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hd650不结像是什么原因?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7 20:06
标题: hd650不结像是什么原因?
本帖最后由 yang667455 于 2024-8-7 20:09 编辑

以前听过朋友的索尼随身cd加耳塞,很震撼,音乐就在整个房子空间飘,像能看到歌手在面前几米的舞台上,乐器位置也很清楚,非常有空间感,很结像。

现在我配置cd+耳放+hd650,听到的确是头中效应,声音就在脑袋里,没空间感,没结像感。是哪个环节出问题?

因为线材没到位,我现在耳放是平衡入单端出,是这个原因吗?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24-8-7 20:16
什么耳放?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7 20:21
轻烧党 发表于 2024-8-7 20:16
什么耳放?

v222
作者: 活在理想的世界    时间: 2024-8-7 20:25
声场没推出来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24-8-7 20:25
索尼那个是音效造成的吧,配机平头塞什么水准大家心里可是有数的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4-8-7 20:28
hd650结像就是比较散,但是空间感还不错,我说的是最新的爱产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4-8-7 20:39
开放式与封闭式的区别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7 20:41
活在理想的世界 发表于 2024-8-7 20:25
声场没推出来

0增益,12点音量,要怎么调呢?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7 20:51
现在人声和乐器是分离的,就是声音拉不出去,在脑袋响就没结像。
作者: 活在理想的世界    时间: 2024-8-7 20:54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4-8-7 20:41
0增益,12点音量,要怎么调呢?

头中效应就是声音规模不够,应该不是增益的问题,应该是输出口的问题,平衡入+平衡出。

作者: 醋酸钠    时间: 2024-8-7 20:55
就是不同器材的调音风格而已,喜欢这种空间感就换其他的声场大的耳机吧。
作者: VIPPER    时间: 2024-8-7 21:07
6系的结项都挺拉跨的,尤其是600
作者: 仙人掌与小左轮    时间: 2024-8-7 21:09
应该是CD机的原因,如果你用的是台式CD机很正常,因为这种CD机是设计来给音箱系统用的,音箱自带左右声道互亏馈声场自然宽阔,所以这种CD机调音的时候不需要对声场进行特调,造成用在耳机系统上声场比较小,而索尼的CD随身听是专门为耳塞设计的,针对耳塞进行过声场模拟调音,类似于艾利和的crossfeed,所以你听着声场很大。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7 21:14
仙人掌与小左轮 发表于 2024-8-7 21:09
应该是CD机的原因,如果你用的是台式CD机很正常,因为这种CD机是设计来给音箱系统用的,音箱自带左右声道互 ...

谢谢,cd是天龙sa1,只能等耳机平衡线到再看看效果了。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7 21:15
活在理想的世界 发表于 2024-8-7 20:54
头中效应就是声音规模不够,应该不是增益的问题,应该是输出口的问题,平衡入+平衡出。

谢谢,等过几天平衡线到再看看。v222发热还挺大的,正常吗?
作者: 活在理想的世界    时间: 2024-8-7 21:18
头中效应百分百是声场出问题了,但V222这个耳放的声场是没问题的,如果做好平衡入+平衡出还是推不出声场,那么就与V222无关了,我的耳机虽不是HD650,但是我V222下的耳机没有声场问题。
作者: 活在理想的世界    时间: 2024-8-7 21:20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4-8-7 21:15
谢谢,等过几天平衡线到再看看。v222发热还挺大的,正常吗?

我不知道“挺大”是什么意思,我只能说夏天的V222岁不烫手但还是热的,说有50度应该不为过。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4-8-7 21:56
看到你们的回复我也是挺不解的,耳机不是头中效应那是什么,想看箱子那样出声场结像?是我耳机白玩了么?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7 22:54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4-8-7 21:56
看到你们的回复我也是挺不解的,耳机不是头中效应那是什么,想看箱子那样出声场结像?是我耳机白玩了么?

