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问一下分频的问题,只给高音分频是不是更简单? [打印本页]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4-30 12:36
标题: 问一下分频的问题,只给高音分频是不是更简单?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4-30 13:08 编辑

买了几个4欧中低音喇叭替换车用,铝架,高度也合适,音质还行,裸听都觉得不错。就多买了一对又想着要diy。看了不少分频的帖子,diy不易,搞不好就掉坑里。用在线特定频率音频生成器测试了一下频率响应,纯靠耳朵。响应到2.8khz都正常,从2.9khz开始声音变小,应是开始失真衰减,到5khz就很小声了。得出只考虑中低频喇叭的话分频应设定在2.8khz。高音选的这种,陶瓷振膜,只能赌这种喇叭能适应2.8khz分频。其实手上有两个分频推荐在2.5khz的丝膜高音,不过上限只到20khz,还是想尝试一下陶瓷。
现在试听是接的一个下限普通的丝膜高音,用4.7uf电容分频,分配点应是6k,感觉应该用6.8uf分频到4k更好。感觉箱子都不用买了,这么听着也挺顺。
问题来了,看到有理论说2k-5k其实不适合分频,破坏声音之类。那能不能低音不分频,只给高音一阶分频,岂不是更好调整。反正都是靠耳朵收货。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4-30 13:19
你是准备车载喇叭当作家用?
只给高音简单电容分频,中低音直推当然可以,低档音响基本都是这个结构。
装箱听扫频,换不同容量的分频电容,让扫频听起来连贯不漂就行了。

如果再提升,可以追加几百块买个DSP功放接成数字分频系统。认真点调,声音还会提升一大截。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4-30 13:36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4-30 13:19
你是准备车载喇叭当作家用?
只给高音简单电容分频,中低音直推当然可以,低档音响基本都是这个结构。
装 ...

我是选家用喇叭做车用,音质是hifi级的。嗯,对分频没底,不如省到底。dsp电子分频没搞过,有啥推荐的?我是简单的电脑听音系统,cs43198小尾巴接一个可换运放的2.1D类功放板,带一个diy低音炮。纯功放也有,早放收来不想玩了。

作者: genius_xp    时间: 2025-4-30 13:54
一阶分频也是有厂家用的,艾格斯顿就是用一阶分频,这样损失最小,分频器是会损失音质的,所以有些厂家坚持一阶分频,不过要想效果好,就会在单元上定制,让参数适合一阶分频,然后箱体设计优化,使一阶也有好的效果,很多喇叭,裸听的确不错,上箱子后反而变差了,这种在diy界普遍存在,厂箱才是箱子比裸听更好听,很多细节是厂商才知道的,diy只能盲人摸象,试,运气好也能好声,但是大部分时候运气没那么好,做出来也是只能响而已。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5-4-30 15:38
可以这样玩的,用均衡器认真调调就很好听了。如果高音单元不够好,串联的那只电容不要太大了,容易破音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4-30 15:43
oneliu 发表于 2025-4-30 13:36
我是选家用喇叭做车用,音质是hifi级的。嗯,对分频没底,不如省到底。dsp电子分频没搞过,有啥推荐的? ...

做车用啊,低端车里高音一阶电容分频也是很常见的做法。但看你的低音不差,这样做有点浪费。

车用喇叭和家用音箱有个重要区别是车载中低音和高音喇叭安装距离比较远,中低音安置位置在膝盖或者更低,高音靠近三角区或A柱。
这情况下如果你二分频分频点高且低滚降率(电容分频)的话,会发现人声发声位置低,而且和高音有点脱节。
提高人声高度的办法是尽量用低的分频点,把滚降率放高,比如2.2KHz 24dB/oct,让高音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多干点活。
效果更好的解决办法是找2寸小口径全频当做高频倒模在A柱,分频点放在300Hz以下。

DSP分频的难点在于调试,比家用立体声音响调音难度高两个以上等级。你能调好车载,那调家用就和玩一样。先买套测试话筒,配合REW、Smaart等测试软件,边调边测。
看你的喇叭数量,买对应通道数量的DSP功放就可以。国内产品里比较有名的比如歌航,漫步者、惠威等也有,国外就多了喜力士、欧迪臣、阿尔派等等都是大牌子。

对了,相应的车门止振一定要做。还要加上美音圈。


作者: wit    时间: 2025-5-1 09:08
只给高音分频,串个4.7uf的电容就可以了。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5-5-1 09:55
箱体还是要的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1 18:47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4-30 15:43
做车用啊,低端车里高音一阶电容分频也是很常见的做法。但看你的低音不差,这样做有点浪费。

车用喇叭 ...

