“艺术圣徒”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版演奏,年仅49岁却已颇显老态,佝偻着身体、戴一副老花眼镜蜷缩在键盘边,却录制了一版最富名声的《哥德堡》,它在精神气质与解读的深度上与1955年版很不同,它的感染力更多是来自演奏者个性刻印的深度和由此形成的凝重与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版录制距离第一版已经过去了26年,五十年代的生机活力已更多让位于对内涵的深刻理解,虽仍保持着节奏精当干净利落的琴风,但情趣已变的超然,对键感与形式的追求也多让位于思考,而在技术上并不输分,有的评论认为1981版在键感上大不如以前并不准确,当然,如果你专注于巴罗克的纯净,这版的某些段落略有一丝燥感,也似有些过于“筋脉峥嵘”,如每组中第二段变奏的某些快速华彩,但它的神游色彩精妙异常,这特别在几段小调与卡农中表现出来,三段小调和有几段卡农令人爱不释手,我们可也听听最后一段主题的回归,引人思绪联翩,于宁静、纯净、超然中又分明溢出几分疲态与几缕凄然,你很难解析古尔德在演奏这一段时的心境,这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我以为:这版《哥德堡》还不仅仅在于演绎的深度、在于精密严谨的键盘控制、在于清晰的力度层次和鲜明的比性,它还有叫人感悟乃至于与人性贯通的东西,任何把这部作品仅仅理解为“数字游戏”,甚至是更为浮浅的“安眠”效应,都会只得皮毛,脱离开人的精神而只谈乐谱本身,往往不得要领。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059lU6Kh2oZjBmuwtk2Lg?pwd=s2lr

P1000078.JPG (28.52 KB, 下载次数: )

P1000078.JPG

作者: primaryear    时间: 2024-2-20 15:14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0 15:51
又见古尔德,在网上也见到过一篇大谈古尔德,转过来与LZ的好文放在一起观赏。
格伦.古尔德弹奏的巴赫,堪称20世纪最重要的音乐标记。为什么是古尔德?为什么不是另外几位同样是以弹奏巴赫的键盘作品著称于世的演奏家,比如,在古尔德之前曾如此优雅地弹过巴赫的兰多夫斯卡,在古尔德之后被DECCA唱片公司全力推出的安德烈.希夫,以及和古尔德大致同时代的图里克,或赫尔姆特.瓦尔恰?将这几位巴赫专家演绎的巴赫对照起来细细聆听,然后以之为镜鉴,去折射和过滤古尔德的巴赫,我敢说,我们得到的肯定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巴赫。
古尔德的巴赫是有争议的。如何诠释巴赫历来就众说纷纭,但在将巴赫音乐理解为净化和提升这一点上,则是众口一词的。古尔德对那个高高在上的巴赫不感兴趣,他追问的是巴赫在“元音乐”意义上的最低限度在哪里?多年来,人们在演释和欣赏巴赫时,总是将宗教信仰的内核视为巴赫音乐的精髓之所在,总是从这个角度去把握和界定巴赫。这似乎没有错。但是,当人们对于巴赫的这种预先规定好了的神学阐释成为一种固有现实,一种权威性的意识形态时,我以为,像古尔德这样的异端人物的出现就是必要的、意义重大的和决定性的了。实际上巴赫远比我们已知的和愿意知道的要复杂得多,除了神学巴赫,是否还存在着一个元音乐的巴赫呢?这正是古尔德想要追问的。巴赫在写作声乐作品和乐队作品时,可以说是一个宗教音乐家,但在写作键盘作品时(少数几首管风琴作品除外),他则主要是个用半音和持续低音来思想的复调作曲家。他透过键盘作品提出或解决的全是关于音乐本身的问题。例如,在《十二音平均律钢琴曲集》这部被誉为钢琴文献中的“旧约”的作品中,巴赫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当时使用的全音平均所内含的各种不同的半音安排在八度以内,以便使音阶里的各音调比率相当,而又连成一气。巴赫将八度音大致区分为十二个平均的音调,尽管它们无一完美,但借助于一协调原则,音调之间就可任意转换了,且每个音调任择其一都可充作主调。不难看出,这部作品中的音乐主题和素材都是关于音乐本身的。又如,《戈德堡变奏曲》也处理了一个音乐原理问题:当左手部分的持续低音(thorough bass)不间断的运行时,音乐的主题如何在右手部分的呈现过程中,保持平行主题与逆行主题之间的变奏张力。至于巴赫的《赋格的艺术》(巴赫没有规定用何种乐器演奏,而我将其视为键盘作品),这部堪称对位法压卷之作的不朽杰作,更是为讨论赋格思想、确立对位原则而写的,属于那种“在百万颗钻石中总结我们的”的东西。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0 15:52
像这样一个巴赫是神学阐释所能穷尽的吗?古尔德的出现对我们是一个提问:巴赫的全部已经被弹奏出来了,还是部分?古尔德是巴赫的一个开关,关掉了巴赫音乐中的宗教成分,打开了元音乐。古尔德减少了巴赫,但他的少是如此之多。因为附加在巴赫音乐思想上面的神学演释已近乎陈腔滥调,古尔德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之消声。也许我的耳朵出了问题,怎么我听古尔德弹奏的巴赫,会时不时产生出某种难以解释的幻觉来,觉得他把巴赫弹着弹着就弹没了声音,仿佛巴赫的复调音乐在最深处不是用来听,而是用来阅读和思想的。在一本古尔德的传记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他弹奏巴赫作品中某些极为艰深的多声部段落时,常常是用棉花塞住耳朵。我以为,这么做是为了排除听觉的干扰,以便专注于思想本身。古尔德令人信服的证实了演奏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不听,听又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转变为观看和阅读。不少古尔德迷都注意到了他弹奏的巴赫具有那种不仅能听、也能观看和触及的特殊性质。这种特质使人着迷。想想看,巴赫复调思想的音乐织体是何等复杂缜密,经由古尔德条分缕析的演绎,被赋予了具体可感的仿型形状,直接呈现为思想和精神的袖珍风景。这样一个巴赫无疑是我们能听到和看到的所有巴赫中最为清晰的巴赫。
幻想性和分析性的兼而有之,以及技术控制与对位头脑的交相辉映,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共同分享了古尔德的清晰度。这样一种清晰度像空心玻璃体那样笼罩着巴赫的音乐王国,巴赫本人站在玻璃的内部,他太透明了,以至成了他自己的囚徒。这不仅在音乐表现力上,并且在原理上限制了巴赫------而这正是古尔德想要的。将兰多夫斯卡,图里克,尤其是德国正宗气度的瓦尔恰与古尔德加以对照,我们不难看出古尔德的局限性:他的巴赫没有外观,没有世俗人性的广阔外观。他在演奏巴赫时所呈现的每一个侧面都是内省的,收敛的,反弹的。而且,古尔德式的内敛并不是指向被宗教信念或世俗情感定义过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尔德是冷漠的,他只对与音乐原理有关的东西感兴趣。他的巴赫的魅力来自他的局限性------既无外观,也无世俗的或宗教的内核,只有元音乐。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0 15:52
就表达20世纪对巴赫的元音乐空想而言,没有人比古尔德更深邃,更迫切。不是说别的巴赫专家身上没有这种空想,但细听之余,我的感受是,兰多夫斯卡的巴赫有太多时代精神的回声,图里克的巴赫则嫌少了点理念抽象。瓦尔恰是博大精深的,他把自己的“瞎”嵌入了巴赫的内在精神空间,就音乐性格来说,瓦尔恰的巴赫显然倾向于圣詠传说,因而带有信仰的烛照力量,但在追溯“使语源虚无化”的元音乐源头方面,瓦尔恰不及古尔德走得远。至于希夫,这个以古尔德为对立面的钢琴家,他的反古尔德的巴赫曾短暂地风靡一时,这个巴赫是凉爽清新的不带精神性的,无深度的,讲究礼貌的,一言以蔽之,希夫将巴赫中产阶级化了。与希夫相比,古尔德太过极端,太冒犯人。没法子,古尔德在骨子里是个一意孤行的左翼知识分子,谁也不知道他在弹奏巴赫时到底设计了多少只耳朵,就像我们不知道一个厨师在晚餐中放了多少盐,这属于生活本身的秘密。考虑到古尔德有时连自己的耳朵也塞住不听,没准巴赫本人复活过来听古尔德的演奏,耳朵也会被他关掉。群众的耳朵不是已经被关掉了吗?要听古尔德必须借助机器的耳朵。
古尔德年纪轻轻就告别了现场音乐会,他只面对录音系统弹奏钢琴。别的钢琴家在音乐会上告诉我们该如何倾听那个本真的、全人类共有的巴赫,但是古尔德却躲在自己的录音室里,告诉我们为什么再也没有巴赫可弹奏了,除非巴赫以录音技术作中介,成为批评的对象,成为专家和现代消费者身上的双重隐身人。录音技术被古尔德用了个够,但不是用来纠错和制造噱头的,而是用于剪裁思想,勾勒音乐性格的。能不能这么说,洋溢于古尔德的巴赫深处的那种有如神助般的发明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音乐天赋与他对录音术的迷恋共同构成的。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0 15:53
尽管古尔德弹奏的巴赫对20世纪的众多听者称得上是启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将巴赫作为圣言、神迹、传奇、戒律来弹奏的。况且,“过多的启示成为某种使魔力丧失的东西”。我想,正是这个原因促使古尔德在演奏巴赫的某些重要作品时,将启示录式的弹法与招魂术的弹法合并起来考虑。例如,在弹奏《平均律钢琴曲集》时,古尔德持一个知识分子钢琴家的立场,但这部作品听久了,会听出某种蛊惑的异味来,仿佛在古尔德的元音乐立场后面隐隐约约还存在着某些未加澄清的含混事物。虽然再含混的东西的东西都能被古尔德清晰明确地呈现出来,这证实了古尔德的过人之处,------含混本身从古尔德身上获得了直接性;但为什么他只是将含混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出来,却对其内涵不予澄清?李赫特在70年代初精心录制的平均律比古尔德的平均律包含更多的“神奇成分”,相比之下,古尔德过于个人化。尽管李赫特公开声言他的秘密是“弹奏时从不思想”,但他的平均律带有相当浓厚的人文思考色彩,他的演绎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音乐本身被赋予了超出音乐的意图。这里我无意对李赫特版与古尔德版的平均律细加比鉴,但我想指出两者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别。我不知道李赫特是在什么地方录音的,但他这个版本似乎有一个被预先规定了的内在精神场所,听者仿佛是置身于一座古老庄重的教堂在听。而古尔德的平均律则是传达出录音室特有的那样一股零件空间的超现实氛围。
古尔德曾两次为哥伦比亚公司录制《戈德堡变奏曲》。将古尔德的版本与其他演奏家的版本加以比较,肯定是一件有趣的事。不仅前面提及的几位巴赫专家全都有《戈德堡伴奏曲》的CD版本,阿劳,鲁道夫.塞尔金,费耶茨曼,玛丽亚.尤金娜等钢琴家录制的这部作品也流传甚广。不过我认为,将古尔德自己的两个版本作对比,较之于别的版本对比更能说明问题。在我看来,古尔德的两个版本中采取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演奏法------我称之为消极奏法和积极奏法,两者的差异不仅是技法上的,而且是观念上的。1955年版本是古尔德以消极弹奏法诠释巴赫的一个典范之作,在这里,古尔德将一切与音乐无关的感受性东西都排除在外,不仅外部世界的现状被排除了,包括外界境况在古尔德心灵世界投下的影像,包括他的生存体验、他的伦理观、他的情感状况和价值判断,所有这些全被排除在外。在消极弹奏的整个过程中,弹奏者身上的织体性是被抽空了的,经过消声处理的,仿佛不是演奏者本人在演奏,而是另有一个抽象的、提炼过的人在他身上演奏,此人只考虑音乐的内在意义,而不把这种意义与外在世界加以对照和类比。“与世隔绝是它的现实。”正是这样一种消极弹奏法,给古尔德比别的巴赫演奏者多得多的诠释自由,使他得以将注意力专注于音乐本身,而不必理会他自己的人生观,也不必理会诸如巴赫音乐中的宗教内涵、时代精神、自传成分等一大堆文献性因素的干扰。就音乐能量而言,古尔德在1955年版的《戈德堡变奏曲》里称得上是一个超人,听者能从音乐能量的热烈释放中捕捉到一丝透骨的冷漠:它是超然世外的,非人类的。消极奏法使古尔德在1955年的版本中自己成了自己的替身,这有助于他保持至关重要的心脑平衡,使演奏听上去既是任性的又是极度克制的,既带点孩子气又成熟得可怕,既传递出一种隐士般的禁欲气氛,又是嬉戏的,无比快乐的,心醉神迷的。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0 15:53
1981年4月,古尔德在纽约曼哈顿东30街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音棚重录了《戈德堡变奏曲》。考虑到古尔德一生中从未将同一部作品重复录制两遍(现场音乐会的实况录音除外),考虑到他在重录这部作品后不到一年半就辞别人世,或许我们可以将1981年版的《戈德堡变奏曲》视为古尔德的音乐遗嘱。去纽约录音的前几天,古尔德重听了他自己26年前弹奏的《戈德堡变奏曲》,尽管从技术角度他仍与这个版本认同,但古尔德公开承认:“我无法与录制这张唱片的那个人的精神形成认同。就好像这张唱片是一个别的人录制的,与我无关。”主体性在1981年录制的这个版本中现身了,古尔德把他生命暮年所特有的那种秋天般的精神状态,以及弹够了巴赫的那份倦怠感和沧桑感,感人至深地在巴赫的复调织体中作了变奏式处理。现在,速度比1955年版明显慢了下来,这是一种适合对话的速度。的确,1981年的版本是对话的产物,我们在其中听到了两个声音,一个是巴赫的,一个是古尔德自己的,它们扭结在一起,彼此是对方的亡魂。我不知道古尔德为什么要把《戈德堡变奏曲》谈得像一个亡灵在弹,或许他深知这是他最后的巴赫了,也是20世纪最后的巴赫。古尔德是在告别。即使这部作品能够放到死后去弹奏的话,我想,古尔德也不会弹得比1981年的这个录音版本有更多的乡愁和挽歌气息。无疑,这个版本是古尔德本人用积极弹奏法------我对此一奏法的定义是:将主体对生命和世界的体验带入音乐的内在语境,作两相辉映的呈现------所能弹出的最具安魂力量的巴赫。在这个巴赫之后,对古尔德来说,已没有巴赫可弹了。剩下的巴赫,让希夫之辈、那些二三流的人去弹吧,随他们弹成什么样子。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2-20 16:03
感谢楼主和15楼这样的条分缕析。。谢谢

