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20周年】2025 第七届北京国际耳机展回顾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嘉明 时间: 2025-10-7 01:06
标题: 【20周年】2025 第七届北京国际耳机展回顾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5-10-7 16:53 编辑
想象中九月的北京应该是秋高气爽的,不过还好,早晚还是挺凉快了,北京展的首日,居然市郊还下起了冰雹,这首头一回遇到。还好第二天又放晴了。
这次北京展是我聆听器材最少的一会,见到了一些老朋友和一些许久没见的论坛坛友,听器材反而频率慢下来了。但还是找到了一些值得惊喜的产品,比如凯音的CD机,比如海贝新发布的旗舰……留着正文说吧。
正文: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天域联达】
主场出展的天域联达依旧在老地方,三楼大展厅进门右侧深处。这个展位从来不缺人气。由几个品牌组合而成的展位群一字排开。
得帆科技-Astell&Kern
天域联达展位的一大亮点自然是得帆科技代理的Astell&Kern,新机SP4000和刚上的XIO是展出的主力产品,新耳塞XIO是Astell&Kern和64Audio联名的产品。和此前的一些联名产品类似,耳机的声音,都是耳机厂和Astell&Kern联合定调,耳机厂负责生产,Astell&Kern这边负责市场推广。
XIO采用了10 单元圈铁混合架构 +四路分频技术。2个动圈 + 6颗中频动铁+ 1颗中高频动铁 + 1颗Tia高音动铁,频段分布精准,声音层次丰富,音场宽广立体。搭载TRUE ISOBARIC双动圈技术,两颗动圈单元可同步工作,低频密度与冲击力超越传统耳塞,声音更具动态与深度。64 Audio 独步的Tia 技术,采用无声学导管高音单元设计,减低失真,让高频更通透自然,空气感更佳。64 Audio Apex Module 技术,4组可拆换模块 (mX/m12/m15/m20),有效释放耳道压力,减低长时间佩戴及聆听的疲劳感,也同步提升空间感与佩戴舒适度。单晶铜镀银四芯编织线~Silver Plated UP-OCC Copper Litz 线材,标准2pin插针,4.4mm平衡插头,单晶铜镀银四芯编织结构,低阻抗、高透明度,信号传输干净稳定。XIO壳体采用了904L 不锈钢材质 + DLC镀层。具有极高硬度与抗腐蚀性,极致工艺美学,外观奢华、耐用性出色。
接下来简单聊聊展会上简单试听的感觉:
现场试听,搭配了Astell&Kern的新旗舰SP4000,听感细致,层次鲜明,多动铁单元的加持下,再加上SP4000的强大助力,是这套组合的声音密度感,凝聚感,以及声音的张力都完全达到旗舰耳机的水准。虽然与Astell&Kern联名,但声音的风格还是能隐约察觉到64Audio的影子。而无导管高音单元的应用,让高音更平滑流畅,细节和解析度都过得最大化输出。
这只耳机还是比较适合聆听流行类音乐,氛围和素质兼修,高解析力,出色的密度感,开阔的声场空间,大部分的通俗流行录音,基本能完全能驾驭。这次与64Audio的联名产品,是低调露出,但声音上也算交足功课,在这个各类单元齐上阵,卷得不可开交的年代,难得Astell&Kern和64Audio仍然坚持最传统的圈铁架构,值得大家去听听。
雅马哈
适逢这次北京耳机展雅马哈发布了第二款及第三款头戴耳机,分别是YH-4000和YH-C3000,雅马哈的展位也在天域联达的展区,接下来简单分享这两款耳机的听音感受。
YH-C3000
这只新动圈耳机声音比较悦耳,细节,声音线条,层次感都不错,鲜明,细致的声音,三频分布均衡,三重复合振膜动圈,对比平板耳机,声音的明暗起伏变化比较清晰。横向声场有足够的宽度,纵深感适中,空间高度则略有些收敛。但音色和氛围,对于一般流行类音乐演绎,还是比较适合的。
YH-4000
YH-4000则继承了YH-5000SE大部分的技术精华,音色上更像平板耳机那般平实中性,高低频的延伸反而没有YH-C3000那么突出,初听下我有点不够通透,声音像抹了一层薄纱般。但声场空间表现更均衡规整,空间高度感比YH-C3000更强。
【帝捷科技】
NOBLE
AMADEUS
之前在三耳活动曾经亮相过的NOBLE新品,新蓝牙耳机AMADEUS,8.3mm定制三重复合振膜单动圈架构,高通QCC3091芯片,支持蓝牙5.4,高清音频支持aptX Adaptive和LDAC,声音方面,属于稍微偏暖的流行风格的音色,低音饱满有厚度,氛围感良好,应对一般的通俗流行类音乐足够。
KRONOS
