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大风扇adx5000,单元振膜图 [打印本页]

作者: 齿轮齿条    时间: 2024-6-13 17:21
标题: 大风扇adx5000,单元振膜图
振膜上有些小圆凸点,纹路也挺特别,看着成本是比hd800s的振膜高点。。。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6-13 17:30
如果没有这个有孔洞的壳会怎么样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4-6-13 17:50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13 18:42
本帖最后由 ls1mn 于 2024-6-13 18:44 编辑
怕鱼的猫 发表于 2024-6-13 17:30
如果没有这个有孔洞的壳会怎么样

这是声学透镜,让声音更凝聚,高频更细腻,如果要去掉也不是不行,你朝我说的反方向降一到两个等级想象就行了

补充一句,这种金属声学透镜是铁三角高端耳机的标志性配置了,但据我观察,不同型号开孔数量不一样,角度也有差别,甚至金属材质可能都不同,但铁三角永远不会在宣传语里面提这个,应该是调音秘密之一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6-13 19:45
ls1mn 发表于 2024-6-13 18:42
这是声学透镜,让声音更凝聚,高频更细腻,如果要去掉也不是不行,你朝我说的反方向降一到两个等级想象就 ...

音箱没看到过单元前面有这些。防护网不算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6-13 19:48
ls1mn 发表于 2024-6-13 18:42
这是声学透镜,让声音更凝聚,高频更细腻,如果要去掉也不是不行,你朝我说的反方向降一到两个等级想象就 ...

索尼那个z1r头戴耳机,我记得把这种叫做什么驱动单元格栅唉。声学透镜这么高BIG概念好神奇
作者: eysirs    时间: 2024-6-13 19:50
这个耳机我觉得有点奇怪,按道理来说,它的单元很大,就应该发出类似环绕音箱的声音
简单的说就是声音应该明显能听出前后包裹感,但遗憾的是和比它单元小很多的耳机听感一样的,区别只是音色的不同,完全没有我期望的包裹感。
作者: 80港台    时间: 2024-6-13 21:02
看着...想把她按扁……
作者: 悲伤天使    时间: 2024-6-13 22:18
eysirs 发表于 2024-6-13 19:50
这个耳机我觉得有点奇怪,按道理来说,它的单元很大,就应该发出类似环绕音箱的声音
简单的说就是声音应该 ...

想要包裹感,需要高端平板耳机
作者: 浮云一切    时间: 2024-6-13 23:41
把铁罩拿了不是会更通透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13 23:47
浮云一切 发表于 2024-6-13 23:41
把铁罩拿了不是会更通透

反了,会更糊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13 23:47
怕鱼的猫 发表于 2024-6-13 19:48
索尼那个z1r头戴耳机,我记得把这种叫做什么驱动单元格栅唉。声学透镜这么高BIG概念好神奇

作用都一样,名字不一样,SONY还整了个高大上的斐波那契栅格,作用都是让声音向设计师想要的方向走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13 23:50
怕鱼的猫 发表于 2024-6-13 19:45
音箱没看到过单元前面有这些。防护网不算

也有,很多音箱的高频单元前面不是有一个东西挡着?那个作用也是调音的,但是音箱的中低频单元不需要,因为高频有方向性,低频没有,音箱追求包围感,不会在前面加东西,而铁三角的拿手好戏是高频,必然在声学透镜上做了很多“手脚”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4-6-14 02:24
森海那个鬼才环形动圈是用无数次声学拟真换来的,人力成本爆炸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4-6-14 02:25
hd800 振膜成本应该远高于 adx5000,你得考虑人力成本和各种沉没成本,在搞研发上面,物料成本是最少的
作者: 1919810    时间: 2024-6-14 08:35
VEGA57 发表于 2024-6-14 02:25
hd800 振膜成本应该远高于 adx5000,你得考虑人力成本和各种沉没成本,在搞研发上面,物料成本是最少的

