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请教大佬们,线材如何做到调音的? [打印本页]

作者: jeff19840932    时间: 2025-4-24 15:54
标题: 请教大佬们,线材如何做到调音的?
大佬们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解释一下,谢谢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5-4-24 16:01
改变量子物理场的磁场强度,达到调音的目标
作者: zhoujunfanerji    时间: 2025-4-24 16:39
不需要知道理论,因为各家的理论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有强调屏蔽的,也有坚持不屏蔽的;有强调绞合的,也有坚持不绞合的;有强调高纯度的,也有坚持4N就好的;有镀银镀金的,也有坚持不镀的……除了线材从业人员,我觉得真没必要在意这些理论。
线材确实可以改变声音,而且线材搭配好声衰声不好预测,只能多试。
作者: 创象势力登场    时间: 2025-4-24 16:40
这个要用相对论才能解释清楚
作者: iBeatles    时间: 2025-4-24 17:01
我是搞硬件的,一般测试辐射强度之前,首先需要对信号线做测试,测量出信号线在不同频点的线损,来排除线的影响。这就是第一点,线材在不同频率的线损不同,就会造成信号不同频率分量幅度不一致。
第二点呢,信号线对不同频率分量的相位影响也不同,也就是群时延。理想的线材应该是做到全频段的相位一致性的。
第三个呢,就是阻抗匹配的问题。信号线的特性阻抗如果和信号源或者负载端不一致,就会引起信号的反射,不能全部传输出去,来波和反射波叠加就会形成驻波,影响能量的传输。
此外还有抗串扰,电磁兼容等因素。我们做电磁兼容试验时,会吧导线的正负线互相缠绕,然后包上铝箔或者铜箔胶带,有利于提高电磁兼容性能。
以上只是以前课本上学的一点肤浅的东西和工作以后一点经验,只代表个人的理解,不一定对,也肯定不全面。大佬们轻喷。
作者: xsox    时间: 2025-4-24 17:08
材料里面合金的含量不同,金属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电性能也就不同,对各种变化的电流的影响不同。如果再具体一点就涉及到电磁交变相互影响,集肤效应等等。我的已经很言简意赅了。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4-24 17:25
声音不太一样,如果需要就多买几根听听哪根最合适。。。。。。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4-24 17:44
最早发现同一台设备spdif/aes/iis(HDMI)声音不一样,选择aes。后来发现不同aes/同轴也不一样,选择了新同轴。这两天在重新测试HDMI,看看是否继续听iis,但不太会再买HDMI。
作者: 看你们装13    时间: 2025-4-24 17:51
xsox 发表于 2025-4-24 17:08
材料里面合金的含量不同,金属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电性能也就不同,对各种变化的电流的影响不同。如果再 ...

你说对了三分之一焊锡的品牌和五金也有一定影响
作者: aishangniu    时间: 2025-4-24 18:00
抹一点印度神油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4-24 18:10
站在科学的立墙无用,因为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科研从来没有。所以你要玩这个的人去解释就根本解释不通。
作者: 半辈辛酸    时间: 2025-4-24 18:15
线材不是都靠毒文调音吗
作者: 战斗圆圆兽    时间: 2025-4-24 18:31
任凭你再牛逼的合金做成的线材,可惜前端的插头,耳机的插口都是铜的,包括耳机内部的接线也是铜的。什么集肤效应,什么乱七八糟的绞合经过耳机,最后都会变成铜的声音,并没有卵用,只能说是自己高兴就好。
想要反驳我的,请问,你怎么绕开铜的声音?
作者: poonhk    时间: 2025-4-24 18:55
战斗圆圆兽 发表于 2025-4-24 18:31
任凭你再牛逼的合金做成的线材,可惜前端的插头,耳机的插口都是铜的,包括耳机内部的接线也是铜的。什么集 ...

