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虽然不懂得古典,喜欢听马勒。 [打印本页]

作者: andy5354    时间: 2025-2-8 21:03
标题: 虽然不懂得古典,喜欢听马勒。
悲劇的預言--馬勒第六號交響曲Mahler Symphony No.6 in A minor
           跟隨馬勒身邊學習並當助理指揮的布魯諾·華爾特 (Bruno Walter,1876年―1962年),曾寫過《古斯塔夫馬勒》一書,明白道出馬勒格言:”生存是個負擔,死亡值得嚮往,生活則是可惡”。而第六號交響曲是作曲家本人對生活過程中的苦澀想法,提出質疑,生性悲觀的意識,隱匿了諸多的恐懼與不安,此曲正是他內在潛意識裡對死亡的露白,因此有非正式的「悲劇」之稱。樂曲創作于1903年的夏天;是他歲月中的美好時刻,1906年首演,全曲卻充滿死亡況味、生活受到壓迫以及命運的無情打擊,始終無解的痛苦煎熬。原先是作曲家的擔憂,不久之後,竟成現實中的悲劇上演:首先是罹患白喉的大女兒死亡,接著是工作上遭遇小人攻擊,辭去維也納歌劇院的院長兼指揮的工作,最後,診斷出有嚴重的心臟病。不知不覺地,應驗心中的疑慮,如預言似地出現在真實生活之中,就如同終樂章的三槌重擊,如大樹被砍斷一般地倒下,就如此成為命運的重挫。


作者: ou85    时间: 2025-2-8 21:13
我挺佩服天天只听交响的烧友,听说这个连外国烧友也做不到
作者: David_One    时间: 2025-2-8 22:03
ou85 发表于 2025-2-8 21:13
我挺佩服天天只听交响的烧友,听说这个连外国烧友也做不到

说的是我了。
作者: bgc11811    时间: 2025-2-8 22:21
古典,我是什么也听不懂,但是却非常爱听,听的时候不停分泌唾液,觉得听起来非常舒服
作者: moluguitu    时间: 2025-2-8 23:08
大多数烧友都不懂古典,但喜欢听的都乐此不疲,因为听古典音乐不一定非要懂,重要的是情感共鸣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2-8 23:08
本帖最后由 true-blue 于 2025-2-9 03:26 编辑
bgc11811 发表于 2025-2-8 22:21
古典,我是什么也听不懂,但是却非常爱听,听的时候不停分泌唾液,觉得听起来非常舒服

古典很多音响都能发挥得好,但我这差不多3万一套的音响对交响就力不从心,还是老老实实听适合自己的系统的音乐。

作者: zhan1919    时间: 2025-2-8 23:35
听马勒真的不需要懂古典,只要感觉到共鸣就足够了,能感受到对病痛和死亡的恐惧,以及那种折磨,能听到里面不甘的呐喊,还有自己精神世界里对伟大意志的赞美。
作者: skylineLab    时间: 2025-2-9 00:55
老哥音源是啥? ipad?
作者: neverwinter    时间: 2025-2-9 06:00
马六要少听
作者: koei81    时间: 2025-2-9 06:27
确实,马勒太有情绪感染力了
作者: jl66008    时间: 2025-2-9 06:33
ou85 发表于 2025-2-8 21:13
我挺佩服天天只听交响的烧友,听说这个连外国烧友也做不到

我非常佩服听流行的烧友,拿几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设备听流行!流行音乐的歌曲粗制滥造到什么程度估计你们都不知道,我表弟就是搞流行音乐的,他就自己一个人,能一天把一首歌搞出来,从作曲到后期制作,就自己一个人。你们却用那么贵的设备去听,然后天天在网上说什么什么耳机听着很刺耳朵…..哈哈哈哈,我用你们说很刺的DT990、N5005、HD700、…….这些耳机听古典,都不刺的
作者: 慢了    时间: 2025-2-9 10:13
jl66008 发表于 2025-2-9 06:33
我非常佩服听流行的烧友,拿几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设备听流行!流行音乐的歌曲粗制滥造到什么程度估计你们 ...