那你可能没听过结像好的,我那次真的像看到声波在室内空间飞来飞去,像可伸手去捉的实体一样,歌手就像看到在前面几米上方位置,各乐器也是有距离有方位,非常立体有像,我就坐在舞台下方现场一样的感觉。以前没听过也不敢相信音乐可以听起来是这样的。可惜那是很久远的事,没问是什么机子和耳塞,只记得是索尼的,不知是CD是索尼还是寨子是索尼了,是朋友一个香港亲戚带回来借给他的。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7 22:55
活在理想的世界 发表于 2024-8-7 21:20
我不知道“挺大”是什么意思,我只能说夏天的V222岁不烫手但还是热的,说有50度应该不为过。

差不多就是四五十度。

作者: mjfans    时间: 2024-8-7 23:48
你是不是记错了,再牛逼的耳机歌手也不会结相在面前几米吧,音箱倒可以,或许k1000也行,不过没听过
作者: xwj24    时间: 2024-8-7 23:54
我反正现在耳机声音不开大时候可以有这种感觉,开大声了密度大了就没厅堂感就只觉得嗨
作者: 夜音寒。。。白    时间: 2024-8-8 00:00
650差不多就这样,人声位置特别还原的恕我见识少没听过,再怎么说几米也太夸张了。
作者: TManson    时间: 2024-8-8 00:21
新版听下来不至于这种情况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4-8-8 01:23
mjfans 发表于 2024-8-7 23:48
你是不是记错了,再牛逼的耳机歌手也不会结相在面前几米吧,音箱倒可以,或许k1000也行,不过没听过

音箱也不行,音箱声场不会大到几米的程度,尤其是家用音箱,只有现场可以。他说的这个是混音时加的虚拟声场的效果,而且好像还是专门为耳塞式耳机制作的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4-8-8 03:06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4-8-7 22:54
那你可能没听过结像好的,我那次真的像看到声波在室内空间飞来飞去,像可伸手去捉的实体一样,歌手就像看 ...

玩了那么多年,家访那么多次,展会参加过好几回,就没听到过不是头中效应的系统,可能是我无缘你们说的系统吧,可能就一回就是听大奥的那回,声场结像是无边甚至是脱箱,但也不见得没头中啊!
作者: tom133    时间: 2024-8-8 04:03
650结像本来就像大光圈镜头,只有中频相对凸出清晰,背景乐器的细节和动态就比较糊,所以声场和结像的立体感就弱了。不过,650最NB的是中频的丝滑流畅和绵密。如果你觉得650中频很好而且久听不累,那就够了。另外,搭配好的胆机可以提升650的听感,但那样花费就大了。
作者: ssfangyuan11    时间: 2024-8-8 08:01
如果是新机,煲一下会改善,还有换银线也会改善,但是风格会有所改变,650不是以结项为强项的耳机,要么换812或者800s之类的耳机吧,结相定位好很多
作者: wryiadgj    时间: 2024-8-8 08:12
可以多听听其他耳机对比一下,650结像本来就是有点前压的,纵向不错,但两边不会刻意拉开距离。头中效应太明显应该是结像过于前压,将耳房增益适当拉低再试试。
作者: aassdd    时间: 2024-8-8 08:29
以前是多久,不会是小时候吧
作者: hand    时间: 2024-8-8 08:47
楼主说的这种音效,也不一定是当时真正的感觉,有可能是当时第一次听hifi产品,的确效果给楼主带来了一定的震撼,然后又过了很多年,记忆不是都一直保持不变的,会对当时的那种感觉有一定的美化,就像人生中的很多的第一次,多年后回忆起来都只有最美好的瞬间,肯定就会导致与现有设备听感有较大的差距。
作者: neverwinter    时间: 2024-8-8 08:53
试试RCA接口
作者: totun    时间: 2024-8-8 08:59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4-8-7 21:56
看到你们的回复我也是挺不解的,耳机不是头中效应那是什么,想看箱子那样出声场结像?是我耳机白玩了么?

耳机哪怕耳塞好一点的都会有明显的模拟声场,有脱塞感的,虽然跟音箱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但是是存在的。当然也跟前端搭配有关系

作者: 周大壮壮    时间: 2024-8-8 09:55
说白了,结像清晰可辨那是HD800干的事,HD650听个动次打次的感觉就行了
作者: xzhfire    时间: 2024-8-8 09:59
乱飘那种才叫没有结项吧
作者: dingyc66    时间: 2024-8-8 10:00
头中效应,听起来在脑袋里面,有点难受,大件应该没啥问题
作者: johnmok    时间: 2024-8-8 10:15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4-8-7 22:55
差不多就是四五十度。