有线旗舰KRONOS,外壳才用了钛金属材质,面板钛马士革,钛马士革的制作非常复杂,所以耗时特别长。搭载9单元圈铁静电骨传导架构,两枚动圈(10mm+7mm),四动铁(2中频+2高频),两颗静电,一枚双振膜骨传导。虽然是双动圈架构,但KRONOS的低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凝聚和质感还不错,下潜适中,反而中高频段,音色较为透明,纤细,解析力佳,也是一只有平衡精细风格的旗舰,面板太帅了。
PrestigeEncore
Prestige Encore是一款新的蓝牙耳机,1动圈2动铁1平板的单元架构,声音素质良好,透明纤细,低音下潜充分,流行爽塞,听听小编辑也没问题。算是目前NOBLE真无线里面的最佳。但目前还没上市,现场显示的只是试听样机。
【凯音】
凯音展位最大的亮点当然是这台已经公开露面数回的CP6啦。讲起凯音,我就想起他们特别钟爱“6”这个数字,从桌面系统的666套装到便携数播的首款机型N6,这次做CD碟机了,还是离不开“6”。可见他们对“6”是多么滴情有独钟。
第一次听到这台机器发声还是在上个月工作室的南宁站活动,其实就只是确认了一下能否正常工作,因为后来都是被烧友一个挨一个滴轮着听,我都插不了队。然而听过的烧友,当时对这台机的声音还是挺满意的。
这次展会,我终于可以坐下来慢慢听了。这台CD唱机的放大电路部分搭载了军工级别的电子管JAN6418,这也是它的最大亮点所在。听感方面,是目前听过的国产便携CD唱机里面最好的一台。难怪那天南宁聚会被轮得最多的CD唱机,温暖的声音格调,但不糊,不腻,适中的声音厚度,不会让你觉得声音过于暖厚而影响细节感和清晰度。依旧是微暖的音色,听感宽松自然。用自带的琴鸟唱片试听了一轮,效果很满意。
另一台重点新品是刚发布不久的N7+,这台在N7基础上进行升级的新机型,电路部分,DAC基本是跟N7的路子,但耳放部分做了调整,输出更大,实际听下来,声音更加扎实有力,密度更强。对于一些难驱动的耳塞,N7+的驱动效果明显优于N7。
最后说一下不算太火热的RU3,毕竟烧友都是喜欢听贵的,所以小尾巴RU3相对不起眼也正常,但这个小尾巴还是有点意思,声音完全没毛病,反正就是让你听得舒舒服服的,也别跟什么RU7/RU9比,比RU6清爽透明就已经OK了。三种配色有点让人选择困难症了。
【FiiO飞傲】
飞傲这次的新品我只听了两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台便携CD碟机DM15 R2R,一台便携数播M27。
DM15R2R
是一台采用R2R解码电路设计的便携CD唱机,声音比第一代有进步,当然,价格估计也会有明显差距。这次声音调校更中正自然,数码味要明显减低。机身设计上也更讲究,看起来精细许多,尤其背面的一些按键分布,字体雕刻等细节,做得更好,也显得更高端了。正面的按键布局也没啥好吐槽,唯一就是这个音量旋钮的设计与位置,感觉稍微影响了外观的简约感和协调性,其它方面没啥好挑剔了。全景天窗的设计非常好看。
M27
这台搭载了双ESS ES9039的便携播放器,身板再一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拿在手上很有分量。这么大的机器,而且搭上ES9039SPRO,能耗不小,虽然搭配了大电池,但单端也只有9小时15分续航力,平衡端只能8个多小时了。大电量自然驱动力也拉满,平衡耳机端输出达到5000mW,这是为了推大耳机准备的?估计是。数字核心部分则采用了高通QCS6490芯片,搭载8G+256G内存,另外还配了个双卡槽,这个和以往的双卡插不一样,两边那边的运算速率是一样的。
最后聊聊声音,我觉得这也算是我听过飞傲综合素质最好的便携播放器了,小耳塞轻松驱动,声场完整打开,动态响应良好,大编制乐曲也能应对自如。细节,解析,分离度都可圈可点。钛金属机身的版本声音的密度和质感更好一些,大气宽松,声场空间三维度均衡。铝合金机身的那台,中频渲染会稍明显一点,流行音乐表现更为悦耳,声场空间略偏横向,人声密度,纵深感和空间高度两方面会略逊色于钛金属版。但两台机身存在3k左右的差价,如何选择看自己资金投入了。
ddHiFi
看似没有新品的 ddHiFi,有两个很有意思的 MagSafe 搭配件。
E3M
有搭配 E3使用的 E3M,如上图的使用方法,把小尾巴插在对应的位置,连接好OTG线,插上耳机,配件固定在手机外壳上即可。
P85M/P95M
另外,还有搭配 Grip 使用的两种不同长度的 P85M(85mm 长) P95M(95mm 长),可以和带有磁吸圈的手机壳合体,变成磁吸小尾巴耳放。
三款磁吸片配件的售价预计都分别是48元。
ifi
Valkyrie女武神(红色)