哈哈,说的就是我
作者: 棋士    时间: 2025-2-9 10:26
宜家唔组试听啦?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9 10:34
很正常啊就如同你听不懂鸟叫的是啥依然觉得很悦耳一个道理。
作者: ou85    时间: 2025-2-9 11:13
jl66008 发表于 2025-2-9 06:33
我非常佩服听流行的烧友,拿几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设备听流行!流行音乐的歌曲粗制滥造到什么程度估计你们 ...

什么音乐类型都有好的,别偏执
作者: jl66008    时间: 2025-2-9 11:15
慢了 发表于 2025-2-9 10:13
哈哈,说的就是我

我表弟干活用的耳机是几百块钱的高产监听耳机,你品,你细品。哈哈哈哈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2-9 11:26
古典音乐目前为止有些类别不怎么听,包括交响曲。马一专门仔细听过一次,下一次听马交不知什么时候。交响诗/音画之类听,但听得多的是协奏曲,室内乐及独/重奏。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2-9 11:42
这两天专听大提琴,浓稠的琴声真好听啊
作者: andy5354    时间: 2025-2-9 12:15
skylineLab 发表于 2025-2-9 00:55
老哥音源是啥? ipad?

数播 - 解码器 - 前级,Tidal Connect
作者: jl66008    时间: 2025-2-9 12:43
ou85 发表于 2025-2-9 11:13
什么音乐类型都有好的,别偏执

不,流行音乐本来就是快餐文化,要快,制作也要快…..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2-9 14:04
jl66008 发表于 2025-2-9 06:33
我非常佩服听流行的烧友,拿几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设备听流行!流行音乐的歌曲粗制滥造到什么程度估计你们 ...

你表弟一天能作一首歌曲,还能录制出来。但以前看到好多较火的歌星一年才出一张专辑,里面10首歌曲都不到,挺佩服你表弟的创作能力啊
流行乐的录制也有优劣的,如果像周董的那样,我肯定不会再听流行乐了。

作者: 驿站阿辰    时间: 2025-2-9 14:29
两种都听,都能快乐
作者: 仙台不裂    时间: 2025-2-9 14:35
昨天qq转apple搜歌单,apple没完整的马八?
作者: rootxmy    时间: 2025-2-9 15:08
多听 马勒 要抑郁的

他的交响乐 数量比不过 海顿 质量 比不过 贝多芬

我喜欢 巴赫    莫扎特

低落的时候 贝多芬 能在你的背上 狠狠的来那么一下


作者: 陀塔崔司机    时间: 2025-2-9 15:22
就佩服听马勒的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2-9 17:00
这就叫懂。这是在讽刺那些懂乐理懂波形懂器材但就是深入不到核心价值的装叉脑残
作者: zhaowenjie    时间: 2025-2-9 17:24
我喜欢去隔壁听马勒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2-9 18:15
jimguo 发表于 2025-2-9 17:00
这就叫懂。这是在讽刺那些懂乐理懂波形懂器材但就是深入不到核心价值的装叉脑残

请教古典音乐区大佬,如果想学会听明白这复杂的古典歌曲,是需要通过什么方式,要看什么来学习歌曲内涵。
我每次去星海音乐厅听这些古典曲子的时候,在进场之前会那拿当场的附赠的小册子来看,里面就有相关的演出乐曲赏析,每次在听之前都会先把里面的内容啃一遍,以辅助理解接下来演出的曲目



作者: daviw    时间: 2025-2-9 18:17
jl66008 发表于 2025-2-9 06:33
我非常佩服听流行的烧友,拿几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设备听流行!流行音乐的歌曲粗制滥造到什么程度估计你们 ...

这再一次应证了我之前一个帖子说的,很多流行歌曲粗制滥造,低音糊成一团,根本没有所谓的“音质”,而有些人居然说是我的设备不行,好像没个十几万的设备就分辨不出音质好坏似的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2-9 18:38
zikomol 发表于 2025-2-9 18:15
请教古典音乐区大佬,如果想学会听明白这复杂的古典歌曲,是需要通过什么方式,要看什么来学习歌曲内涵。 ...