正常的, 熱的聲音才好
另外, 你的疑問, 其實還是加購個新耳機實際點, 最見效, 你的耳放沒問題的, 是HD650強項不是這種聽感而已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8 10:19
谢谢以上各位烧友回复。的确可能第一次听HIFI产品的声音太过惊艳,也可能时间久远记忆有点偏差。当时其实是在教室晚自习,坐的位置大概在中间稍后一点,记忆中听感旋律声音像线带一样在前面空中飞扬,歌手似乎在讲台上空位置,一点也不觉得是在听耳塞,而是置身现场一般,非常享受。其实现在这个配置声音素质以我的耳朵听起来也可以了,只是没达到曾经的感受有点小失望。
作者: mjfans    时间: 2024-8-8 10:21
周大壮壮 发表于 2024-8-8 09:55
说白了,结像清晰可辨那是HD800干的事,HD650听个动次打次的感觉就行了

hd800都一般,我听过乐器结相最好的就是改了平衡的k812了,812的结相是真的叼,加上812有一种很特别的混响感,或者叫空气感吗,是能明显定位很多乐器在耳边声场里位置的。然后就是大乌二代,不过大乌二代声场太小,没812那么舒服,但是这两只耳机也就是对乐器有一定的结相能力,人声还是在脑壳里面,并不会在面前几米
作者: mjfans    时间: 2024-8-8 10:24
VEGA57 发表于 2024-8-8 01:23
音箱也不行,音箱声场不会大到几米的程度,尤其是家用音箱,只有现场可以。他说的这个是混音时加的虚拟声 ...

音箱可以的,坐书架箱中间听音的时候人声就很明显在正前方几米的地方,很有实体感,闭着眼睛的时候是有那种伸手能摸到歌手的感觉的
作者: startkkk    时间: 2024-8-8 10:46
检查下线,是不是耳机上的插头插反了,那样相位就反了。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4-8-8 10:50
我也觉得可能是相位问题,还有虽然LZ设备看似到位,也许这两个大件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越高素质器材如果发挥不出越会大打折扣
作者: winston    时间: 2024-8-8 10:52
怀疑耳机插头可能没插到位。
作者: 寻找雨中的猫    时间: 2024-8-8 10:59
仙人掌与小左轮 发表于 2024-8-7 21:09
应该是CD机的原因,如果你用的是台式CD机很正常,因为这种CD机是设计来给音箱系统用的,音箱自带左右声道互 ...

任何一款sony cd随身听都没这个音效
作者: 寻找雨中的猫    时间: 2024-8-8 11:00
cd碟的问题,有些专辑录制效果就是空间好
作者: bonobolton    时间: 2024-8-8 11:03
650就是这样,能量集中在中频。
作者: Yin93035382    时间: 2024-8-8 11:30
電源相位錯有機會的,如果使用美插,英插最簡單,用一個轉插不插地,由cd開始每台機試,如果發現是電源線錯相,只要尾插N和L換轉接就可以
作者: Yin93035382    时间: 2024-8-8 11:32
周大壮壮 发表于 2024-8-8 09:55
说白了,结像清晰可辨那是HD800干的事,HD650听个动次打次的感觉就行了

問問大佬專家,我上面說的正確嗎?
作者: 拈花微笑    时间: 2024-8-8 12:28
楼主说的没错。我上个月买了个爱产的hd600,也是结像不好,甚至不如pdd 50元买的蓝牙耳机结像好,给退了。因为它这个耳机单元啊,是可以单独卸下来的,假如不是全新的……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8 12:30
startkkk 发表于 2024-8-8 10:46
检查下线,是不是耳机上的插头插反了,那样相位就反了。

L头 就插在耳机L那边,并且字母向外,R的也是这样,没反吧?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8 12:41
winston 发表于 2024-8-8 10:52
怀疑耳机插头可能没插到位。



这是L插头,插在耳机标有L那头,字母向外,这样没插反也插紧了吧?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8 12:57
多谢各位烧友意见。可能的确是我记忆有偏差,应该有20年了,当时是在教室自习,旁边同学借我听了几分钟,好像是周杰伦的歌,设备说是他一个香港亲戚带回来的,一个圆形便携CD机和一个看起来挺特别的耳塞,说是索尼的,很贵,具体多少没问。当时坐在大概教室中间稍后一点,听起来感觉声音旋律像线带一样在面前至少一两米飞舞,感受像实体一样可看到可去捉摸一样,歌手似在讲台上方位置,还能感觉乐器分布在四周,总之感觉不到是耳塞出来的声音,像在现场下方一样的听感。也可能是第一次听HIFI太过惊艳记忆有偏差,但那种不是头脑中响,而是非常有空间感,结像感的印象是一直记着的,也是如今入坑HIFI的原因。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4-8-8 13:06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4-8-8 12:57
多谢各位烧友意见。可能的确是我记忆有偏差,应该有20年了,当时是在教室自习,旁边同学借我听了几分钟,好 ...

