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当世界注定要分开:简评森海塞尔 HD520II HD530II HD540 [打印本页]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3-19 23:21
标题: 当世界注定要分开:简评森海塞尔 HD520II HD530II HD540
本帖最后由 安音收藏lox 于 2024-3-19 23:25 编辑

大奥与HD二代们


     在讨论HD520II HD530II之前,我们不妨回到90年代,看看历史上都发生了什么。


     90年代初,拜亚率先在法兰克福音乐节上发布了DTx11系列,同时期HD540G的余晖散去,拜亚显然有些踌躇满志。可惜的是,91年石破天惊大奥诞生,随之带来了一堆二代们袭来(HD 450II,HD 480II,HD 560 II Ovation),拜亚只能用DT911被动应战大奥,一个是动圈之巅,一个静电之巅,森海再次用最擅长的降维打击和跨界营销打击拜亚,这个我会在之后的拜亚百年历史考古中提到,在此不表。


     不知是不是大奥给出了压力,拜亚开始在93年匆匆上马DTx31系列(这个系列发布节奏要比DTxx0到DTxx1要短的多),拜亚专属实验田DT531显然做得不错,一出道就获俩大奖,欧洲各大音乐杂志也是好评如潮,但森海也不是浪得虚名,同年推出了HD580这个超级试验田,看外形和调音就是集成大奥下放的声学技术。就这样两家开始神仙打架,前代旗舰DT911和大奥华山论剑(还有HD540的残党们依依不舍的追杀),中端DT531作为拳头产品勉强硬刚住了HD580,低端产品线DT411,DT311,DT431,DT331和一堆带后缀的HD二代们下场混战。


     至于为什么森海会在90年代初发布这么多II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90年前后高性能的钕磁铁开始大面积量产,同时期的调音台和便携设备也开始适配低阻,所以同时期的拜亚AKG都发布了大量带有高性能磁铁的新品,HD520II和HD530II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布的,他们出生的目的非常明晰,就是用高性能磁铁延续80年代大获成功的HD430和HD540的生命周期,以下放的高级调音和高清解析将中端市场吃干抹净。这个时期的森海HD二代们,确实没有一个孬种,调音上沿袭了上代旗舰产品的思路,完成度都高的离谱,而且吃到了新磁铁技术的红利,解析和密度相比前代都有碾压式的提高,更易推动且失真更低,产品线也针对流行和摇滚乐做了相应的调音差异化,主打一个要啥有啥,居家旅行必备。


     在产品线定位上,30年来森海一向思路清晰过拜亚(这个又是很长一段故事),所以开创新时代是HD580这个独苗的任务,脏活累活就全部交给HD二代叔叔舅舅们。说回HD520II和HD530II,这俩也是一样,说明书上都注明了99.99%OFC和HIFI级别的钕磁铁技术,两个耳机都非常轻巧,因为原装耳罩的关系,佩戴舒适感比后续HD580 HD600等系列都要好不止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两者原装耳罩是类似青蛙皮的材质,看上去非常相似,但是HD520II的更加软,HD530II的更加有立体感,稍微硬一些,考虑到我手上这两只年份只差一年,应该是设计之初就有的分别。


HD520II:高级声的狠狠下放


     HD520II一开声,标志性的透润回响与HD540如出一辙,如果说HD520一代是HD540缩水版亲儿子,那么HD520II代则是一个出落的大方的亲孙子,某些方面已经完全超越HD520一代,达到了和爷爷一样的高度。通俗的说,HD520II是一个声场缩小,解析提高,人声和低频特化过的HD540。其中尤其令人难忘的就是高密度的中频人声,结项感一流,带有浓浓的模拟味道。比后期HD600、650所谓的暖糊“模拟”味完全不同,HD520II属于“真正”80年代的模拟味道,宛如老磁带机里流出的化不开的中频,口型结项异常实在,凝聚稳定的飘在眼前。


