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不懂就问:2024年了,AI技术引入hifi界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4-6-11 08:18
标题: 不懂就问:2024年了,AI技术引入hifi界了吗?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24-6-11 16:59 编辑

不引战,纯求知


比如这个google raisr,已经是八年前的技术了……


而当下Adobe开始玩视频高清实时重建了(虽然帧率还有点跟不上)

相比之下音频要简单得多吧
那么音响器材是否也可以通过AI学习来提升分辨率,而不是传统的插值升频?

作者: djso    时间: 2024-6-11 08:37
我也不懂,AI他自己答的:

是的,AI技术可以用于音频升频,也被称为音频超分辨率。类似于图像超分辨率技术,音频超分辨率技术旨在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提高音频的采样率和分辨率。
传统的音频升频方法通常使用特定的插值算法,例如线性插值或多项式插值,以增加采样率和提高音频的质量。然而,这些传统方法通常无法提供高质量的音频升频效果,而且存在失真和噪声增加的问题。
AI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学习大量高质量音频数据集,可以更好地理解音频的特征和结构,从而实现更精确的音频升频。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生成模型或重建模型来实现,其中生成模型尝试直接生成高分辨率的音频样本,而重建模型则试图从低分辨率的音频中提取更多细节并重建高分辨率音频。
尽管AI音频升频技术在提高音频分辨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其中一个主要挑战是训练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由于高分辨率音频数据的获取和标注相对困难,训练数据集可能相对较小,这可能会影响模型的性能。此外,AI音频升频技术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运算时间。
总体而言,AI音频升频技术在提高音频分辨率方面具有潜力,但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我们可以期待AI在音频领域的更广泛应用和更高质量的音频升频效果。
作者: seenetway    时间: 2024-6-11 09:10
这叫修复,不叫还原,所以和“传统HI-FI”无关了
作者: TManson    时间: 2024-6-11 09:15
这叫修补
作者: RRRAYYY    时间: 2024-6-11 09:15
有呀,AI升频、AI分轨,已经在应用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4-6-11 09:55
照片的ai降噪,唱片公司应该也有类似的手段。
作者: 白夜sj    时间: 2024-6-11 10:00
ai在音频上的运用比在语言模型,图形这些早的多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4-6-11 10:05
很多老专辑的remastered可以用ai技术。可能以后不用等录音室,自己在手机上就可以把老录音remaster。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4-6-11 10:17
已经确定 AI没有完全引入HIFI。HIFI资料有版权,AI查不到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4-6-11 10:21
现在用AI来模拟歌手翻唱别人的歌已经技术很普及了,民间都玩烂了
更别说让韩团这种全果跳唱了
作者: 爱吃莴苣    时间: 2024-6-11 11:11
本帖最后由 爱吃莴苣 于 2024-6-11 11:15 编辑

首先不得不承认HiFi圈是一座“科技孤岛”,至今沿用着几十年前的底层架构,因此我认为HiFi圈会极力阻止Ai的介入,或者抱紧硬件和堆料,统一口径排斥以算法和大模型为核心的音频虚拟处理技术。但是大势所趋,革新或许就在一瞬间。就好比我当年算是第一批玩大底无反、单电相机的人,当时被论坛和身边的单反老法师们嘲笑得不行,现在再看看?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4-6-11 11:16
hifi圈是最落伍的。思想也是最落伍的。
作者: syjbmwpower    时间: 2024-6-11 12:29
hifi是高保真的意思,着重还原。这和AI关系不大,想蹭热点也不应该违反初衷。但是像一些音频应用,比如空间音频就不一样了
作者: WXY345    时间: 2024-6-11 12:32
个人认为的争议点是:烧友需要分清楚追求的高保真是录音文件的高保真,还是录音室本意想让你听到的高保真。
作者: robertgong    时间: 2024-6-11 12:44
索尼的dsee就是ai技术
作者: headacheliu    时间: 2024-6-11 13:23
主要就是“真实”是否存在之争。还原所谓要还原的是“真实”,一种不带人格意图的“真实”,传统hifi所要还原的就是一种自然主义倾向的“真实”,或者是本质主义的“真实”;但是在后现代的思潮之下,两种思潮一种倾向于不存在所谓本质上的真实,真实都是相对的这种后现代解构的思潮,另一种则是以还原论倾向为主,把“真实”还原成最基本的粒子、最小的客观单位,这两种都和传统hifi的“古典真实”有着冲突。前者现在就是ai技术,即无所谓本质,而是从大数据中生成;后者则是类似于追求数据的科fi。不管哪一种,在这两者看来,追求所谓“高保真”的hifi,其中的“真”都是虚假的。
作者: okamibao    时间: 2024-6-11 16:38
爱吃莴苣 发表于 2024-6-11 11:11
首先不得不承认HiFi圈是一座“科技孤岛”,至今沿用着几十年前的底层架构,因此我认为HiFi圈会极力阻止Ai的 ...

