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终篇】Hi-End是我在扯淡,科学HiFi依旧是你的谎言 [打印本页]
作者: 花样年华 时间: 2024-8-26 01:53
标题: 【终篇】Hi-End是我在扯淡,科学HiFi依旧是你的谎言
本帖最后由 花样年华 于 2024-8-26 03:03 编辑

此篇为围绕法国YBA PASSION 430 MK2这台CD机,所观、所听、所思的终篇。
也借此契机,聊聊从业多年来,对于HiFi与HiEnd的看法,其区别所在,自己的所闻所想等。

前情提要:
篇1:
YBA的机器,我一直觉得非常丑,可拿到手后越看越好看,尤其看到屁股时,那种暗里着迷,自我奢华的劲儿,把我吸引住了。
我打入行就知道YBA,因为大家都说它是Hi-End声。但坦诚来说,机器听多了,谁说Hi-End,我第一反应就是打问号,印象中的真·Hi-End并不多。
初尝听音,PASSION 430 MK2确为可闻的Hi-End走向,这让我来了兴致,开始更为密集探究。

篇2:
出于职业原因,经常与品牌方、设计师们打交道,越是Hi-End品牌,愿意透露的信息就越少:要么说些显而易见的通理,要么你说城门楼子他说裤衩头子一晃了事,要么干脆直言为商业机密。
YBA恰恰相反,虽然暂未与YBA教授本人进行深度对话,但查阅很多类似活动和访谈的信息,发现他对调音秘诀,可谓知无不言。 会从概论解释到原理——音质与机械振动、电磁干扰、电子流动,以及温度的关联性。(背下来)

一整个玄学——科学——玄学的大回路,给到家人们。以至于YBA产品的最终形态,几乎通体涵盖所有“玄学”应用。
YBA所透露的信息,与我自己多年来玩器材摸索出来的经验,非常契合;很多疑惑得到了解答,也将很多琐碎的经验,得以串联到一起,有了统一的大方向。
当然,PASSION CD430 MK2这台CD机,作为优秀的音源,也让最近各种器材的测试工作,变得更为轻松、流畅和愉悦。

此篇3:Hi-End有悔,我要开始扯淡了。
前些天将CD430 MK2搬到了我新建的听音环境。
这个环境是我发烧经验的总成——从专线,到空开、墙插,到面板,线性电源,到插头,到线基,到中间的焊锡,星型接地,摆位精度1mm,甚至承重墙的绝对对称…
对,YBA的这台CD机,从“可以确认是HiEnd音质产品”,各种加持后,达到了“中阶HiEnd音质产品”。

Q1:HiEnd也分三六九等?
是的,器材听得越多,越容易察觉到HiEnd音质门槛在哪里,个人也会经常提起,器材音质有价位档规律,音质区别会比较明显——1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20万元及以上,五个坎。基本从5万元价位开始,有不错的概率,可以初探HiEnd音质的面貌;
另一方面,5万元以上,到无限贵的价格,其音质差距,不会像价格差距那么大,这就是常说的越贵越不讲声价比,音质达到一定级别后,越想往上提升一丁点,价格越翻着番儿的往上跳。这种金字塔模型几乎适用于大多数领域;

Q2:三六九等HiEnd音质,差距在哪里?
大前提是已经具备非常丰富的听音经验,HiEnd差距通常是一种微妙的感觉,而且大概率只有对比后才能察觉——顶级HiEnd音质,听起来是“坐山观虎斗”的;而初阶HiEnd音质,听起来更多是“没太多兴趣找对比,斗一斗玩玩也不是不可以”。
Q3:HiEnd产品一定很贵吗?
个人角度大概推导了一下数据,只算我认真评测过的器材,以千件数量来估算的话,达到HiEnd音质的同时,还要不贵的话,结论大概为0.2%的概率。

Q4:HiEnd音质是玩HiFi的核心价值?
这类似音频发烧有什么魅力,能吸引爱好者前赴后继,夜以继日坚持玩下去。
我会认为前期是通过更换器材,或是挖掘器材潜力,带来音质变化或提升,会吸引人玩下去;
久而久之,对声音敏感,聆听经验丰富,接触过HiEnd音质,对音质目标要求明确,这种更容易坚持玩下去;