ps. 楼主不会是马场道上的吧(天津音院)
作者: 8961373    时间: 2024-2-20 18:53
感谢分享心得,拜读后,受益匪浅
作者: wyw66    时间: 2024-2-20 21:00
谢谢分享!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0 22:36


在图雷克七版《哥德堡》中,Philips《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中“图雷克卷”并未选择1982年版,而是选择了这个首录的1957年版,可见在专家眼中这版演奏的出色,从忠实感的角度讲,它更加全面与完整(两版每个音轨逐一比较,就会清楚“全面与完整”的含义),在精神气质的纯净、架构的清晰、横向与纵向的交合上为图雷克今后的《哥德堡》定了基调,以后所录制的几个版都有所变化(细节上不断的探索),但最基本的东西未变,1982年版与之比较主要是速度上不同,提速之后演奏平添了活力,智趣与幻想因子更显出活跃,但在表现巴罗克的清纯与巴赫的精神上仍然故我,技术运用的另一不同则主要体现在对比上,82年版相对强化了乐句与乐句之间的比性,甚至细化到音与音之间(听听开始主题两个G音明显的力度差别),包括更加华丽的装饰音处理,都力图使变化更加丰富,更有层次,听起来也更受用,而1957年版相对要质朴,那时的图雷克似乎有意减降变化,使得音符一粒粒自心田弹出,效果上则显出巴罗克音乐不事雕琢的美。录音上82年版背景自然更为清晰,定位准确,声音较为自然,聚焦与结像感也出色,只是音压低了一些,57年版音效并不差,但结像感觉上相对不如其紧凑,略为有些音染。      

诠释上,与古尔德81版不同的是,图雷克严格控制着个性,尤其控制着个人情感渗入,防止过多的个性理解干扰巴赫作品本身的精神,忠实于原谱是图雷克诠释巴赫最富艺术价值的准则,我以为:演奏巴赫可以给与一定的个性与情感,却不宜过于热情洋溢,尤其不宜情感泛滥,可以拓宽视野,给与诠释一定的多释与丰富,却不宜逐本求末,增添不必要的花稍,可以给与必要的智趣联想以丰富色彩,却不宜过于现代化和过于“图解化”,《哥德堡》我之所以首荐图雷克的1982年版,就在于它首先保证了精神气质的纯正与织体结构上的一尘不染,它的清晰与横向纵向的比性没有任何人得以超越,除此外,下面这个1957年版亦不可不听,基调是在这里定下的,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由于速度偏慢,演奏需要更多的专注与功力来支撑,在气运的运行与连接更加需要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懈怠,听听主题有6.09分之长的 Aria,如此慢速,颇多的一字一顿,仍然很顺畅,你找不到一丝的        “断裂”,真是好生了得,走键上,57年版的弹性与层次俱佳,,只是偏慢的速度使初接触的乐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的“热身”。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WwoZS6IdOdUsnyzAi-dLA?pwd=y51a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1 11:05


图雷克1982年版值得首荐,在她录制的7版《哥德堡》中,我个人偏爱1957和1982两个录音,特别是1982的这个TROY版(1988年出版),可以说代表了《哥德堡》演绎复调思维的成就,在横向的流畅与纵向的清晰上很难找出比之更客观的表达,7版从演奏速率上看,此版较为适中,但它的超然与明晰令我难忘,你几乎听不到这里带有明显的个人意志,演绎精神与巴赫作品精神接近,听她的《哥德堡》给我第一感觉就是“清”,神清则余皆清,语速自佳,她抓住了此作的“主脉”,尤如一棵树、主干挺直完好,所有的分叉井然有序,演奏的清晰明辨、语速自如、屈伸适度,经纬分明,所有的构架、层次、情趣色彩都在娓娓道来中,没有隐匿、没有怒张,更没有过度的情感渗入,却充溢着智趣与幻想,可以说这是一版回归原作、减降自我表达、却又给听者广阔暇想空间的演奏。

