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求教:SACD的音质确实优于传统CD吗? [打印本页]

作者: ouloy    时间: 2024-6-10 12:10
标题: 求教:SACD的音质确实优于传统CD吗?
各位老师,我对此问题一直很困惑。因为,对于录音品质本身很优秀的音频文件,我在桌面音响系统(大约1000元)和落地音响系统(大约10000元)下,都听不出高码率的DSD文件与WAV的差异。是我的设备不行还是我的耳朵不行?

作者: michael_zq_wu    时间: 2024-6-10 14:59
我觉得高频的通透性要好等多,同样的CD和DSF文件,DSF多了很多细节是CD播放没有的。
设备,马兰士CD机,马兰士数播
作者: xzy121    时间: 2024-6-10 15:24
不是码率越高音质就越好,这要看原始录音的优劣,有一些早其期CD格式的被升频重新调音,文件变大了音色上有一些变化而音质并没有提高,
作者: ouloy    时间: 2024-6-10 15:43
本帖最后由 ouloy 于 2024-6-10 15:44 编辑

各位老师,我将同一个DSF或DFF转为flac之后,确实听不出差异,确实是设备不行吗?或许就是耳朵不行?
作者: yxqhome    时间: 2024-6-10 15:44
其实应该和画质差不多吧,以前真彩色256色感觉很不错了。图片几百KB感觉很清晰了,但真要投影大屏时发现很虚。音频这个事应该差不多吧,好的音响器材上应该会有好的区分的。另外长期听感上应该会有区别的。
作者: yxqhome    时间: 2024-6-10 15:48
同样音源B站上好的音响器材收录下来回放,感觉比自己低端器材去播放好很多。
作者: ouloy    时间: 2024-6-10 15:48
michael_zq_wu 发表于 2024-6-10 14:59
我觉得高频的通透性要好等多,同样的CD和DSF文件,DSF多了很多细节是CD播放没有的。
设备,马兰士CD机,马 ...

我一直在期待你的这种效果,却无法得到。我是将近3000的“博雅”数播,直接播放硬盘的DSD或FLAC。

作者: okcb2023    时间: 2024-6-10 15:50
如果不好Sony会把全家的宝都压下去吗,号称不可能被破解。
作者: xzy121    时间: 2024-6-10 16:11
ouloy 发表于 2024-6-10 15:43
各位老师,我将同一个DSF或DFF转为flac之后,确实听不出差异,确实是设备不行吗?或许就是耳朵不行?

格式和码率的高低并不能改变音质本身,不同的设备同一音源听感上确有不同,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三分货,量力而行,专心听音乐吧,别折腾自己和钱包了

作者: tyl1355    时间: 2024-6-10 17:28
听不出是好事!起码不用再浪费钱去添置更好的设备了!
作者: tosea    时间: 2024-6-10 18:23
听不出来也是好事,那就选普通的格式
等到将来有一天能听出来的时候再升级吧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4-6-10 21:00
本帖最后由 llbird2021 于 2024-6-10 21:01 编辑

不知道答主年纪多大。。我感觉20多岁30岁出头的时候反而听不出啥太大的区别。。

40岁以后,对“数码噪声”越来越敏感。早期DDD的很多都根本听不下去的感觉。。。呲呲的。。。比如克莱伯的勃4,早20年的时候感觉还挺好的,现在真是觉得这个音质还不如50年代的模拟声。。还有很多文艺复兴时期无伴奏合唱,早期DDD特别难受,那个人声感觉特别不自然。。

可能是耳朵整体衰老后,反而对某些频段更敏感。。

回到题主本身的问题,sacd转成flac,二者调整音量一致后,我也听不出啥区别。而且2000年以后,24-96的ADC完善以后,很多sacd本身是pcm转的。

但是sacd刚出来的前10年,sacd的数字采样相比cd标准的ADC还是有优势的。






作者: yuin01    时间: 2024-6-10 21:52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录音是基础,乐团是材料,其它只是添砖加瓦的问题 。

作者: ad3042    时间: 2024-6-10 21:57
用视频打个比方很多音响只能分解VCD级的画质,而CD相当于1080P,SACD,4K画质。音响设备越高级,这个差距越大。
作者: ouloy    时间: 2024-6-10 22:07
llbird2021 发表于 2024-6-10 21:00
不知道答主年纪多大。。我感觉20多岁30岁出头的时候反而听不出啥太大的区别。。

40岁以后,对“数码噪声 ...

谢谢详细回复

作者: duoduo88    时间: 2024-6-10 22:12
ad3042 发表于 2024-6-10 21:57
用视频打个比方很多音响只能分解VCD级的画质,而CD相当于1080P,SACD,4K画质。音响设备越高级,这个差距越 ...

明白人,说没区别的也不是坏事
作者: scfan    时间: 2024-6-11 11:22
听不出区别不是很快乐么?