这是早前Valkyrie女武神的一个新配色版本,搭配现场的HD800S红,非常搭调。女武神也是目前ifi可便携的解码耳放里面定位最高的型号,比大菠萝系列还要高一些。主打亮点是K2 Technology的应用,让传统数字音频里面的所谓“数码声”得到改善,重放出模拟味更好,音色更温暖细腻的声音。而K2HD和K2两种格式在听感上同样具有类似的特点和优势。
另外,这台机器推力非常出色。其最高输出的Nitro模式,能驱动一些特别特别难侍候的耳机,这个模式的输出电压高达19.6伏。
无损蓝牙传输,基于高通QCC5181芯片,支持aptX Lossless编码,同时也支持LDAC等高清音频编码,能支持24bit/96kHz的Hi-Res音频传输,即使无线音频,也能获得比拟传统有线音频的音质。
Go pod Max/Gopod Air
硕领音频/Moritz
AURA
四单元动铁耳塞,来自香港的一个耳塞品牌,这款当时展会上听了一下,只能说调音不太适合我自己的口味,但低音还是挺饱满的,量感充足,浓厚,可惜下潜还是不太够。整个声音比较浑厚,高音显得收敛。可能是针对某些特定音乐去调音的吧。这个牌子之前听过几款产品,声音都有些剑走偏锋的感觉,又或者是我的听音取向和他们的声音设计风格有着较明显反差,所以喜欢的,可以去实地听听。这个牌子的耳塞,这里无法做推荐了,最好还是带上播放器去听吧。
作者: 刘嘉明 时间: 2025-10-7 01:07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5-10-7 01:37 编辑
Oriolus
1795 MKII
和南京展的那台声音基本一致,已经定型了的机器,还是沿用一代的解码芯片1795,这个估计出第三代也不会改,因为产品命名就是“1795”。对比前代,电路架构上稍作优化,更换了新的运放芯片,二代的声音更细腻柔润。另外,外壳和产品外形上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由原来一代的铝合金外壳更换成不锈钢外壳,正面设计改为透黑玻璃,直接能透视内部的电路布局。
声音方面,1795MKII依然走的是走氛围感突出,细腻温暖音色,乐感整体良好的风格路线,老人家产品铁粉们大概知道,他家的产品,声音都比较注重乐感氛围,注重听感,中频有一定渲染,尤其人声相对讨好,若如果拿来听古典类,可能就会不太擅长,但听一些通俗流行、人声、爵士类的音乐,则听感都不错。新一代的1795MKII,素质上比上一代也有了适度提升,但风格基本保持。
乂度科技
DP-10
乂度科技首款数字播放器,纯数字输出,官方推荐玩法是搭配XD05 PRO,支持本地播放,可插内存卡,也可安装固态硬盘,支持光纤,同轴,USB,AES,蓝牙,IIS,HDMI输出,接口丰富,功能强大。播放方式支持本地播放,局域网播放,流媒体播放,串流播放,网盘,CD光驱,可玩性极高。
Link3
搭配双片ES9039Q2M解码芯片,体积介乎在大尾巴和小尾巴之间,但声音已经逼近大尾巴的水准,乂度科技的产品一直以高性价比为调性。机身侧面带了个小屏幕,显示歌曲信息。不过话说回来,这只Link 3还是不带电池的设计,直接使用手机供电,和目前市面上带电池的大尾巴比较,供电是一个差异,这些大尾巴,大部分都支持蓝牙功能,但Link 3是不支持蓝牙功能的,需要链接手机使用。体积比Link 2 bal对比大出甚多,电路架构也比Link 2 Bal更加复杂,音质当然也是等比提升。另外有一个新玩法,这台Link 3还可以插TF卡播放,插入TF卡之后,通过手机操作播放本地音乐即可。
·
推力方面,平衡端输出功率为800mW@32Ω,目前市面主流的耳塞基本都能驱动。Link 3的声音依旧保持乂度科技小尾巴均衡,中性,声底安定,平整,干净的风格,细节还原良好,声音渲染不多,总体声音比较自然,舒展,耐听。目前售价还没公布,但以乂度科技的性子,这台机子应该不过2000RMB,产品竞争力不错的一款新品。
XD05PRO<R2R模块>
这是XD05 PRO的第五款音频模块,依旧以LC来命名,也就是他们说的经典模块。电阻阵列组成的DAC电路,R2R模块的声音,相对时下很多新款DAC芯片,显得更加模拟和自然。在乂度科技这款R2R模块上,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是,声音宽松,细腻,舒展,声场空间打开完整,而且三维度的伸延颇为充分,整个背景空间,干净,通透,安定。三频分布平均,微暖但不厚腻的声音,无论人声还是器乐,都有着不俗的听感和素质,驱动力出色,应对一般小耳塞是卓卓有余。
这块模块已经开卖一段时间,听闻是这块机身推出过的几款模块里面,最受欢迎的,我自己对比下来的感觉是,听感最安定,声场表现力最突出的一款。也是最近我自己用得比较多的一款模块。