与其它演奏家版本比较,这版《哥德堡》速度算是较慢的,但并不给人甜腻、滞厚感,变奏部分的复调性能相当好,线与线之间的间距很恰当,弱音与强音、弱奏与连奏、特别是断奏与连奏段显得新颖迷人(如第13变奏等),装饰音的运用也并未影响调性感觉,颗粒感出类拔粹,与古尔德的风格相映成趣,俩人在演绎精神与技术风格上有相通之处,但效果并不相同,虽都在尽力于巴赫的音乐性,但可以感觉图雷克偏于“物化”,尽可能理性的拓展钢琴自身的表现力,而古尔德则偏于“精神化”,在听时应关注这一点,如第1段主题就让人心悦臣服,低音的和声异常清晰,却绝不影响上方主题旋律的进行,明与暗、音与音之间那种气的衔接与对比,使音程的间距感极恰如其份,错落有致而又顺畅,而更叫绝的则是那份超然、超然至天真而近乎稚气,却又透着俊秀与浑然天成,如此者还有第1、8、10变奏等,第14变奏弹的果断干脆、一气呵成,第16变奏在节奏转换处(1.48分由前奏曲转入小赋格的节点)把握甚是自然,瞬间即变得有筋有骨,看似自然,其实是为后半部分埋下了伏笔,图雷克的演奏本身就以筋骨感好著称,这在后半部分尤有所体现,如第20、22、23变奏,弹的真叫个妙!将键盘极致化、也更加的智趣化了,再听第27、28等后几段,指键功力几近化境,力度层次非常清晰,不愧为巴赫专家。

从走键上看,图雷克以一种近乎“钝化”的触键方式来表现巴罗克音乐的纯真与质朴,但你听下去的感觉却是“拙”中见巧,这正应了但凡大艺术家才具有的“无为、而有所为”的艺术表演,越听越觉出内蕴的俊秀逼人,这与一些善机巧者醉心于灵巧触键反而弄巧成拙形成鲜明对照。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cVpOWSC3o6C8ooDwRbtCg?pwd=dehk
作者: wpx426    时间: 2024-2-21 11:23
gdyy223 发表于 2024-2-21 11:05
图雷克1982年版值得首荐,在她录制的7版《哥德堡》中,我个人偏爱1957和1982两个录音,特别是1982的这 ...

谢谢您的分享!

这套A Birthday Offering共有3张,我只买到过VAIA版的哥德堡,您的这个TROY版是第一次看到,不知您还有其它2张计划上传吗?谢谢了!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1 13:32
以前见过古尔德还有一个《戈德堡变奏曲》版本,就是1954年版,是加拿大广播公司录制。
该版本速度最慢,比1955版风格更为个性化,这个版本非常少见。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1 13:53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2-20 16:03
感谢楼主和15楼这样的条分缕析。。谢谢

ps. 楼主不会是马场道上的吧(天津音院)

马场道我太熟了,周遭几十年,小哥也熟?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1 14:00
wpx426 发表于 2024-2-21 11:23
谢谢您的分享!

这套A Birthday Offering共有3张,我只买到过VAIA版的哥德堡,您的这个TROY版是第一次 ...

图雷克的 A Birthday Offering 印像中还有一张,但不是TROY和VAIA版的,不日传上来。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1 14:03
simplerbt 发表于 2024-2-21 13:32
以前见过古尔德还有一个《戈德堡变奏曲》版本,就是1954年版,是加拿大广播公司录制。
该版本速度最慢,比 ...

这张有听闻,但我没听过,朋友能否上传一饱耳福?

作者: wpx426    时间: 2024-2-21 14:32
gdyy223 发表于 2024-2-21 14:00
图雷克的 A Birthday Offering 印像中还有一张,但不是TROY和VAIA版的,不日传上来。

有劳了,谢谢!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1 14:52
gdyy223 发表于 2024-2-21 14:03
这张有听闻,但我没听过,朋友能否上传一饱耳福?

无奈我是电脑外行,即便有实物也不懂操作,提供下信息还行,只能看看是否有其他网友们上传。

作者: hanshan123    时间: 2024-2-21 15:59
既有自己听音乐的感悟,又有资源分享,大爱这样的贴子,谢谢。
作者: wpx426    时间: 2024-2-21 16:53
gdyy223 发表于 2024-2-21 14:03
这张有听闻,但我没听过,朋友能否上传一饱耳福?

在垃圾桶里找到了,不知是不是1954年版的,因为没有唱片信息,只有原上传者说是1954年版而非1955年版,但听起来应该是Gould的。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2VB65YhC3NJeiNIuZoFfw?pwd=9wps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2-21 17:23
wpx426 发表于 2024-2-21 16:53
在垃圾桶里找到了,不知是不是1954年版的,因为没有唱片信息,只有原上传者说是1954年版而非1955年版, ...

拾荒者您好~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1 17:34
wpx426 发表于 2024-2-21 16:53
在垃圾桶里找到了,不知是不是1954年版的,因为没有唱片信息,只有原上传者说是1954年版而非1955年版, ...

你只要听开始后的第五小节最后一个音,是4拍还是3拍就区别出来了……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1 17:52
wpx426 发表于 2024-2-21 16:53
在垃圾桶里找到了,不知是不是1954年版的,因为没有唱片信息,只有原上传者说是1954年版而非1955年版, ...

指出一下,是听左手第五小节最后一个音的时长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1 18:01
欣赏古尔德弹琴,主要是他的左手弹琴,特别韵味出彩,可能是他左撇子的因素造成优势。
在钢琴家里面左撇子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几乎只有古尔德一人。
作者: wpx426    时间: 2024-2-21 19:34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2-21 17:23
拾荒者您好~

当时弄不清唱片的来历,听了一耳朵,录音也不太好,加上我并非Gould迷,就trash掉了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2-21 19:59
gdyy223 发表于 2024-2-21 13:53
马场道我太熟了,周遭几十年,小哥也熟?

俺在东站附近华昌道前后呆过有近5年时间,工作就是整天扫街服务客户。整个天津,不论市区还是郊区,几乎跑遍。离开快10年了,很是怀念那阵辰光~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2-21 20:00
hanshan123 发表于 2024-2-21 15:59
既有自己听音乐的感悟,又有资源分享,大爱这样的贴子,谢谢。

深有同感,这帖里营养多多。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2-21 20:02
wpx426 发表于 2024-2-21 19:34
当时弄不清唱片的来历,听了一耳朵,录音也不太好,加上我并非Gould迷,就trash掉了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1 20:15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2-21 20:25 编辑

[attach]1934463[/attach]

尼古拉耶娃1992年的Hyperion版在理解与个性上与图雷克反照,很少听到这样“甜”的、很个性化的《哥德堡》,她的键法也有特点,别人重键的,她几乎是“抚”,或是轻抹般的一带而过(如第一变奏),乐句处理的节奏、轻重音与速度控制,横溢拍峁爬拮约旱摹⒎缪诺母鲂裕行О汛俗鞯睦指杏胂执智俜岣坏谋硐至θ谟谝惶澹诓煌囊粲蚋氩煌奶逖橛氩煌那槿ど剩承├侄危峁爬奚踔潦钦嫦氚阉伞按呙咔保绲�10变奏等几曲,坐在琴凳上的似乎不是尼奶奶,到仿佛是一初涉人世的孩童,弹的一版一眼、方正乖巧,她的长处在于演绎富于想像力,音色极美,不足也明显——结构稍显羸弱, 尼古拉耶娃没能从复调感觉和对位思考这个基本角度有效“切入”,横向的线条与音粒太圆润,而纵向的构架被它生生“滑”掉了, 当然,说尼古拉耶娃演奏的复调感不明显、并非是说这里面听不到复调,而是说她的演奏、两条旋律线之间的“间距”明显不够,间距不够的主因在我看来是:左右手键给的不均匀,造成两条线在“同一时间段”内未能达到均衡显示,右手键的声音过度向左手部分浸润,从而给人以偏“主调”的感觉,(听听第15曲等)。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td7it2NEP4uztmrGQ82Ew?pwd=wlie

Booklet_front.jpg (154.65 KB, 下载次数: 376)

Booklet_front.jpg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1 20:22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2-21 20:28 编辑

羽管键琴版,我首荐兰多芙斯卡,现代钢琴的出现是器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事,更宏亮的声响与更明显的强弱音和机械装置对触键敏感的反应,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这显然是羽管键琴所不具备的,因此,自现代钢琴占居了键盘的中心舞台后,羽管键琴慢慢退出演奏舞台,以至于到1900年前后,很少有羽管键琴演奏家出现,它的复活就源于这位颇具贵妇风范的波兰女性万达·兰多芙斯卡(1879-1959),应该说:巴赫键盘作品,除了管风琴外,多有羽管键琴与现代钢琴之争,本真派们以为只有用羽管键琴演奏才是贴近巴赫作品的精神,而钢琴家们并不赞同,60年代后随着莱翁哈特、吉尔伯特、平诺克等羽管键琴演奏家的掘起与推动,这样的争论已经掩旗息鼓,两者最终在各自的领域相安无事,有竟争但有序,谁也不能”吃“掉谁,但羽管键琴的先驱毫无疑问是兰多芙斯卡,她的这版《哥德堡》应能居于首荐地位。

此版录于1933年,录音太老了,但仍能感觉到兰多芙斯卡的理解与现代钢琴家们不大相同,如第一变奏与以很柔和的明暗处理,远不如现代演奏具有活力,而后面的变奏在力度上又毫不含糊,演奏明显带有“练习曲”风格,情感上不动生色,整曲听下来,它带给我的更多是历史的苍桑感,在表现巴赫此作的精神上,兰多芙斯卡不遗余力,她的解读,表述出老一辈艺术家对巴赫作品的基本理解,这版的意义多在于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部作品的古貌,在老一辈眼中,它并没有现代人理解的那么复杂。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AZoQFCccWMlh4Oqnm3Vnw?pwd=6knf