玩器材的,大概率很喜欢音乐;但喜欢音乐的,不一定坚持玩器材,对器材更多是浅尝辄止;
所以在我看来,HiFi一直以来作为小众的兴趣和需求,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被磨灭,生生不息,正是源自于玩家、厂家,各种从业者们,对于HiEnd音质,矢志不渝的追逐。
称得上行业精神支柱。
(现实层面上的支柱,是其颇为特别和有趣的商业逻辑、属性。)
Q5:千金易得,Hi-End难求?
是的,HiEnd蛮魔幻。甚至打开HiEnd认知这件事儿,都得有时间魔法加持。
记得刚入行那会,参加一次顶级解码器的PK试听会,现在回想起来,已然不记得试听会的所有细节,忘记了搭配的器材,甚至不记得现场PK了哪些顶级解码器。

只清楚记得一件事儿——Lavry DA2002解码器太好听了,是中关村在线音频事业部老大于梦琦主编的个人器材,金灿灿的机身也很好看,内部带有主动加热装置,以让其更快进入良好的声音状态;

再比如刚听到荷兰Adagio(后来工程师自立门户了)旗舰Metrum解码器,开声像是朝我脸上吐了一口老痰,但热机后,那庄重、丰满、浓郁、威严的声音,给我带来的震撼,至今历历在目;

再比如塞尔维亚总司令耳放,那拿捏万物的洒脱音质释放,对耳机的凌驾感,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没找到哪个能超越的;

再比如berkeley旗舰参考3解码器,对每个音符游刃有余的内力掌控,诠释任何音乐的轻松自在,只有听过才会认为其20万元的定价,一点都不贵;
到如今感慨于YBA PASSION CD430 MK2流畅、丰盈、鲜活血肉,如画般历历在目的声音呈现方式,亦感慨其5万元的定价,有时候HiEnd离我们也并非那么遥远…

总之呢,HiFi可以不贵,但HiEnd没什么便宜的概率,贵的也不一定是HiEnd。
顺带一嘴,HiEnd所需要的相关器材搭配、周边这些,往往也都很伤钱包。
即便如此,还需要时间和记忆确认眼神,需要阅机无数的积累,需要丰富的搭配、伺服等精力和经验,甚至自信心、信念、毅力、勇气和悟性…一步步蹚出自己的HiEnd之路。
要么咋说千金易得,HiEnd难求呢,确实是个全方位诱人沉沦的玩意儿。
同时,也建议抱着喜欢就好、量力而行的心态来对待器材发烧。

Q6:HiFi和HiEnd音质的区别?
HiFi意为高保真音质,而HiEnd是HiFi的终极。
网上搜一下,发现关心这个问题的爱好者很多,但详细的解答和阐述很少。
一方面,HiEnd音质概念确实抽象,更多是基于大量经验的认知和感觉,文字难以描述。
另一方面,我也相信,业内是有很多前辈、老炮,对HiEnd是有着非常清晰明确的观点的,但碍于对HiEnd世界的敬畏,对人言的敬畏,更多时候会选择谦逊和笑而不谈。

也是最近玩的蛮High,想到了一些阐述的方式,斗胆与大家分享交流:
——HiFi音质就像你去围观歌手大奖赛,你发现很多歌手唱的很棒,某位歌手演绎某高难度歌曲很精彩,大家一起喝彩,一起评判其中的各种细节,分辨优劣。
而HiEnd音质,更类似国家队的职业歌手在演出,无需多虑,忘记质疑,也没有审视常规技巧、曲目难度等细节的必要性,单纯到歌者一心唱,观众只记得好听。

——听HiFi器材,你会察觉到高频亮或是暗,人声如何,低频给不给劲,忍不住和其它器材不断对比,孰优孰劣。
而HiEnd器材呢,你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去研究音质如何,只会觉得声音好听,偶尔可能担心其它器材有没有拖后腿。