并不需要绕开
作者: HydSnail    时间: 2025-4-24 19:04
ray佬之前这个帖子讲的很明白,点进去看就知道了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61802


作者: 赳赳    时间: 2025-4-24 19:31
线材调音,每个品牌都有自己一套理论
作者: szhh    时间: 2025-4-24 20:30
阻抗改变会改变等响曲线
作者: gusijia    时间: 2025-4-24 20:47
HiFi线材的研发是以物理为基础用n多种材料(包括合金)做成n多种线基来回对比得到最佳的作为最终采用的线基材料,然后再配n多个廉价头来对比,得到最佳组合就是成品线(当然还需要外面包层皮等等)。
作者: xsox    时间: 2025-4-24 21:03
战斗圆圆兽 发表于 2025-4-24 18:31
任凭你再牛逼的合金做成的线材,可惜前端的插头,耳机的插口都是铜的,包括耳机内部的接线也是铜的。什么集 ...

并不需要绕开啊,铜接头只要不是太拉垮就可以了。很多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平衡口,莲花口其实并不高档,但这并不影响烧友们换线折腾。

作者: Boendigo    时间: 2025-4-24 21:14
B站上红衣巨烧有过解释
作者: guanming172    时间: 2025-4-24 21:27
很多影响的地方,比如你有根线线芯断了,你拨开线皮弄开屏蔽然后自己接好后会发现声音降级明显,声音密度降级特别明显
作者: Caribbean德柱    时间: 2025-4-24 21:29
线材这方面,大概率没有系统的科学体系可以解释,
但不停实践带来的经验值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 mahui520    时间: 2025-4-24 21:32
要看你闹放开的怎么样
作者: 天使之城VOiCE    时间: 2025-4-24 21:41
不同材料的声音特性不同,而且信号从一种材料到另一种材料后会保留之前材料的声音特性
作者: guanming172    时间: 2025-4-24 21:44
战斗圆圆兽 发表于 2025-4-24 18:31
任凭你再牛逼的合金做成的线材,可惜前端的插头,耳机的插口都是铜的,包括耳机内部的接线也是铜的。什么集 ...

为什么要绕开,电子好比一台车,各种结构的线芯是不同形态的高速,插头只是起点。
作者: 野有蔓草    时间: 2025-4-24 23:36
本帖最后由 野有蔓草 于 2025-4-24 23:37 编辑

如果你认为不同地方的鸡 不同饲养方式的鸡   能吃的出差别
那电通过不同材质和屏蔽方式的线材自然也有差别



作者: Gurty    时间: 2025-4-25 00:16
材料搭配 屏蔽 插头插尾都有明显不同 前提是你的系统完成度基本够 但是别忘记重要的一环 就是避震
作者: jmadsl    时间: 2025-4-25 10:18
曾经在某论坛看到国外有人说:只要是模拟信号,经过不同的材质,声音就会发生不同变化。就如调EQ,调混响或其它。就凭这点,玩HIFI适可而止
作者: 落花萧然    时间: 2025-4-25 12:51
说的多了,就做到了
作者: marklevinson    时间: 2025-4-25 13:36
最通俗的话,水龙头只能洗手,莲蓬头才能洗澡,尽管入户水管还是那个水管,水管里的水还是那个水。
作者: aishangniu    时间: 2025-4-25 13:38
marklevinson 发表于 2025-4-25 13:36
最通俗的话,水龙头只能洗手,莲蓬头才能洗澡,尽管入户水管还是那个水管,水管里的水还是那个水。

妙啊
作者: gan251mlea    时间: 2025-4-25 13:49
说白了就是导电效果,细分的话包含原子排布,是否消磁,有没有做屏蔽之类的都会影响声音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4-25 16:44
基本原理类似于镜头,透明度都是有限的,只有好的镜头玻璃透光率才能更好。线材也是如此,金属含量和晶格对不同频率的透过率阻挡率都有差异。还包括同轴的位置影响电磁效应,边层表面通过性,寄生电容之类的。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4-25 16:45
Boendigo 发表于 2025-4-24 21:14
B站上红衣巨烧有过解释