Booklet_front.jpg (154.65 KB, 下载次数: )

Booklet_front.jpg

thumbCAJZG5DV.jpg (100.17 KB, 下载次数: 342)

thumbCAJZG5DV.jpg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1 21:06
羽版的《哥德堡》太迷人了,真好听,干净清爽,听了后,感觉回不去钢琴版了,这可咋整啊,怎么会这样子滴……?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1 21:14
请问LZ,可否有兰多芙斯卡的巴赫《十二平均律》?
有的话也分享一下,肯定也是特别迷人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2 09:09
早晨在东方红破晓之时,又听了一遍羽版,味道更加浓郁,深感这哪是人听的音乐,简直就是神仙听的天籁之音,妙……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2-22 10:09
谢谢分享。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2-22 10:56
simplerbt 发表于 2024-2-21 21:14
请问LZ,可否有兰多芙斯卡的巴赫《十二平均律》?
有的话也分享一下,肯定也是特别迷人

这里有~~兰多芙斯卡的巴赫《十二平均律》
pan.baidu.com/s/1jPh4j?entry=dalipan

20150326目录里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2 11:07
simplerbt 发表于 2024-2-21 21:14
请问LZ,可否有兰多芙斯卡的巴赫《十二平均律》?
有的话也分享一下,肯定也是特别迷人

有,待上传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2 11:10


兰多夫斯卡这版LP 的《哥德堡》于1945年6月录于纽约,RCA“不朽系列”,可能由于是LP直转,我感觉声音效果并不比上一张EMI“参考系列”的1933版优异,表噪声浓了些,但也正因为没有过多后期修饰相应味精也少,平衡相对也靠前,乐器的聚焦感更集中,听起来反而直观。

演奏总的精神气质无大异,这样伟大的演奏家对作品认知与诠释一旦定型,不会轻易改变,如果说有变化,我以为直观上1945版诠释的精神更为刚硬,走键也随之下沉下潜,能听出低音区就更为坚韧与沉着,键法果断刚强,情调苍劲有力,两相比较1933版就平稳一些,音色的变化稍显丰富,我个人以为,除了声音效果的不同,两版同样优秀,均有收藏与欣赏价值。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WAqj83uUeVwgNMH1dU0qQ?pwd=b6y5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2 11:13


尤金娜在前苏Melodiya唱片公司的《哥德堡》完全个性化,她所着力刻画的并非巴洛克复调的巴赫,她也并不特别在意于巴赫赋于作品严谨从容的赋格精神,而是在诠释作品中渗入了刚强冷峻、清澈见骨的个人性格,有力的击键与清澈的音色让音乐平添了坚毅而卓而不群的气色,能演奏出这样《哥德堡》的人,纵使门庭冷落,但绝不会是弱者。支撑着演奏的,并非全部来自于艺术层面的巴洛克复调架构,而主要是演奏者透过作品所传递的个人不凡经历与孤傲气质,这是她远不同于尼古拉耶娃甜美而大而化之的《哥德堡》,也不同于颇受好评、多姿多彩的加夫里诺夫之处,这也正是我看重的地方。技术并不那么完美,演绎精神也与巴赫有相当距离,但她所传递出的信息却超越了艺术本身,披露出人性与人文的深刻气息,《哥德堡》版本何其多,图雷克、古尔德、朱晓玫等都可称翘楚,但“现象级”的我个人以为只有古尔德与尤金娜。

这样完全个性化甚至有几分迷人的演奏为什么得不到cm人的掌声?除了六、七十年代的铁幕壁垒与旋律唱片公司市场覆盖率有限外,更深层原因在于我们业以形成的甚至是固化了的欣赏习惯,也在于一直以来专业cm人欣赏观的狭隘。真正的cm人(包括专业与非专业)同时需要两种素质,一、专注力,没有耐久的专注就没有古典音乐,它包括了a:对作品的深入了解,b:对版本广博的听赏。二、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培养客观正确的欣赏观,这一点非常重要,cm人必须明白,偏颇甚至偏激都会把音乐的视野收窄,甚至形成偏狭的追捧与排斥,它会远远脱离开客观轨道。

技术层面无须多言,指键上的清晰首先源于头脑清晰,装饰音虽然并不正规,但并不离谱,主题与变奏也并未夹裹过多音乐之外的个人情绪,她的《哥德堡》之所以“清晰”这是一重要的因素,没有背负,也没有刻意的诉求,我很少听到像尤金娜这样能把第一轨主题弹的这样超然物外而又扼要简明,这样的“无欲”怎么能不“清晰”!世间事大抵若此,欲望越少灵魂便愈透明,眼睛浑浊也往往因为心思过于复杂,透过尤金娜如孩眸般清澈的《哥德堡》我们如瞥见她如冰雪般的内心——刚强、孤傲、简约而又清澈,这样的演奏也许并不迷人,但你若静观,会坦然接受附着于音乐之上的个性。

当然也无须为尊者讳,此版弱点也存在,复调感觉上稍差一些,前半部分过快的速度显得缺乏些情趣,某些乐段处理过于简约,简约的还未及细观(演奏者自己也来不及细观)便“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另一必须指出的是对左右手间距感处理略嫌仓促随意,两者并未总能形成一个恰当的复调式的架构与乐感。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qIvL6D6Xf0LyNGCQdmrww?pwd=71r3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2-22 11:21
simplerbt 发表于 2024-2-21 21:14
请问LZ,可否有兰多芙斯卡的巴赫《十二平均律》?
有的话也分享一下,肯定也是特别迷人

听了一会,还是觉得里赫特的平均律耐听~~

这里搜到了几盘 兰多芙斯卡 的录音,希望您喜欢

pan.baidu.com/s/156ZWS7Iif9KrzEF5vNyRZA?pwd=mk1a



作者: zeppelin    时间: 2024-2-22 11:29
gdyy223 发表于 2024-2-22 11:13
尤金娜在前苏Melodiya唱片公司的《哥德堡》完全个性化,她所着力刻画的并非巴洛克复调的巴赫,她也并不 ...

这版就是收录在世纪伟大钢琴家中的那个吧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2 12:29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2-22 10:56
这里有~~兰多芙斯卡的巴赫《十二平均律》
pan.baidu.com/s/1jPh4j?entry=dalipan

谢谢分享!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2 12:41
本帖最后由 simplerbt 于 2024-2-22 12:42 编辑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2-22 11:21
听了一会,还是觉得里赫特的平均律耐听~~

这里搜到了几盘 兰多芙斯卡 的录音,希望您喜欢 ...

哎呀,这么多,这得好大的爱才会拥有这么多,谢谢谢谢!

如此一搞,钢琴版我是要明显的放弃了,什么里赫特、古尔德之类的,显然不在一个频道上,羽版才是巴赫键盘乐的原味……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2 12:44
gdyy223 发表于 2024-2-22 11:07
有,待上传

期待中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2 12:51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2-22 11:21
听了一会,还是觉得里赫特的平均律耐听~~

这里搜到了几盘 兰多芙斯卡 的录音,希望您喜欢 ...

不过没明白的是,你有这么多的羽版,居然还停留在钢版上,不知为何?你是怎么听的?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2 13:00
本帖最后由 simplerbt 于 2024-2-22 13:05 编辑

这么说吧,羽版一开声,整个房间四周瞬间流淌洋溢着古味盎然,太美妙了……这是钢版所不能及的。

作者: wpx426    时间: 2024-2-22 13:13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2-22 11:21
听了一会,还是觉得里赫特的平均律耐听~~

这里搜到了几盘 兰多芙斯卡 的录音,希望您喜欢 ...

你应该用胆机,换上古董管,推LS3/5箱子,关上灯来听就对味道了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2-22 13:26
wpx426 发表于 2024-2-22 13:13
你应该用胆机,换上古董管,推LS3/5箱子,关上灯来听就对味道了



作者: lzleele    时间: 2024-2-22 13:43
谢谢老师们的精彩分享和聆听指导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2-22 14:35
谢谢分享。
作者: gaohongdxad    时间: 2024-2-22 16:40
认真拜读、仔细学习、逐一收藏,感谢楼主及上传资源的大佬详解巴赫!
作者: sportchen    时间: 2024-2-23 09:15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2-22 10:56
这里有~~兰多芙斯卡的巴赫《十二平均律》
pan.baidu.com/s/1jPh4j?entry=dalipan

谢谢分享

作者: sportchen    时间: 2024-2-23 09:23
谢谢楼主的乐评和资源分享,跟帖挖宝
作者: hexisijun    时间: 2024-2-23 11:01
多谢楼主的分享和解读,这样精彩的帖子值得收藏。
作者: yngjpyq    时间: 2024-2-23 12:02
谢谢分享。
作者: llok    时间: 2024-2-23 16:43
认真拜读、仔细学习、逐一收藏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3 19:09


意大利协奏曲是巴赫的代表作之一,巴赫创作的初衷是在一架键盘上营造出独奏与合奏的对比效果,它当然是为当时的羽管键琴而作,巴赫当时给出的标题是:依照意大利趣味的协奏曲。

在当时的德国,以协奏曲与歌剧为代表的意大利音乐蔚然成风,人们对那些老套的、复调的、宗教的音乐早以厌烦,而以意大利式协奏曲为代表的欢快活泼的、清新优美的、世俗的主调音乐普遍受到喜爱,老巴赫也并非总是“一根筋”,他又是维瓦尔第忠实的拥趸,他同样也需要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作曲才华,而不仅仅是管风琴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首具有经典价值且对后世协奏曲式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便应运而生。