网上都有大量文章。比如马勒的有各大指挥家说马勒交响曲,每个逐一都有说明。类似的顶流解说看看是最好的。交响乐尽管提倡无标题,但基本的作曲家意图了解了以后,就可以听进去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2-9 18:41
我以前没搜过没想到要深入了解音乐界人士的解说,之前就一直听不进去马勒。只是粗粗的感觉像影视配乐,然后就听不进去浮在表面不得其门而入。有些乐友也是同样晃荡多少年也听不进去。等到想到搜索音乐家评马勒,一看就明白了个大概。按照每个乐章的原始意图去听,可以听进去了。但以后有了视频网的马勒交响曲按乐章的文字字幕注解,听的更深入。还有动画片的解读。都看了以后就能知道,每个细节原来是在描写什么意思的。
到了这个程度,在播放时基本就可以算是能精通的听了。

再进阶的听的话,可以玩玩各大指挥家风格杯品。先收集大量指挥家的马勒全集,然后对比同一个乐章。很直接明显的能听出每个录音版本的不同。建议比较的乐章是马二最后结尾部分从演唱开始的最后的部分。这个乐章的表现力是最丰富的,不但有各种乐器,还有各种美声演唱合唱。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2-9 18:45
jimguo 发表于 2025-2-9 18:41
我以前没搜过没想到要深入了解音乐界人士的解说,之前就一直听不进去马勒。只是粗粗的感觉像影视配乐,然后 ...

非常感谢提供思路,受益良多。之前只是简单想着看文字类解说,现在明白了精细化的理解方法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2-9 18:47
daviw 发表于 2025-2-9 18:17
这再一次应证了我之前一个帖子说的,很多流行歌曲粗制滥造,低音糊成一团,根本没有所谓的“音质”,而有 ...

流行音乐欧美的录音很过硬。比如地狱咫尺电影宣传片配乐,如果是用老旗舰大耳990去听的话,低频基本是糊的。但是用旗舰极致去听的话,低频乐器都很清晰,表现力一下就出来了。听马勒交响曲也是一样效果,尤其是马二结尾爆棚部分大编制乐队乐器齐鸣,两个女高音和合唱团齐唱,再加上管风琴轰鸣。一般的录音都扛不住糊了,但如果是好的高码录音还行。同时也得起码用旗舰大耳机伺候着,才有感染力爆棚的效果。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2-9 18:50
zikomol 发表于 2025-2-9 18:45
非常感谢提供思路,受益良多。之前只是简单想着看文字类解说,现在明白了精细化的理解方法

以前看了文字解说跟不上每个乐段的细节解说还是不行。最后直到看了哔哩哔哩字幕解说版的现场,或者配乐动画片,才在每个细节的理解上彻底通透。多媒体还是厉害。
音乐剧悲惨世界25周年现场演出视频也很好看。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2-9 18:54
以前很多国内报刊广播媒体上的假秀才,对无标题音乐的解读十分害人。单纯凭字面意思就自己瞎编,说无标题交响乐就是没有具体意思。其实要想了解一部交响曲,对作曲家的原意加以了解才是真正的进阶欣赏的关键。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9 19:59
jl66008 发表于 2025-2-9 12:43
不,流行音乐本来就是快餐文化,要快,制作也要快…..

我怀疑你根本不了解流行乐,别露怯了老弟。

作者: andy5354    时间: 2025-2-9 20:03
zikomol 发表于 2025-2-9 18:15
请教古典音乐区大佬,如果想学会听明白这复杂的古典歌曲,是需要通过什么方式,要看什么来学习歌曲内涵。 ...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9 20:39
rootxmy 发表于 2025-2-9 15:08
多听 马勒 要抑郁的

他的交响乐 数量比不过 海顿 质量 比不过 贝多芬

可是现代电影配乐大师超过百分之50都受到马勒影响,你会听吗?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9 20:46
zikomol 发表于 2025-2-9 18:15
请教古典音乐区大佬,如果想学会听明白这复杂的古典歌曲,是需要通过什么方式,要看什么来学习歌曲内涵。 ...

沉下心用3.5年慢慢听,慢慢找资料深入吧这个好像没啥捷径好在现在网络太方便了不像90年代完全是抓瞎。

作者: andy5354    时间: 2025-2-9 23:10
同意39楼坛友说法。
有条件的话最好是用实体碟,网上串流平台用Qobuz/Tidal。
作者: sunnygod    时间: 2025-2-10 00:02
听听电影原音来开始
作者: rootxmy    时间: 2025-2-10 21:38
lxmgggg 发表于 2025-2-9 20:39
可是现代电影配乐大师超过百分之50都受到马勒影响,你会听吗?