我20多年前也玩CD workman.现在也收藏了几台在玩,20年前到现在都没你这种感觉,当然,初听的声场逼真感是有,比如海浪声,我以为是旁边有人往我这泼水,现在再听这首歌就完全找不到那感觉了,这是一种新鲜的错觉。
作者: awindcrime    时间: 2024-8-8 13:24
650横向本来就窄,V222的声场横向也推不开,650是这样的啦,但结项是没问题的.
600就和650倒一倒,声场大点,结项弱点。
作者: 周大壮壮    时间: 2024-8-8 14:54
Yin93035382 发表于 2024-8-8 11:32
問問大佬專家,我上面說的正確嗎?

有这个可能性,但是一般是箱子会比较明显

作者: 夜音寒。。。白    时间: 2024-8-8 15:00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4-8-8 12:57
多谢各位烧友意见。可能的确是我记忆有偏差,应该有20年了,当时是在教室自习,旁边同学借我听了几分钟,好 ...

我十年前第一次听ipod+小白也挺震撼的,但烧久了回去听根本听不下去
作者: Yin93035382    时间: 2024-8-8 15:20
周大壮壮 发表于 2024-8-8 14:54
有这个可能性,但是一般是箱子会比较明显

很多人認為只有信號線相位會有影響,其實電源線相位影響很大,聲音會很怪,聲音會萎縮
作者: Yin93035382    时间: 2024-8-8 15:25
耳機線L,R調轉對聲場沒有影響,只是左右聲調轉
作者: neverwinter    时间: 2024-8-8 15:31
Yin93035382 发表于 2024-8-8 15:20
很多人認為只有信號線相位會有影響,其實電源線相位影響很大,聲音會很怪,聲音會萎縮

电源线、信号线都有相位问题,甚至还包括一些保险丝、线材的方向性

作者: Yin93035382    时间: 2024-8-8 15:37
neverwinter 发表于 2024-8-8 15:31
电源线、信号线都有相位问题,甚至还包括一些保险丝、线材的方向性

沒錯
作者: Yin93035382    时间: 2024-8-8 15:39
neverwinter 发表于 2024-8-8 15:31
电源线、信号线都有相位问题,甚至还包括一些保险丝、线材的方向性

cd錄音都會有相位錯誤的
作者: lpcken    时间: 2024-8-8 15:58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4-8-8 12:57
多谢各位烧友意见。可能的确是我记忆有偏差,应该有20年了,当时是在教室自习,旁边同学借我听了几分钟,好 ...

有可能是20年过去了听力已经退化不少,捕捉不到当年的细节。不过650结项本来就一般,一片片,只有左中右。

作者: 仙人掌与小左轮    时间: 2024-8-8 16:01
寻找雨中的猫 发表于 2024-8-8 10:59
任何一款sony cd随身听都没这个音效

是没有这个音效,但是调音的时候就是这么调的,突出声场层次感
作者: 周大壮壮    时间: 2024-8-8 16:20
Yin93035382 发表于 2024-8-8 15:20
很多人認為只有信號線相位會有影響,其實電源線相位影響很大,聲音會很怪,聲音會萎縮

是的,会影响整个声场
作者: liuyindong    时间: 2024-8-8 16:33
没人问LZ的CD机是啥吗,可能是音源信息量不足的问题,以前玩过EVO50就不太行,哪怕是CD机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8 17:16
liuyindong 发表于 2024-8-8 16:33
没人问LZ的CD机是啥吗,可能是音源信息量不足的问题,以前玩过EVO50就不太行,哪怕是CD机

