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什么东西一沾上hifi,价格就翻倍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割韭菜    时间: 2024-12-22 13:07
标题: 什么东西一沾上hifi,价格就翻倍了
因为给显示器的美标电源线需要国标转接头,于是网上搜了下,发现某个号称到美国经过负196度深冷处理的转接头是60多元,有点不甘心被宰,于是找了半天终于找到原型,只要10元,插头上面刻的品牌名是一样的,就因为运到美国深冷处理出口转内销一下,价格就翻倍
那么声音到底有没有区别呢?两个我都买了试了下,原型转接头声音粗糊,像毁容了一样,根本没法听,深冷转接头声音明显清晰很多,而且频宽大了一圈,音色通透阳刚,确实是要好些,刚开始会有些火气声音燥,煲了几十小时声音变得柔和了



作者: sven    时间: 2024-12-22 13:14
现在深低温冷冻已经成标准做法吧,其实有大学物理系朋友的可以让他们帮忙做一下?
作者: PCM1704K    时间: 2024-12-22 14:19
运到米国冷冻,笑嘻了
作者: 闪烁的夜    时间: 2024-12-22 15:23
我就问一个问题,这种所谓冷冻过的插头,它达到了什么更好的效果?

它增强了屏蔽效果?
很显然不可能,它就是一个塑料外壳。

它能过滤某些频率的杂波?
用一个信号发生器和一个示波器(高频毫伏表)观察,同样频率的波形通过冷冻和不冷冻的插头,是否一样都没有衰减?

感觉还是烧油的脑放功率最强大。

作者: g1079750725    时间: 2024-12-22 15:29
抽象金耳朵

作者: ytjlthy    时间: 2024-12-22 15:42
我的神啊,走火入魔不过如此
作者: a526555091    时间: 2024-12-22 15:54
明着标题像是嘲讽,实际偷偷带货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4-12-22 15:58
本帖最后由 huangshun839500 于 2024-12-22 15:59 编辑
a526555091 发表于 2024-12-22 15:54
明着标题像是嘲讽,实际偷偷带货


人家id不就是割韭菜嘛
作者: kevin_dp    时间: 2024-12-22 16:13
应该标价60000,要不然运美国冷冻的运费都捞不回来
作者: 博士仑    时间: 2024-12-22 16:16
出口转内销的插头音质确实好一点,一耳朵区别,音质醇和,瞬态佳。估计是飞机上呆的久,处于低温和稀薄空气中,分子结构稳定,听不出来的也没啥,木耳挺好。
作者: ldaky    时间: 2024-12-22 16:38
a526555091 发表于 2024-12-22 15:54
明着标题像是嘲讽,实际偷偷带货

明白人
作者: mjfans    时间: 2024-12-22 16:56
零下196度不行,不够冷,这家零下310度还行


作者: mjfans    时间: 2024-12-22 16:57
笑死,群里一老哥买的线材号称零下310度处理过的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4-12-22 17:09
销量太少
作者: illusioncj    时间: 2024-12-22 17:15
液氮冷冻确实是有用的,在进一步还有液氦。但是零下310就明显扯了
作者: Donk    时间: 2024-12-22 17:57
还没到绝对零度,继续冻
作者: 唱1半de歌    时间: 2024-12-22 18:09
塑料到190度以下  5分钟  你想想 纯智商税
作者: 流动的心    时间: 2024-12-22 18:17
也可能是访制的,很多插头线之类的都存在仿制货
作者: bokiller    时间: 2024-12-22 19:07
都是玩HIFI玩的。物理都还给高中老师了。
作者: tonypower    时间: 2024-12-22 20:46
想了想,人脑差距其实真的很大的,貌似也不能怪这些人
作者: 从头学起    时间: 2024-12-22 22:19
如果上了OFAC制裁名单,那还可能真有黑科技,其它大概率就是智商税,还是60元的低税
作者: RRRAYYY    时间: 2024-12-23 00:56
能不能串的认真一点
作者: no50    时间: 2024-12-23 08:33
mjfans 发表于 2024-12-22 16:56
零下196度不行,不够冷,这家零下310度还行

这是冰河弄的吧,拥有[backcolor=rgba(16, 110, 190, 0.18)]超越绝对零度数百倍以上的冻气

作者: 夏季long    时间: 2024-12-23 09:13
唱1半de歌 发表于 2024-12-22 18:09
塑料到190度以下  5分钟  你想想 纯智商税

我也在想这个,整个插头液冷冻过不碎?

作者: 仙梦情真    时间: 2024-12-23 09:27
楼主脑放功率挺猛的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4-12-23 11:00
illusioncj 发表于 2024-12-22 17:15
液氮冷冻确实是有用的,在进一步还有液氦。但是零下310就明显扯了

不扯,骚友耳放能听出来
作者: bigkoko    时间: 2024-12-23 12:29
谢谢楼主,居然还有这种转换插头。
作者: sailing2000    时间: 2024-12-23 12:50
PCM1704K 发表于 2024-12-22 14:19
运到米国冷冻,笑嘻了

中国就不能冷冻?听说冷冻了能实现常温下超导哈哈,年底最大的笑话

作者: gaocheng1991    时间: 2024-12-23 13:17
sailing2000 发表于 2024-12-23 12:50
中国就不能冷冻?听说冷冻了能实现常温下超导哈哈,年底最大的笑话

深低温处理,国内有的成本很低,有卖冷冻版零配件的,只贵几块钱。

作者: hifiamor    时间: 2024-12-23 13:17
反正人傻钱多的人总是存在的,骗子永远都能骗到钱。
作者: gaocheng1991    时间: 2024-12-23 13:29
香港台湾有很多皮包公司,包括某几个名气不小的线材接插件品牌都是,擦边球,一看哇哦美国日本品牌。HiFi零件,确有效果、改善并不大甚至负面、营销宣传文案满嘴跑火车都是事实,上世纪粤港台土味营销风格还在go。hi不hifi说白了,就是个某某优选的过程,商人是极度逐利的。
作者: musicislife    时间: 2024-12-23 18:03
有意思,期待使用过这些产品的朋友来评论一下,最好两者都听过。
作者: 六月二七    时间: 2024-12-24 03:23
保险丝粘上了hifi就翻千倍万倍
作者: 爆小炸    时间: 2024-12-25 02:00
mjfans 发表于 2024-12-22 16:56
零下196度不行,不够冷,这家零下310度还行

宇宙最低温度-273.15。人类至今都无法制造出来。-310度是外星科技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