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心态崩了,20厘米的跳线也能影响声音?玩HiFi太难了,有没有朋友熟悉万隆的单晶铜? [打印本页]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1 17:03
标题: 心态崩了,20厘米的跳线也能影响声音?玩HiFi太难了,有没有朋友熟悉万隆的单晶铜?
本帖最后由 baikal 于 2025-2-11 17:08 编辑

最近折腾空开无果,索性先不用空开了,在电箱里,入户电源总线和空开之间有20厘米的跳线,现在把跳线和专线直接连上,绕过空开。
当前的目标是先把空开前的20厘米的跳线确定下来,然后再重新试一遍空开。
过去两年里,这20厘米跳线一直用的LAPP 4平方工业线。LAPP工业线素质普普通通,中频不是很饱满,所以显得两端能量较多,属于V型曲线的线。

今天动手拆了一条闲置的万隆NEP-3002单晶铜4平方电源线(第一代老款),把电箱里20厘米的跳线换成了NEP-3002里的线。
万隆NEP-3002电源线的特性,在我的系统里测试时体现为中频饱满,细节丰富。超低频延伸差一些,高频偏暗淡。
电箱里用上NEP-3002后,我整个系统的声音表现都被这20厘米的线影响了,中频细节丰富了很多,但是高频变的不好听了,女声变的苍白没有感情。

这个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完全没有想到20厘米的线也能对系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心态有点崩溃,因为不知道应该买什么样的电源线当作电箱里的跳线了,用回去LAPP又不甘心。

想请大家推荐一下哪些电源线适合放在电箱里做跳线,另外第一代万隆NEP-3002是不是高频音色不好,有没有朋友有类似的感受?
谢谢!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1 17:14
不知道最新的万隆单晶铜有没有解决音色差的问题?
是否有其他4平方线性能全面音色好呢?
作者: yzyssg    时间: 2025-2-11 18:27
我反正是羡慕楼主这种耳朵及其敏感的玩家,对于我来说,连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出来的声音听着区别都不是很大,喇叭线材除非是质量很差的线才能听出来不对劲,四位数以上的线材听不出差距(最多有点细微差别,但是木耳觉得不明显),dac在万元以上就不太能明显听出差距(类似矩声xs3,声韵g1.1和歌诗德x26三代这种档次,在我耳朵里就已经足够好,听过dave和大罗还有德彪西,Dave一耳朵不喜欢,大罗只觉得中频密度高一点,其他也就那么回事,德彪西甚至说不出哪里好)也就音箱和耳机相对区别大一些,音箱确实能听出来明显区别和差距,听过805d3和飞星tempo35小落地后就回不去了,所以所有钱都砸在后端换能器上,起码区别是我自己能听出来的,前端和线材等于省钱了,但是也失去了很多玩hifi的乐趣额
作者: hifisxf    时间: 2025-2-11 18:28
兄台过谦了!
这个不是崩了,而是明了;
又明了多一个,可以调整音质的手段~
作者: hifisxf    时间: 2025-2-11 18:29
本帖最后由 hifisxf 于 2025-2-11 18:37 编辑

.......重复了~
作者: sailing2000    时间: 2025-2-11 19:01
我走另外一条路,减少变量。
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
作者: kangqiao979    时间: 2025-2-11 19:01
找卡达斯1S喇叭线散线剪一点试试,成本没几个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2-11 19:21
再试试龙格的单晶铜,跟万隆是两个方向,细节更好,我说的是好,不是多。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5-2-11 20:20
哈哈,所以说升级器材要小心,一不留神系统太高级了,动什么都特别敏感,加之花了钱折腾了听的肯定更多,耳朵也训练的更灵敏,然后循环折腾升级下去,不断循环
作者: suannan    时间: 2025-2-11 20:27
试试老款4平7芯倍耐力 成本低
作者: ou85    时间: 2025-2-11 20:27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困局,后来这段线用回墙内线才解决
作者: fcwolf    时间: 2025-2-11 20:53
我是木耳,功放换电源线也听不出来区别,目前唯一感觉有变化的是换了分频器高音电容。楼主再精进一下,真的可能听出风电、水电、核电的区别了。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2-11 21:10
在下佩服金耳朵,我木耳听不出区别。
作者: 耳机俱乐部小黑    时间: 2025-2-11 22:00
玩hifi的真是深井冰
作者: 小G    时间: 2025-2-11 22:15
跳线我用美国mit,中正大气。晶彩莫奈和银彩770L都是偏高频没了厚度
作者: amdpower    时间: 2025-2-12 02:17
解析力过强的耳朵,真挺累的,丧失了听音乐的乐趣。总在折腾,其实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存在
作者: tomman    时间: 2025-2-12 03:11
我倒是觉得,兄弟是不是把这段线换个方向,看看有没有差别,试试看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2 05:45
tomman 发表于 2025-2-12 03:11
我倒是觉得,兄弟是不是把这段线换个方向,看看有没有差别,试试看