搞个交响乐团  民间音乐元素  就是受马勒的影响  条件也太宽松啊
海顿是 交响乐的爸爸     贝多芬是  乐圣 开古典主义之先河

马勒 充其量就是个  浪漫主义的后辈  

他玩无调性  你讲的耳熟能详的老电影音乐 哪个是用无调性的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10 22:18
rootxmy 发表于 2025-2-10 21:38
搞个交响乐团  民间音乐元素  就是受马勒的影响  条件也太宽松啊
海顿是 交响乐的爸爸     贝多芬是  乐 ...

你也就知道无调性这词吧难道不是勋伯格才是无调性的的集大成者?我说的马勒影响到现代电影配乐大师是不是事实吧?海顿是牛逼啊可是他也没影响到现代配乐大师吧你这东扯西拉的说的啥?就是想说你觉得目前世界上影响力越来越大的马勒不咋样呗?你算哪个锤子哦。
作者: rootxmy    时间: 2025-2-10 22:26
本帖最后由 rootxmy 于 2025-2-10 22:29 编辑
lxmgggg 发表于 2025-2-10 22:18
你也就知道无调性这词吧难道不是勋伯格才是无调性的的集大成者?我说的马勒影响到现代电影配乐大师是不是 ...

我贬低马勒 不因为我是老大

因为 他就是比不过 贝多芬 海顿
海顿 交响乐之父  你懂吗  西方经典音乐的一脉传承

50%的作曲家 受马勒影响  我严重怀疑

请你给出数据的原始出处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10 22:32
rootxmy 发表于 2025-2-10 22:26
我贬低马勒 不因为我是老大

因为 他就是比不过 贝多芬 海顿

那么多现代电影配乐大师都受马勒影响都不知道你还聊个锤子音乐,这是常识。
作者: myzcj    时间: 2025-2-11 09:10
最近也是非常喜欢马勒,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听一次
作者: langhh06    时间: 2025-2-11 15:47
个人感受,听交响乐需要与作者“同频共鸣”,了解作者创作时的精神状态、表达方向,将自己置身于作者脑海,听的时候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2-11 16:24
古典也分严肃、抒情、轻快等不同类型。

马勒这种,我是怎么也听不明白什么鬼。莫扎特肖邦老柴甚至贝多芬听着都更像正常音乐。。。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2-11 17:29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5-2-11 17:31 编辑

需要知道,人的认知和审美阶段发展,是类似于人的身体成长的。但人的认知和审美,通常在大面积人口里不和身体的成长同步,经常表现为停在低等级不会主动发展。这就是苟不教性乃迁的那个意思,实际上是,思想不进步必然就停滞。
认知的进步和发展,主要来源自理性认知的成长。比如上学学的就理性认知的一部分,每个年级阶段的认知水平都不一样,这就是认知差距的问题体现。理性认知提升的是思想境界,每个理性学习的角度都是提升这个角度认知的水平。也可以说是打破我执蒙昧、使愚昧觉悟的智慧发展路线。

那么可以看到,我执的来源主要是身体本能的感觉,不走大脑直接走体感。所以这部分认知和判断标准就是一种本能的动物认知。生理上需要的就直接来。
比如吃奶是婴儿阶段的身体本能,放到审美等级上就是直接感受甜美安慰使身体感觉好,而且完事以后毫不打理拉撒自由。得到任何好处都是理所应当没有任何代价的,而且还可以无限索求理所当然,毫无感恩互惠心态。有些人的客观审美是这样,但不一定合并到对人的态度上,但是从极端付面上看很多喷子等级的人,在网上表现的思想行为可以对照婴儿本能。躺平不作为,和直接吃奶就是一种典型特征。知道了以后,人是活的,可以做我成长。就怕不觉悟,永远睡在婴儿摇篮里不起来。

所以审美认知也存在自性觉悟的等级。希望被献媚喂奶的审美诉求,总可归类到未成年人的各个阶段。一些创作者也存在媚俗浅薄格调不高的问题。
这就是发展阶段的视角。其它更高的阶段的特征,可以参照人的身体成长、和社会水准应该达到的水平,去类推,,,

