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租的【铁三角 awkt】,单端听人声/小提琴飘飘欲仙,平衡勉强能听交响 [打印本页]

作者: 13875991716    时间: 2024-6-7 15:14
标题: 租的【铁三角 awkt】,单端听人声/小提琴飘飘欲仙,平衡勉强能听交响


很多年前,蹭听过铁三角的AD1000
只是觉得这大耳机的人声,比耳塞还贴脸,
音染太多,无论听男声、女声还是乐器,
都是一个味道。适应面太窄。
作为大耳机,竟然没能碾压同时期的便携头戴K420。
后面就一直没过问铁三角的接替型号。

多年以后,楼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听音观,
喜欢听通透感好,有韵味的声音。
比较惧怕直白、严肃的声音。
得知近几年有一个新的木碗型号,AWKT
便从某宝的某店铺租赁了一支,
来回味一下传统的铁式调音。
照片应该是整个毒坛拍得最丑的awkt,凑合着看吧。

前端曾经用PC+数字界面+湖人家的V200+V800,
但搬冢时嫌占地方,就全出掉了。
因为AKG的耳机听得多,全是低阻 的。
所以今年从JC Audio购入了UDP-5一体机,
试验下来,推AKG和歌德家的耳机,
都是饱满又不刺激的声音。暂时不打算升级前端了,
比起极致的素质,楼主更追求听得安逸、舒适。

线材的话,分别会尝试原装的6.35mm单端线和XLR平衡线。
有人看的话,今晚或明天再发听感。



作者: zmx    时间: 2024-6-7 19:15
有人,期待听感
作者: 13875991716    时间: 2024-6-7 21:34
awkt有人说很偏科,
听了一周后,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它并不是味精很多,声音染得很浓很妖的那种偏门。
awkt的音染量其实只能算中等,
是覆盖在声音表面的一层金黄色油润感。
如果拿化妆的程度来形容味精量,
DT880及白牙的很多耳机算素颜,K812/K702/T1算淡妆,
K601/awkt/hd660s2正妆,只有K701和铁家ad1000才算浓妆。

awkt偏科的主要原因,是三频能量分布过于极端
单端线的awkt,低:中:高频的能量分布约20:40:40
旗舰级大耳机中,很少见到如此偏重于中盘和上盘的。
低频量感匮乏,肯定是不利于听交响的。
但偏门不完全等于坏事。
突出的中频有利于听人声,清晰的高频有利于听小提琴。
等明天吧,人流量大一点,再继续写。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7 22:42
Kg也差不多這三頻分佈……
作者: 白昼梦    时间: 2024-6-7 22:49
便携能推kt吗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7 22:57
本帖最后由 creamy_wan 于 2024-6-7 23:00 编辑

Ath最近這一代大木碗插台機比dap好不少……
其實一直以來廠都是配6.35就大概知道希望玩家插台機……

作者: aysxtk    时间: 2024-6-7 23:54
第一百次强调:awkt偏科的三频分部来源于单端原线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0:06
aysxtk 发表于 2024-6-7 23:54
第一百次强调:awkt偏科的三频分部来源于单端原线

Ath的跟機線是耳機調音構成的重要部分,換走了就變味……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8 00:36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4-6-8 00:06
Ath的跟機線是耳機調音構成的重要部分,換走了就變味……

你这个说法只适合铁三角不可换线时代,那个时候的原配线确实是最对味的(不一定是最高素质的)

但A2DC时代之后就不是了,机线只能让你听个大概,换线才能韵味和素质兼具,这点在耳塞身上体现得淋漓致尽,CKR100、CK2000Ti、CM2000Ti、IEX1等一水能换线的都是如此

但大耳这边我觉得铁三角没有好好规划,假设不能换线时代原配线大概是80分水平,A2DC时代的原配只有60分,但大耳的升级线只有B1XA……虽然B1XA可以做到150分,但中间空档太大了,没有80分的单端线、平衡线