不折腾了,换更好的线,不差这点钱了。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2 05:52
yzyssg 发表于 2025-2-11 18:27
我反正是羡慕楼主这种耳朵及其敏感的玩家,对于我来说,连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出来的声音听着区别都不是很大 ...

谢谢分享。
前端差异的体现需要整个系统后端的完善。
我的系统从房间到摆位,从音箱到数播,已经基本没有短板了,所以最前端的改变才能明显的体现出来。
如果系统还有短板,那么前端的改变不会那么容易体现出来。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2 05:55
hifisxf 发表于 2025-2-11 18:28
兄台过谦了!
这个不是崩了,而是明了;
又明了多一个,可以调整音质的手段~

折腾的有点累了。
距离满意就差一点了,结果又多了一个变量。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2 07:33
sailing2000 发表于 2025-2-11 19:01
我走另外一条路,减少变量。
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

谢谢!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2 07:33
haxang 发表于 2025-2-11 19:21
再试试龙格的单晶铜,跟万隆是两个方向,细节更好,我说的是好,不是多。

谢谢!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2 07:34
haxang 发表于 2025-2-11 19:21
再试试龙格的单晶铜,跟万隆是两个方向,细节更好,我说的是好,不是多。

谢谢,我研究一下。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2 07:34
ou85 发表于 2025-2-11 20:27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困局,后来这段线用回墙内线才解决

实在不行只能换回原来的LAPP

作者: 周大壮壮    时间: 2025-2-12 07:53
换6平方的线试试
作者: hifisxf    时间: 2025-2-12 08:20
baikal 发表于 2025-2-12 05:55
折腾的有点累了。
距离满意就差一点了,结果又多了一个变量。

感觉上面烧友的意见很对,先把这段跳线换成与专线相同的线。七芯线相比单股线的高频细致更具表现力,优先考虑美国线材;
单一品牌线材,没有可调节变量,但品牌过多,那么变量过多,那就极难把控,声音有点儿怪异;
美国巫毒空气龙的电源线,相当了得~

作者: shoutup    时间: 2025-2-12 08:51
厉害厉害
作者: 35f2    时间: 2025-2-12 09:32
正常,前端的一点点改变会在后端成倍放大,分辨力够的系统肯定能听出来
我最近发现电源线压线螺丝拧的松紧不同都听感都不同,最后只能靠扭力螺丝刀设定同一数值才解决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2 09:50
35f2 发表于 2025-2-12 09:32
正常,前端的一点点改变会在后端成倍放大,分辨力够的系统肯定能听出来
我最近发现电源线压线螺丝拧的松紧 ...