【七彩虹】
SR3
三动圈刷到不过1k的售价已经非常非常卷了,不对,应该用高性价比去形容,毕竟七彩虹还是很良心的。基本没啥短板的调音,当然了,这个没啥短板是基于1000价位而言,这个声音绝对值得,均衡舒展的声音,正如他们的广告语所说:沉浸宽松音乐之境。宽松是能隐约感受到了,低音出来,音量稍微调整到位,沉浸感不就来了吗?但是,这款塞子我很难戴稳,更加别说戴好,主要是这个腔体正面太长了,顶住了我的耳岬腔,或者说我的耳岬腔包裹不住耳塞。比较平稳,均衡的声音,没啥短板,好不好适不适合就看你的耳朵能否戴得稳了。
CDAL2
240mW的输出功率,七彩虹并没有像某些厂牌那样狠狠地刷输出功率,大概定位就是给一些容易驱动的耳塞用的,所以并没有刷到500mW的输出功率,另外,这款小尾巴的亮点在于,用来ES9039Q2M DAC芯片,在前阵子满大街都是CS43198的世道下,彩虹哥没有随大流而是选自了ESS芯片方案,虽谈不上另辟蹊径,但这个调音还真的可以,还是走均衡宽松的路线,让你找不到明显槽点,而且一耳朵就让你感觉到这货的性价比不差的。关键体积还真的小巧。前阵子在网上看到,叠加购物券之后,大概是750RMB左右,值得推荐。
CDAL1
说曹操曹操就到,刚才还在说CS43198呢,不这里马上就给你看到了呢。从型号上看这个更像入门级,用的就是已经被一众厂商玩溜了的CS43198,时间关系没细听及比较,这个调音同样没啥毛病,音乐味不错的一根小尾巴。听流行蛮适合滴。关键还得是小体积,便携性一流。
【adstrad爱达声】
VITA
南京展第一次听到这款耳塞,搭载两颗动圈单元和两颗平板单元,偏流行风格,有着温暖饱满的氛围感,听港台老歌蛮有感觉的,声场虽不算特别大,但包围感良好,低音饱满,厚实,听感温暖不刺激。4k的价位非常适合流行音乐的演绎。
Skyline2代
第二代的旗舰,单元上做了加法,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颗动铁单元,声音解析力更高,低音方面也做了一些优化,听感上更加凝聚,扎实。人声感染力也适度增强,硬素质方面,分离度,微动态,声场等方面,对比前代产品都有改善,声音还有进化的空间,但大体的框架基本定下来了,据目前所知信息,声音基本定型,进入微调阶段。相信离上市已经不久了,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META
双动圈旗舰,一款研发周期长达三年的耳塞,成都展已经正式发布,这一站属于发售前的预热。设计很有想法的一只耳机,出ID,结构到调音,都非常用心。甚至把空气动力学也借鉴到了。声音方面,这是一款鲜明,细致,分离度和瞬态表现都不错的动圈,也是一款无明显短板的动圈。和时下很多种类扬声器结合的多单元耳塞不同,这里的Meta只有两颗动圈,如果你是按单元种类和数量去论声音高级的,这款产品你可以略过,毕竟无论单元数还是单元品类,它都没有优势。但正因为只有动圈,所以声音方面和一些多单元复合架构的旗舰耳塞风格有所不同。作为动圈,它的声音细节及信息量是足够的,微动态表现良好,线条感通透,层次鲜明,并不算走老耳塞那种崇尚味道,凸显氛围的暖厚音色路线,我倒觉得它的调音有点现代审美,通透,纤细,流畅,舒展。低音不多,高音不刺,中频有着适中的密度和良好的质感。声场不会拉到漫无边际,合理的三维空间分布,安定的背景和相对透明的声底。其实听器乐小编制和一些女声类作品效果都不错。是今年他们的重点型号。
【森海塞尔】
每次北京展会森海都是包了一个展厅去展示他们的新品,近年往真无线发力的森海,这次主打新品有以下两款。
一个联名版的耳机
另外就是MOMENTUM 4 真无线
自研True Response驱动单元,音质方面又进一步。软件方面,支持aptX-Lossless,aptX-Adaptive,自适应降噪功能,可调节透明聆听模式,场景适应性更强。30小时的续航(7.5+22.5h),支持QI无线充电。户外使用能支持防水等级是IP54。耳机支持用户定制的触控功能,可玩性更高。
【HIFIMAN头领科技】
今年的四款新品经过几站展会的巡展依旧火爆。听感我就不重复了。仅分享现场图片。
【今日电器&洪陆科技】
今日电器的展区也蛮热闹,在三楼大厅中间靠里面的位置。常规参展的产品,但他们带来的大漩涡平板套装,曾经在去年我工作室广西南宁烧友聚会上,获得非常高的评价。而爱色奇这个牌子虽然冷门,但几款耳机值得大家听听,都是良心之作,可惜牌子在国内热度不算太高,所以听过的朋友也许不多。
旁边的奥世声就不多介绍了,顶级动圈里面的佼佼者,参考级不为过,自然流畅的声音,素质也是拉满。
Swecciaudio
三款圈铁静电耳塞已经发售有一段时间了,记得上个月的南宁线下聚会还带了过去,面板是真的漂亮,像是手绘的,图案栩栩如生。