作者: 系统自动回复2.0    时间: 2024-6-8 00:37
aysxtk 发表于 2024-6-7 23:54
第一百次强调:awkt偏科的三频分部来源于单端原线

认同,我用xlr原线比较多,而且我感觉awkt需要狠煲机才行
作者: 系统自动回复2.0    时间: 2024-6-8 00:38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4-6-8 00:06
Ath的跟機線是耳機調音構成的重要部分,換走了就變味……

原装有xlr线,那个我觉得比6.35强很多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0:53
本帖最后由 creamy_wan 于 2024-6-8 01:02 编辑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0:36
你这个说法只适合铁三角不可换线时代,那个时候的原配线确实是最对味的(不一定是最高素质的)

但A2DC ...

Ath 的耳塞從開始玩的時候就沒在聽,這個實在搭不上咀……

大耳的話最近一代除了kt沒在家詳細測試過,其他的都有些微妙…

舉個例,,同一機下的4芯xlr 和6.3就幾乎是兩種聲,一般來說6.3的人聲比較抓耳,xlr的較為中性,人聲卻沒有那麼吸引(這個不全是單端跟平衡聲音的分別,我還是分別得到的)……

adx的6.3插上awas音效是有點提升,但調音主次重心發揮不出來,以聽感而言倒是沒有了原線的完成度……

又例如kg的線插adx的話,adx的空間感覺給拉大了,可聲音密度卻跟不上,然後低頻量感也減了,就像是adx吃不下kg線的空間……

幾支機幾條線配對下來,很多時候是音效表現提升一點,卻破壞了原調音的完成度,這個在幾隻木殼的機上尤為明顯……

非跟機配置有提升而反彈不太大的,只有adx,手上其他木殼接其他同廠線都總有些不協調……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1:00
系统自动回复2.0 发表于 2024-6-8 00:38
原装有xlr线,那个我觉得比6.35强很多

跟機的4芯xlr像是都有攪屏蔽,音效表現也確實比6.3好一點……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8 01:02
本帖最后由 ls1mn 于 2024-6-8 01:09 编辑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4-6-8 00:53
Ath 的耳塞從開始玩的時候就沒在聽,這個實在搭不上咀……

大耳的話最近一代除了kt沒在家詳細測試過, ...

所以就说了,A2DC时代你只有一条60分的随机线和150分又很贵的B1XA可以选

60分的随机线换来换去都是不对味,你甚至没有80分堪用的机线……耳塞这边就不同了,HDC系列虽然也要掏钱,但大几百块不会有很重的负担,而且基本升级到头,和耳塞合体就可以变完全体了

但是大耳有么?没有几百元的厂配穷人玩具,只有2000元的B1XA,而且感觉还没升级到头,那你掏钱罢……

对于富哥来讲再掏2000元买条B1XA不算什么事,但对于广大节衣缩食支持你铁的基本盘就很别扭

说实在,还不如配80分线的不可换线时代

再说多句,你铁调音韵味的秘密只有你铁知道,哪怕是不可换线时代的80分机线,说实在也不是第三方随随便便能调配出来的,这就导致你给A2DC时代的大耳换第三方耳机线价格会非常昂贵,便宜第三方根本搔不到痒处,根本不懂你铁的艺术

所以说B1XA已经是粉丝福利了,但你铁依然不够体贴穷粉,嘤嘤嘤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1:19
Adx的銷售策略本質上就是要人去買B1XA……

A2DC時廠家還是有按耳機定位配線的,只是一開二之下,資源放在了4芯xlr之上……

原配6.3根據測試,音效水平介乎於awas和awkg的6.3之間……

Awas所有的配備都是低一格的,但換上所有同廠的上級線都不太對味,這個非常討厭……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8 01:22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4-6-8 01:19
Adx的銷售策略本質上就是要人去買B1XA……

A2DC時廠家還是有按耳機定位配線的,只是一開二之下,資源放 ...