那个中空单元,国内已经做出来了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14 08:39
本帖最后由 ls1mn 于 2024-6-14 08:40 编辑
1919810 发表于 2024-6-14 08:35
那个中空单元,国内已经做出来了

好臭(恼

你楼上有人说得好像ADX5000的镀钨振膜不需要研发和其他费用一样……楼主本意就是说振膜物料成本,HD800党非要来比个高低,行行行,宇宙第一圈确实强

作者: yuhuang    时间: 2024-6-14 08:50
VEGA57 发表于 2024-6-14 02:24
森海那个鬼才环形动圈是用无数次声学拟真换来的,人力成本爆炸

声学透镜的设计一样需要大量的仿真和实验。

作者: csixty3    时间: 2024-6-14 10:48
003激凸浮点原理
作者: hcgrh    时间: 2024-6-14 11:59
这个振膜还是镀钨的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6-14 12:58
ls1mn 发表于 2024-6-13 23:47
作用都一样,名字不一样,SONY还整了个高大上的斐波那契栅格,作用都是让声音向设计师想要的方向走

声学透镜就很扯,找这个意思,空调导风板可以叫气动透镜了,机油滤芯可以叫机油透镜了。生造高big词汇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14 13:20
怕鱼的猫 发表于 2024-6-14 12:58
声学透镜就很扯,找这个意思,空调导风板可以叫气动透镜了,机油滤芯可以叫机油透镜了。生造高big词汇{:4 ...

给你补充一下热知识:声学透镜这个词并不是铁三角造的,也不是什么“高big词汇”,也不扯,是正儿八经的声学技术,自诩烧友的都应该懂这个吧?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6-14 14:16
本帖最后由 怕鱼的猫 于 2024-6-14 14:32 编辑
ls1mn 发表于 2024-6-14 13:20
给你补充一下热知识:声学透镜这个词并不是铁三角造的,也不是什么“高big词汇”,也不扯,是正儿八经的 ...

哇,您真博识啊
幸好我不是烧友,不过看这意思,声学透镜在铁三角手上已经成功塑形还小型化了,您发这个什么博士搞的科研介绍太复杂了,又丑又大很难众所周知哇

我买产品需要注意的话,顶多就是看看介绍,如果写了类似声学透镜的描述,我自然见识短是不会买的,在于我就像智商税一样。另外之前选有源音箱听小说的时候,多少看了各家产品线,没发现有像铁三角这个盖子一样的透镜呢。能想象一下最接近看到过的是JBL那种带方块的防尘罩了。也没有可能,铁三角这个,说白了就是保护单元振膜用的。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6-14 14:35
ls1mn 发表于 2024-6-13 23:50
也有,很多音箱的高频单元前面不是有一个东西挡着?那个作用也是调音的,但是音箱的中低频单元不需要,因 ...

高频头前面那个其实也是保护罩呀,我看不少大佬介绍音箱都是这么说的。球顶还是气动,再挡一下,还要各种号角干啥?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14 14:41
怕鱼的猫 发表于 2024-6-14 14:16
哇,您真博识啊
幸好我不是烧友,不过看这意思,声学透镜在铁三角手上已经成功塑形还小型化了,您发这个 ...

……无敌了你,声学透镜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甚至“老”技术有提的必要么……

哦说起来,“如果写了类似声学透镜的描述,我自然见识短是不会买的,在于我就像智商税一样”——再给你补充一个热知识:声学透镜技术最初在1949由贝尔实验室研究出,由JBL在1950年代首次商用

这可太巧了呢

实在不懂不用硬洗的,但你硬要说这个东西就是防尘罩,那我只能说:啊对对对,您说的是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14 14:49
本帖最后由 ls1mn 于 2024-6-14 14:54 编辑
怕鱼的猫 发表于 2024-6-14 14:35
高频头前面那个其实也是保护罩呀,我看不少大佬介绍音箱都是这么说的。球顶还是气动,再挡一下,还要各种 ...