——听HiFi器材,喜欢将自己熟悉的曲目,反复聆听对比,判断音质是提升还是劣化。
听HiEnd器材听呢,只恨不得把自己喜欢的曲目,重新挨个听个遍,每一曲听起来都和以前听到的不一样,每一曲都觉得比以前好听。
是的,更倾向折腾器材获得乐趣时,器材更偏向于一般HiFi,也确实蛮好玩。
遇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声音风格的器材,或是HiEnd器材时,亦会在蛮长的时间中,更倾向于听更多的音乐。
甚至出门都会想着早点回家,抱着器材听歌,对好音质心存惦念 。
是谓——音响选的好,老公回家早。

Q7:HiEnd音质的一般特征?
好听不一定是HiEnd,但HiEnd一定好听;
HiEnd音质听起来,有超越一般HiFi的声音细节揭示力和表现力,还原感和平衡感;
(废话)
HiEnd音质听起来,声音更具备乐感,再通俗点叫韵律感,最通俗讲的话,直观上听起来节奏感更好、更稳、更准,声音整体的流畅与协调感,是非常明确的;
(和声音动态关联度很大)
HiEnd音质对声音画面的刻画更为具象,丰盈立体,活灵活现、质感血色,是谓身临其境的临场感和真实感;

HiEnd听啥都好听,没有倾向之说。类似适合听什么类型音乐的评价和说辞,不适用于HiEnd设备。反倒是有个很多人认为虚无缥缈的形容词,更适合评价HiEnd器材的音质,那就是“权威感”;
很明确的,HiEnd音质,无论音量开大扭小,对声音的呈现,都是异常完整的。听起来都是内力十足,游刃有余的,音质表现绝不会因为音量大小而变化;
(展会中经常遇到,上一位试听者使用巨大的音量来试听——不够优秀的音质,很容易让听者不自觉加大音量才听起来过瘾,而听觉损伤的神经是不可逆的,久而久之,即便设备具备HiEnd音质表现,耳朵也要与HiEnd告别了。请爱好者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听觉神经。)

HiEnd是我在扯淡,科学HiFi是你的谎言?
可能有人会问,你这通篇看起来没着没落,没有参数,也不提技术。
是的,所以说HiEnd是我在扯淡。
非要说科学HiFi,那也从个人角度,聊一些零碎。

HiEnd品牌,往往确实有自己不可被模仿或超越的技术,也或许有一些不公开的调音小秘诀~
当技术显而易见,或是技术无法被模仿、超越,他们有概率会申请专利,公之于众~
有一些特别容易实现,也特别容易解释,但只能通过大量试验,才能发现规律所在的核心调音小秘诀,好像没有哪个品牌愿意完全公之于众~
(这也是很多昂贵又好声,也不复杂的东西,会被大量模仿,但仿不出其音质精髓的原因。)

参数方面,个人浅薄的经验来看,HiEnd器材,看起来好像只有两种答案:
一种会很清楚很严谨甚至严苛地标示出参数,但往往参数看起来挺一般的;
另一种大概是随便标几个参数,这些参数看起来,往往也还是挺一般的;
(嗯,我确实还没见过哪个HiEnd器材的参数特别逆天的。)



不过这个问题,在专业录音领域,就相对容易找到答案。专业领域的ADDA类设备中,有公认综合参数最好的品牌——美国的Apogee。而就事实来看,这东西拿来干活的多,但少见音乐爱好者拿来听歌。
有趣的是,专业领域非常喜欢把玩高失真度的纯模拟类声音器材,对他们来说,一方面需要了解录音中是否存在明显的问题或瑕疵;另一方面,就是如何让声音在合理的范围内,听起来更好听(主动加失真)。

顶级参数的产品,最常见于一般的HiFi类产品。
有趣的是,我也确实没在具备顶级参数的产品中,听到过HiEnd级别的音质表现。
如果问这事儿我个人怎么看的话,只能说:
如果是一款参数特别特别差劲的机器,和另一款参数看起来还不错,甚至参数很好的的机器,去比较的话,那确实有挺大概率,会是参数好的那机器,听起来音质更好(主要在解析力、动态方面);
但参数特别差的机器,不一定难听;参数还不错的机器,也不一定好听。
如果说两款机器参数都过得去,不存在跨越级别的差距时,那我看来只能是用耳朵听,结果如何,也更多来自于经验和认知,来自个人喜好和感觉;
并不会觉得参数好一点,音质就一定更好点。
如果说两款机器的参数都是极好的,那还是建议用耳朵多听听,看啥时候能把“脑放”听到自主关闭,就不用再琢磨参数这些事儿了,反正也琢磨不明白。