现在回过头去看,巴罗克与古典初期数以千计的大量协奏曲都被时间的大潮淹没了,而这首《意大利协奏曲》却具有了恒久的经典价值,特别是巴赫在一架键盘上创造出独具风味的对比合奏效果与音色明暗的阴影效果,给人以难得的品味与美感,这是当时任何一位作曲家都没巴赫做的完美。

这部作品明丽欢快的优美曲调与巴赫许多严肃内在的复调作品大相径庭,演奏时间仅有14分钟左右,由于是主调的、旋律性的,听起来十分愜意,结构上无须多说,仅提示一点:第一乐章开头主题很明显是模仿乐队全奏,0.39分(古尔德版)独奏段落出现,右手是独奏的旋律部分,左手则模仿乐队简单轻微的和声,之后,合奏与独奏交替出现,可以大致按这个思品赏作品细致入微的对比与明暗效果。

版本首选古尔德与布伦德尔,古尔德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具有超出一般的在键盘上驾驭多声部的能力,这样,他在演奏起诸如《意大利协奏曲》这样具有独奏与合奏效果的作品时,特别能表现出力度层次变化与音色的明暗效果,不仅力度层次清晰之极,运行与脉络之顺畅也出色,确是一版代表巴赫创作风貌的佳作,1959年的古尔德神采飞扬、技艺娴熟,多难的技术段落也挥洒自如。

《第1.2号帕蒂塔》的触键在古尔德所有巴赫中最出色,它有一种超然于世外的东西在漂浮,能带给你无声的幻像感,“阿勒曼”与“库朗”都反映出这一时期触键上的特点,挟御而裹仙风,行走如风却清澈爽俐,洋溢着难以遏止的飞扬的精神特质,古尔德演奏“萨拉班德”时独到的魅力也定型于这一时期,即音绝而意绵长。音断而神未断,显示出旁若无人的神游色彩,第五曲“小步舞曲”的演奏的音体清丽、节奏生动,音粒的跳跃感与明暗对比都堪为精妙,你再听“吉格舞曲”,天赖之音!

第2号的“序曲”百听不厌,短短3分多钟,三幅不同而又绝妙的图画脱逸而出,如来自空灵的天音披撒灵光,我始终认为古尔德巴赫之最大特色、就在于他大胆摈弃附着于巴赫身上的神学元素,而将其带入绝妙的音乐世界中,在这里,精神与音乐合于一体,再听第2号第五、六曲的“回旋曲、奇想曲”,右手的线性与左手的构架融合如水乳,特别是第六号“奇想曲”,左手键精妙无比,无人可及,古尔德左右手键的均衡度天下第一,一般钢琴家普遍右手强于左手,这里原因复杂,既有大脑左右半球先天因素,也有后天训练因素。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Qmqowh0nMkNdElHc-8D2Q?pwd=8ddd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3 19:20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2-23 19:30 编辑


图雷克版被《企鹅》冠以“三星带花”,这版唱片出自sony为她2003年去世而再版发行,以示纪念,但原始录音应来自TROY或VAIA唱片公司的图雷克 A Birthday Offering,不知确否,图雷克一直签约美国小公司,发行量与影响力很有限,因而她的唱片并不好找,《意大利协奏曲》同样演奏的神采飞扬,做为同是大键琴模式的代表作,图雷克的演奏幅度似更为广阔些,极富音乐的表现力,她没有丝毫的娇柔做作,魅力却在举手投足间自然显示,左手的和声棒极了,使得整个演奏浮雕般的凸凹明晰,既质朴自然,又大方得体,第二乐章格外的有一番“沉潭静水”般的潇然洒脱,偶有涟漪击荡也是发自深处,使你不由自主的静心揣摩,真是大家手笔。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kgo3Wb0qSCyuFVLTT1HcQ?pwd=lj6r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4 17:09
好文!
听音乐听到这份上,高级……
作者: lzleele    时间: 2024-2-24 18:15
元宵吉祥
作者: wpx426    时间: 2024-2-24 18:32
本帖最后由 wpx426 于 2024-2-24 18:39 编辑
gdyy223 发表于 2024-2-23 19:20
图雷克版被《企鹅》冠以“三星带花”,这版唱片出自sony为她2003年去世而再版发行,以示纪念,但原始录音 ...

看了您的小文不免勾起了俺的考据癖。A Birthday Offering其实一共4张由TROY公司原发,后转VAIA发行,编号为:1041,1051,1029(哥德堡)和1040(Partita 1,2,6),这4张被企鹅评为三星带花。我清点了一下自己的收藏,只缺了1040。您说您这张是她去世后Sony发的纪念碟应该是对的,因为它不属于VAIA那4张中的任何一张,但是,BWV989,971(意大利协奏曲),确实选自1041和1051中的录音。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4 20:09
wpx426 发表于 2024-2-24 18:32
看了您的小文不免勾起了俺的考据癖。A Birthday Offering其实一共4张由TROY公司原发,后转VAIA发行,编 ...

有图吗?
无图无真像
上图是硬道理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5 11:29


“哥德堡”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尽管音律好听,但初涉者面对这样庞大的变奏曲,掌握起来往往力不从心,有可能越往后听越迷惘,也就失去了欣赏性,音乐只有听明白点才有兴致,才有继续探求下去的渴望,若使人如坠五里雾中,音乐的魅力会大大减少,据我所知,“哥德堡”全部32曲,越向后听的人越少,在结构上难与掌握是其中的主因。

1、全部32曲,第1曲主题,第32曲回归主题,那么变奏部分一共30曲,这30曲分成10组,一组3曲,而每组的3曲中,格式大致相同,即:第一首、发展主题的某种个性,第二首,采取幽默和华彩的音型节奏,第三首、采用严格的卡农曲方式(第30变奏例外),以不同的声部模仿同一旋律,如果听时能自觉的按顺序分组去听,难度会减轻不少,道理很简单,每组中的三曲基因差不多,就像亲兄弟,当然有差别,但怎么也近亲缘。

2.《哥德堡变奏曲》这个题目是后人所加,巴赫给出的标题是“包括一首咏叹调及其变奏的键盘练习曲,为有两个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注意,是为有两个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这是一句关键性的说明,按照当时作曲写谱习惯,两个键盘的谱子是分列的,也就是说,中高音区的主旋律部分与低音和声部分的谱子是分开来写的,也就是说,如果用羽管键琴演奏,我们能更清晰的听到低音的和声线条,而用钢琴演奏,由于它只有一层键盘,你很难分辨清楚低音的和声进行,不知这样说你能否理解,但弄清楚这一点,对弄清楚下面的说明非常关键。

3、这首变奏曲毫无疑问是主题变奏(根据主题展开变奏),但它在后面的30首变奏中,根据的不是上方的主题旋律,而是下方的低音和声线条,听好这首变奏曲的难度主要在这个地方,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迷团,更大的迷团在后面,在主题全部32个小节中,每一个小节只有一个低音参与进这条低音和声线条,也就是说,一小节兄弟几个,只有一个哥们能进入到“领导班子”,能明白难在哪吗?人耳本身就难以将低音和声部分自觉连成一条线,否则,和声就会变的像东方红太阳升一样简单,而你再每小节只截取一个低音,再将这32个低音断续的组成线条,再让我们听出它来,再让我们自觉将其与后面的30首变奏联系其来,这难度实在太大了!但事实如此,作品的结构就是这样的,难度也在这里,除此,在写作上没有第二个解释。

4、这是32个小节中的32个低音,后面全部的变奏都是据此而来,尤其需要重点注意前四小节这条下行的低音线,(5 4 3 2 1),它是这部作品整体构成的基础,或者说是纲领,有出入么?当然有,但大体以此为基础,接近的为严格变奏,出入较大的为自由变奏,全部30段变奏基本上由这两种变奏方式构成,这需要在亲耳聆听中注意分辨,

5、低音和声前四小节这条下行的旋律线其实整个这部作品的旋律特征与和声特征,怎么讲?意思是说:这部作品许多的旋律构成都是下行的,音阶由高向低流动,和声也较多的在下方位进行,这个特点伴随着整部作品和很多变奏,这几个低音音符自然也就成了变奏的基础与和声的基础,听熟这部作品,这个音乐特征会越来越清晰。

6、分段上,第10变奏(小赋格),第16变奏(序曲),第22变奏应视为三个重要的节点,特别是第16变奏将整部作品一分为二,该曲为法国风格序曲,它自身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两声部前奏曲风格,后半部分为三声部小赋格,而第10变奏与第22变奏则分别为前后两部分的中间节点,结构设计十分巧妙,掌握这三个节点也同样会使欣赏变的相对容易一些,至于它的其它细节,包括音乐之妙与结构之妙,除了听,没有什么捷径。


上传这版是美国著名爵士钢琴家基斯·加列特1989年1月在日本的录音,由ECM同年出版,羽管键琴版由于乐器本身的特性,本来就比钢琴版清晰,而加列特此版简直清晰的令人发指,清晰至你能一眼看穿它的织体结构,对于有心了解这部作品结构的爱好者,我实在找不出比之更合适的演奏版。

我认识加列特是他钢琴版的老肖《24首前奏曲与赋格》,当时就赞叹他不仅玩通爵士钢琴,纯古典作品也弹的这么溜,后来听闻他的羽管键琴更棒,而这部《哥德堡》让我大饱耳福,真乃是多彩多艺,不仅如此,演奏的精神气质很贴近巴赫作品的精神,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理解基本能与作品的精神与脉搏“同一律”,再加上无暇的键盘技巧,演奏的灵动而优雅。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KKodKyhj-bZmS9JD2syHg?pwd=lmqr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5 11:37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2-25 11:55 编辑

https://pan.baidu.com/s/1b9a2f1Uk0SgR3fBaiA3MTQ?pwd=fs0u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2-25 11:49
谢谢分享。
作者: sportchen    时间: 2024-2-25 11:57
gdyy223 发表于 2024-2-23 19:20
图雷克版被《企鹅》冠以“三星带花”,这版唱片出自sony为她2003年去世而再版发行,以示纪念,但原始录音 ...