比如不俗不媚不重复永远探索,在体系结构上发展创新,这才是顶级艺术,和顶级艺术家的走向。固然艺术思潮会有时代限制,但除此之外的其它要素,在任何时代都是顶级艺术的特征。
而且任何国度文化圈的顶级艺术,通常都领先于时代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这只是对时代普遍接纳度而言。比如,写意艺术,印象派艺术,结构派艺术,核心要素派现代艺术。越来越远离所见所得具象主义的吃奶层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到了顶级,那必然是为道日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脱离世俗趣味。
但对社会个人来说,到任何时代都会有门外汉的水准,而且越是底层阶段的人,人口数量基数常态化的必然越大。这就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关系。因为智慧稀有。




作者: 如此沉寂    时间: 2025-2-11 17:43
不好意思,真的有点想笑了,听马勒那么感性的音乐居然还需要说明,还要乐章解读。说明没什么音乐细胞,别听了算了。马勒那种惊天动地、波涛汹涌、电闪雷鸣的情感,听不到真的有点离奇,居然还要靠各种外部辅助来拼凑?这不就是毫无音乐直觉的最佳证明吗?真正有感受力的人,哪怕初次入耳,都能立刻感受到那种悲怆的宿命感、疯狂的激情、人生起伏的悲喜交错,怎么可能需要别人喂到嘴边?
如果听个音乐还得靠这么繁琐麻烦、绕来绕去、啰嗦至极的方式,那真的不如直接别听了!去听点流行口水歌,一遍上头,轻松快乐,何苦自讨没趣?
马1的青春气息、2的神圣复活、3的大地咏叹、5的命运波澜、 6的悲剧铁锤、 9的人生诀别…… 这些主题本身就已经再直白不过了,还需要解说?真正的马勒听众,哪怕初听,都会立刻被音乐牵着情绪走,而不是呆滞在那儿等着说明书告诉自己“这里该感动了”!
马勒这种作曲家,最核心的东西从来不是技法,而是情绪,他所有的交响曲几乎都是极致自白式的表达,悲喜交加、狂喜到绝望,一秒翻脸的那种情绪冲击,就算是一个音乐门外汉,听上几分钟也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生存体验。

作者: andy5354    时间: 2025-2-11 18:26
多谢诸位坛友的分享讨论
No Music,No Life.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2-11 19:52
刚才特意听了一吓马勒的一专辑,动态很爆!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1 20:42
langhh06 发表于 2025-2-11 15:47
个人感受,听交响乐需要与作者“同频共鸣”,了解作者创作时的精神状态、表达方向,将自己置身于作者脑海, ...

你们听音乐真能听出画面感吗?真心疑问。我听音乐从听不出画面感,包括梁祝、黄河也是,就听一个节奏乐感;除非是中文歌如“一条大河波浪宽”这样的。
硬着头皮听了几年,现能能听出点马勒的味来,布鲁克纳还不行。真是没事给自己找事。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1 20:46
如此沉寂 发表于 2025-2-11 17:43
不好意思,真的有点想笑了,听马勒那么感性的音乐居然还需要说明,还要乐章解读。说明没什么音乐细胞,别听 ...

厉害,我是听不出这些情绪、宿命感、人生起伏啥的。
即便是听得最多的梁祝、贝九也是如此。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2-11 20:52
就没有人对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古典音乐这么推崇的吗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1 21:00
留香小筑 发表于 2025-2-11 20:52
就没有人对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古典音乐这么推崇的吗

文化自信还需要时间,西方音乐是复杂,起码时长乐器种类就比中国的强。不承认不行。
但中国的戏剧是真的比西方的强,且观赏性强太多。就是现在的受众也不多,推广还得持续,这方面西方强势得多。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2-11 21:25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1 21:00
文化自信还需要时间,西方音乐是复杂,起码时长乐器种类就比中国的强。不承认不行。
但中国的戏剧是真的 ...