前两天看品牌方直播,有设计师提到,参数越好,声音越难听;
(声音难听,和音质好坏,不是一码事儿哈。)
我觉得他可真敢说,即便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我就不敢说。
而其它关于科学HiFi的高谈阔论,我也觉得好看、爱看,想学习。
遗憾的是,每次看到最后的感觉——一个真敢说,一个真敢信。

参数、性能,和音质、听感之间的关系,未探明的因素还太多。
个人理解的话,所谓参数和性能的实际参考价值,实在超不过二成。
到这里,对于HiFi、HiEnd、科学HiFi,想阐述的,暂时就这些。
总结一下?
音乐创作是艺术,舞台音乐厅不插电是艺术,演出是艺术,录音是艺术,后期是艺术,出版发行是艺术,返听还是艺术。他们整天勾肩搭背,也常常互不理解。
说玩HiFi应该多听现场没错,说玩HiFi和听现场完全是两码事儿,也完全准确。
HiFi高保真就是HuFi高失真,牛X的HuFi就是HiFi本身。
声音可以一脉相承,艺术也可以毫无相通。
归根结底都是自我取悦的方式,人活着图个开心,玩啥都因为寂寞。
自己喜欢的,就是真正的Hi-End。
就拉上多年来还能一起玩的朋友们,与大家的HiEnd,Say个Hello吧~

后记:
于YBA PASSION 430 MK2,这款品牌次旗舰CD机的把玩心得,最近将其USB部分,做了数据和供电分离,发现音质竟然提升了不少,难免对他家的旗舰CD机产生了一点遐想。
联想到次旗舰和旗舰的区别——次旗舰往往拥有旗舰的主体和灵魂,但细部的处理和用料,可能不如旗舰型号来的更为极致。因而猜想旗舰型号,对USB部分的屏蔽、供电等,会进行彻底的完善。