谢谢分享经典版本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5 16:51


“大无”是所有大提琴家的终极表演,这还不仅仅在于演奏“大无”需要极高超的大提琴技巧,而更在于不管你演奏了多少遍,对于大提琴家它始终是未决命题,它庞大的组织结构,雄浑豪迈的气度,广阔无边的维度指向,包括蕴含于其间的音律性,都需要演奏家刻苦钻研,辅之极精细的艺术处理才得以触及。而对于听者,同样需要清其心、静其耳,才能随之抽丝剥茧,感受这些令人心动的伟大音乐。

很难数清究竟有多少版“大无”,斯塔克一生就录了7版,可见钟爱到什么程度,也可见“大无”始终深奥,需不断探索。版本上,你很难去划分它们之间的艺术等级,但有几个版不能不听,除了斯塔克,富尼埃,卡萨尔斯,我个人同样赞赏的有:一、荷兰巴洛克大提琴家安奈尔·比斯玛1992年的Vivart版,二、Philips1992年今井信子的中提琴版。

荷兰是复古派(古乐器演奏)的策源地,而安奈尔·比斯玛(1934-)是其中最重要的巴洛克大提琴演奏家,巴洛克大提琴与现代大提琴差别很大,最重要的差别有两点:1、巴洛克大提琴是一水的羊肠弦,它的发音温暖但显然没有现代大提琴清亮,弓较之现代的直弓也要松软,演奏起来相对随性自如,但在音准与精确上难度要大的多。2、除了共鸣箱体略小外,另一个明显区别是巴洛克大提琴没有支撑底柱,演奏时需要两腿夹住箱体。

比斯玛这个版本在我所听过的“大无”中最接近巴赫原旨,这还不仅仅是硬件与巴赫时代大致相仿(除第六组曲专为五根弦的大提琴而作外),主要是他演奏出来的精神气质颇具天圆地方、畅流浩翰而又腾云走马的宏观景像,呼息感较之其它版本要自由的多,气运也完满,正因为视野开阔,宏观大方,速度上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虽节奏与其它版本比较很有不同,但你很快就会被他独特的艺术处理所吸引、听听第一号前奏曲和库朗特(7.37分),很少有其它版本能提供出如此灵动自由又伸缩弹性的律动空间,尤为难得可贵的是,在这看似随性的演奏中,实则透着精研与精湛的分寸感,你听不出丝毫的草率,连分句的尾音都处理的很见讲究。第二组曲显示出比斯玛对作品情绪准确的把握,他把那种莫名的哀伤与陡峻节奏很鲜明演示出来,颇具弹性的速度对比让演奏有更从容的情绪转换空间,第3曲库朗特(8.13分)如天外飞仙般,兀直但对全曲是很大的丰富。第三组曲明显烙上比斯玛鲜明的个性印记,前奏曲与几个快板都拉的飞快,透着自信与辉煌,也使后面中速阿勒曼的娓娓道来显得尤有说服力,这首演奏以强烈的对比给我留下深刻印像!全部六首的演奏极富新意,别样但有独到的艺术指向,至少其杰出的乐感与亲切的音乐性更易为听者所接受。


今井信子中提琴版的巴赫大无值得听,此版的听点并不在于演奏有多出色,而在于因硬件不同而形成独具的艺术特性。
我们知道中提琴比大提琴高八度,因而中提琴演奏“大无”无须调弦,但音高上扬八度后初听很觉怪异,接受它需要一定时间的热身,比如第一号G大调前奏曲听惯了大提琴版就很难适应中提琴清亮上扬却又紧崩的音色,特别是高音区。
此外,大提琴的共鸣空间显然比中提琴要充裕的多,你就不要指望中提琴演奏“大无”能带给你多少雄阔豪迈的开阔气息,所以,初听你会感觉整个的精神世界被缩窄了,在某种程度上,中提琴演奏让无限度的大无有了限度,这不能不说是硬件本身的局限所致,我之所以推荐它主要是源自今井信子的胆量,敢用高八度的中提琴演奏大无风险很大,绝对非同小可。
音迷对此了解不多者,很难理解这其中巨大的难度,我仅举一例:中提琴版前奏曲尾声一次次冲上高音G是带有相当大风险的,它绝不容许高音G有丝毫的脆弱——这个音的脆弱意味着塌陷!意味着方向感的虚无!而今井信子的演奏显然成功,她在技术处理上无暇疵,她的清晰、清亮与细节照旧能给人以美感。
不要试图用今井的中提琴版去和大提琴版比较,没有可比性,但有一点肯定:今井的中提琴虽然小一号,但她的技术发挥与精神气质仍然一流,而我所尊敬的就在这里——既便空间与能量有限、她仍能在这个稀缺层面做到最佳。

比斯玛版:https://pan.baidu.com/s/1fllWo7uInHojX-RLkltODg?pwd=olrl

今井信子版:https://pan.baidu.com/s/1ezs1H6cBceVPHn4SIsN-2g?pwd=0oa2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2-25 18:25
谢谢分享。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8 18:47


这是迄今我最喜欢的一版平均律,怎么说呢?它就像一本编辑优良的书,将巴赫此作的方方面面——乐感、技术、精神、宗教因素,大至结构脉络内涵气息,小至细部细节隐约线性,都交待的明明白白,且正宗不走样,我尤其叹服她架构上的功力,结实清晰,又绝无僵硬感,于一览无余的架构中透着隽秀与生机,细论起来,以结实的笔触将架构立起来不难,难在同时辅之于血肉,让它活起来,因为有血液在流动,才会脉络畅通,演奏才不死板,这构架才是活的。

这版演奏富于内在蕴含与张力,不要被第一号舒缓温馨迷惑,既使它语调亲切,筋骨感仍很强,演奏的并不松,反而是结实,这从第二号c小调上更鲜明体现出来,于自然中透出岩石般的坚挺,接下来的赋格与升C大调弹的多棒!那种铮铮的声音极有博动感,让人感觉到琴弦的“紧绷”,简洁的笔触有点类似书法中的瘦金体,透着结实的筋骨,而你又能分明觉察出几分令人着迷的木讷与伶俐,接下来的音色阴沉沈郁,尽管笔力简洁,但声音延伸如脉落之伸张,升c小调给我第一印像就是适度,并未完全沉溺于精神层面中,而是兼顾了乐感与构架,由此彰显出巴赫此作的雄健与开阔,听她演奏,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

图雷克在不损害织体原型的基础上,能有效发挥现代钢琴在力度强弱与音色变化上的优势,特别是弱奏,尽量与以乐句与“恰当”(功力在此、魅力亦在此)的力度音色变化,使演奏活起来,借此更深一层挖掘出依附于每一调性之上更丰盈的内涵与不同调性色彩,因此,同样的曲目总是听她的感觉更丰满、更有味道,她的轻吐尤让人印象深刻,眼光也并未停留于表层,而能透过音符看到里面更多东西,找到别人容易忽视掉的微末细节,在我听过的平均律中,图雷克在细节上可谓独具慧眼,她的演奏,以对细部的充分挖掘和与对情感因素淡然处之这两点上极出色,升c小调和降e小调的演奏,都以超脱淡然的笔触来应对被人们认为“充满神圣与崇高诉说伟大高贵情感”的绵长乐章,越是如此淡然就越迷人,正所谓浓则以淡之、淡则以浓之,对深具情感的乐章,笔触适当淡然,其实反到拉开了更丰富的想像空间,图雷克高明地将这空间余地留待聆听者自己去想像填补,她已经以简洁的笔触、适度的情感色彩,预留出明晰的行走路径,然后以这耐咀嚼、音断意不断的声响、引领听者共同沐浴于如天光般的普照之下,这才是真正的神游!这才是高明的诠释。

听图雷克有时让我联想到古尔德,特别是快速段落轻脆利落的琴风,古尔德与之颇有几分相像,俩人都有敏锐的节律感,但细品在键感上还是有着明显差别,古尔德更轻灵,弹性更好,图雷克则沉浮有度,弹性足够好,但同时注重指键下压与力度微妙的变化,因而在重拍上比古尔德更丰腴,古尔德演奏的巴赫提供出无与伦比的层次变化与精湛的均匀度,图雷克的平均律则构筑出如造影般的清晰结构与方正工整的规模布局,演奏充盈而又充满活力,俩人各在自己的擅长与风格特色范围内,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平均律,情感上,图雷克已属淡然,但与古尔德比较,还是深入地多走了一二步,因此若论深入,图雷克愿意更自觉追寻巴赫内里深层次的精神气质,全部48首听起来,图版较之情趣更为和缓圆通伸张自如,色调上更显出丰盈多彩,当然,这绝非优劣,而只是风格不同。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gbBMlTAgoFUVaYR9i3pgw?pwd=mkov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2-28 19:44
谢谢分享。
作者: wpx426    时间: 2024-2-28 19:47
gdyy223 发表于 2024-2-28 18:47
这是迄今我最喜欢的一版平均律,怎么说呢?它就像一本编辑优良的书,将巴赫此作的方方面面——乐感、技 ...