     与HD540初版的问题一样,原线下HD520II的动态较差,再加上特调的浓郁人声,乍一听很有“广东味”。换HD600原线,动态明显提高,但是中高频开始密度开始发散,带着DIGITAL时代的颗粒感,模拟味全无,所以再重复一遍,老耳机一定要配原线,一定要配原线。原线下的HD520II,带有HD540标志性的混响,好像每颗音符都被包裹上了一层水球,弹润透明,非常没有侵略性,老森海发烧友都知道,这层混响就是森海赖以生存的顶级耳机调音思路,很少下放。区别是HD540下的混响颗颗分明,高雅干净,下放到了HD520II上面则有些过于水润,略显“潮湿”了。
     总的来说,HD520II的最大好处,就是我很容易听完一首歌,这种感觉只有在初版DT880和DT911上曾经有过,仿佛时间变快了,不知不觉一首歌就轻松惬意的“飘”过去了,这种惬意感超过头版HD540,因为HD540在原装耳罩下特有的声场严谨度与定位进准度而产生的框架感总让人觉得觉得有些正襟危坐,而HD520II上则全无,仿佛再说HIFI佬不要再AB啦,安安静静坐下来听完一首歌吧。如果你玩了很久现代耳机,总是玩不出“既清晰又厚润的”模拟味道,且苦苦追求近乎放弃,那么你可以尝试一下HD520II,低成本就能获得这种HIEND的“意味”,然后你会像我一样怀疑人生,“森海这些年都在干嘛?”


HD530II:再开放一些?


     一开声就知道HD530II和HD520II不能说没有关系,只能说毫不相干。当然这是针对声音的内核,从听感年代感来说,总体还是非常接近的,带有HD二代们统一的良好密度和凝实结项,解析比HD520II高半个档次。开声声压就比HD520II大不少,答案是写在说明书上的,HD530II采用了复合镀膜和更轻的线圈,所以虽然和HD520II一样都是94DB的灵敏度,但是HD530II的声压和动态要大不少。声音特质上二者也迥然不同,HD520II是温柔内敛水润,HD530II开声就带有一种莫名的开放和张扬感,原线下动态就已经不错,换上HD600原线后只说中高频动态几乎不分伯仲,且带有一种近乎哥德式的热情。


     和HD540式的“金色味道”不同,HD530II高频声线略糙,颗粒感比较强,整体声场不大,虽然后背设计和HD520II看不出什么大的不同,但是总是感觉HD530II像是一只后背裸露的开放耳机似的。人声没有HD520II那么绵密,但口型更大,两端更敞亮一些,低频也更热情一些。从整体的声音框架上来说,HD530II很像是从HD414-HD424-HD430这条线上沿袭下来,总体声音特色张扬开放,结项边缘干燥带有颗粒感,动态出色,全频回响集中在中低部,并不带有HD540那种标准的水润音色,仿佛是脱水干燥过一般。此类沙糯颗粒的中高频再往后就是在HD600上大面积的出现。HD530II可以说是HD600的内缩版本,声音场面和开扬度接近,但是声音信息量更加集中在耳边,但并不是缩小版或者缩水版,而是一种类似的声音放置在不同盒子里的感觉。


     HD530II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线直推下,就是一只相当可以接受的“小HD600”,动态能让人轻易的爽到,声音内缩的性格让人无需担心密度的问题,而带有年代感的凝实音色,在也不用像听HD600一样去检查放大器得驱动上限,在摇头晃脑中获得接近HD600听觉愉悦,更加重要是的,他有着和HD520II如出一辙的安定度,一首歌就那么自然轻松的过去。重新带上我的扁铜环HD600,我不知如何形容。因为我曾因为HD600,怀疑过我的前端不够好,系统比较燥,安定度不佳,所以伺候不好它。而HD530II仿佛在告诉我,“你的系统很好啊,兄弟你在忙啥呢,过来听歌,一起快活!”