请推荐一下扭力的数值和螺丝刀,谢谢

作者: genius_xp    时间: 2025-2-12 09:51
不用万隆的线,万隆的线个性过强,有点木讷,缺少灵动性,总线一般要粗一点,空开有瑞士一个发烧品牌。如果怕声音变化大,其实用原来线基就行了,不要用hifi线,hifi线个性过强会改变音色。就是一小节都会影响
作者: huajiang12    时间: 2025-2-12 10:32
高烧
作者: Mr低调    时间: 2025-2-12 11:10
航空镀银线,高频亮,声场大。解析好。万隆,古河,金宝,卡达斯,各有特色。不过我觉得跳线和唱臂线还是以铜镀银和金银合金线比较爽。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5-2-12 11:40
本帖最后由 flight8888 于 2025-2-12 11:49 编辑

空开布局调整一下,可以的话最好不要用跳线,用汇流排。专线空开和总开入线并联,专线不受总开控制。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5-2-12 12:02
对了,国内有CM的音响专用汇流排,我自己用的镀金,如果对高频有要求可以用镀铑的。海外不知道能买到那种,DOEPKE好像也有镀铑的可以看看。
作者: 梦枕貘    时间: 2025-2-12 12:44
万隆很好,就是假货多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2-12 14:55
baikal 发表于 2025-2-12 07:34
谢谢,我研究一下。

电源线就用在电源线上,喇叭线就用来做喇叭线,线的材质、粗细厂家都给考虑好了。
很多品牌的单晶铜信号线都会镀银,如果不镀银,单晶铜信号线的内线径都会细一些,。
万隆3002那根电源线不止4平,我自己拆了做排插的总线,我记得当时拆下来,感觉线芯比6平还要粗一点,而且线芯镀银就其中的几根而已。
也有可能你说的暗,跟我对万隆线的听感是“呆板”、“收敛”大概一个意思,万隆的风格就是这样,万隆的结晶银线也是这种风格,只是万隆的银线感觉“收敛”得少一些。

作者: aishangniu    时间: 2025-2-12 16:13
在水源撒泡尿,哪怕经过 RO 层层净化,喝着也不会舒服,别说 20cm 了,一个触点抹点油都有影响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2 16:15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5-2-12 12:02
对了,国内有CM的音响专用汇流排,我自己用的镀金,如果对高频有要求可以用镀铑的。海外不知道能买到那种, ...

cm汇流排我买了两个镀铑的,Deopke也买了镀铑的。汇流排我感觉好像和空开的接触面积不大啊。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5-2-12 20:38
?LZ是刚接触HIFI吗?跳线影响音质才知道?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3 02:24
朋友妻不客气 发表于 2025-2-12 20:38
?LZ是刚接触HIFI吗?跳线影响音质才知道?

嗯,刚刚玩到空开前的跳线呢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5-2-13 07:41
本帖最后由 鬼狐 于 2025-2-13 07:43 编辑

就算这是真的,也是误导音响爱好者,因为声音在前级上的变化要远远大于线材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3 08:46
鬼狐 发表于 2025-2-13 07:41
就算这是真的,也是误导音响爱好者,因为声音在前级上的变化要远远大于线材

前级已经确定了,不动了。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3 08:47
鬼狐 发表于 2025-2-13 07:41
就算这是真的,也是误导音响爱好者,因为声音在前级上的变化要远远大于线材

我现在正在听,王菲的声音变的没有感情了,不好听。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5-2-13 08:55
本帖最后由 flight8888 于 2025-2-13 08:57 编辑
baikal 发表于 2025-2-12 16:15
cm汇流排我买了两个镀铑的,Deopke也买了镀铑的。汇流排我感觉好像和空开的接触面积不大啊。

导线是圆的,汇流排实际接触面积要比导线更大,而且接触面也更稳定,电线很多时候你以为是拧紧了,但对线来说受到的压力是不均衡的。另外汇流排的传输距离最短损耗最低。事实上像大平方数的电线接插使用专用电工铜鼻子也比直接裸线压接更好。道理和喇叭线差不多,喇叭线即使是裸线也是可以连接音箱和功放,但还是要用头子更好。

作者: 饿恶魔们    时间: 2025-2-13 09:13
想起当年一群说保险丝,焊锡有关音质的评论家
作者: 2054    时间: 2025-2-13 09:48
只能自己慢慢试,我用的是CM镀金汇流排
作者: 2054    时间: 2025-2-13 09:50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5-2-13 08:55
导线是圆的,汇流排实际接触面积要比导线更大,而且接触面也更稳定,电线很多时候你以为是拧紧了,但对线 ...