低音不贵,九十块一个。车载音响喇叭的分布是有本身的缺陷,不想过多折腾,中控台有个中音,年纪大了懒了就想简单换换喇叭。dsp电子分频也不想了。diy箱子看看怎么弄好高音分频,先搞一阶再搞个二阶的试试,最后再搞个二分频。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1 18:59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5-1 19:08 编辑
oneliu 发表于 2025-5-1 18:47
低音不贵,九十块一个。车载音响喇叭的分布是有本身的缺陷,不想过多折腾,中控台有个中音,年纪大了懒了 ...

买菜车的原配20W铁皮盆架纸盆喇叭相当于二三十元的档次,九十块钱的40W以上铸铝盆架喇叭那是高了至少一到两个档次。

我认同你的想法。认真搞车载改装太复杂和折腾,简单换喇叭中高音有点分离度、不闷糊就能满足很多人要求了。还有,可以多利用车机本身的EQ和声场处理。

噢,看到你想做二阶分频。一般功率更大的喇叭灵敏度会比原车纸盆喇叭低,分频器本身也会消耗掉很多功率。如果换成二阶分频,又给低音加了分频器,会感觉到最大音量比以前小很多。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5-2 02:52
音箱这么容易做好那很多老牌进口经典型号就不会卖这么贵了。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5-2 10:01
有这么设计的音箱。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3 00:17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3 00:31 编辑

音箱有几款候选,因为需要靠墙,只能前导向。这个喇叭严格说应是6寸的,箱体不想太大,迷宫导向孔,容积18升和容积15升的不知道选哪个。做工18升的好点,15升的普通。
关于分频,网上找到一段理论:
考虑中低单元指向性实用边界频率f=345/d(d=单元振膜有效直径)。通常8”单元的边界频率为2k,6.5”单元的边界频率为2.7k,5”单元为3.4k,4”单元为4.3k。也就是说使用上述单元,其分频点不能大于各单元所对应的实用边界频率。
从高音单元谐振频率考虑,分频点应大于三倍的谐振频率。也就是说从高音单元的角度出发,通常分频点应大于2.5k。
考虑中低音单元高端响应Fh,通常分频点不应大于1/2 Fh。 实际上,二分频音箱上述条件很难得到同时满足。这时设计者应在这三者中有一个比较好的折中选择。但必须强调的是,第一个条件即实用边界频率应该优先满足。

第一个条件,我这个6寸喇叭根据测算边界频率为3.1k。第二个条件,常见的高音谐振频率大概在800-900,这么算2.8k-3k分频是合适的。第三个条件,依此理论分频点应尽量小,前面用耳朵测的这个低音高频响应在6-7k,那么2.8k确实是可考虑的值。所以选择分频点如果知道高低音的谐振频率和频率响应很重要,三个条件都能达到就完美了,剩下的就取决于分配器的素质。
cs43198这条小尾巴输出电平可能有点高,声音有点散,现在改用一条华硕ess9260的小尾巴声音干净了很多,人声好甜低音也更有弹性。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3 05:54
oneliu 发表于 2025-5-3 00:17
音箱有几款候选,因为需要靠墙,只能前导向。这个喇叭严格说应是6寸的,箱体不想太大,迷宫导向孔,容积18 ...

分频器这一关你可能过不去。因为它需要根据实测定制,买成品分频器装上去只是能响,结果和你的计划可能差很多。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5-5-3 08:47
oneliu 发表于 2025-5-3 00:17
音箱有几款候选,因为需要靠墙,只能前导向。这个喇叭严格说应是6寸的,箱体不想太大,迷宫导向孔,容积18 ...

假如是2.8k,那么高音单元该串联多大的电容呢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5-3 09:57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3 05:54
分频器这一关你可能过不去。因为它需要根据实测定制,买成品分频器装上去只是能响,结果和你的计划可能差 ...

