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搭配与听感分享:
1.塞壬对阵女巫pro,搭配飞傲M15播放器,4.4平衡,通过对比:首先选听《梁博-日落大道》,最大的整体区别在于自然度和顺滑度,女巫pro的脱箱感没有塞壬做得如此优秀,中频与高低频之间的衔接塞壬明显更为流畅,过渡更为平滑;就低频而言,女巫pro的弹性和下潜的确很厚重、很澎湃,甚至对于像日落大道这样贝斯较为丰富的流行曲目表现过程中在较大音量前提下有些轰头,而塞壬尽管在低频底盘深度方面没有像女巫pro那么夸张,但是其更好的低频解析和控制力使得低频的火候恰到好处,久听不累;高频方面塞壬无疑占据优势,具体表现在极高频部分修边的毛刺感控制能力,女巫pro就有轻微的尖锐听感且有些发虚,塞壬在保证高频细节解析清晰度的同时又较好地做到无攻击性和无锐利感,其带来的好处就是更为润泽。另外人声和伴奏的分离度方面塞壬还是更胜一筹,女巫pro有些交织或者说混杂,也并非混为一谈,但也绝非层次分明,这点可以从听《周杰伦-等你下课》这首高低频伴奏较为丰富和饱满的流行人声明显感觉到。换听《Handel: Overture (Allego) from Water Music》古典大编制试音曲,明显差别在于声场延展度,尤其是横向和纵向的宽泛感和立体感塞壬更为纵深,而女巫pro相对来说有些拘谨和保守,没有完全打开的状态而使得听感略欠大气,在器乐之间的层次感方面塞壬还是处理得比女巫pro更为成熟和精确,如果你要说两款塞子的厅堂感如何,我可以这样说塞壬还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胜任古典乐曲的演绎要求,而女巫pro我个人建议还是主要拿来聆听流行等较为轻松的听音场景。
3.塞壬对比布鸟NB200,搭配ifi micro iDSD便携解码耳放一体机,3.5单端,通过对比:先选听一张特别的试音碟《Frederic Alarie-Mega Bass (2021) [DSD128]》,Frederic Alarie 继他在 NativeDSD Music 的首次发行《In The Spirit of Legends: Chet Baker & Scott LaFaro》之后推出他的新专辑《Mega Bass》,试图在低音区挑战我们的设备系统,以原始清晰度捕捉二次谐波产生的醇厚与温暖,应该说市面上很难找到一张像《Mega Bass》这样真正强调Bass乐器的专辑。专辑的第2-9首曲目是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St-Jean Baptiste教堂录制的,这个模拟录音是在四分之一英寸的Nagra IV-S模拟录音机上以主eq曲线制作的,没有配音或编辑,单个Fidelio立体声电子管麦克风RL-1用于Pure Blumlein麦克风技术,通过2xHD Mastering技术传输到Stereo DXD和DSD母带。曲目1《Exchange》以传奇的Octobass 为特色,在la Maison Symphonique de Montreal以同样的方式录制,Octobass是弦乐家族中音高最低、尺寸最大的乐器,在近11.5英尺的高度,该乐器产生极低的低音扩展谐波:低至20Hz,峰值为28Hz,你绝对会对Frederic Alarie在作品中所呈现的色彩、深度和大胆性感到惊叹。经过仔细AB比对,首先在易推性方面,塞壬略微更吃推力些,同等音量下塞壬声压稍微偏小,其次两款耳塞的最大区别在于低频和超低频在整个频段的覆盖面程度的差别,明显布鸟NB200更为厚重、更为饱满、更为深沉、更为扎实,其极低的下潜表现使得氛围感满满的共振与谐振充斥着整个耳膜甚至带动耳廓内狭小空间的空气震动,那种持续不断的低音泛音可以说有些泛滥的将近两分钟的开篇听感让你直呼过瘾,而与之对比的塞壬在这首有些变态的低频测试曲目中的表现相对低调些、含蓄些、收敛些,其超低频段的延展深度很客观,然而在低中频段的频响曲线相对还是没有那么线性,而是有些人为的衰减,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略微使得整个频段呈现两头微翘的小V型调音,因此在这首曲目开头的两分钟并没有那么的轰隆隆爆棚,这样势必相对增加了些吉他伴奏和背景人声哼唱高频部分的清晰度。换听《ABC唱片-白金狗母带之声·古典(德国HD版)》发烧碟,播放第3首《母亲教我的歌》,对于小提琴协奏曲的表现能力,那种多把小提琴合奏的张力和气势NB200还是占据优势,尤其在表现弦乐组的空间延展度和充斥感还是有着较为凝重的底蕴,当然塞壬的那种更为细腻的送香味质感表现还是让人印象较为深刻的,也可以这样说,NB200的强势在于较为大气的整体烘托,尤其擅长大动态、大场面的古典大编制曲目,塞壬相对更为擅长个体或者较小范围的古典小编制或者人声那种强调细节还原和偏向细微处解析的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