森海的声音世界 注定要分开


     其实入手这两只耳机纯粹是偶然,但是越听越激发了我考古的热情,结合M版的大作,很多东西便一目了然了,抛去耳机形态,森海一直有两种声音审美。一种是HD414沿袭下来的,“热情的、高动态的、结项突出、线条粗糙、爽阔开扬的”,我称之为“下里巴人线”。一种也许是从HD420开始到HD540发扬光大的,“内敛含蓄的、优雅克制的、有框架感的、线条细腻、透明弹润的”,我称之为“阳春白雪线”,我根据听感简单总结如下。(红色为我听过的)。


下里巴人线: HD414-》HD424-》HD430-》HD540G*-》HD530-》HD530II-》HD450II-》HD480II-》HD25-1 -》HD580*-》HD600-        》HD800/HD800S
阳春白雪线:         HD420-》HD540-》HD540G*-》HD520-》HD560  -》HD560II-》HD540II-》HD520II-》HD580*-》HD650-》HD700-》HD800/HD800S



     当然,我的这两条线和M版的略有出入,特别是HD540的前身,我不确定是不是HD420,只是从HD420开始同时封闭前后阻尼,比较克制内敛的评测中猜测而已。但是这两条线的“性格”区分,我是完全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的,因为从82年老森海退休到84年小森海发布HD540,可以明显看出这对父子的审美趋向,小森海从1970年到1980年一直在瑞士学习和工作,其带来的第一款旗舰HD540的审美就与老森海如此不同,老森海时期的张扬和温暖略带土气的“德国农民”声到HD540华贵克制的“虚假中产阶级声”内核区别不可谓不大。


     但不管如何,这两条线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如同DNA螺旋般共同推动森海的发展。这两条线严格意义上只有两次尝试“大一统”,一次是HD540G,一次是HD800,而夹在中间的HD580,更多像是为了电脑仿真或者外观市场调研做得工程样品,属于硬件上的“检修”,并不是软件上的“debug”,虽然HD580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但在森海内部,或许会觉得是调音融合上的大失败,于是其后再次用HD600和HD650两兄弟分隔水火(HD600纸盒印的是自然之声,而HD650印的是参考之声,高度怀疑森海内部很清楚这两条暗线的存在)。


     到HD800时代,虽然两只8系三频差异很明显,让人误以为是HD600、650的分别升级,但是其实整个8系本质上都是再次尝试调音集大成者的产物,这次森海学聪明了些,用技术硬生生地集合了高动态、开扬感和细腻度这个不可能三角,头脑清醒地放弃了密度,精神内核上将优雅度和严肃框架感浅浅的结合起来,试图尽量做到HD540G那种不露痕迹,可惜的是这样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做法让最终成品已经不太像一个耳机了,更像是一个微缩音箱系统,要知道SA5000的振膜也才50mm。看着轻若无物的HD540G,明眼人都知道HD800这样一个现代钢铁巨兽已经难堪优雅二字了。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算HD414的传奇销量,“下里巴人线”的总销量也远远超过“阳春白雪线”,历史可能就是最朴实乐观的人造就的吧




HD530说明书翻译:
发烧级开放动圈立体声耳机,结合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声学技术。
1.极轻的铝线圈
2.涂层镀膜
3.有力的稀土钕磁铁,更大的动态
4.无氧铜线99.99%


10-40000HZ 10db
20-25000Hz 3DB
扩散场调音 300欧 94DB
THD《0.3%
3N
210g


HD520II 说明书翻译:
发烧级开放动圈立体声耳机,结合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声学技术。HD520II有非常好的低频和瞬态,适合流行和摇滚音乐。
1.无氧铜线
2.有力的稀土钕磁铁
3.椭圆形设计,更加贴合和舒适


8-30000HZ 10db
18-22000Hz 3DB
扩散场调音 300欧 94DB
THD《0.3%
3N
210g



作者: swqs000    时间: 2024-3-20 00:22
其他都很不错,提一点不同的意见吧。早期的600在我看来更接近阳春白雪这条线上的产物。
作者: chfsg1    时间: 2024-3-20 00:26
学习了,我有个hd250ii,好像没看到上面有介绍
作者: RRRAYYY    时间: 2024-3-20 00:41
又看到了大佬美文,狠狠拜读
作者: 8663955523    时间: 2024-3-20 06:33
大佬为啥注销了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3-20 09:11
swqs000 发表于 2024-3-20 00:22
其他都很不错,提一点不同的意见吧。早期的600在我看来更接近阳春白雪这条线上的产物。