用头子肯定更稳,只是又多了一层变量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5-2-13 10:24
baikal 发表于 2025-2-13 08:47
我现在正在听,王菲的声音变的没有感情了,不好听。

也许换这些是有变化,我觉得不要去神秘化这种感觉,应该藐视这些变化,我自岿然不动。哈哈哈。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2-13 11:19
鬼狐 发表于 2025-2-13 07:41
就算这是真的,也是误导音响爱好者,因为声音在前级上的变化要远远大于线材

我用的是亚麻盆喇叭,觉得温湿度对声音的影响大于线材。
因为我是梅雨季节调音定型的,所以冬天晴天的声音没有下雨天有韵味。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3 17:23
今天剪了另一个牌子的4平方单晶铜电源线做跳线,换上。
声音变化大的让我惊讶,高频的鲜活感又回来了,线条感和现场感也回来了。低频的延伸和清晰度增加。但是中频的细节没有万隆单晶铜好,低频的量感也少了。
总体来说现在换上的这个牌子的单晶铜更均衡,更好听。老万隆单晶铜过于偏科,中频细节和低频量感好,但是高频实在是太差,低频延伸稍差。

总结下来就是系统后端到位后,前端的变化影响非常大,哪怕仅仅20厘米的电源线,也能造成换线如换机的效果。
这是一次我HiFi旅程中非常难忘的体验。
作者: 野有蔓草    时间: 2025-2-13 18:16
其实可以入户线 先到音响系统的这个空开 再用粗的电线 把家用的总空开和他并联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3 18:27
野有蔓草 发表于 2025-2-13 18:16
其实可以入户线 先到音响系统的这个空开 再用粗的电线 把家用的总空开和他并联

现在我是把入户线直接和音响专线的跳线并联,不过空开(一起压在总空开的接口里)。


作者: dxdxdx    时间: 2025-2-13 19:18
恒业卖275元的可以试试,拆里面的一根出来做跳线。要的话可以卖你,我这还多。
作者: 野有蔓草    时间: 2025-2-13 21:49
baikal 发表于 2025-2-13 18:27
现在我是把入户线直接和音响专线的跳线并联,不过空开(一起压在总空开的接口里)。

把入户线先接在音响专线上再去链接总空开

作者: rrbx    时间: 2025-2-13 22:20
其实电表对音质的影响是整套系统中最大的,老式的铝转盘电表音质明显要比现在的数字电表声音来的更暖,现在的数显电表一股数码味,实在是无法入耳。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4 05:47
rrbx 发表于 2025-2-13 22:20
其实电表对音质的影响是整套系统中最大的,老式的铝转盘电表音质明显要比现在的数字电表声音来的更暖,现在 ...

可惜没法换电表

作者: xyc168    时间: 2025-2-14 06:35
tomman 发表于 2025-2-12 03:11
我倒是觉得,兄弟是不是把这段线换个方向,看看有没有差别,试试看

是不是线的方向应该南北走向?如果东西走向会切割地球磁场的磁力线,从而形成微弱的附加电流影响音质

image.jpg (32.37 KB, 下载次数: 1)

地球磁力线

地球磁力线

作者: tomman    时间: 2025-2-14 14:17
xyc168 发表于 2025-2-14 06:35
是不是线的方向应该南北走向?如果东西走向会切割地球磁场的磁力线,从而形成微弱的附加电流影响音质。
...

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要试一下,要不然咋知道这20厘米的导线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作者: INNOVATOR丶    时间: 2025-2-14 15:25
如果是数播做转盘,可以试试调整路由器和网线部分这种旁路的影响,也特别明显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2-14 15:40
INNOVATOR丶 发表于 2025-2-14 15:25
如果是数播做转盘,可以试试调整路由器和网线部分这种旁路的影响,也特别明显

谢谢,网络部分我已经调整的差不多了,网络播放音质已经略好于播放器内置硬盘。

作者: muren18    时间: 2025-2-14 16:46
一看标题以为音箱跳线,心想这不废话么,点进来发现是电箱跳线,草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