然而我错了,查阅后发现,YBA的旗舰CD机,确实具备更为极致的细节和用料,类似更厚重的机壳屏蔽,使用更高级的CD Pro M机芯等…但竟然会为了音质,选择放弃功能性,直接砍掉了包括USB、蓝牙和光纤的,所有数字输入部分。
HiEnd世界的脑回路,好极致,好变态,可是好喜欢。
(笑。)
作者: vanporta 时间: 2024-8-26 05:31
好文已阅,山灵越来越厉害了。
作者: andyfan1030 时间: 2024-8-26 05:57
好文已阅,山灵越来越厉害了。
作者: shoutup 时间: 2024-8-26 07:48
你写那么多字,我肯定信你的
作者: 激光鼠 时间: 2024-8-26 07:59
顶青年总
作者: neverwinter 时间: 2024-8-26 08:15
预算足够就买YBA的旗舰CD,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算是一步到位了
作者: nironth 时间: 2024-8-26 08:31
这个事情为什么眼睛能看到东西,比如电视就没有watchend,幕布,投影仪等等都是1分钱1分货。为什么各种玩的娱乐影音只有听东西可以各种价位都是同时存在,且如果不看价位,让你单独听。时间无法分辨好坏。因为你所谓的end只是你自己的end(就光耳道耦合就千差万别),哈曼也是迫不得已,每年都提供曲线(也就是你觉得哇靠,低频好多好猛。另一个人觉得我靠,怎么没有低频?)。所以如果玩价钱让你满意,觉得end倒也没问题,但是声音真的是无法界定。就比如被人骂的玄学,主要是玩玄学的人自己都无法落地改变的原因,比如折腾避震的人知道箱体的自有谐振这回事么,换线的人知道什么叫改变不等于改善么,或者他能明白换线相当于物理滤波这个特性导致的原因么?这样的情况太多了,所以你觉得喜欢你就end,你说暖,我说糊,你说解析我说数码味,,,,,,,这玩意不可能通用
作者: 大翅膀 时间: 2024-8-26 09:02
顶
作者: 北欧风情不死鸟 时间: 2024-8-26 09:44
同意,同时分享听感和分享视觉差别还是蛮大的,视觉内容图片或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分享,色彩构图内容到器材宽容度大小的演示方式都能很直观的去展示和分享,但听觉内容就很不靠谱了,我在自己的听音室里听到的感受,和在听音室里录音后再发到网上让大家去听我听到的感受已经是天壤之别了,听音乐无所谓,听音质就有点离谱了
作者: 地铁里有风 时间: 2024-8-26 10:16
关键还是要有调音技术。要声音好听最起码你得把泛音列中的不和谐音程屏蔽掉吧,现在多少国产设计师平时歌也不听,琴也不弹,那还设计个毛线啊。一个标准A是多少hz,想要这个A好听,需要用技术手段屏蔽掉哪些泛音,保留哪些泛音,强化哪些泛音,你问他他都说不出来的,搞不好他还要举报你。
作者: angel5630 时间: 2024-8-26 11:29
我以前写过yba要被喷。yba是个典型的技术加玄学的产品,技术呢,有自己变压器,有自己的线材,有自己电路,有自己特制的rca座子等等,玄学呢有自己避震钉,避震棉,什么安装变压器有晃动,pcb板也不是固定死那种,有什么ic芯片贴避震木等等。但是yba的声音是真不错。
作者: nironth 时间: 2024-8-26 12:28
所以看懂了这些东西就明白了。比较来比较去真的没有意义,你只要是合格的,能测量的参数,你根据自己喜欢的听感就可以了。根本不存在谁好谁坏。你看楼主他敢不敢把他的CD不告诉别人,让别人来听进行评价。有可能会被别人批的一塌糊涂,也有可能被别人捧成了神品。
作者: 花样年华 时间: 2024-8-26 13:56
感谢鼠大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4-8-26 14:26
对头,因为其他娱乐消费都是有世界通用标准,有硬参数、硬图表、硬测试,能够看参数判断优劣,只有声音是没办法通过唯一指标判断优劣的,参数很好看的器材有可能不好听这就是一个悖论。那么玩音频产品,我个人建议是玩有行业指标的录音/混音监听器材,虽然千人千耳,但录音/混音行业还是尽最大可能给出了一个世界通行的硬参数、硬标准,而HiFi时至今日依然是各品牌自行其道,带着KOL去骗说器材不好听就是没推好、钱不到位,这种话实践多了就知道都是屁话。而专业器材就是价格透明,大的就是好,平直的、指向性高的就是好,谐波失真低的就是好,剩下的自己去整房间声学装修,甚至声学装修也是有硬指标,全套硬指标都满足下来,我是没听过不好听的。
作者: sfc1985221 时间: 2024-8-26 15:54
YBA CD用家帮顶。。。
作者: 阿瞳目 时间: 2024-8-26 16:52
逛论坛久了,偶尔就能遇到这么优质帖。
作者: touchmore 时间: 2024-8-26 17:22
看起来像带货,但是确实很走心,一个顶级产品 接插件 越少越好。因为可以有效降低干扰 可控性更高。
作者: cefino 时间: 2024-8-26 17:26
顶楼主,我喜欢图1
作者: teamchina520 时间: 2024-8-26 18:54
现在yba和山灵是什么关系
作者: nironth 时间: 2024-8-26 20:34
你是真懂的,,,,,玩出来了
作者: johnmok 时间: 2024-8-26 22:07
看起來好猛
支持一波
作者: 落花萧然 时间: 2024-8-27 09:18
已经沦陷为器材党
忘记了hifi的初衷是欣赏音乐
作者: Eninm 时间: 2024-8-27 09:57
学习
作者: xoqiu 时间: 2024-8-27 11:00
帮顶,无水印表情包交出来~
作者: 花样年华 时间: 2024-8-27 15:33
发你了哥
作者: 五音令人耳long 时间: 2024-8-27 16:33
好文帮顶!
作者: xoqiu 时间: 2024-8-27 19:42
收到,谢谢青年,么么~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