纸板没有听过,可能是一种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结合的产物,纸板之后的尼龙网版本听过几只,之后的版本基本都是偏向HD414的审美延续,减弱声场框架感,拉近结项,态度上从严肃一路增添热情。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3-20 09:12
chfsg1 发表于 2024-3-20 00:26
学习了,我有个hd250ii,好像没看到上面有介绍

HD250II是HD250的二代,也是森海难得的全尺寸旗舰封闭大耳,是一只非常优秀的耳机,但是原配耳罩完好的不多见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3-20 09:13
RRRAYYY 发表于 2024-3-20 00:41
又看到了大佬美文,狠狠拜读

感谢兄弟!乱玩玩罢了

作者: chfsg1    时间: 2024-3-20 09:28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3-20 09:12
HD250II是HD250的二代,也是森海难得的全尺寸旗舰封闭大耳,是一只非常优秀的耳机,但是原配耳罩完好的不 ...

多谢大佬!我的也不是原装耳罩,而且耳罩圈是金属的,据说比后期塑料圈要好。
作者: 艾舍长    时间: 2024-3-20 10:55
前排支持安音好文!

支持安音进一步钻研,期待后续的研究生论文,博士专门课题的再次进阶;<{=....(嘎~嘎~嘎~)
作者: EndlessX    时间: 2024-3-20 12:40
lz怎么就注销了..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3-20 13:39
8663955523 发表于 2024-3-20 06:33
大佬为啥注销了

没有注销,手机端显示不了吧

作者: TK421    时间: 2024-3-20 13:59
可惜5系背腔里的吸音棉都老化完了,对声音影响很大。
如果有配方能还原那块棉就好了,不然5系现在注定只是怀念的产物。

作者: 远航的路    时间: 2024-3-20 14:41
我有HD250ii听了差不多10来年,虽然不经常听,但借着这个耳机对森海那个时代的调音理念,大致有一定体会,能比较理解大佬好文里表达的意思
作者: 流氓才子    时间: 2024-3-20 15:12
我最早听到hd520ii的时候,玩家换了线,当时印象不好,音色虽然鲜活婉约,但是乐器和人声结项散开了,挺不习惯的,估计手搓线功不可没
作者: AlexZodiac    时间: 2024-3-20 15:15
本帖最后由 AlexZodiac 于 2024-3-20 15:57 编辑

800真是,推到现在感觉就是箱子的耳机化版本,非常吃密度,而且所呈现出来的规模和框架感又在向音响靠拢,不像600、650,推的再好一听感觉就是耳机,跳脱不了局限,800则能跨到那一步。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3-20 16:02
艾舍长 发表于 2024-3-20 10:55
前排支持安音好文!

支持安音进一步钻研,期待后续的研究生论文,博士专门课题的再次进阶;

我亏钱考古,爱涩长看爽文是吧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3-20 16:08
流氓才子 发表于 2024-3-20 15:12
我最早听到hd520ii的时候,玩家换了线,当时印象不好,音色虽然鲜活婉约,但是乐器和人声结项散开了,挺不 ...

原线借项非常凝实,比HD540普通版还要更进一步,像小鬼魂在头边飘来飘去。这种借项感在HD6系上真找不到了。

作者: 艾舍长    时间: 2024-3-20 18:11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3-20 16:02
我亏钱考古,爱涩长看爽文是吧

安音加油先,我伺机助力。。。

上海展现场来观展伐?

作者: 深夏映冬    时间: 2024-3-20 19:38
帮顶。说个题外话,HD650最新版妥协比HD600最新版少,没向移动设备妥协太多,只是改善了驱动下限,还维持了HD650的基本特点。
HD600/HD650/HD660S总体越改越薄。

森海耳机陆陆续续听了几打,有几个问题困扰于心头很久:

1、HD414以后,HD430以前所谓森海“黄金音染”是哪支耳机缔造的,目前没有定论。
2、森海小头戴的演进,HD414一到手我立马知道,从技术演进态度讲,HD25算是森海对小头戴的最终答卷,那么414到25中间呢?
3、HD565系列据M版说法,规格很高,下一次高规格是HD700,然后没了。那么森海做动圈,旗舰以下,绝对素质要拉开距离的罩耳子系列是不是从565开始的。
HD590这代蛮“清晰',和暖厚的HD595/598/599三个系列不沾边。565系列走什么风格呢?
4、HD580J出来时间不早不晚,算不算森海技术上的总结?
5、由于年代近,包装盒变化大,HD600/650 版本论清晰,听过的人不少,清楚妥协之处。老森海各个型号妥协之处讨论太少啊。

以上问题有识之士望能解惑。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3-20 20:36
艾舍长 发表于 2024-3-20 18:11
安音加油先,我伺机助力。。。

上海展现场来观展伐?