还需要时间吗,都几千年长河了还需要时间去建立文化自信吗,真的是时间问题吗,我有点想哭了
作者: andy5354    时间: 2025-2-11 21:42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1 23:04
留香小筑 发表于 2025-2-11 21:25
还需要时间吗,都几千年长河了还需要时间去建立文化自信吗,真的是时间问题吗,我有点想哭了

没办法,人穷志短,刚吃饱饭没几年。
好在抖音里已开始地图开疆了,对西方史也疑古了。但,起码像我这样为装逼硬着头皮去听西方音乐,以能听进去或能说出喜欢那个指挥哪个版本为荣;而明明可以用同样的时间欣赏中国自己的戏剧音乐的人存在,就说明不自信。人是慕强的。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11 23:36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1 20:46
厉害,我是听不出这些情绪、宿命感、人生起伏啥的。
即便是听得最多的梁祝、贝九也是如此。

梁祝都听不出还是别勉强自己听古典了吧。
作者: langhh06    时间: 2025-2-12 20:40
听古典就像读一本作曲家精心编排的意识流长诗,为什么古典历久弥新,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会共鸣
作者: aleaferchen    时间: 2025-2-12 23:27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1 20:42
你们听音乐真能听出画面感吗?真心疑问。我听音乐从听不出画面感,包括梁祝、黄河也是,就听一个节奏乐感 ...

我听克路易坦指挥的作品比较容易出画面感
作者: aleaferchen    时间: 2025-2-12 23:29
留香小筑 发表于 2025-2-11 20:52
就没有人对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古典音乐这么推崇的吗

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我每天听古琴,巴赫、布鲁克纳在被我忘到九霄云外了,年轻时压力大的时候倒是被巴赫治愈的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2-13 00:47
留香小筑 发表于 2025-2-11 20:52
就没有人对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古典音乐这么推崇的吗

中国的古典其实很多人都耳熟能详,高山流水、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但要说中国的古典貌似是以梁祝为首,但却是以外国的乐器去演奏,说到这里你深思一下。。。而中国的貌似是以乐器独奏为主。梁祝被宣传推广至世界也有西崎崇子的功劳。其实音乐这些,自己喜欢听啥没所谓的,能不能被世界认同就看其音乐的魅力了。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13 12:16
true-blue 发表于 2025-2-13 00:47
中国的古典其实很多人都耳熟能详,高山流水、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但要说中国的古典貌似是以梁祝 ...

有可能这些所谓的古曲根本不是古曲连个原始或者后人抄的谱子都没有都是现代人后来写出来的。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2-13 12:41
lxmgggg 发表于 2025-2-13 12:16
有可能这些所谓的古曲根本不是古曲连个原始或者后人抄的谱子都没有都是现代人后来写出来的。

这就不得而知了,我就不在些“卖武”了。不过像西方的提琴也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单以这种以琴弓拉动发声提琴乐器已涵盖的音域比较广,不像国内的二胡这种乐器单一。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3 14:24
lxmgggg 发表于 2025-2-11 23:36
梁祝都听不出还是别勉强自己听古典了吧。

没关系,能从音乐节律中听出乐来就知足了,我也乐在其中。
为自己辨解句,所谓从乐曲中听出的画面感,跟画的鬼也差不多的意思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3 14:28
aleaferchen 发表于 2025-2-12 23:27
我听克路易坦指挥的作品比较容易出画面感

可能是我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差,不过在多听几遍把节奏捋顺后,能听出点味道听出些好来,对我也够了。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3 14:43
true-blue 发表于 2025-2-13 00:47
中国的古典其实很多人都耳熟能详,高山流水、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但要说中国的古典貌似是以梁祝 ...

多句嘴,个人认为所谓被世界认同的“音乐魅力”,还是得看其推广力度,即所谓的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类似家庭中谁有权谁挣钱,谁就更有理。
非州若站在世界的顶端,则无疑非州的音乐、舞蹈等将会充分的发出光芒,被世界人民所欣赏。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13 15:05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3 14:43
多句嘴,个人认为所谓被世界认同的“音乐魅力”,还是得看其推广力度,即所谓的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类似 ...

落后就承认不要找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理由来掩饰落后或者粉饰落后。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3 15:08
lxmgggg 发表于 2025-2-13 15:05
落后就承认不要找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理由来掩饰落后或者粉饰落后。

一个各美其美的事,怎么就落后了。自信呢?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2-13 15:18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1 20:42
你们听音乐真能听出画面感吗?真心疑问。我听音乐从听不出画面感,包括梁祝、黄河也是,就听一个节奏乐感 ...

https://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9061&highlight=%C1%AA%BE%F5标题:Chromesthesia, 你是联觉者吗?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3 15:27
zikomol 发表于 2025-2-13 15:18
https://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9061&highlight=%C1%AA%BE%F5标题:Chro ...

啊,感谢!