天龙SA1啦

作者: 火牛2008    时间: 2024-8-8 17:28
本帖最后由 火牛2008 于 2024-8-8 17:39 编辑

耳机系统大多数情况,好似都或多或少地有“头中位效应”,左右横向声场一般都会比纵向声场大些。但是有一张李云迪的《Chopin》箫邦精选 DSD DFF钢琴曲,一边上网一边听,听着听着忽然觉得耳机不响了,把耳机摘下发现是在响的,再带上听,原来声场跑到了电脑显示屏前面了,耳边没了平常会听到的声音。不过,很少有这种体验
作者: liuyindong    时间: 2024-8-8 17:34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4-8-8 17:16
天龙SA1啦

不太应该啊,会不会CD机有故障了

作者: 火牛2008    时间: 2024-8-8 18:11
耳机产生头中效应的原因主要包括声场不自然和音场压缩。‌

首先,‌头中效应是由于耳机纵向声场不深,‌耳机单元距离耳朵过于接近,‌产生的声场不自然的感觉。‌这是因为耳机播放声音时,‌声音直接进入耳朵,‌没有经过像自然环境中的声音传播路径,‌如耳廓、‌外耳、‌耳道等,‌这些路径对声音的折射、‌绕射和衍射会影响声音的传播,‌使得声音听起来更加自然。‌而耳机直接将声音传输到耳朵,‌缺少了这些自然的声音传播过程,‌导致声场感觉不自然12。‌

其次,‌头中效应还因为制作立体声录音时,‌左右声道的话筒通常相距几米甚至十几米,‌而通过耳机播放时,‌左右声道的信号由相距仅30厘米的耳机单元传入双耳,‌这种极端的距离差异使得音场的大部分似乎被压缩在左右耳之间的脑海中,‌造成了所谓的“头中效应”2。‌

此外,‌虽然有些压耳式耳机提供了不错的听感,‌不进行声音修饰或造假,‌但头中效应主要还是由于耳机播放声音的方式与自然环境中的声音传播方式不同所导致。‌这种差异使得通过耳机听音乐时,‌大脑无法准确判断声音的方位和距离,‌从而产生了头中效应的感觉
作者: 火牛2008    时间: 2024-8-8 18:45
彻底解决耳机头中效应-人头仿真录音

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转载】 2005年03月28日 10:29 评论

 

    听过耳机的朋友大多知道,耳机重播音乐的效果和喇叭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音场”方面。耳机虽然也能营造出音场的效果,但远不如喇叭自然。“耳机的最重大缺陷就是音场不自然”已经成为发烧友的共识。这是什么造成的呢?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用喇叭重播音乐时,声音信号从喇叭发出,通过空气传播,到达人耳。这时,人耳听到的“喇叭声音”和听到自然界中各种声音一样,经过耳廓、外耳、耳道,传导到耳鼓膜,被大脑神经所感知。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耳廓、耳道、人的头盖骨、肩部等对声波的折射、绕射和衍射,都会对声音造成一定影响。在声学上,用HRTF,即“头部相关传输函数”来描述这种影响。正是由于HRTF的影响,人的大脑能根据经验判断出声音发出的方位和距离。人即使蒙上眼睛也能判断声音发出的方向和距离,这就是靠大脑根据HRTF影响的经验做出的判断。通过耳机欣赏音乐时,声音是被耳机的驱动单元直接“灌”进双耳的,也就是说,人的耳廓、头盖骨和肩部等对声音造成的影响没有了,HRTF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大脑就无法准确判断声音的方位和距离。很多人觉得,用耳机欣赏音乐时,音场的感觉不自然,乐器的定位似乎是虚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另一个原因是,制作立体声录音时,一般左右声道的话筒彼此相距几米、甚至十几米。相距如此远得到的立体声信号被两只相距只有30厘米的耳机单元灌进双耳,通常得到的效果就是:音场的大部分似乎挤压在左右耳之间的脑海中,俗称“头中效应”(In-Head Effect)。

    然而,有一种“仿真人头”(Dummy Head)的双声道录音方式完美地解决了耳机的这一弊端。用仿真人头方式录制的唱片当用耳机欣赏时,能营造出比喇叭更为逼真的360度音场效果,是迄今为止在音场再现方面最完美的一种高保真录放方式。要想用喇叭营造出可与之媲美的音场效果是不可能的,除非用无数只喇叭将听者围起来,录音时用上无数声道!然而,仿真人头录制的CD只有用耳机欣赏才能体会到其妙处,用喇叭欣赏并不能发挥其音场上的优势。为什么呢?这就要谈到仿真人头录音技术的原理了。