不是他过不去分频器设计这关是基本百分之99.5的DIY玩家都过不了分频器这关。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3 13:56
lxmgggg 发表于 2025-5-3 09:57
不是他过不去分频器设计这关是基本百分之99.5的DIY玩家都过不了分频器这关。

是的,这需要丰富经验和技术。
如果漫步者600块钱的2.0音箱打90分的话。以楼主的情况,没测量手段,只有云经验,凭感觉找个成品箱体和分频器,正常运气大概能做到40-60分。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3 17:51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3 18:34 编辑
Mahandi 发表于 2025-5-3 08:47
假如是2.8k,那么高音单元该串联多大的电容呢

二分频的话准备采用2.8k做分频点。单高音做分频的话先接4.7uf,再调整到5.6,6.8,之后再尝试对高音二阶分频。最后才会尝试高低音二分频。如果你是8欧的高音,建议从2.2uf开始。
用一个丝膜高音接4.7uf听了一天,感觉和中低音衔接不是很好,换了一个5.6uf的,好多了。细听高音好像又有点多,看来要买几个小于1u的来做微调。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3 17:54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3 13:56
是的,这需要丰富经验和技术。
如果漫步者600块钱的2.0音箱打90分的话。以楼主的情况,没测量手段,只有 ...

看喇叭素质吧,只要分频器做工用料不差就可以让喇叭适应分频器。我觉得这对高低音素质还可以,高音试听了一下,声音很顺很润。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3 18:40
oneliu 发表于 2025-5-3 17:54
看喇叭素质吧,只要分频器做工用料不差就可以让喇叭适应分频器。我觉得这对高低音素质还可以,高音试听了 ...

这类东西我以前玩过很多了,不合适就是不合适。你说的喇叭会适应分频器多半是人习惯了这个声音。
所以做听音调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就十来分钟,而且最好备一个参考设备,比如经过矫正的耳机。
不过分频器用料确实影响很大,用金属化聚丙烯电容比普通无极性电解声音明显细节多。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3 19:16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3 19:20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3 18:40
这类东西我以前玩过很多了,不合适就是不合适。你说的喇叭会适应分频器多半是人习惯了这个声音。
所以做 ...

如果手上有好的录音设备可以录音,然后播放器播放和原始音频的频谱做对比,调整中的录音之间也对比,可能有点参考作用。看了一下人声歌曲的频谱信息量集中在6k以下,刚好是高音一阶分频和中低音不分频衔接的考察范围,比较适合用来调整。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5-5-3 19:35
有一阶分频的做法,但是对电容品质和容量非常讲究。

电容越大,声音越混,电容越小,声音越尖,通常是以3.3为标准上、下调整,尽量不要加电阻,但如果喇叭的阻值相差较大,那只能加电阻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3 19:42
oneliu 发表于 2025-5-3 19:16
如果手上有好的录音设备可以录音,然后播放器播放和原始音频的频谱做对比,调整中的录音之间也对比,可能 ...

用录音做对比不怎么靠谱。
因为你的录音会把环境声、反射和干涉都录进去,绝对做不到和原始音乐信号一样,而且通常差别很大,让你很难做对比。
人声、萨克斯等音乐是可以做参考信号的,但效率比较低,因为音乐频谱不连续。要花很久才行。
比较简单快速的办法是听扫频,比如听200-6000Hz 3秒时长的扫频信号。如果声音感觉不连贯、发飘就是没衔接好。
或者不怕花费学习成本的话,学一下REW的使用,花几十块搞个松下WM61的DIY话筒就可以测了,而且轻松精确。
但这不一定符合有些人的发烧理念。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5-5-3 19:51
oneliu 发表于 2025-5-3 17:51
二分频的话准备采用2.8k做分频点。单高音做分频的话先接4.7uf,再调整到5.6,6.8,之后再尝试对高音二阶 ...

不知那几只小电容你是怎么用法,我对付高频过量的方法简单粗暴,再串联一只电阻就好了。
我赞成你用几种数值的电容逐个试的方式,因为我也是这么干,计算值归计算值,还是要以实际听到的声音来决定该使用哪只电容。另外衔接处一般会出现谷(有时候也会是峰),我一般不过细去用什么零件来处理,而是使用均衡器去填补和细调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3 20:59
清风扬 发表于 2025-5-3 19:35
有一阶分频的做法,但是对电容品质和容量非常讲究。

电容越大,声音越混,电容越小,声音越尖,通常是以 ...