确实有按照耳机本身的特性去调教配线,但是说实话真的只有60,不如不可换线时代的配线,那个大差不差了,这是我的核心观点

哪怕把重心放在XLR也是退步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1:23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02
所以就说了,A2DC时代你只有一条60分的随机线和150分又很贵的B1XA可以选

60分的随机线换来换去都是不 ...

暫時玩下來感覺上就只有adx可以比較隨意的配線,其他所有木殼都是一動不如一靜……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8 01:25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4-6-8 01:23
暫時玩下來感覺上就只有adx可以比較隨意的配線,其他所有木殼都是一動不如一靜……

所以还不如不出A2DC,直接原厂线锁死,花心思搞解码耳放就好了

出了A2DC没有合适的升级线,B1XA也不是万能,随机配线一耳朵听出不应该只有这个水平

拔剑四顾心茫然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1:28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22
确实有按照耳机本身的特性去调教配线,但是说实话真的只有60,不如不可换线时代的配线,那个大差不差了, ...

這個當年ad和a 系千位的機配的線比起同期的歐系廠是有相當的優勢,那些限木就更是精品,每一條都在規格上佔上一筆……

常規量產的,廠方的確是留有一手……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1:32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25
所以还不如不出A2DC,直接原厂线锁死,花心思搞解码耳放就好了

出了A2DC没有合适的升级线,B1XA也不是 ...

鎖死就做不到兩份聲了,耳放只有其中一個制式的也試不到另一份感覺……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8 01:34
铁三角开始在大耳上搞A2DC的时候我就颇有微词

除了独一支的ADX5000外,其他系列型号大耳搞A2DC是想干什么呢?你铁就靠这一手调音韵味吃饭,所有的框架耳罩腔体设计材质都是为了这一抹韵味,换线就像我非要往皮蛋瘦肉粥里面倒一杯醋

当初也不知道有没有说过要出大耳的官升,现在看来没影了

有些粉丝或者烧友也是,明知道铁三角这种厂配就是性价比最高的,非要心痒痒自己换,现在有几个换出名堂来的?敢说超越铁三调音的呢?(地图炮了)所以说人就是贱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8 01:36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4-6-8 01:32
鎖死就做不到兩份聲了,耳放只有其中一個制式的也試不到另一份感覺……

这是可换线时代不可调和的矛盾

可换线必然减配,不然花大力气搞的A2DC没有意义了

加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加钱的目标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1:38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25
所以还不如不出A2DC,直接原厂线锁死,花心思搞解码耳放就好了

出了A2DC没有合适的升级线,B1XA也不是 ...

B1XA也只是相對配合到ADX,配其他木殼人聲大幅減弱……(雖然本身接ADX人聲都不見得有多強大)
作者: aysxtk    时间: 2024-6-8 01:38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0:36
你这个说法只适合铁三角不可换线时代,那个时候的原配线确实是最对味的(不一定是最高素质的)

但A2DC ...

图里的这些原线基本都在同一台耳放上听过(单端平衡同一线路),就我的听感而言官方的定价和线材的素质完全成正比,比如awkt xlr刚好是awkt 6.5和b1xa中间位置,但是针对awkt纵深差的问题特化,所以纵深提升幅度跟b1xa几乎差不多,b1xa是150、awkt 6.5是60分的话,awkt xlr就有100分,awas xlr也有80分(虽然调音完全不如6.5原线更能展现耳机特色)。如果起点60分是ap的原线的话,以上只会更高。
为什么铁三角不做ap2000ti、awas这一级及以下的大耳的升级线?很残酷的现实的可能是这个档次的耳机不值得铁三角单独为其出升级线,并且【每个耳机的原线,尤其是单端原线,都是针对耳机单独调音的】,众口难调,【无法做出一个万金油兼顾所有耳机特色的升级线,所以不如不做】,我只能想到是成本考量问题(塞子用料成本更低,出个倒也无妨)。awas、awkt作为嫡系,平衡线素质至少也都是过得去的(木碗家庭地位毕竟还是比钛碗高,ap的平衡线什么臭鱼烂虾),所以用原线就够了,从全尺寸木碗到便携碗(ap、wp)再到塞子,拿在手上肉眼可见的一级级往下缩水,日本人的等级观念体现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l5000、w2022等高端型号不出专门的升级线?你花几万买个限量耳机,两根原线配齐了,然后现在再出官方指定认证的升级线,意思是不是我原线就是随便做的,摆明了想割你的韭菜,铁三角傻了才这么搞臭自己的名声。那为什么不一刚开始就把原线素质做到最高?答:铁三角不是专门的线材厂。
以上仅代表个人听感和观点。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1:40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36
这是可换线时代不可调和的矛盾