学习到了新知识。自己一直以自己的认知去猜测别人的感受。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13 15:27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3 15:08
一个各美其美的事,怎么就落后了。自信呢?

拿遥遥领先自信?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3 15:36
lxmgggg 发表于 2025-2-13 15:27
拿遥遥领先自信?

这个,,,从注册时间猜你可能是年轻人,但,这不应该呀。一般网上来说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受成长时环境影响普遍不够自信,许多人认为美西方就是比中国强,以渡过大洋去为念;而新时代的年轻人普遍平视这个世界。
个人认为“遥遥领先”是符合现时代的,不必自谦;建议你多刷刷拌音。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2-13 15:41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3 15:36
这个,,,从注册时间猜你可能是年轻人,但,这不应该呀。一般网上来说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受成长时环境影响 ...

呃!过年期间在港澳回乡的亲戚说在这里上不了facebook,感觉与世界失联了。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3 15:45
本帖最后由 dxs390413 于 2025-2-13 15:50 编辑
true-blue 发表于 2025-2-13 15:41
呃!过年期间在港澳回乡的亲戚说在这里上不了facebook,感觉与世界失联了。

那,可能他们心里的世界小了些,现在丑国也已上不了抖音了?
都是在各自的局域网里呆着,谁也不会完全向对立方开放。
.............................................................................................
抱歉,我可能是反向理解了您的意思。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13 15:46
true-blue 发表于 2025-2-13 15:41
呃!过年期间在港澳回乡的亲戚说在这里上不了facebook,感觉与世界失联了。

哈哈你这不是打别人脸吗遥遥领先原来只是靠局域网封闭信息得来的自信。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2-13 15:49
本帖最后由 true-blue 于 2025-2-13 16:07 编辑
lxmgggg 发表于 2025-2-13 15:46
哈哈你这不是打别人脸吗遥遥领先原来只是靠局域网封闭信息得来的自信。

不想再争论这些,我意思其实是,每个人身处的环境、阶层,等等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可视角度认为事实的东西。稳中向好,生活越来越美好。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2-13 16:14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3 15:45
那,可能他们心里的世界小了些,现在丑国也已上不了抖音了?
都是在各自的局域网里呆着,谁也不会完全向 ...

当一涉及到政治就只有立场没分对错,你懂的,再争个对错都是浪费时间。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13 16:18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3 15:45
那,可能他们心里的世界小了些,现在丑国也已上不了抖音了?
都是在各自的局域网里呆着,谁也不会完全向 ...

呵呵原来你眼中老美用不了海外版抖音就等同于是局域网了是吧,土鳖这世界很大的。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3 16:24
lxmgggg 发表于 2025-2-13 12:16
有可能这些所谓的古曲根本不是古曲连个原始或者后人抄的谱子都没有都是现代人后来写出来的。

作为疑古派一员你晚了一百年,在这个星球上中国历史记述是最完整可靠的;作为中国人你太自谦了。
想疑古,反方向转向美西方正当时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3 16:27
lxmgggg 发表于 2025-2-13 16:18
呵呵原来你眼中老美用不了海外版抖音就等同于是局域网了是吧,土鳖这世界很大的。

今天跟你干上了。
.....................................

“土鳖”是2000年左右的网络用词,你与时代距离超过二十年。


作者: aleaferchen    时间: 2025-2-13 17:53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3 14:28
可能是我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差,不过在多听几遍把节奏捋顺后,能听出点味道听出些好来,对我也够了。

我对旋律、和声的记忆能力比较差,所以一直都是每个作品听N遍。好在马勒的作品具有现代性,挺入耳的。吉伦的马勒有那种局部的小创意,整体结构又很好,所以听者不容易分散注意力,很多人喜欢。Segerstam的马勒得到很多老烧的追捧,有全集,音效好,很听得进去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5-2-13 18:19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3 14:43
多句嘴,个人认为所谓被世界认同的“音乐魅力”,还是得看其推广力度,即所谓的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类似 ...

这话格局大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2-13 18:37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3 16:27
今天跟你干上了。
.....................................