红衣大叔的哪吒汽车都扯呼了,吹半天电动车结果折了。搞什么坏什么。

作者: mcgrady45    时间: 2025-4-25 18:06
我家线材厂的,我自己认为主要还是材质,线材的粗细,屏蔽等因素,正规的厂家有自己的测试标准,如果你想了解很深其实说难不难,说难也难,或是这么说,你去搞一条一块钱的USB线和搞一条一百块的USB线,或是弄一条USB2.0和一条USB3.0的线,同时去传一个10G的文件,在电脑上的传输速度就是最直观的感受,而到了听感上面,就复杂很多了
作者: hbjmsyxs    时间: 2025-4-25 20:18
科学解释:安慰剂效应
作者: 天使之城VOiCE    时间: 2025-4-26 09:15
战斗圆圆兽 发表于 2025-4-24 18:31
任凭你再牛逼的合金做成的线材,可惜前端的插头,耳机的插口都是铜的,包括耳机内部的接线也是铜的。什么集 ...

为啥要绕开,会保留线材导体的声音特性,只不过又加上了插头、接口的声音特性

微信图片_20250426091421.jpg (147.6 KB, 下载次数: 3)

微信图片_20250426091421.jpg

作者: dragon_music    时间: 2025-4-26 13:43
HIFI主打就是一个HI,怎么HI怎么来,一切皆可HI
作者: iamhongliang    时间: 2025-4-26 23:24
想想自己身体不同状态时候的声音变化:正常,发烧、感冒,累了,吵架.......声音都会不一样。
作者: richarderji    时间: 2025-4-27 08:23
我认为最大的因素就是电信号的互相干扰

非HIFI领域,最简单易懂的例子就是网线的双绞线应用

这足以说明同一束线内的两根线足以产生足够显著的干扰
作者: Ent    时间: 2025-4-27 10:48
阻抗,容抗,感抗,屏蔽。
阻抗主要由导体材料决定,就是直流电阻对不同频率的模拟电信号的衰减作用。举个并不准确但很简单的例子:无氧铜平等地削减高中低频模拟信号,比如都是-5db,而无氧铜镀厚银,由于高频信号趋肤,高频信号被银削减3db,中频被铜和银共同作用削减4db,低频被无氧铜削减5db,达到改变频响的作用。
容抗主要由导体屏蔽材料的介电常数决定,感抗主要由线材结构决定。电能是通过电磁场传递而不是电流,而导体周围材料(屏蔽材料)的介电常数会影响同电流时的电磁场强度。模拟信号不是恒定的,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又感应出电场在导体内形成电流,影响泛音衰减快慢,改变瀑布图。举个我经过精确计算的例子:蓝水240和蓝水440在短时间(0.01秒)内功率从40w下降到0.01w时,240的感生电压0.494mV电容耦合3.07nA,440的感生电压0.297mV电容耦合3.91nA(像Sommer这种给出全部数据的厂家不多,大多数线材没法计算。数据并不能直观反映声音,但可以推测大致走向,看这个数据大概可以猜测出240的声音特点是缓降,440是偏滚降,看数量级区别很小)。
至于屏蔽,那就没办法量化了,完全看使用环境了。
作者: Ent    时间: 2025-4-27 10:58
这些只是最基本最理想的部分,现实中音响因素还有很多很多,根本没法量化。比如1m的线加5个磁环和加2个磁环,抑制效果和寄生电容的变化,根本没办法轻松量化。就算量化了也是各种条件限定死的状态,只有参考价值,没有多少实际价值。最后还是耳朵收货来得直观来的快。

作者: 兰迪乌斯2    时间: 2025-4-27 17:25
Ent 发表于 2025-4-27 10:48
阻抗,容抗,感抗,屏蔽。
阻抗主要由导体材料决定,就是直流电阻对不同频率的模拟电信号的衰减作用。举个 ...

请问sommer给出的数据在哪里看呢?

作者: Ent    时间: 2025-4-28 09:01
兰迪乌斯2 发表于 2025-4-27 17:25
请问sommer给出的数据在哪里看呢?

sommer官网,两种大蓝水给了单位电阻电容电感,其他很多Sommer线材也没给全。
作者: 兰迪乌斯2    时间: 2025-4-28 11:49
本帖最后由 兰迪乌斯2 于 2025-4-28 11:55 编辑
Ent 发表于 2025-4-28 09:01
sommer官网,两种大蓝水给了单位电阻电容电感,其他很多Sommer线材也没给全。
3q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