加不加电阻是和喇叭的灵敏度有关的。如果高音比低音灵敏度高很多,就只能加电阻。
楼主的情形下,可以回放 1KHz+8KHz混合正弦波测试信号。并和校准过的耳机做实听对比。
如果音箱的8KHz明显比耳机里清晰,那么高音就要串电阻,直到听感和耳机差不多。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3 22:02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3 22:46 编辑

这个音频生成器不错,就是要手动拉按钮以得到连续的声音频谱。手机录了一下1k-8k的声音,挺好玩。看录的频谱总体还行,频谱柱子1-4.5k变化小比较平直,6-8k更直,就是在5k左右有出现波谷,塌陷大概比中频频谱柱子低了35%,总体高音比中音频谱柱子低15%,是不是高音功率低或者灵敏度低的关系。4欧高音+4.7uf分频点在5.9k,用5.6uf分频点在5k,看来5.6u再并联一个0.56uf大概就完美了。这个高音是临时试听的丝膜高音。用手机中子播放器不知道怎么生成频谱曲线,或者电脑有软件可以生成。在线音调发生器https://www.onlinemictest.com/zh/tone-generator/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3 22:47
oneliu 发表于 2025-5-3 22:02
这个音频生成器不错,就是要手动拉按钮以得到连续的声音频谱。手机录了一下1k-8k的声音,挺好玩。看录的频 ...

频谱由低音到中高音缓降是好事。听感会比较平衡。
频谱做平了会干硬不好听。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3 23:21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3 22:47
频谱由低音到中高音缓降是好事。听感会比较平衡。
频谱做平了会干硬不好听。

好的,多谢各位的建议,阶段性有点收获。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4 19:28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4 23:04 编辑

换上陶瓷高音了,6-8k没有丝膜那么亮,听感确实反而更好。总体比丝膜高音好,高音和中低音衔接的好一些,感觉高低音融合为一体了。看来追求频谱柱子平直是不对的,也可能是录音麦的问题,对各个频率的灵敏度不同。
听歌的时候发现背景声小提琴的声音不够好,有一点闷,于是找了小提琴的频谱,果然,小提琴的频谱高峰点分布好均匀啊,在440-4500hz平均分布,更高频衰减也不会太多。以小提琴作为中高频的声音参考是有意义的。接下来的微调就以小提琴曲子为主。用频谱发生器连续频谱录音结果看,2.8k以内中低音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出在2.8-5k之间,衰减有点多,尝试高音分频电容加点容量。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4 20:53
oneliu 发表于 2025-5-4 19:28
换上陶瓷高音了,6-8k没有丝膜那么亮,听感确实反而更好。总体比丝膜高音好,高音和中低音衔接的好一些,感 ...

如果分频点附近合成频响衰减始终比较多,可以试试把高音喇叭反接。保留听感好的接法。
都有了话筒,虽然没有校准,但还是建议试试Rew这个软件,至少有个框架不会偏差太多。主观调音对人要求比较高,没多少经验的人刚干基本都会翻车。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4 23:52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5 00:54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4 20:53
如果分频点附近合成频响衰减始终比较多,可以试试把高音喇叭反接。保留听感好的接法。
都有了话筒,虽然 ...

哦,还有这种说法呀。以前只听过分频电容接负极更好听的说法。
新喇叭煲一下,现在听小提琴已经好多了,开阔一些,某个频段还是有像新手拉的那种不顺滑的摩擦音,闷闷的。听其他乐器没有闷的感觉,很开扬,小提琴真的考验音箱。
没有麦,都是拿手机录的。以前有个老的LG手机录音很好,改天拿出来试试,不知道电池还行不行。Rew软件等有空一定试试。
找到一段文章,其中提到:古典音乐要考验音箱的范围太宽,不同的曲目对音箱的要求各异,选择从易到难(价格通常递增)要过三关: 第一关:弦乐。以小提琴为代表,关键词是音色。 进关前先带把尺子:用对应的CD为尺,去检验音箱各项指标。 文章中还提到:避开金属、陶瓷音盘单元。看来陶瓷单元要完美表现小提琴存在先天弱势,不过我这个高音是陶瓷加丝膜边,应该有表现好的机会。文章还提到分频电容的影响,看来选一个好的合适的发烧分频电容也是必要的。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5 00:34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5-5 00:40 编辑
oneliu 发表于 2025-5-4 23:52
哦,还有这种说法呀。以前只听过分频电容接负极更好听的说法。
新喇叭煲一下,现在听小提琴已经好多了, ...