不想多说了,你自己看

作为一种声学技术,又是老技术,铁三角觉得想用就用,有必要用就用,没什么困难的事,服务于调音而已,其他厂家不用是觉得没必要用就不用,举多几个例子防杠:就像不是HD800出来之后全世界都要学着用环形中空振膜一样(提前告诉你,SONY也有环形中空振膜)、就像不是拜亚动力用了无折痕振膜、斜置单元障板所以其他家就必须学着用一样、就像不是AKG用了双层振膜其他厂家就必须学着用一样(当然有不少厂家用了)、就像不是STAX搞了静电其他家就必须搞一条静电产品线一样……懂了吗,都是各家选择其中一样路径来实现自己想要的声音而已,也就你莫名其妙觉得什么“Big格”“生造”,酸得一批



如果你一定认为这就是个防尘罩,保护罩or something else,随你便,您说的都对,我错了,谢谢

作者: 枫叶与冬    时间: 2024-6-14 15:41
ls1mn 发表于 2024-6-14 14:49
不想多说了,你自己看

作为一种声学技术,又是老技术,铁三角觉得想用就用,有必要用就用,没什么困难 ...

我觉得不是不想用,而是有版权,所以只能自己搞自己的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14 15:45
枫叶与冬 发表于 2024-6-14 15:41
我觉得不是不想用,而是有版权,所以只能自己搞自己的

专利知识产权我觉得各家应该是有的,但原理无非就那些,今天我在铁片上打孔,明天你在栅格上搞斐波那契,只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罢了

而且人都有路径依赖,公司也一样,曾经靠这个起家的,一来专利已经成护城河了,二来在旧方案上修修补补能少死很多脑细胞,三来凸显品牌特色。能革自己命还能活下来的公司没有几家

要不然IBM也不会被视为商业转型的经典案例

作者: poonhk    时间: 2024-6-14 16:12
eysirs 发表于 2024-6-13 19:50
这个耳机我觉得有点奇怪,按道理来说,它的单元很大,就应该发出类似环绕音箱的声音
简单的说就是声音应该 ...

没能推开就是这样,至于怎样才能推开,不明,可能是很多综合因素结合下的结果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6-14 16:29
ls1mn 发表于 2024-6-14 14:41
……无敌了你,声学透镜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甚至“老”技术有提的必要么……

哦说起来,“如果写了类似声 ...

您说的都对,有理有据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6-14 16:38
ls1mn 发表于 2024-6-14 14:49
不想多说了,你自己看

作为一种声学技术,又是老技术,铁三角觉得想用就用,有必要用就用,没什么困难 ...

酸不酸这个没有出发点,自然谈不上。打孔冲压金属片都能神话一下,反正我是不信。我觉得那些弄块儿各种布的比较实在,防尘了,调音了,别人也研究不来,充满了神秘感。或许也是一块声学透镜吧?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14 16:41
本帖最后由 ls1mn 于 2024-6-14 16:44 编辑

哦,不对,我想起来了

这是1MORE的单元



这是漫步者的单元


这是Final的单元



这是7赫兹i99的单元




确实没有大耳像铁三角一样用这种金属声学透镜的,所以我才说铁三角独家调音手法,以至于我都忘了耳塞这边太常见了

那么为什么这些耳塞要闲得蛋疼要在里面安个铁片再打孔,一定是灰尘耳屎太细了能穿过调音棉落到单元振膜上对吧,一定是怕动手能力强的烧友喜欢用牙签捅进去和振膜来个亲密接触是吧,一定是老板经费预算批得太多没地方花是吧,一定是怕拆解的时候太丑安一个上去比较美观是吧


还神话,扣帽子不要扣得太溜,阅读理解不过关就别来混打架坛,您老人家倒是指出我哪里神话了啊?这不是又常见又老得技术么?怕不是连专利都没有了,我说一句独家就算神话是吧,造神这么容易那你的十个帖子里面有九个都是众神归位了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6-14 16:48
本帖最后由 怕鱼的猫 于 2024-6-14 16:54 编辑
ls1mn 发表于 2024-6-14 16:41
哦,不对,我想起来了