我的问题是,听上图雷克后,把古尔德弄丢了



作者: simplerbt    时间: 2024-2-28 20:58
wpx426 发表于 2024-2-28 19:47
我的问题是,听上图雷克后,把古尔德弄丢了

你这是听来听去还是停留在钢版上,没有进入羽键版,几乎是原地踏步呀……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2-29 07:44


演奏家(包括指挥)中争议最大的有俩人,一是卡拉扬,一是古尔德,俩人虽作古多年然争议未消,卡拉扬另说,在古尔德这争议有两点,一、有评论说他的巴赫异端,分为两点:1、完全摈弃精神(宗教)因素,2、演奏过于机械,二、认为他的唱片有偏倚于录音技术的倾向,甚至有愤愤认为古尔德唱片是“录音拼接与多番剪辑”的结果,几乎完全否认古尔德这个“人”演奏本身。当然他俩也同时得到极多人追捧与偏爱,这个不消讲。

这两点都可商榷,音乐作品抽象性本身就为诠释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越是经典作品,可供多种风格诠释的空间就越大,多种风格演奏同时取得成功在乐界屡见不鲜,我多次说过:没有一个诠释者、没有一种演绎模式能“通吃”。古尔德的巴赫不能说完全,但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摈弃掉巴赫身上的神性与浑厚沉积气息,但他成功之处恰就在他的大胆“摈弃”!他在摈弃的同时、却以前无古人的方式展现出巴赫作品中音乐性一面,他指下的巴赫,你几乎听不到神学气息,却清晰再现了复调音乐的精髓,我还未见有其他演奏家能这样清晰再现巴赫的多重线条,本能揭示它的音乐属性与复杂的对位技巧,同时又充斥着难以言表的幻想与神游气息。

至于演奏的机械要看怎么说,古尔德有着精辟的力度表达,而且持续力度与均匀度天下无双,他的座姿最低(一把座了几十年的低矮小破椅子),对键盘几乎施展不了下压力,因此指键的力度几乎全凭指关节的弹性,而均匀持续的力度又正好与巴赫独特的理性化细微详解一拍即合,又正好清晰地演化出作品复杂的线性与纵横交错的空间迷局,我恰认为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也正是他指下巴赫的与众不同处,这版平均律就是一极佳的注脚。

巴赫是深具赋格向心力作曲家,他的平均律尤然,因此从本原上讲,如何清晰表现线性?如何将左手的低音和声部分与右手的主线部分(当然是变化而非固定的)合理交插布局,同时清晰展现,对每位演奏家都是巨大考验,任何一位演奏家也绕不过这一点,脱离开赋格与对位,就不是巴赫,我从不否认巴赫平均律里博大的精神世界,这也同时为我所向往,但问题是,那只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个方面,并非全部,而且几十年来鲜有演奏家真正从另一角度重新诠释解读,人们太习惯于宗教神化的巴赫,而鲜见音乐的清爽的纯粹的本原的巴赫,而古尔德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的删繁就简,重新做回巴赫的本原。

这版《平均律》在我听过版本中最快,比稍快的埃德温·菲舍尔还快,但总的看并不显匆忙,何也?菲舍尔是快慢结合,古尔德则多是匀速,如何均匀的表达历来是古尔德演奏思路的一基本考虑,可以听听前几首线条与对位之清晰,左手部分与右手一样得到强调,毫无一些演奏重右手而轻左手、或右手清晰而左手含混的弊端,可以这样说,他最优异解决了在右手主题变化行进过程中、左手低音线条被忽略的不合理现象,图雷克均衡性也不错,她也注意到左手键的“上提”,不同则在于:图雷克的右手键未能有意识的“下压”,因此解决最彻底的只有古尔德,听他演奏,你能感觉多重线条的清晰,有时却较难分辨出左右手,因为比重一样,才难与分清,他的《平均律》以充分大键琴化的模式、至清至简的音响色调、重新打开了巴赫此作最初的原创本意。

当然,古尔德绝非完全摈弃掉精神,他只是最大限度地将其简化了,能与以一定的空间神游即可,这在第4号升c小调与第7号降E大调的序奏听的很清楚,而第8号降e小调前奏曲没有任何人这样弹,太多的断音让人费解,他几乎剔除了被人们普遍认同的高贵情感部分,代之以断续般的“吟诵”,然却又将赋格部分演奏完全连成一线,脉络畅然通顺,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句逗,清瞿但神游色彩不减,这时的古尔德一如继往的旁若无人,只在意于自己的神思飞扬,线条血脉通畅,然音粒则挟裹情愫一个个端然跃出,除非对他抱有偏见,否则,他独特的表情方式同样具有独到魅力。第10号e小调我很欣赏,在左手持续低音伴奏下,右手的主奏更显情趣盎然,然后是左右手同时在两条线上“主奏”,真漂亮,第12号f小调前奏曲弹的孤漠淡然,比图雷克还淡然,而这淡然的支撑,又是古尔德独具的神游色彩,因而不乏味道。

第二卷演奏与第一卷一脉相承,情感与技术均无明显分界,如第13、14、15号就将古尔德指键精妙的弹性、两手无与伦比的均匀度表露无遗,意趣盎然。他的不足在我看来某些乐段显的过于简化,由于情感空间被压缩,听感上少了一些味道。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rcWXSablGESc79Cov0xQ?pwd=rnmh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2-29 08:18
谢谢分享。
作者: leotest    时间: 2024-2-29 09:47
不错,谢谢几位的感受分享。
作者: 青蒸豆腐    时间: 2024-2-29 10:25
品鉴大佬的分享,获益良多。
作者: Lee123x    时间: 2024-2-29 21:08
感謝分享
作者: wpx426    时间: 2024-3-1 10:43
gdyy223 发表于 2024-2-29 07:44
演奏家(包括指挥)中争议最大的有俩人,一是卡拉扬,一是古尔德,俩人虽作古多年然争议未消,卡拉扬另 ...

不怕贻笑大方也谈点个人感想。很羡慕象楼主这样的弹琴高手(也许是专业人士)能从技术上感受不同演绎带来的变化及其原因。本人不会弹琴,只有不同演绎进入我这榆木脑袋后的总体印象,这就差档次了。好在一钢琴家(当然非著名)朋友多年前教导过我,听/弹巴赫嘛,首先线条要清晰,并在钢琴上演示”线条“是怎么回事,我赞同楼主说古尔德的线条是最清晰的,这点俺get到了

我笨脑袋的总体印象是图雷克更”古朴“更符合俺榆木脑袋里对”巴洛克“的刻板印象,而古尔德比较”现代“(现在还有更”潮“的演绎)。当然现在来看无所谓好坏,只是你喜不喜欢。联想到现在演莎士比亚都穿现代服装了,歌剧舞台上奥赛罗带着贝雷帽腰系武装带别着小手枪,古尔德算小巫了。只是俺入不了戏,俺特佩服能同时欣赏穿铠甲和带贝雷帽的奥赛罗的朋友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3-2 13:04


羽管键琴噼里啪啦的声音为很多人不喜欢,它在力度与音色上的表现力无法与钢琴相比,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表现复调音乐的层次上它比钢琴有优越性,钢琴左右手的力度如果弄不好、或指键与脚踏板配合不佳容易造成音染,换句话说:高、中、低音区有可能被遮掩,这在演奏主调音乐时无大妨碍,有的钢琴家还特意要这个音染效果,但演奏复调音乐不行,复调音乐在本色上就要求层次清晰,表现不出对位的精准与复调的线性会背离巴罗克音乐的精髓,遇有这样的演奏,我一般会称之为距巴罗克或巴赫的精神偏远,平均律名版中,李赫特、尼古拉耶娃、索科洛夫都如此,都有甚佳的艺术性,又都在复调的层次上有所不足,而古尔德、图雷克、古尔达则胜在层次清晰,他们的演奏更贴近复调音乐的神髓,至于个人好恶是另一回事,我同样也欣赏李赫特的“重新洗牌”和“浓墨重彩”。

羽管键琴在表现声部层次上的优势恰恰源于它在音色与力度上的弱势,因为手指下压在力度上的反映微小才反过来不会对音区互为侵染,也才不会遮掩其它声部,说它所有音强度都一样不确切,它的变化微乎其微但不是没有变化,听习惯了羽管键琴仍然能感觉出在力度与明暗上的变化,这显而易见,当然,听这种乐器需要更加的专注、更加的精心,前题是:或者你真心喜欢,或者你真心研究,二者不居其一,很难有耐心将大键琴全版听下来,更难于在几个版本中精心分辨其中的差别,大略的听,它难免不“噼里啪啦”。

键盘演奏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对音乐的表达并不仅限于力度与音色变化,音符与乐句的布局、对作品的理解、技术应用,乃至于速度、弹性、表情、层次等,可供欣赏处颇多,兰多芙斯卡与瓦尔哈都是巴赫专家,但他们羽管键琴版的平均律反差很大,一个追求在精神纯正思维下的气魄与力度,一个则是内敛框架下的柔和与理性,可以感觉一下兰多夫斯卡如何控力度的强弱、音色、明暗效果和音符的时值变化,再听听瓦尔哈乐句与音符的端正,规范的就像一循循善诱的教师,他体面的处理每一音符,力争使之与巴赫精神相符,再听听第4、8首,听听俩人不同的低音和弦,以及如何处理宗教情感,如果你认为它是宗教的。