    简单地说,仿真人头录音方式就是把两个微型全方向性话筒安置在一个与真人头几乎一模一样的假人头的耳道内(接近人耳鼓膜的位置),模拟人耳听到声音的整个过程。这个假人头有耳廓、耳道、头盖骨、头发和肩膀,甚至皮肤和骨头也是采用和人体最为接近的材料制造的。这一切都为了一个目的:尽可能真实地模拟人耳在听到声音时所受到的一切HRTF的影响。

    这样两个话筒录制到的信号应该说就相当于一个在假人头所在位置的真人的双耳所听到的声音。这个双声道的信号不能加任何后期处理(否则就会破坏“模拟真人头”的真实性),直接灌录到唱片上。只要用耳机欣赏这张唱片,就能几乎完美地将录音场所的音场(360度)还原出来,好象听者就处在录音场所中似的,因为所有的HRTF都保存在了唱片上,被耳机重放出来。显然,用喇叭放这张唱片也会有不错的立体声效果,但绝不能跟耳机相比。因为在喇叭播放的过程中,听者又受到了一次HRTF的影响,干扰了唱片中原有的原始HRTF信息。

    用双声道录音就可以完美地还原出360度的音场效果!这本应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是,仿真人头录音只适合耳机重放,这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所以市面上采用仿真人头技术录制的CD极少,很难寻觅。在著名的仿真人头技术网站www.binaural.com上,有一百多种CD可供订购,但由于发行量少,大多价格昂贵,发烧友到国外网站订购时,支付和运输都很麻烦。

    笔者的一位美国朋友知道我是耳机爱好者,特意从Tower Records订购了一张仿真人头录音,赠送给我。这张价格高达50美元的限量发售镀金CD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张用仿真人头技术录制的大型交响曲的唱片,收录有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风琴交响曲”,弥足珍贵。出版仿真人头CD的几乎都是一些小型唱片公司。这张CD是由Newport Classics出版的,编号NCAU10001。

    制作这个录音时,一只纽曼KU100仿真人头就摆放在指挥家上方,录音场所内的一切声音都被完整地记录在20比特硬盘上,经Sonic Solutions工作台的编辑,制成最终的镀金CD。监听用的器材包括B&W Matrix 801Ⅲ扬声器、森海塞尔HD580耳机、Bryston 4B功率放大器和Apogee的20比特数码-模拟转换器。传统的双声道录音方式只能记录、还原180度的前方空间,而这张仿真人头唱片记录的是录音场所内360度范围的完整空间信息!用森海塞尔HD580耳机来欣赏这张CD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因为录音时就是用此耳机作监听的。当然用别的高保真耳机效果一样出色。

    从整体上说,这张CD不仅音响效果发烧,动态大、频响宽、分析力超高(管风琴发出的超低频令人直起鸡皮疙瘩),更充分展现了“仿真人头”技术的优势,确实音场之逼真无与伦比。熟悉耳机的朋友都知道,用耳机欣赏普通的CD时,音场似乎是“堆积”在两耳之间的头脑中,“头中效应”的存在使音场效果不自然,和听现场明显不同。而这张“仿真人头”CD展开的音场完全脱离了欣赏者的头部,很明显是声音来自外部空间的逼真感受。欣赏时只要闭上双眼,便仿佛身临其境,坐在录音场所中,面对整个大乐队,各个声部的位置、水平和纵深的排列,每个细节都“历历在目”。举个例子,“管风琴交响曲”末乐章开始不久,有一段弦乐赋格,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各个声部轮流拉奏,在一般的唱片中,这些声部多多少少是混在一起的,而在这张仿真人头CD里,每个声部的空间位置和深度都异常鲜明,决不带半点含混,比我听过的所有喇叭系统都更加逼真。另外注意,这首交响曲中的管风琴位于左后方,而不是通常的正前方。当我第一次从双声道的耳机中听到“后方”传来的声音,我还真吓了一跳,下意识地要回头看看呢!360度的空间感真是厉害!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Hi-Fi搞了这么多年,直到现在,即使是最高级的系统,仍比不上现场的感觉。原来,关键就在于音场!360度的音场感觉和平时听到的小于180度的音场感觉,差异真的很大。仿真人头技术是唯一能百分之百还原360度环绕音场的技术,比任何“多声道环绕声技术”都远远优胜。