听得出区别才痛苦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24-6-11 18:22
音箱系统本身对细节没那么敏感,何况很多还受声学环境的影响分辨力大幅降低,听不出来也正常

耳机系统的话,HD650这个级别的完全可以无视格式区别,推好的HD800s某些情况下可以体验到格式区别以及CD格式的“限制”,但还是比录音区别小太多太多
作者: lzleele    时间: 2024-6-11 21:23
听不出就走出去多听听其他的器材,反复比较辨识
最后发现银纸才是关键
作者: sydlin    时间: 2024-6-12 00:13
SACD音乐密度比传统大很多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4-6-12 08:53
直接一对比声音,普通平缓声音下声音柔,密度大。直接视觉联想出对比图 折线与曲线,采样峰值相同情况下,不同采样码率展现出的声音就跟视觉图一样。
作者: lvvvzt    时间: 2024-6-12 12:08
不同音乐家、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别不用昂贵的音响也能听出来。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6-12 12:21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4-6-12 13:45 编辑

经观察猪跑,看到优质的sacd机或者解码器往往配有外部时钟接口,说明即便是顶配硬件也是还有提升空间的。

要相信sacd这种高端升级介质格式,绝对不会是一群专业人士费半天劲却反过来花精力拆烂污的效果。
好的设备之下,sacd在这个时代能听到的介质里肯定综合表现相对最优。

一般的电脑只能依靠主板时钟就不要多管这些事了,听cd以上的高码肯定有差距。所以,一个是最少有旗舰等级的大耳机同等和以上环音器,这是基本入门等级。再一个,就是解码器和时钟适度或者血拼氪氪。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6-12 12:30
不能用源头差的例子来影射新介质,点劈柴发火箭这种禁忌马老师自己也常犯。分不开搅混水的话,只能是专业高度的降格,这样再说什么都不上道了。

直接用最好的录音源条件为前提,才能横评新老介质的水平。好的东西都稀缺,凝聚智慧和创造才有效果,需要排除一切常规掉价存在的干扰。
作者: ouloy    时间: 2024-7-8 14:42
jimguo 发表于 2024-6-12 12:30
不能用源头差的例子来影射新介质,点劈柴发火箭这种禁忌马老师自己也常犯。分不开搅混水的话,只能是专业高 ...

大佬,我目前的桌面环境比较狭窄,所以听音环境是这样的:音频资源(主要是flac,有一些DSD)存放在PC机接入的西数8T大硬盘上,外接Scarlett声卡+一个全响M8数码功放+德律风根书架音箱。目前觉得系统的解析度不够高,不知道PC的时钟是不是软肋。应该如何提升整个系统的播放品质?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7-8 20:35
ouloy 发表于 2024-7-8 14:42
大佬,我目前的桌面环境比较狭窄,所以听音环境是这样的:音频资源(主要是flac,有一些DSD)存放在PC机 ...

这个声卡搜了一下还是个入门性能,和玩具没区别。同样价格还不如直接用thinkpad t410,解析能支持到旗舰大耳。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7-8 20:40
可以研究搜索一下,安捷伦信号发生器(可以人为指定时钟输出频率)支持下的二嫂sacd机,从现实而不是空泛的名词,去了解一下基本的环节问题。声音效果首先要在解码环节,靠相应的晶振时钟频率加持,把数码唱片的码率释放出来。是44.1的,48的,96的,192的都要配合同等时钟频率,才可能把数码唱片或者文件的解码释放好。

音色都是解码之后,各种程度硬件软件的eq。阻抗电流电压也都是后面的问题。
作者: ouloy    时间: 2024-7-8 23:14
jimguo 发表于 2024-7-8 20:40
可以研究搜索一下,安捷伦信号发生器(可以人为指定时钟输出频率)支持下的二嫂sacd机,从现实而不是空泛的名 ...

谢谢啦
作者: 番茄炒蛋饭    时间: 2024-7-9 07:45
DSD转FLAC后就不是DSD了 就是PCM了 音质略有损失 DSD64理论动态范围120DB CD理论动态范围96DB 理论差距明显
作者: bnr    时间: 2024-7-9 12:46
一只鸡熬一锅汤,和两只鸡熬一锅汤,直接尝都是鸡汤味,但区别要细品才能区别出来。

作者: joseph_li    时间: 2024-7-9 13:53
本帖最后由 joseph_li 于 2024-7-9 13:55 编辑

很少用耳机听,主要是数播+功放+落地音箱,听音环境一般。同一个版本的话,没感觉有什么本质差异。母带就不太一样,细节多很多,可惜资源太少。索尼HI-Res参差不齐,日本本土过多,不太感冒。不同版本,没啥讨论的基础和价值。
作者: bfdz    时间: 2024-7-9 20:02
我只能听出黑胶与cd的区别,两者差别蛮大的。
作者: michael_zq_wu    时间: 2024-7-9 20:38
买个2000+以上的头戴式耳机就能听出不同之处~  呵呵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