因为电容做分频的时候会引起相移,如果相移过大分频点附近接近反相,频响会有明显的谷。这时喇叭反接是把相位反相。让高低音之间的相位差小一点,合成的频响谷也会小一点。分频电容接喇叭的哪个脚倒是没区别的。

其实小提琴没有钢琴对音箱的要求高。REW不仅能做声学测量和EQ计算,它也可以当做信号发生器和房间音箱摆位仿真工具。你DIY音箱箱体也可以用REW测喇叭TS参数,有了TS参数才能做最优设计。网上有卖配套的话筒和喇叭测量套件。

金属、陶瓷单元什么的用对了都没问题,关键是让喇叭工作时避开失真大的频段。相对来说,低端喇叭纸盆、PP盆、羊毛盆等的失真相对好听一些。另外高档的高音都是硬膜,譬如钻石膜、铍膜。你现在用的喇叭远没到考虑这个的时候。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5 00:42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5 00:34
因为电容做分频的时候会引起相移,如果相移过大分频点附近接近反相,频响会有明显的谷。这时喇叭反接是把 ...

听钢琴还好。又找到一段文字:
常有人用小提琴声作为激光唱机的考评信号,原因是小提琴所发声音的波形是乐器中最复杂的,含有极丰富的高次谐波,所以对小提琴的录音是最不容易录好,在重放时不同的激光唱机对小提琴声的表现,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解码比特率比较低的极其比较容易出现声音含糊,高音毛燥,声音发毛,没有亲切感,缺乏真实感等情况,特别是琴弓擦而弦的微弱声音夹在旋律当中,很不容易分辨出来,这也许就是有些网友说的松香声吧。相对的,比特率低的机器对其它乐器的乐音则要好得多,容易被掩盖起来。所以用小提琴曲的声音表现能力考评激光唱机是判别其重放音质好坏的手段。那么同理,小提琴音乐也可以作为测评整套音响对高音解释能力的信号。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5 00:54
oneliu 发表于 2025-5-5 00:42
听钢琴还好。又找到一段文字:

钢琴的动态范围大,起音时间短,差点的系统容易听出瞬态失真。
这么说吧。小提琴找个好点的5寸2分频音箱就可以放的有模有样。钢琴同样的音箱不行,最好用10寸3分频。
不过仅仅评估高音,用小提琴是可以的。但你得熟悉录音该有的音色,听的出是否有声染色。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5 00:59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5 01:05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5 00:54
钢琴的动态范围大,起音时间短,差点的系统容易听出瞬态失真。
这么说吧。小提琴找个好点的5寸2分频音箱 ...

没那个本事。只想借助小提琴在衰减频段的表现和频谱录音简单的分析对分频做有限的改良,顺便也考查一下分频电容的优劣。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5 02:18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5 03:02 编辑

用的这颗5.6uf无极电解电容实测6.14uf,容量差了10%,玩分频手上没有电表是不行的,容量不配对左右箱子可就麻烦了。拿了一只6.8uf的,比较便宜的两块五的MKP无极薄膜电容,实测7.07uf,果然小提琴好多了,钢琴音色也更好。不过能听出来高低音喇叭叠加的部分有一点点多,而且似乎这种多余的重叠会影响低音的纯净,整体声音有点散的感觉,难道就是所谓的温暖声。当然也可能是这颗垃圾电容的问题,比较而言更喜欢无极电解电容的声音。看来要接着尝试小于7uf的,等我买来再继续。搜了一下资料,高频用mkp/mpt/CBB/电解电容优劣,好多说法和理论,只能靠耳朵了。

作者: sunnygod    时间: 2025-5-5 03:37
玩高中低几单元只在高音单元连个电容也有很高端的,要求单元频段非常平衡、瞬时反应极端灵敏安全,这种的下一步就是连高音单元的电容也去掉,只在线圈材料做好耐高温处理来适应强弱信号能量,这种喇叭单元起步价就在万位,能够播放各种音乐不会有人声、乐器、曲目的音乐分类偏科。几十元的单元就要慢慢测定频段弱位分频为好。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5 10:56
oneliu 发表于 2025-5-5 02:18
用的这颗5.6uf无极电解电容实测6.14uf,容量差了10%,玩分频手上没有电表是不行的,容量不配对左右箱子可就 ...