可换线必然减配,不然花大力气搞的A2DC没有意义了

調音上每支都不同,升級線都不知應該怎樣調……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8 01:44
本帖最后由 ls1mn 于 2024-6-8 02:00 编辑
aysxtk 发表于 2024-6-8 01:38
图里的这些原线基本都在同一台耳放上听过(单端平衡同一线路),就我的听感而言官方的定价和线材的素质完 ...

你的回复正好详细的佐证了我的观点:就不应该在大耳上搞A2DC,那是为了搞而搞

搞来搞去本质还是一机一线,你铁的韵味导致不可能做互通的线,大耳价格差距巨大、等级分明也不可能做通用的升级线

所以结果就是上至AWKG下至AP2000Ti都只能拿到60分的机线,也就是你说的“够了”(L5000、W2022这种重量级的不在内)

可这个在不可换线时代不是这样的哦,君曾见有人对W2002、W5000的配线不满意?对A2000Z对AD2000X的配线不满意?搞到最后还是不如配线兼具素质和韵味,这就是80分和60分的差距

PS:你铁固然不是线材厂,但调音的秘密掌握在你铁手里,牛批的线材厂很多,这么多年过去也没见几个线材厂出过全面超越你铁的线,你可以说你铁什么辣鸡厂商市占率低没人做的啦,但没有就是没有,这是事实

PS2:creamy老哥说得好,不可换线时代,你铁高端耳机的配线都是广告里面吹逼的一部分,现在呢?我们来看看AWKG的广告词:まりを防止できる、高級感がある布製ケーブル

我TM当场笑出声

PS3:讲得有点重了,修改一下,就我听感来说我认为A2DC时代配线不如不可换线时代,也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1:50
aysxtk 发表于 2024-6-8 01:38
图里的这些原线基本都在同一台耳放上听过(单端平衡同一线路),就我的听感而言官方的定价和线材的素质完 ...

Ath是有在生產線的,在任何時代都是,只不過那也只是業務的其中一部份,而且線基都是跟三菱廠買的……

線基拿回去後就做一下調音屏蔽甚麼的,日系廠都是這麼幹的,eso acrolink 甚麼的都不例外……

最多就furutech, 、ar那些跟transprant一樣插個濾波箱上去……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2:06
本帖最后由 creamy_wan 于 2024-6-8 02:35 编辑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44
你的回复正好详细的佐证了我的观点:就不应该在大耳上搞A2DC,那是为了搞而搞

搞来搞去本质还是一机一 ...

如果佛心一點想,stax那個方便維修的概念,其他廠商可能也有相關的考慮……

至於一開二導致成本分拆質素下降,換個角度也就可換算成上面所說的調音一開二,在量產機上熟優熟劣見仁見智……

其實這些年玩下來,很多日系廠就算換上些甚麼名廠上級線,音效是提升不少了,但總是有些破壞調音的感覺……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2:15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44
你的回复正好详细的佐证了我的观点:就不应该在大耳上搞A2DC,那是为了搞而搞

搞来搞去本质还是一机一 ...

師兄最近有看過那位改ad2000x插位的帖嗎?