    仿真人头CD既然这么好,那么无法从国外订购CD的普通发烧友怎么搞到它呢?我寻觅了许久,终于发现了一张发烧友有可能在国内买到的仿真人头CD:美国TELARC唱片公司最近出版的一张名为“雅歌”(Song of Songs)的CD,竟然是用仿真人头技术制作的。对国内的耳机发烧友来说,这是一次极其难得的体验360度音场的机会!

    “雅歌”是《旧约圣经》中的一章,是古犹太人爱情诗篇的汇编,形象地用男女间的爱情比喻“上帝的选民”犹太人和上帝之间的亲密关系。这张编号为80486的CD收录了19段合唱和器乐表演(用犹太民族传统乐器),内容既有宗教合唱、也有世俗的歌曲,由波士顿“挂毯”(Tapestry)女子合唱团表演。录音时也采用了德国纽曼KU-100仿真人头。

   假如你拥有一副Hi-Fi耳机,不管档次是高是低,都应该去买一张仿真人头技术制作的CD来听听。它带给你的是绝对的震撼,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环绕声系统”也无法比拟的360度的绝对临场感!
作者: 演艺一生    时间: 2024-8-8 19:04
应该是解码部分耳放搭配问题,我就用手机usb+hdvd800推hd650的结项就很清晰,声场一定要打开才有那感觉,而且650必须搭配偏高频亮的解码,速度快耳放,官配绝配!hd800更明显。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4-8-8 19:19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4-8-7 22:54
那你可能没听过结像好的,我那次真的像看到声波在室内空间飞来飞去,像可伸手去捉的实体一样,歌手就像看 ...

人头录音才有这样的效果,人头录音太少,所以,追求耳机的结像基本上就是缘木求鱼!
logo



作者: Cai~    时间: 2024-8-8 20:00
耳机头中效应不是很正常吗?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换箱子
作者: 寻找雨中的猫    时间: 2024-8-9 14:25
仙人掌与小左轮 发表于 2024-8-8 16:01
是没有这个音效,但是调音的时候就是这么调的,突出声场层次感

从来不存在这种说法,不要yy
作者: wan910351    时间: 2024-8-9 16:12
和前端音色搭配不合适,前端如果是暖厚声那整个声音就会发生变化
作者: 音乐心事    时间: 2024-8-9 17:30
也有可能是那张CD录音效果好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9 17:44
liuyindong 发表于 2024-8-8 17:34
不太应该啊,会不会CD机有故障了

怎么检查CD机有没问题?

作者: touchmore    时间: 2024-8-10 09:47
先买 森海的耳放吧
作者: ou85    时间: 2024-8-10 09:54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4-8-8 12:57
多谢各位烧友意见。可能的确是我记忆有偏差,应该有20年了,当时是在教室自习,旁边同学借我听了几分钟,好 ...

我第一次听索尼的CD随身听加上黄色的运动耳塞也是你的感觉,后来买了一台索尼335加上同型号的耳塞就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了,主要还是听力下降了的原因。
所以这种感觉你是很难再找回来了,因为听力损伤是不可恢复的。

作者: ou85    时间: 2024-8-10 09:58
顺便说一下,我第一次听到森海MX400也是感觉惊艳无比,过了十年左右再听,感觉是很平淡的东西。
所以不是东西不好,而是自己耳朵已经不是当年的耳朵了。
作者: nitefire    时间: 2024-8-10 10:31
头中就是结像了,你想说的应该是声场,开了sony 360音效了吧?耳机再怎么搞声场也就那样
作者: yang667455    时间: 2024-8-10 12:22
本帖最后由 yang667455 于 2024-8-10 12:38 编辑

我还是新开一贴讨论吧。
作者: leedong1981    时间: 2024-8-10 21:19
我有3台松下各自年代的CD旗舰随身听,都没有你说的那种感觉,可能松下太差了?
作者: cgw10    时间: 2024-9-12 21:57
我也发现hd650没有结像,13年试听飞傲x5 e12 hd650还听到并排唱歌。现在上台2万组合没有结项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