Feather飞羽
2动圈+2动铁+2静电的架构,稍微偏中高段的声音,细节,线条,层次都比较清晰,低音不算厚重,虽然是2动圈架构,但并不是那种拳拳到肉,量感澎湃的路子。小编制和女声会比较适合这只耳塞,不算难驱动,阻抗不到20Ω。但售价接近一万,在这个配置的产品里,飞羽算是非常滴不内卷了。
Scale鳞甲
1动圈+4动铁+4静电的架构,但这只耳塞低音相对丰满,记得当时试听给我留下的印象,这氛围也太浓厚了吧,但中频段堆了4颗动铁,该有的细节还是能给到听众的,但鳞甲绝对属于偏暖音色的耳塞,也不知道适合什么类型,我自己很少听低音量感非常充沛的耳塞,如果喜欢低音浓厚,氛围强烈的朋友,这只可以去听听。
Kukulkan库库尔坎
2动圈+6动铁+4静电+2骨传导,被烧友称为羽蛇神的旗舰,其实它名字叫库库尔坎,这个系列的旗舰,14单元配置,属于超旗舰级别的耳塞了,价格来到了35000+RMB,这么多单元,要把声音调到顺滑流畅,谈何容易。整体而言声音还算得上流畅的,毕竟旗舰,配色和外在也很讲究,面板是真手绘的吧?中间位置有一个蛇的眼睛,很立体,暗绿色的基调,加上碎粉闪烁的层次分明效果,壳体的设计也走心了。声音方面,是这个系列里面素质最高,声音表现最全面,最均衡的一款,但大体上说,还是有一点点偏微暖的音色。大编制也能听一轮了。流行乐?有点浪费了它的身价。记得帮它配个还音源,这样它的实力才能完整展现。
作者: 刘嘉明 时间: 2025-10-7 01:08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5-10-7 01:49 编辑
【小不点Little Dop】
这次终于带上自己的耳机去试了杨老师的新耳放,基本能驱动,微暖的音色搭配这只天空之城声音仍算均衡,高音不刺激,低音能下去,人声距离适中,瞬态还OK,别和什么动辄大几万的二房比,没意义。声场基本打开,太不上特别宽,但也不挤压局促,听听流行歌,老歌之类足够应对。千把块的耳放,能驱动到这个地步可以了。
【FangSound芳声乐/心境音频科技】
和主理人强哥认识超过十年了,还记得多年前去福田出差,到强哥的店喝茶聊天,那个温暖的氛围很适合聆听,是让人放松心情的一个好地方。8月的深圳展会在强哥的展位上听到了一款新品小尾巴。这次北京耳机展,这款新品已经进入产品研发的收尾阶段。所以这次还是得认真听听。
两个版本都是ES9039PRO解码芯片,输出功率都非常大。这次听到的两款工程样机,有一款我比较满意,声音的相对均衡大气,声底比较干净,纵深感也不错,声场有一定规模感,但人声会略微平白,润饰不多,器乐类的表现良好,流行人声则需要挑选中频相对温润的耳塞做搭配。另一款声场纵深感会稍微平面一点,声音反而略为讨好,推力足,可以搭配纵深较突出的耳塞/耳机,把纵向声场弥补一下。两款小尾巴推力都很不错,小耳塞绝对可以得有声有色。唯一需要调整的是,低音量下,低音部分会稍微收敛,要获得出色的低音效果,需要相对大音量才能做到。大耳机我没测试,总觉得小尾巴推大耳机不是我日常出行的常规搭配,所以这里就没有可以测试了。
【七赫兹】
七赫兹这次依旧带来了新的平板耳塞,近年来,七赫兹一直在平板耳塞上发力,做出一些高性价比的产品。当然了,千元机或者千元以内的耳塞,主打还是用流行音乐去测试即可。
地狱天堂
黑白两款新品起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同一个平板单元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其实两款产品在我自己听下来,低音都不少。但好像是黑色腔体的版本,声音要更浓厚一些,这个浓厚已经超出我自己的接受范围,但也许国外有些烧友会喜欢这种声音风格,另一款则低音相对没那么轰头,但也属于比较丰足充沛的类型。
联名耳机近年来非常流行,七赫兹这款联名耳机听感反而不错,相对均衡中带些温暖音色的调音,听流行乐,足够氛围。
【DITA】
PRELUDE
终于定版准备上市的新品,红色的配色挺亮眼的,和以往以深色为主,坚持单动圈,执着于自己风格的DITA有些让人猜不透的感觉。但实际听音之后,这款产品还是挺有性价比的,千元机,声音规规整整,均衡,解析力良好。反正就是一个不会翻车的声音,但如果你又要追求抓耳,高素质,顺滑耐听等诸多要求的,那得多付点钱,买他们的Mecha吧。
Ventura
