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SACD是怎么战胜DVD-Audio的? [打印本页]

作者: unreallighting    时间: 2025-1-25 12:05
标题: SACD是怎么战胜DVD-Audio的?
本帖最后由 unreallighting 于 2025-1-25 12:07 编辑

DVD-Audio最高可以做到24Bit 192KHz PCM,一般也有个24Bit 96KHz——这个格式至今仍然是Hi-Res的主流格式。SACD的2.8224MHz DSD64通常是等效近似24Bit 88.2KHz PCM吧?可以说音质上,SACD没有什么优势,尤其是考虑到早期SACD机很多都是机内转PCM,属实是脱了裤子放屁了。而且PCM显然比DSD好编辑的多,时至今日,很多SACD也都是高码率PCM转制的DSD,回放过程中也多是转为PCM以后,再进行数模转换的。
那么,SACD是怎么战胜DVD-Audio的?因为索尼站台SACD吗?



作者: 寂寞党    时间: 2025-1-25 12:20
SACD播碟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能数字输出!
作者: unreallighting    时间: 2025-1-25 12:30
寂寞党 发表于 2025-1-25 12:20
SACD播碟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能数字输出!

SACD的防盗版机制更完善?但长久来看,没盗版这事对SACD的发展也没起到什么好作用。而且金身最后还是被PS3破了。

作者: 寂寞党    时间: 2025-1-25 13:05
unreallighting 发表于 2025-1-25 12:30
SACD的防盗版机制更完善?但长久来看,没盗版这事对SACD的发展也没起到什么好作用。而且金身最后还是被PS ...

防盗肯定是其中之一,被破解不代表防盗不存在,至少能控制终端播放器材!
作者: 寂寞党    时间: 2025-1-25 13:06
目前能够抓SACD的蓝光机器也在渐渐老去,没有什么新的机器加入
作者: andy04665547    时间: 2025-1-25 19:02
  SACD 沒有战勝DVD AUDIO,兩者都不是主流,

兩者对象在現在也只有"燒友"会买,而SACD"理論音质"较高,

恰好可以給"燒友"开腦放
作者: 门的耳朵    时间: 2025-1-25 19:07
SACD(Super Audio CD)与DVD-Audio(DVD-A)的竞争是数字音频格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尽管两者在技术指标上各有优劣,但SACD最终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技术优势与编解码效率
SACD采用**DSD(直接数据流数字编码)**技术,以1bit量化、2.8224MHz超高频采样率记录音频信号。这种编码方式通过Δ-Σ调制简化了信号处理流程,避免了PCM(脉冲编码调制)技术中复杂的滤波和量化噪声问题,理论上能更接近模拟信号的原始波形312。相比之下,DVD-Audio沿用传统的24bit/192kHz PCM编码,虽然动态范围更大(144dB),但其陡峭的抗混叠滤波器设计可能导致音质劣化,且多级滤波器处理增加了信号失真风险912。

DSD的1bit数据流直接反映声音的疏密变化,与扬声器振动特性更匹配,这种“简洁性”被许多发烧友认为在听感上更自然、流畅310。

2. 防盗版与版权保护
SACD的防盗版机制(如数字输出限制)虽被批评阻碍了普及,但早期成功防止了大规模盗版,吸引了唱片公司的支持110。反观DVD-Audio,其加密技术(CCS-2)在推出前即遭黑客破解(DeCSS事件),导致唱片公司因担忧盗版而推迟发行计划,软件供应严重滞后1012。此外,SACD的混合层设计(兼容普通CD播放)降低了用户升级门槛,而DVD-Audio需要专用设备,进一步限制了推广310。

3. 硬件与软件生态的先行优势
硬件支持:索尼、飞利浦等厂商在SACD推出初期即推出多款高端播放设备(如SCD-1、金嗓子DP-100),定位Hi-End市场,强化了其“专业音频”形象。而DVD-Audio硬件多集成于普及型DVD机中,定位模糊且用料普通,难以吸引发烧友1012。

软件供应:SACD凭借索尼、飞利浦旗下唱片公司的强力支持,迅速积累了数百款高质量唱片(如Telarc、DMP的发烧录音)。而DVD-Audio因版权问题延迟发行,早期软件匮乏,错失市场先机1012。

4. 市场定位与用户认知
SACD从诞生之初即定位于高端Hi-Fi市场,强调“纯音质”体验,其硬件设计和营销策略均围绕这一核心展开。而DVD-Audio被宣传为“多功能影音格式”,与家庭影院绑定,导致发烧友对其音质专注度产生怀疑1012。此外,多数资深用户通过实际聆听认为SACD音质更优(尤其在中高频细腻度上),进一步巩固了其口碑1012。

5. 行业联盟与长期策略
索尼和飞利浦通过联合多家发烧唱片公司(如拿索丝、DIGITAL),构建了完整的SACD内容生态。相比之下,DVD-Audio的推广依赖松下单打独斗,缺乏统一的内容合作网络1012。此外,SACD的兼容性策略(混合层设计)降低了用户更换成本,而DVD-Audio对多媒体设备的依赖(如Firewire接口)未能有效落地,进一步削弱了竞争力37。

总结
SACD的胜利是技术、版权保护、生态建设与市场策略综合作用的结果。其DSD编码的技术简洁性、防盗版机制的成功、高端硬件布局以及唱片公司的早期支持,共同促成了其在Hi-Fi领域的长期主导地位。而DVD-Audio受制于技术复杂性、盗版冲击及定位偏差,最终未能实现大规模普及。

来自DeepSeek搜索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5-1-25 19:36
简单啊,因为DVD-AUDIO不用破解啊
作者: Devastat0r    时间: 2025-1-25 20:25
从各自对应的音乐文件格式来看,SACD(DSF、DFF)应该是败给了DVD-audio(24/192 FLAC)才是,比如qobuz之类的高端流媒体采用了24/192,但没听说哪家流媒体是提供DSD的。可能是DSD 1bit的特性不易于无损压缩吧
作者: gusijia    时间: 2025-1-25 22:31
SACD最终胜利了吗?SACD一直也就半死不活,一些发烧友喜欢而已,根本就没有取代CD。而CD反而是被音质不如它的mp3以及无损播放器取代了,对于大部分人(包括一些发烧友来说)无损甚至mp3的音质就足够了。
作者: z1reizw    时间: 2025-1-26 06:34
SACD是小金标里最璀璨的皇冠,立体声音频最后的荣光,多声道全景声时代已经走近了,旧世界被摧毁前,日落总是最美的。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5-1-26 12:15
sacd也不流行。没什么意义。升级的感知不大
作者: disorderian    时间: 2025-1-26 17:21
SACD並沒有戰勝DVD-Audio.如果以歐美做為主流唱片市場的話,最晚從2009開始歐美的幾大唱片公司,環球,華納,索尼,百代,BMG到現在的環球,華納,索尼BMG就沒出過SACD了.從實體碟的角度倒是DVD-Audio的下一代Blu-ray Audio戰勝了SACD,現在這歐美三大公司還時不時出一些Blu-ray Audio, SACD除了東南亞和歐美的一些小公司早就消失在主流唱片市場了.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26 23:41
Sacd的标准是索尼和飞利蒲定的。cd也好sacd也好,一向是这两家公司才有能力定标准和推广。这就是行业标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