来土鳖,古典,华语(粤语),摇滚,pop,爵士,蓝调,乡村,福音,你能聊哪样?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2-13 18:49
第3页面有个玩箱子的肤浅的精己。自吹一上来就懂马勒,那么你自己一把吹上天,对别人除了占小便宜嘲笑他人标榜自己,能给人有半点帮助吗。但看他听的那些东西最多不到印象派音乐也没提新古典主义。再往后的类型还能混吗
作者: 如此沉寂    时间: 2025-2-13 20:59
是没帮助,但挺有趣。听马勒需要说明、解说、背景介绍、注解,甚至动画片?这是要用教材来听音乐了吗?
马勒他都要把心刨出来给你看了,他的热情、欣喜、爱情、悲哀、委屈、自责、无可奈何、对死亡的恐惧,统统都写在音乐里。你还要什么说明?
你要是听Messiaen、Schoenberg、Bartók、Xenakis这些的先锋派,靠解说入门我能理解。但马勒的交响曲,其情感表达如此直接而强烈,真的不需要复杂的注解就能触动人心。如果你看着背景注解才知道“该感动了”,是不是有点过于依赖外部的引导了?
其实,如果连马勒这么直接的情感都要解说,或许可以试试其他的音乐风格,轻松一点的,也未尝不可。晚浪时期的音乐本质上是情感的传递,不一定需要过多的理论和注解。或许该问问自己,究竟是音乐本身的问题,还是你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听这种音乐。
作者: aleaferchen    时间: 2025-2-14 00:30
跟西方绘画一样,西方音乐有自身发展的逻辑、历史,后人总是想不断创新。我们大多数人看不懂西方现代绘画,也很难理解为啥马勒、瓦格纳要那样写音乐,因为我们不了解其中的渊源和超越。不是很多人带着总谱去音乐厅欣赏交响曲吗?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钻研到那个层面的,绝大多数人也就听个情绪而已,这也没什么,因为音乐就是通过情绪情感来感染人的。
作者: tn529    时间: 2025-2-14 15:58
留香小筑 发表于 2025-2-9 11:42
这两天专听大提琴,浓稠的琴声真好听啊

大提琴不可久听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2-14 20:49
aleaferchen 发表于 2025-2-13 17:53
我对旋律、和声的记忆能力比较差,所以一直都是每个作品听N遍。好在马勒的作品具有现代性,挺入耳的。吉 ...

感谢您的指引及推荐。刚接解触交响时在B站偶听吉伦指挥贝九视频就喜欢上这老头,后经stevenxian神洗脑更认定其大师地位,下载了许多资源,但听得不多。还是那张照片上五位老大师的作品听得多些。现除了马八,对其它几部马勒都能听出点味道来,好像和大众较一致更喜欢马二和马九点。近期在听舍尔辛和凯格尔,也听了点老桑德林的。凯格尔去世的时间点和方式及原东欧身份、舍尔辛曾是中国人的女婿,这些让我对他们挺感兴趣、开了脑放。联系到穆拉文斯基,感觉原苏东指挥家的作品都挺有力量感,这合我的味口;还有托斯卡尼尼和富特的贝九听来都挺有劲的,我喜欢劲道的感觉。Segerstam还没听过,后面找来多听听看。
我对声音谈不上有记忆,看到坛友谈到许多耳机之间声音的区别,仿佛刚刚听过一般,我是非常佩服。我根本说不出那些区别,更记不住声音。就是好听不好听来区分。
很幸运,刚刚找到了年前至今惦记着的《筝戏 》资源,非常喜欢。共享:达人艺典 尚靖雅 《筝戏 》古筝(24K金碟母盘1:1直刻版)[WAV+CUE].rar: https://url27.ctfile.com/f/9388027-651152111-ba1a2e?p=559675(访问密码: 559675)




作者: aleaferchen    时间: 2025-2-14 23:37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4 20:49
感谢您的指引及推荐。刚接解触交响时在B站偶听吉伦指挥贝九视频就喜欢上这老头,后经stevenxian神洗脑更 ...

说实话,Scherchen是我的最爱,只有他的马勒听得我电流直蹿,可惜我的朋友没一个喜欢他的,没想到在这里找到同好。前苏联的指挥中,鲁道夫·巴塞依指挥德国青年爱乐乐团的马勒版本被称作“神演”,马勒五惊天动地,他的肖斯塔科维奇也是动态很大,关键是录音都很好,你肯定也会喜欢,qq网易上都有。古筝曲我已经在下载啦,多谢!
作者: kentron2011    时间: 2025-2-15 11:53
秋香如花,雅俗共赏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