新一代的旗舰,在深圳展听过一次,那时候是工程版样机的尾声阶段,声音框架基本定型,当时被它震撼了一回,脑子里闪过的一个疑惑,这个不应该是耳塞产生的低音吧,还是个单动圈。当然了,你说用乐图做音源接个凯音C9II耳放,多少有点不讲武德。既然需要上耳放,那就有点欺负人了,毕竟你是便携耳塞。但后来雪丽姐姐也介绍了,上耳放只是为了让耳塞发挥更加极致一点,并不是说便携播放器驱动不了。这次我就用播放器直接驱动。展位上试听的是搭配了Kondo Celeste升级线的,这根线大概有去关注DITA耳塞的朋友都会多少有些了解,这里就不作介绍了,搭配这根线,声音素质的提升是真的清晰可闻,低音的素质和声场空间的上限,得到明显提升。以这根线作为试听,所获得的听感,我非常满意,低音的下潜,力度,量感都找到了合理的平衡值,声场开阔,纵深感明显。三频分布均衡。一点也不像单动圈高端耳塞所产出的声音。当然了,如果搭着这根线出货,那价格不得卖到5万多了。
【水月雨】
这次水月雨展位的新品其实就是三款小耳塞,这三款耳塞,都是300元以下的入门级产品,但调音成熟,容易驱动,容易搭配。
MARIGOLD
一款直接通过小尾巴连接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使用的耳塞,传统圆柱形腔体,金属后腔,左右长短线颈挂式设计,经历过平头塞年代的烧友大概还记得二十多年,索尼等平头塞好些都是这种设计。这个塞子又勾起了我的回忆。声音方面一百多的售价能做到声音均衡,饱满,氛围感良好,已经不错了。佩戴舒适性不错,这种圆柱形腔体设计也是经历过多年来的验证,翻不了车的。手机听歌,不想用蓝牙,还是钟情于有线版的耳塞,这款MARIGOLD可以考虑。
LAN2 Pop版
听感非常讨好的一只耳塞,一耳朵就被它抓住了,是那种戴上耳塞后就很平顺,各方面都比较均衡平整的感觉,没有明显短板,而且得知售价之后,你会感到惊讶的说一句:“要这么卷么?”的那种反应。低音很舒服,不多不少刚刚好,如果听习惯旗舰超旗舰动圈的,这个塞子可能你会觉得低音下潜不够极致,高音的细腻度还是差那么一丢丢,声场如果再宽一点就更好,但不要忘记,它的售价不到300元。
LAN2 Ref版
展会上听到的最有意思的耳塞之一,艹!299RMB,这是什么回事啊?所以等上市我得买一条回去玩玩……这是我当时在现场听完塞子的感觉。对比Pop版,这个Ref版声音更冷静一些,背景更安定,声场更舒展,乐器和人声结像更远场一点,听感上,声场空间拉得更开阔,但人声感染力不如Pop版,氛围也变得更平淡一些,但听感更适合我自己的审美和口味。同样不怎么挑音源,容易驱动。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当为入门级的监听耳塞,但其实素质还真的很良心的。
【成都戈声】
夜樱
又是圆柱体腔体的耳塞,但后腔不是金属,反而前腔体有点像是金属的,后腔体里面镶嵌着樱花花瓣,日本品牌就是会玩。
声音属于偏暖厚的流行风格,人声饱满,厚实,低音量感充足,氛围感,包围感都比较突出的风格,和早些年日系产品偏清淡,注重高音的通透度和纤细感,低音量感少,音色偏清冷,声音厚度感较薄的风格有些180度反转。不过颜值而言,这款新品还是挺不错的。
【ECT酷音韵】
EmpireEar奥丁2
早前上市的Empire Ear的新旗舰奥丁2,是一款声音大气澎湃的旗舰,保留着第一代出色的音乐氛围基因,经过几年时间的积淀,在升级了单元和优化分频设计之后,声音素质有了质的飞跃。高素质的加持下,听流行,听摇滚,听爵士都没问题。古典嘛,我觉得声音渲染会稍微多了一点点,当然,如果你把它当泰拉克唱片的风格去解读,那就是通俗管弦乐类型,其实更注重的是音响性和包围感,那么这只超级旗舰听古典也不是不可以的。至少它的底子是够硬气的,高解析,大动态,宽声场,听啥都不会拉跨了。
finalA10000
目前我听过最好的单动圈,是单动圈哈。钻石振膜球顶,非常矜贵的一款超级旗舰动圈。之前不止一次分享过A10000的听感,这里不过多累赘。对比上代旗舰A8000,它的失真更低,尤其低频段,A10000的低频更准确,声音素质更强。拥有更宽广深邃的声场空间,干净漆黑的背景,以及自然,宽松,平整的声音,三频的平衡感和细腻度对比上一代有了明显的改进。总而言之,如果是动圈死忠,手头上能投入的资金也充足,这款A10000值得拥有。
【达音科技DUNU】
卯
高性能动圈耳机卯是继深圳展之后,这次第二次展示的新品头戴耳机,而另外两款新品“掣”以及“Concept T”貌似没有到来。这只“卯”的佩戴舒适度不错,声音走的是流行音乐调音路线的,低音饱满,厚实,声音有厚度,有力度,氛围感饱满。但如果喜欢纤细,透明,宽松,舒展的风格,“卯”的声音可能不一定适合你。浓厚饱满的声音格调,至少下盘是足够的能量和声音厚重。现场搭配CD碟机Concept R做音源播放。
【凯声科技】
黄铜腔体的这款新品据说快上市了。从成都展过来,走过了四个月,现在等上市后再借一条样机回来细品。
【沸谷音频/KM原音再现】
黑鲨王出了一个新配色,声音和之前的原版基本没变化,就是新的配色。叫星夜黑。大家觉得哪个好看?