看公司安排,有空准备带911来观展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3-20 20:42
深夏映冬 发表于 2024-3-20 19:38
帮顶。说个题外话,HD650最新版妥协比HD600最新版少,没向移动设备妥协太多,只是改善了驱动下限,还维持了 ...

HD414到HD430之间只有HD424,HD420,HD222和HD224,还有两只老驻极体耳机Unipolar 2000 Unipolar 2002,抛开封闭式和驻极体不谈,答案就在HD424和HD420之间

作者: mjfans    时间: 2024-3-20 20:55
hd520ii我以前买到过一只全套带包装基本全新的,高频贼亮,低频很少,整体声音很薄,中频感觉很虚啊,真没听出来楼主说的这么好,而且520ii的线比较差,我改平衡的时候发现520ii的线芯比较细,插头连镀金都没有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3-20 22:28
mjfans 发表于 2024-3-20 20:55
hd520ii我以前买到过一只全套带包装基本全新的,高频贼亮,低频很少,整体声音很薄,中频感觉很虚啊,真没 ...

请问有图吗,我可以帮你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老森海都是重灾区,零配件互换,海绵老花,不是全套箱说的我一般不会玩,现在带上一只老森海,可能一分钟之内我就知道哪边海绵老化或者清洁过,耳罩也是,无他,坑走多了手熟尔。

另外根据你的描述,后腔海绵可能早就脱落了,或者上家可能拆开清洁过。根据我清洁一只540G的经验,后壳反射海绵脱落就是这样,相当于无限增加后腔体积,前腔声压就不够了,声音瞬间偏远,低频急剧减少,可惜你没听到原汁原味的HD520II,不过你可以加我私信,我借你听听我的这只。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3-20 22:33
mjfans 发表于 2024-3-20 20:55
hd520ii我以前买到过一只全套带包装基本全新的,高频贼亮,低频很少,整体声音很薄,中频感觉很虚啊,真没 ...

另外根据常识和我听过的II代来说,所有的森海II代们,以HD530II打头,HD250II,HD530II,HD520II,HD480II都是主打高密度中频,猛低频的,看看原配的一个个真皮耳罩就知道了,那密闭性低频都是动次打次很带感的,不可能出现你这种低频很少的听感。基本判断老化严重或者拆修过了。HD540II和HD560II这两只高端型号特别一些,低频比较克制。

作者: ningfanchina    时间: 2024-3-20 22:59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3-20 22:28
请问有图吗,我可以帮你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老森海都是重灾区,零配件互换,海绵老花,不是全套箱说的 ...

膜拜大佬

另外可以考虑前面粘一圈540G的羊毛调音棉 或者换一下厚一点的海绵

作者: wan910351    时间: 2024-3-20 23:28
本帖最后由 wan910351 于 2024-3-20 23:54 编辑
mjfans 发表于 2024-3-20 20:55
hd520ii我以前买到过一只全套带包装基本全新的,高频贼亮,低频很少,整体声音很薄,中频感觉很虚啊,真没 ...