这是1MORE的单元

找个动铁、平板的看看?还有您那句实在不懂不用硬洗的说法,实在不敢同意。一开始我就是因为不懂才问的呀,我都懂了我还问啥。但是不懂的人就该闭嘴不能提出疑问和自己的想法吗?另外那个英文看不懂啊,您说的啥妙语连珠

作者: msou3675    时间: 2024-6-14 16:52
那个小点是不是用来改善切割失真的?
作者: ls1mn    时间: 2024-6-14 17:02
本帖最后由 ls1mn 于 2024-6-14 17:06 编辑
怕鱼的猫 发表于 2024-6-14 16:48
找个动铁、平板的看看?还有您那句实在不懂不用硬洗的说法,实在不敢同意。一开始我就是因为不懂才问的呀 ...

头疼……

第一:



第二:

动铁、平板发声原理都不一样,怎么用铁三角这种声学透镜?


我都告诉你这是声学透镜,资料来源都摘出来给你,你硬要说这不是,没这么“高大上”,还有说什么智商税,还在那里阴阳怪气“声学透镜在铁三角手上已经成功塑形还小型化了,您发这个什么博士搞的科研介绍太复杂了,又丑又大很难众所周知哇”,你真以为人家看不懂是吧,按你这个阴阳怪气的逻辑是不是1MORE和漫步者能锤爆铁三角了,哦不奇怪,可能你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坚决认为铁三角是在“生造”抬高“Big格”、我在“神话”,但我一开始就很明确告诉你,这种技术大家都在用,这种技术名字就叫做“声学透镜”,没有什么奇特的,但这个金属打孔确实只有铁三角自己用在大耳上,你还想我怎样回应你啊?纯粹为了抬而抬

别回复我了,真头疼

tmd打架坛就是这么来的,死鸭子嘴硬,认识不到位还死命在这里阴阳怪气,好好讲话都不会,谁受得了,我真是回复错你了,我就不该回复你,给你磕头了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6-14 18:00
ls1mn 发表于 2024-6-14 17:02
头疼……

第一:

回不回复的您说了可不算。通篇都是藐视别人不懂的态度,如果没有涵养可以解惑就真的没必要回复嘛,现在才认识到未免晚了。您这各种言辞人身攻击就别人看不出来哇?说事儿就说事儿,我说铁三角,您炸什么毛?你说阴阳怪气就真的是阴阳怪气吗?你觉得的就都是对的吗?真的是好笑呀。我一个普通老百姓我需要酸铁三角什么呢。唯一不理解就是,一个打孔冲压铁片,可以增加多少脑放含量,然后您就开始系统的介绍并对我的疑问嗤之以鼻。千万别再回复我了,看着难受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6-14 18:01
ls1mn 发表于 2024-6-14 17:02
头疼……

第一:

动铁、平板发声原理不一样,然后不是通过空气传播?所以声学透镜失效了?

作者: airx    时间: 2024-6-14 19:27
调音手段之一,这个罩子一定会产生声波反射,反射声一定会干扰原来的声音从而产生绝对值失真,目的厂家是让声音“更好听”“更符合设计初衷”
作者: 大杨Jens    时间: 2024-7-24 04:07
怕鱼的猫 发表于 2024-6-14 18:01
动铁、平板发声原理不一样,然后不是通过空气传播?所以声学透镜失效了?

你跟他是两个极端。他是懂+鄙视,你是不懂+嘴硬。当然,大部分大学毕业的人会偏向前者,因为无知永远不是借口(当然,这还能反驳的话除了证明你急了之外没有用)

作者: winston    时间: 2024-7-24 09:08
大杨Jens 发表于 2024-7-24 04:07
你跟他是两个极端。他是懂+鄙视,你是不懂+嘴硬。当然,大部分大学毕业的人会偏向前者,因为无知永远不是 ...