x86 架构是哪年的来着?

作者: okamibao    时间: 2024-6-11 16:46
只要你愿意,可以挂一堆插件,包括头部追踪插件实时调节来听歌制造空间感(类似苹果空间音频),这算不算 AI?
实际上你所设想的 AI 可能可以做到的事情,包括上面提到的索尼 DSEE,都完全不需要现在一般所说的 AI 参与,靠人就行了……
有足够多的选项,有一大堆 preset 自动选择就足够了。
话说你所谓的“插值升频”不就是企图通过超采样提升分辨率吗,效果嘛……
作者: rujes    时间: 2024-6-11 16:56
ai超分采样,ai分轨都是体现吧?
作者: 伯劳贰型    时间: 2024-6-11 17:39
升频用不着ai,那些老旧唱片的现代修复补全音频信息才需要。
作者: 草莓冰淇淋    时间: 2024-6-11 18:56
就耳机这种早上听和晚上听,心情有区别时候听都能有不同听感的东西,整ai复原啥的真可能没啥前途,并且还可能戴着部分老烧加深对ai的误区
作者: MedX    时间: 2024-6-11 21:54
看楼主举例的意思应该是修复音频细节方面(让本来模糊某些片段变得清晰),这个其实算法早就有,而且也不是什么高端技术,就看谁的算法更好。另外还有基于人工智能的拾音降噪等,这个对于助听器开发很有必要。真就耳机音响这些硬件来说,说白了真没啥太高端技术含量。所以楼主所说的ai作用于hifi,依我拙见,结合软件才有意义,比如提供更真实抓耳的环绕声或者歌曲风格自动适配eq等等。另外还有就是建筑声学设计这块儿,这方面有实验室结合3d打印技术ai设计等在做。但是hifi这个圈子不论国内外玄学气息都颇为严重,而且市场规模也不大,利用ai或者机器学习更多是行业为了降低成本(必要劳动时间,研发实验成本等等),反观hifi圈儿似乎不存在这种需求,毕竟对于老钱们,有时候越贵越好,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painters    时间: 2024-6-11 22:19
我看见有张AI作的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可惜碟子要100块,没舍得买
作者: poonhk    时间: 2024-6-11 22:23
网上演示的图当然是很理想的状态,实际上很多场合都没那么好
作者: yalasuo1010    时间: 2024-6-11 22:24
现在的qq音乐和网易云那些什么臻品母带都是ai算的吧?
作者: kalumm    时间: 2024-6-12 02:27
yspanzer 发表于 2024-6-11 10:17
已经确定 AI没有完全引入HIFI。HIFI资料有版权,AI查不到

人家有版权的公司自己训练一个模型就可以了。又不是公用的

作者: lsd中毒    时间: 2024-6-12 11:20
音频升频算法比起视频超分辨率简单多了,但是没什么明显收益。AI在音频上主要还是投入在发声源辨识、语音语义这些有实际广泛应用的场景。
作者: sunbin502    时间: 2024-6-12 14:21
谁想听浓浓的数码味

作者: 烈火狂想曲    时间: 2024-6-13 10:06
ai编曲,ai作词,怎么没有?
作者: 会魔法的cast    时间: 2024-6-13 15:51
各种升频就是了,不过不知道算不算AI

作者: waterdq1004    时间: 2024-6-13 16:19
估计要不到好久 松岛枫的高清修复全集就会出现了
作者: 愤怒的电子    时间: 2024-6-13 17:06
有啊,不然网易云的至臻母带哪儿来的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