应该是听的不够久吧,HD340刚开始也是这种感觉,我觉得一副耳机听上3到5年才能算真正深入了解,而且不能局限于一种搭配。ie80听了5年才发现真正的高级退烧声一直就在身边,以前给它换线材我是听不出来差异的,感觉都差不多,作为一个森海粉一直在寻找这种杂食富有音乐味的耳机,我认为不应该是发生在耳塞上,至少目前有些耳机还是不错的,但谈不上超越,特别是声音的整体质感无法超越,当年ie系列的旗舰还真的对得起这个身份,后面出的ie系列素质是进步了,但乐感是退步了。感觉老森海的声音特点是开杨,延伸,自然,现在的森海就是先给你营造一个偏暗点的音乐厅的声场,让你有种沉浸式的聆听感受,更俱个人隐私性,当然我听的耳机不算多,仅凭感觉。

作者: 艾舍长    时间: 2024-3-21 10:00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3-20 20:36
看公司安排,有空准备带911来观展

okay,到时候线下坛友来面基。。。

作者: 五音令人耳long    时间: 2024-3-22 14:26
拜读拜读,都是上古好物。
作者: swqs000    时间: 2024-3-27 23:45
深夏映冬 发表于 2024-3-20 19:38
帮顶。说个题外话,HD650最新版妥协比HD600最新版少,没向移动设备妥协太多,只是改善了驱动下限,还维持了 ...

有幸持有过一段时间的565,确实是一只相对易驱动,却又有些580味道的耳机。

只是相对于580的朴实,接地气来说,要更愉快,更娱乐一些。

素质上来说,相对于580妥协的也并不是太多。

作者: 深夏映冬    时间: 2024-3-27 23:51
swqs000 发表于 2024-3-27 23:45
有幸持有过一段时间的565,确实是一只相对易驱动,却又有些580味道的耳机。

只是相对于580的朴实,接 ...

我听过一种说法,565版本论跟580同期变动,有的中频糊,有的中频清晰。不知道您听到是哪种?

作者: lydhenry    时间: 2024-4-9 21:19
拜讀了。小弟最近也淘到一幅HD540G,想請教一下如何區分左右單元的呢?HD540G 單元上並沒有標注L/R? 感谢&#128591;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4-9 22:00
lydhenry 发表于 2024-4-9 21:19
拜讀了。小弟最近也淘到一幅HD540G,想請教一下如何區分左右單元的呢?HD540G 單元上並沒有標注L/R? 感谢&# ...

古早hd5xx i代们都是没有左右的,单元一模一样,没有LR可以互换,这也是森海对自己单元配对的自信,当然我的习惯是插拔前记住左右单元

作者: lydhenry    时间: 2024-4-10 03:51
原来如此!感谢&#128591;
作者: arool    时间: 2024-4-10 05:15
请问下楼主你的系统是什么啊,器材 线材是如何搭配的?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4-10 10:38
arool 发表于 2024-4-10 05:15
请问下楼主你的系统是什么啊,器材 线材是如何搭配的?

普通玩意儿, audionet解码,M3SCD,湖人V281,V550,线材统一蓝水或者TPR,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4-10 10:49
TK421 发表于 2024-3-20 13:59
可惜5系背腔里的吸音棉都老化完了,对声音影响很大。
如果有配方能还原那块棉就好了,不然5系现在注定只是 ...

这个得分,540,520,560背部海绵就是命根子,因为靠的就是中高频那点残响,530,480就无所谓,本身调音师414那个全开路子的,海绵没了就是低频更清爽一些,反而更敞亮。
还原也可以,听说有大佬专门去义乌一家家找拜亚老耳罩相同材质,还真找到了,森海这个就更加不是问题,可惜没人会花那个精力去玩了

作者: TK421    时间: 2024-4-10 11:55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4-10 10:49
这个得分,540,520,560背部海绵就是命根子,因为靠的就是中高频那点残响,530,480就无所谓,本身调音师4 ...

520/530的拆机图我还真没看过,凭着540/560的经验推测的。
这么说确实很独特啊,学习了。


作者: sdlwh    时间: 2024-4-10 15:48
我手头有两只耳机:
HD600头版,音色辉煌,堂音丰富,宽松自然,最适合听大编制交响乐。
HD540G 600欧,音色丰润,典雅华贵,似镶了金边,适合听小编制室内乐和女声,听巴洛克音乐最对味。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4-4-10 16:59
怀念,当年玩最多的也是森海,一眨眼都十多年前了。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4-18 20:20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4-4-10 16:59
怀念,当年玩最多的也是森海,一眨眼都十多年前了。

您这是巨佬了,都是好东西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