【乾隆盛】
MUB5
这款R2R架构的便携解码耳放,也是乾隆盛迄今为止的便携音频器材里面售价最高的一款,注意是便携音频,小台式体积的不算,所以别扯什么QA390Le之类。这台MUB5是MUB1同系列的机型,售价比MUB1高出不少,体积也大了一圈。
声音风格依旧走氛围感好,声音音乐性强,声音有感染力的路线。而这次解码部分采用了R2R架构的电路,音色比MUB1更加温暖细腻,乐感更加突出。一贯以来,乾隆盛都是注重音乐氛围和声音细节,有着自己鲜明风格的品牌。这款MUB5更是近年来,他们品牌里面代表随身音频设备的一个里程碑式产品。
作者: 刘嘉明 时间: 2025-10-7 01:29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5-10-7 16:50 编辑
【海贝音乐】
RS8 II
搭载第三代达尔文系统的RS8 II乘着这次北京耳机展的时间表,终于也在耳机展会前一天发布。第三代达尔文系统,功能更强大,带来的声音精度也更高,失真更低。机身却改为了轻量化的铝合金,大大降低了重量带来的负担,依旧采用大容量电池,但没有R8II那么变态。不过续航也是扛扛的。新的产品ID带来新的视觉,棱角更鲜明,更有现代感。这次接口方面,有了调整,增加了AUDIO I2数据口,但又缩减了一个3.5mm LO输出端,直插线路输出仅支持4.4mm。3.5mm需要进入系统音频设置菜单里面切换LO。
声音方面,新机状态要比第一代产品好很多。发布会结束后我借到一台正式版机器听了几天,和当年RS8上手的时候比较,新一代旗舰调音有了进步,RS8啊,当年刚入手的时候,头一个星期基本没法听,声音太毛躁了,用了大量分立元件的RS8系列,本来也是需要煲机一段时间,才渐渐进入状态。但这一代的旗舰,即使新机,声音也不难听。热机后声音会比刚开机要稍微安定一点。这次北京展会,随身音源部分就是手上这台RS8 II。
展位的RS8 II都是刚装好的新机器,没有经过煲机,声音还是有点未完全放开。但毕竟硬件配置达到了旗舰级别,所以底子还是很强的。第三代达尔文系统对比前两代,声音细腻度精度等,又再进一步,而失真度方面,做到更低。加上一系列补品电容和AD8620A运放芯片的加持,电路硬件方面也拉满了。
实际试听,RS8 II有着出色的低音下潜,空间三维度均衡的声场表现,自然,清晰,真实的细节还原,以及出色的驱动力。三档增益可以对应不同阻抗和感度的耳塞/耳机。旗舰机型才有的TURBO模式,RS8II上面也配备了。用来增强输出电流,驱动一些难驱动的耳塞/耳机。
现场搭配了三款自己手边耳塞进行试听:
RS8II+雪月花
这套组合的声音比较中性自然,透明度高,声音纤细流畅,但低音不算多,属于有下潜,凝聚,但量感适中的类型。基本能还原乐曲的音色和三频分布,渲染较少,比较适合器乐类小编制和一些室内乐类等。喜欢浓郁低音的,这套组合就不是你的菜了,但音色和声底,这套组合是比较干净,纯净的,难得的是,在演绎芭蕾舞曲的时候,仍能保持均衡度不错的空间三维,已经漆黑安定的声音背景。
RS8II+ZETA II
官方的西装搭配,可以说是最佳组合之一了,大气恢弘的一套搭配,RS8 II的驱动下,ZETA II的低音完全释放,但让你惊讶的是,这个低音是有血有肉,有质有量的低音,下潜,量感,厚度兼备,更难得是低音的细节及微动态还原良好,低音提亲的拨弦,揉弦等动作细节,能够清晰重现,这只ZETA II最吸引我的地方,其实是它的低音。当然,声场,解析力,分离度,动态瞬态等,也是目前海贝音乐耳塞里最佳的,听芭蕾舞曲一类的大编制管弦乐,也能得心应手,当然了,这是和小耳塞这个类别的产品比较而言了,玩大耳机,听音响的朋友,就别拿大耳机和音响做标准去要求ZETA II了,这种降维打击有点不讲武德的。最后总结一句,这小塞子,值得这个价。
RS8II+8CL
温暖扎实,临场感出色的一套组合,听现场录音特别有感觉。这套组合的空间立体感强,声音层次感,纵深感鲜明。三频充沛有力,低音扎实,沉稳,凝聚,下潜充分,人声/中频部分细节感佳,有不错的声音厚度,高频相对平实自然,不刺激,不毛躁。除了演唱会现场录音或者一些爵士乐现场录音,选听流行,人声,爵士,室内乐都有不错效果。关键是,8CL非常好驱动,对于RS8 II而言,驱动这8CL,基本是毫无压力。
ZETA II