廠家有沒有把線材攪盡,不拆不換下沒投訴是一個掩耳盜鈴的行為……

Ath線材跟機配合的現象,就是在這個A2DC時代配對下得到進一步證實確認……

至於awkg的線,或許會及不上nanukami套的組合,但在我手上配下來沒有其他任何同廠的線比它更配合……

我不反對配其他線,自己也有在做,但在日系機上(特別是ath的機上)特別麻煩,就是這樣了……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8 02:51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44
你的回复正好详细的佐证了我的观点:就不应该在大耳上搞A2DC,那是为了搞而搞

搞来搞去本质还是一机一 ...

關於ps2的問題,這個或許從另一個資訊源可以略作推測……

日本官網關於維修及配件購入的名單上,印象中只有w2022 、nanukami和awkg的線沒有標示購入渠道,而實際聽感上,質素也在B1XA 之上……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8 07:39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4-6-8 02:15
師兄最近有看過那位改ad2000x插位的帖嗎?

廠家有沒有把線材攪盡,不拆不換下沒投訴是一個掩耳盜鈴的 ...

看过,讲到底,坏就坏在线是调音的一部分,掉入成本售价效果进退两难的境地了
作者: 13875991716    时间: 2024-6-8 08:28
哈哈,没想到铁家耳机的线材问题,
引发这么多讨论。
楼主先把单端线的听感写完,再写平衡线的。

awkt的中频几乎是没有颗粒感的,
打磨得如同丝绸一般光滑。
应该是楼主听过的音色最细腻的动圈耳机了。
awkt的中频跟其他大耳机相比,肯定是偏近的。
但至于有没有到贴脸的程度,不好评价。
有多近呢?大概是歌德M1或AKG K240M/S那么近。
中频有着多一分嫌腻、少一分嫌淡的音染。
算是中性,或者一丁点儿偏暖吧。
透明度非常高,绝不会暖糊,发闷。
在中高频大约是2000-5000hz偏亮,适量齿音。
偏近、偏亮、油润、细腻、透明的中频,
无疑塑造出了发烧级别的亲切人声听感。
中低频100-200hz量感的缺乏,
去除掉了声音中聒躁、厚重的元素。
不食人间烟火,仙气满满的听感就是这么来的。
明显更适合听女声。至于是否合适听男声。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王俊凯、李俊基的长相,
符合大家对男性长相的定义么?

有点听音经验的人都知道,
中低频量感的多少,与极低频的下潜不能划等号。
awkt的低频还是清清楚楚地摸到了40Hz的。
控制中低频量感,保留极低频下潜,
类似的做法也出现在AKG k550/k702/x65/歌德rs2e中
也许是为了营造一种澄澈、轻盈的听感吧。
单端线下的awkt,低频量感会比上述几只耳机更少。
在某些烧友看来,会导致听流行人声氛围感不足。
后面讲单端线下awkt对小提琴的表现力。
作者: todorovmu    时间: 2024-6-8 16:46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4-6-8 01:38
B1XA也只是相對配合到ADX,配其他木殼人聲大幅減弱……(雖然本身接ADX人聲都不見得有多強大)

B1XA搭配L5K还可以,能改善薄亮刺

作者: uestcjsir    时间: 2024-6-8 23:37
个人看法 AWKT、AWAS对比老木碗除了素质有提升 味道还是不如老机
作者: PtXe95    时间: 2024-6-9 08:33
帮顶,坐等平衡
作者: 13875991716    时间: 2024-6-9 10:36
uestcjsir 发表于 2024-6-8 23:37
个人看法 AWKT、AWAS对比老木碗除了素质有提升 味道还是不如老机

请问大佬,铁家哪款耳机,最有老铁式的韵味?
开放式当中有么?
还是说只有木碗的声音才毒?