兰多夫斯卡(1879-1959)此版于1949-1954年录于她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克维尔的家中,用时长达5年,你很难想像七十多岁的兰多夫斯卡还能弹奏出这样刚劲的力度、刚强的结构、并在这样的宏篇巨制面前始终保持稳定的速度,这肯定不同凡响,听听颇有振聋发聩作用的第1号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能在羽管键琴上发出这样宏亮的琴音,不仅需要指键力度,更需要精神指导,这样的解析与措辞方式,与本真派的“回归巴赫”也许并不吻合,但却吻合于她的精神,符合于音乐发展的创新方向,她很清楚,这是她留给世界最有价值的音乐遗嘱。

每当想到羽管键琴的巴赫平均律,我首先想听的并非吉尔伯特、莱昂哈特或平诺克,而是这版兰多夫斯卡,它多姿多彩的音色、丰腴乃致丰富的多释性、刚健宏伟的气魄、清晰逼人的层次、令人敬服的强弱比性、无不令我赞叹近而爱不释手,其次,就是上传的这版风格迥异而又并不逊色的1961年瓦尔哈版。

此外,这架为兰多夫斯卡特制Pleyel琴真棒,其声音的确能在音乐厅与现代三角钢琴一较高下,铸铁架而不是木制架上的琴弦拉力会更强,更坚韧,弹出来的声音与变化能力是木制架弦比不了的。

音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rKYjJ9BgykcNFZTBot6Uw?pwd=o3tk
提取码:o3tk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3-2 13:06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oXq9VBirOwrWErB3eZkwg?pwd=zqlr
作者: lqh    时间: 2024-3-2 13:57
本帖最后由 lqh 于 2024-3-2 13:59 编辑

我是外行看热闹。对羽管键琴 确实 听不大入耳。平铺直叙,激不起我的一点心绪。
个人其实不大喜欢 复调音乐,感觉上就是“各吹各的号,各拉各的调”。乱糟糟,吵吵闹。包括 重奏乐,两重奏,三重奏,五重奏。
也许 今后 会习惯吧。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学会欣赏,也不对吧。
谢谢楼主的分享。收藏了。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3-2 23:02
谢谢分享。
作者: wpx426    时间: 2024-3-3 13:30
一套A Birthday Offering献给图粉们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1aoqccSC-4K74N9QKR6CQ?pwd=q4kp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3-3 21:53
[attach]1938371[/attach]

李赫特这版平均律几乎被各评鉴机构一致看好,演奏注入较多情感因素,也注入较多个性处理,内涵丰富容纳甚多,但诠释距巴赫精神偏远,我甚至认为是重新洗牌!他将巴赫的平均律植入自己的创作头脑,重新与以过滤润色,经过了李赫特润色的平均律不再清砺而趋于繁富;不再简洁明快而趋于浓墨重彩;不再单色而趋向于朝辉晚霞;不再低限而趋向于无限触伸与开拓。

他的演奏激情率性,设计浪漫且强调幅度,大大拉开轻与重力与柔快与慢之间的对比,柔则尽柔之,而力则又跃然而起,威风八面,如第1、2首的C大调与c小调,完全不同的效果,明显是有意强化对比的结果,李赫特并不太在意层次,他在思路与技术上重点关注二点:一、气息通畅;他将其置于首位,听罢图雷克古尔德再听此版尤为明显,二、讲究音粒的圆润饱满,因此,他的平均律能带给你宗教般的威严与宗教气息的重重回声,尤如打开一扇圣殿之门,内里所有的情感、蕴涵、步态都笼罩在一帷圣光之下。

在我听来,李赫特淡化了此作固有的巴罗克对位元素,而代之以现代的、宗教的、情感的三元化特征,并以此为支点,向四维纵横开阔处大胆触伸,他没有“限度”,他把巴赫与巴罗克都拉回到了20世纪,他以刚强而富于激情的笔触,赋于平均律以雄健的步伐、宏伟的气度与鲜明的时代图影!只是这时代图影是俄国的而非德国的,它如巍峨雄阔的莫斯科东正大教堂、而非巴赫崇尚的相对清瞿的路德新教。

权威评论都认为他的演奏效果极好,不失为真言,如第8号降e小调,这样的大开大合与雄阔无边,菲舍尔、古尔达或图雷克都难与染指,再听赋格,低咏沉吟,与前奏曲恰相反,如圣徒在空旷宗教大殿下匍伏低语、喃喃感恩,非俄罗斯学派一般不会给与这样鲜明的对比幅度与这样清晰的“图影”。

演奏的特色之一在于强化对比,特别是强化前奏曲与赋格之间的对比,从而使两者呈现明显不同的面貌,要知道,这样丰富的对比并不吻合于巴赫精神,巴赫作品基本是理性、稳健、均衡的脉博跳动,他的雄浑与博大通过细微详解与层层叠叠的组织细部构筑而成,过大的起落差与过于丰富的对比非巴赫的本质,但大家只所以成其为大家,就在于他总能在作品与诠释中找到“自我”,并予以具有艺术说服力的解读。

他以多角度的视角(如第5-10首等),给与作品色彩风格各异而又丰韵的演化,从而大为提升演奏的味道与品质,你听第12号f小调,又回到宗教圣徒般沉吟中,赋格语调柔和,只不过吟诵变成了问号般的求解,朝向上帝,充满虔诚,威严来自自上而下的摄力与笼罩,使你不得不溶化在这威严而又柔和的重重回声中,再听第14号升f小调,引领你的不是声音的诱惑,而是威严的精神传导,是令你身不由己的意念与光环,是由于自身缈小而面对伟大与巍峨的敬畏!此时,李赫特的演奏是否贴近巴赫已经不重要,因为“它”足以击撼你的心灵、近而贴近你的心灵,出自心灵——仍抵达心灵,已经足够了。

技术特性无需多说,李赫特以对节奏与音色的双重敏感而著称,他属于那种在变化中展现自我魅力的演奏家,因此,当他在中速或中快速行走时非常精彩,此版些许不足在一些较慢乐段,有时偏慢,有些过于拖,如第4号升C小调,情感并未深入,似乎有意留涟于表层浅吟,赋格虽开始向深处探寻,但速度偏慢,速度太快,有些东西出不来,但太慢又容易散掉,影响凝聚与结像,此首演奏,多与以倾诉,而未能给人以宗教圣殿般的仰视感。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3-3 21:55
第15 G大调:真好!运动自如、灿亮如日。      
第16 g小调:不得不敬服李赫特对音色的锻造,听他的琴音尤如大师余叔岩的唱腔,极耐咀嚼,声音经经“千捶百炼”,有神有形。      
第17 降A大调:漂亮极了,给人以难得的美感,左手键的重拍“立地成型”,又荡出去很远~~,      
第18 升g小调: 四声部赋格   弹的非常坚实,低音部声宏如磬,如层层构筑。      
第19 A大调:回归柔和,恍若梦般。      
第20号 a小调:音体若钢筋铁骨,而快速段落又非常敏捷,难得李赫特如何将其融合,赋格更为出色,集方正与纵横交错于一体,而音色不改,灼灼如阴寒之冬日,有一丝暖意,又冒着寒光、      
第21号 降B大调:快速涌动与分散和弦结合,如一石激起层层追逐的浪花~~。      
第22号 降b小调:每当演奏这样如“圣咏”的歌调,李赫特或若横空出世,或轻柔温和,前奏曲十分恬静,赋格仍如经文歌般,自信、笃定,如圣僧端然于圣像前的诵咏,风雨如磐,不为所动。      
第23号 B大调:典型创意曲风格,一遍遍在不同声部叙诉主题,赋格给人以深刻印像,真佩服李赫特左手键的深沉与力度,浑圆而又激荡,“大家”绝非是凭空而来的。
第24号 b小调,李赫特将此首大大拓展了,演奏时间长达15.20分,但听下去并不显冗长,前奏曲多采用“顿音”, 一音一顿,非常柔和,经过反复,愈加柔和,赋格在这一套曲目中结构复杂,听时需仔细分辨主题在不同声部的呈示,因为它非简单的呈示,而是在不同声部与不同主题交叉,因而复杂,演奏它、需要精密的大脑。

附带说一句, 选用波森道夫而非斯坦威真是明智之举,波森道夫的古旧色彩与李赫特宽阔的幅度、精湛的强弱明暗对比可珠联璧合,如果用斯坦威对李赫特来讲就可能“过”了,控制也不如波森道夫得心应手。

“第二卷”演绎的思路与温度设定与“第一卷”不同,趣于内省,情感明显沉了下来,有意规避过于张扬,也缩小了对比的幅度,似乎在向巴罗克风格接近,体现出不同于“第一卷”的情趣与思考。
唱片:RCA 金封印 录音:ADD、4张。节目总时间:4小时27分。第一卷录制于1970年,第二卷录制于1973年,1992年再版。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TbYGsVVfSmeWn1AIzNEYA?pwd=13xi

richter_副本.jpg (54.27 KB, 下载次数: )

richter_副本.jpg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3-3 21:57
wpx426 发表于 2024-3-3 13:30
一套A Birthday Offering献给图粉们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1aoqccSC-4K74N9QKR6CQ? ...

好东西!谢谢分享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3-3 22:00
wpx426 发表于 2024-3-1 10:43
不怕贻笑大方也谈点个人感想。很羡慕象楼主这样的弹琴高手(也许是专业人士)能从技术上感受不同演绎带来 ...

哈哈哈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3-4 09:11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