似乎这种多余的重叠会影响低音的纯净,整体声音有点散的感觉,难道就是所谓的温暖声
——实际上这不是暖,是糊。暖主要是频响,糊主要是相位瞬态。用这种单电容简单分频,这情况基本无解。可以微调电容容量、调整高低音前后安装位置缓解。用高阶分频能有很大改善,用支持FIR的DSP分频可以近乎完美解决。

不同分频电容的声音差别蛮大的,电解会多点味道也会更糊,薄膜会更清晰细节多些。至于电容配对建议适可而止,因为喇叭的配对误差也很大,房间的左右声学不对称可能更大。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5 11:57
经过昨晚的折腾,深刻明白了网上卖的成品分频器标称适合4-8欧简直就是音响界的世纪谎言。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7 15:38
翻车翻车,中低音不行,没有啥音乐味也没低音。结束这个帖子。买个键盘就想装台电脑的想法要不得!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7 21:33
oneliu 发表于 2025-5-7 15:38
翻车翻车,中低音不行,没有啥音乐味也没低音。结束这个帖子。买个键盘就想装台电脑的想法要不得!

刚进来就看到这个。
这个口径要下潜是没的,但中低音应该不会差到没低音。还是缺少调音经验和理论的问题。
最后这句好形象。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5-5-7 22:36
oneliu 发表于 2025-5-7 15:38
翻车翻车,中低音不行,没有啥音乐味也没低音。结束这个帖子。买个键盘就想装台电脑的想法要不得!

有箱体就会有低频,能去到多少量感另说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14 22:42
本帖最后由 oneliu 于 2025-5-14 23:48 编辑

继续继续,买了几个无氧铜空芯电感,1.0mm,0.15mH,量了一下电阻值大概0.35欧。和高音并联,和低音串联。果然声音不同,声音纯净了,高音感觉能发出比之前更高频率的声音,人声飘逸,低音则比之前明显发出更低频的声音,我感觉它充满了能量。原来一阶分频就是骗小孩的,为了不烧喇叭而已,发不出声音的频率对喇叭影响很大。

说一下电感,如果用0.8mm线径的相同长度的阻值将会增加1.7倍,1.2mm的阻值只减少6%,所以1.0mm的刚刚好。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15 00:04
oneliu 发表于 2025-5-14 22:42
继续继续,买了几个无氧铜空芯电感,1.0mm,0.15mH,量了一下电阻值大概0.35欧。和高音并联,和低音串联。 ...

呃,依旧是盲人摸象。人总是相信自己的判断。

作者: Chrome54    时间: 2025-5-15 00:56
测量麦克风都没也diy 也是逗,你是不是万用表也没有就靠电笔测,或者靠舌头看麻不麻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15 08:37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15 00:04
呃,依旧是盲人摸象。人总是相信自己的判断。

放弃了一阶分频已经很有意义了。车用高音大多数是接一个电容,这不就用上了。

作者: oneliu    时间: 2025-5-15 08:41
Chrome54 发表于 2025-5-15 00:56
测量麦克风都没也diy 也是逗,你是不是万用表也没有就靠电笔测,或者靠舌头看麻不麻

手机麦克风也是麦克风,你家电笔能测电容电阻啊?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5-15 09:49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5-15 09:50 编辑
oneliu 发表于 2025-5-15 08:37
放弃了一阶分频已经很有意义了。车用高音大多数是接一个电容,这不就用上了。

如果喇叭性能足够彪悍,是可以不用分频器的。
分频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单个喇叭的带宽做不到那么宽还能保持你期望的性能。
大部分低端音箱,为省成本用简单的一阶分频,失真比不分频小点,也比不分频安全点。
是不是选高阶分频,或者是不是必须高低音都是同样斜率和滤波器类型,都是在具体场景下做取舍。
很多时候选高阶、同斜率类型并不是最合适的。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