作者: 13875991716    时间: 2024-6-9 10:56
小提琴的演绎,楼主认为,
主要考验的是解析、密度、高频延伸。
耳机只有解析和密度足够高,
才能听出来琴弓与琴弦的强烈摩擦感。
awkt的解析不错,细节丰富。
但密度的话,肯定不如白牙的T1,
密度与DT1990或RS2E交锋,
谁输谁赢,还不是很好说。

awkt演绎小提琴,主要的优势在于高频。
像K601、K701以飘逸高频著称的中档耳机,
到了10000-15000Hz的频段还是多少会有衰减,
楼主的耳朵做过测试,最高能听到18750Hz的高频。
而AKG的上述2款耳机,
高频会在楼主还能感知到的范围中就衰减殆尽。
awkt的高频,能够一直延伸到楼主听不到的音域。

前面说到awkt为了使人声年轻化、有光泽,
而调高了2000-5000hz中高频的亮度。
但awkt真正到了5000hz以上的极高频,
色调反而有点刻意压低,是不亮不暗的那种。
像K812和T1的极高频也是看不到顶的那种延伸,
但色调多少有些偏亮。
awkt的高频也打磨得极其圆滑,没有任何毛刺感。

awkt这种上不封顶又没有攻击性的极高频,
聆听小提琴时,会演变为脑海或眉心深处的一丝甜味。
比起T1和K812,楼主确实更喜欢awkt的小提琴演绎。

有人说awkt的高频非常刺,能刺穿耳膜,
不知道是拿什么前端驱动的?
后面说一说awkt对交响的表现。
再说平衡线较单端线的改变。
作者: uestcjsir    时间: 2024-6-9 14:49
13875991716 发表于 2024-6-9 10:36
请问大佬,铁家哪款耳机,最有老铁式的韵味?
开放式当中有么?
还是说只有木碗的声音才毒?

韵味的话开放式可看AD1000prm 不过现在被炒得有点高

作者: 系统自动回复2.0    时间: 2024-6-11 22:43
uestcjsir 发表于 2024-6-9 14:49
韵味的话开放式可看AD1000prm 不过现在被炒得有点高

个人觉得,贫乳妹用来听acg清甜萌音是最毒,但是中频低频厚度,人声慵懒气息没adk浓郁,不知兄台所说的韵味是什么了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11 22:57
系统自动回复2.0 发表于 2024-6-11 22:43
个人觉得,贫乳妹用来听acg清甜萌音是最毒,但是中频低频厚度,人声慵懒气息没adk浓郁,不知兄台所说的韵 ...

好漂亮的黑丝

作者: 我的8848    时间: 2024-6-12 17:47
哦哦,看来awkt配个udp-5已经能得到不错的声音了,当做纯解码怎么样,最近在纠结awkt搭配,但又不想花太大价钱
作者: 13875991716    时间: 2024-6-12 18:13
我的8848 发表于 2024-6-12 17:47
哦哦,看来awkt配个udp-5已经能得到不错的声音了,当做纯解码怎么样,最近在纠结awkt搭配,但又不想花太大 ...

JC AUDIO家很多机器,是专门搞低阻耳机的。
UDP-5配awkt,人声和弦乐足够好听了。(其实我觉得awkt的小提琴比T1和K812更好听,
极高频完全没有攻击性或者说火气的)
缺点的话,在后面的交响表现中,会详细说。
有人看再更新吧。


作者: dgfsthr    时间: 2024-6-16 17:25
本帖最后由 dgfsthr 于 2024-6-16 17:29 编辑

kt也不算太贵,分期每月也就不到1000多,半年还完。喜欢就买了吧,我是真舍不得去租耳机听。另外kt也就那么回事,贴耳大音量听个半小时以上会麻木不仁。听有些比较糊的歌,基本和千元耳机一个水平。如果想发挥出优势,还要专门听偏中高频的歌,这就和自然的听歌状态起了在冲突。我一般很少听固定歌单。
作者: mikihisa    时间: 2024-6-16 19:51
AWKT很棒,专心玩好,不输其他耳机的。
作者: 13875991716    时间: 2024-6-16 22:19
哇,感谢楼上顶帖啊,竟然有人看。
其实楼主交响听得少,
但要测试耳机的性能,离不开交响曲目。