分析得太到位了。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7-24 09:41
大杨Jens 发表于 2024-7-24 04:07
你跟他是两个极端。他是懂+鄙视,你是不懂+嘴硬。当然,大部分大学毕业的人会偏向前者,因为无知永远不是 ...

你又懂了,来说说平板和动圈发声原理区别,以及平板没有所谓声学透镜的原因。我可一直是抱着不懂就问,然而在你们口中就是嘴硬了,不懂的人都不许问吗,哪门子道理?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4-7-24 12:15
怕鱼的猫 发表于 2024-6-14 12:58
声学透镜就很扯,找这个意思,空调导风板可以叫气动透镜了,机油滤芯可以叫机油透镜了。生造高big词汇{:4 ...

声透镜是个特别常用的技术,基本动圈喇叭都会有的。
好像最早是60-70年代解决号角的指向性问题,我有看过一些文章,上个世纪的老技术。

继承的比较好的是拜亚当年的毛毡大法(耳罩大法也算),后面被铁三角学的比较到位,森海因为环形振膜,本身舍弃了最复杂的中高频声透镜的设计,类似音箱导相孔和共振板结合的思路。

索尼和JVC是另外一卦的,他们本来就是做喇叭的,所以旗舰耳机一直有自己喇叭微型化的声透镜设计。(而且官网都是有标注的,Acoustic Lens Applied,不是什么生搬硬造高级词汇。)
而且这个可不是什么吹嘘哦,声透镜可以明显降低声波速度,控制指向性(主要是中高频),中低频密度也会有提高,不相信的话可以拿掉那个护盖,声音就从一万变一千块了。
还有一家就是劲浪,封闭式里面那些密密麻麻的孔洞也是自家喇叭声透镜下放的,反正天生玩喇叭的厂家都会做这个设计。
这东西提的人少,因为大厂早就玩明白了,小厂没精力和财力研发,导致大家都不愿意多说,大部分国产耳机没有声透镜或者是个非常粗糙的声透镜。

平板耳机有声透镜,比如我最喜欢的DCA,看官网就知道了,Audeze也有类似的设计,但是不确定是100%声透镜还是结合了其他共振腔啥的。



作者: 轻风之语    时间: 2024-7-24 13:01
可以尝尝看味道,和800的膜有什么不同没有
作者: 轻风之语    时间: 2024-7-24 13:02
不过这个看上去做工雀食还是挺可以的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4-7-24 16:42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7-24 12:15
声透镜是个特别常用的技术,基本动圈喇叭都会有的。
好像最早是60-70年代解决号角的指向性问题,我有看 ...

谢谢指点。说成声学人工结构很难吗

作者: jianshoy    时间: 2024-7-24 17:05
本帖最后由 jianshoy 于 2024-7-24 17:18 编辑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7-24 12:15
声透镜是个特别常用的技术,基本动圈喇叭都会有的。
好像最早是60-70年代解决号角的指向性问题,我有看 ...

DCA和T+A那个平板前面的器件不完全是声学透镜,更应该说是高端吸音棉(虽然原理上很复杂就是了)

作者: jianshoy    时间: 2024-7-24 17:05
本帖最后由 jianshoy 于 2024-7-24 17:08 编辑
怕鱼的猫 发表于 2024-7-24 16:42
谢谢指点。说成声学人工结构很难吗

谁发明谁就有定名权,你希望它改叫声学人工结构,那简单,你穿越回70年前然后提前发明一个出来就完事了

作者: 方形圆圈    时间: 2024-7-25 15:54
所以r70x单元拆解图谁有?号称是adx5000原型机
作者: 新海翔    时间: 2024-10-18 13:53
怕鱼的猫 发表于 2024-7-24 09:41
你又懂了,来说说平板和动圈发声原理区别,以及平板没有所谓声学透镜的原因。我可一直是抱着不懂就问,然 ...

急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