单端线的awkt在听交响时,有2个主要缺点
一是中低频量感的欠缺,使得声音不稳重,
根基不稳,似乎没有下半身,
仅仅靠着上半身漂浮在空中,空中楼阁一般。

二是,虽然awkt通透感在封闭式耳机中已经算好,
乐器少时,速度也够快。
但一到乐器多的时候,可能多少受到封闭腔体影响,
残响消散得比较慢,腔体中的混响让人不是太愉悦。
作者: 13875991716    时间: 2024-6-16 22:30
如果将6.35mm的单端线,换成原装的XLR平衡线
低、中、高频能量分布大约28:36:36
虽然依旧偏中高频,但比单端线多少均衡一点。
像极了一只封闭版、稍微削弱低频的K812。
听交响时,至少有一定底盘在了,
至少是拄着拐杖来支撑上半身了,不是漂在空中的听感了。
另外,平衡线的awkt,在听大编制时,
声音回收的速度似乎快了一些,
腔体中残留的混响,收得比较干净利索一些。

XLR平衡线补足awkt短板的同时,
也削弱了awkt的长处。
人声没有那么突出了,只是略近的位置。
油润金黄的音染,似乎也淡了许多。
想象一下,味精量一下子从k701减成K702的样子?
人声韵味少了不少,仅仅是细腻稍润的味道。
高频的信息量和空气感,也收敛不少。
听小提琴没有那种极致的美感了。
XLR平衡线下的awkt,确实均衡、中正不少,
但也变得更加平庸、缺少特色了。

综上所述,建议各位拥有awkt的烧友,
一定要分别听一下6.35单端线和xlr平衡线,
表现大不一样,也许有你喜欢的声音。
作者: creamy_wan    时间: 2024-6-16 23:00
Ath幾支新機的跟機6.35線都是比較偏向人聲的,外圍環境明顯沒有4芯平衡般清晰……

作者: aysxtk    时间: 2024-6-17 04:51
之前就写过了
https://share.erji.net/wap/thread/view-thread/tid/2270827/share_user_id/751827

awkt的6.5线是中低频收紧,高频呈伞状向上铺开,所以是典型的器乐线。至于为什么有人会觉得一耳朵女声比xlr线更好,因为6.5线的延伸更突出,且“明亮”的频段更多(6.5大约是1500hz以下压暗,xlr大约是2khz以下压暗),超高频揭示力更强(类似于b1xa)——造成的结果是6.5人声气声的修饰和甜味、金色调的覆盖范围更多。

xlr线玩的时间短的会很容易忽视的一点是,6.5的人声过薄导致awkt的女声波明德磁性是出不来的,这点xlr原线却能出来(会有一种人声高音的磁性浓郁回荡,随着歌手情绪连绵起伏的听感),多试几首就知道了,不是所有人声歌曲都能听出来。xlr的优势是大幅加强的纵深(所以楼主觉得人声没那么突出了),饱满度、衔接和水润感也有提升,线的走向是金字塔分布。个人觉得女声而言这两根线综合表现差不多。

awkt的低频质和量一方面看耳放驱动低阻的水平,越好的耳放越能出来,另一方面也看对比对象。

总的来说铁三角还是喜欢把有特色、原本想表达的调音放在单端线上,而平衡线或多或少都为了照顾用户不同环境的前端而有所妥协。像ap的单端线是含蓄温婉、娓娓道来的调音,4.4平衡三频均衡但是却中频空洞,awas单端三频均衡,明亮、泛音丰富,平衡却是暖厚暗大幅压制耳机特色,adx5k、l5k的两根线也不难看见类似的评价,毕竟铁三角祖传还是做单端耳放的。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