第二代旗舰ZETA II携手RS8 II在本届北京耳机展发布并亮相。优化了外观和配线,单元上并没有随大流一般做加法,坚持不卷是好事。优化了分频调音和一些产品细节。作为产品总监,龙哥对产品及市场的触觉还是值得一赞。这一代旗舰,声音方面会比上一代内敛,没有那么浓厚的氛围,但音乐适应面反而更广了。
现场搭配了自己手上两台海贝音乐的播放器试听。
RS8II+ZETA II
官方搭配,正如前面所述,这是大气恢宏的组合,当时选了张学友的活出生命演唱会试听,声场空间表现力出色,空间开阔,拉伸延展充分,低音那个爽,沉稳,扎实但量感控制也做得不错。不会因为量感充沛而轰头。但不得不说,这个低音和氛围是这套搭配的一大特色。大编制类,现场录音类,能呈现空间安定,宽松,开阔的场景。室内乐一类,也能通过这组合的出色细节感和解析力去还原清晰、丰富的声音细节。是让你安心听歌的一对组合。
R8II+ZETA II
另一套官方搭配,R8 II同样是采用电阻网搭够的R2R解码电路,但耳放部分没有RS8 II那么极致,声音方面同样可圈可点。细节感,微动态,声音层次及线条感等多方面,都是旗舰品质。对比上面一套组合,这套搭配在声场的三维度均衡性,低音下潜和力度等几方面,还是存在着可闻的差距。毕竟RS8 II是超旗舰嘛。
总体而言,两款新品的开声让我基本满意,RS8 II需要一段时间的煲机及把玩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新机,声音还是有些拘谨,未完全放开。低音,声场,动态,层次感等几方面我比较满意。而新耳塞ZETA II,同样也是新机状态,相信通过简单煲机之后,音质效果更佳。
【山灵数码】
EC Zero
山灵数码在便携CD机阵营里的又一台新品,沿用了EC Zero T的造型设计和同款的磁吸式碟压设计,使用了更为亮眼的银色为主色调。配置方面,搭载了AK4493SDAC解码芯片,取消了电子管,价格也更为亲民,直接杀到2k档位,声音风格和早前的EC Zero T有些不同,EC Zero调音更适合年轻玩家审美,鲜明,活力,清新的声音风格,流行女声表现更为突出。
Regal
一款八单元入耳式耳机,采用了全新钛冰晶工艺面板,搭载双动圈+四动铁+双平板单元,耳机腔体材质使用了德国进口树脂,壳体更耐磨,耳机带高、低频调音开关,标配3.5/4.4插头,可选配Type-C接口,8股18芯高纯度镀银无氧铜可换线材。
M7T
最近山灵数码的热点产品,便携播放器M7T。预装安卓13平台,夏普5英寸高清屏,2*JAN6418电子管,DAC部分则是搭载了全新AKM AK4191+2*AK4498EX,最大输出功率为980mW@32Ω。纸面上的参数是很不错了,售价也算比较亲民,毕竟作为中高端型号,7K不到的售价,配置了新的AKM AK4498EX芯片,加上电子管音色加持,还是有足够的吸引力。
声音方面,M7T是一台声音素质和乐感都能兼顾到的中高端机型,得益于AK4498EX的高素质加持,乐感非常出色,加上搭载了电子管音色,让可玩性更高。不打开电子管模式,声音会相对清爽,纤细,精致。良好的全频解析力和驱动力,驱动一般耳塞完全游刃有余。而打开电子管模式,声音更温润细腻,播放人声录音的时候效果更佳。总而言之,这款中高端机型,无论颜值还是声音,都值得这个售价,有意于7k价位选自新的便携数播,这台M7T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高达尚/拜雅】
AMIRON200 & AMIRON ZERO
拜雅旗下两款新的真无线产品,AMIRON 200是挂耳开放式真无线,低音比较饱满,大概是为了让用户在室外也能感受到澎湃的低音效果,所以低音效果很明显,对比另一款耳挂VERIO 200,它的低音猛多了。而另一款新品AMIRON ZERO,则是一款耳夹式蓝牙耳机,同样也是低音充沛的风格,佩戴方式不同,这款大概更容易被一般用户接受,也更潮流一些。
【Kinera】
NOTT夜之女神
一款定位在29xxRMB的圈铁耳塞,这个年代还在玩圈铁,而且敢卖29xxRMB的并不多。单元架构比较简单,1动圈+4动铁,动圈是8mm高聚纤复合振膜,动铁分为两组,中频段为娄氏复合动铁,高频/超高段则搭配了两颗独立的声扬动铁。耳塞采用金属腔体,紫金黑三色为基调,颜值不错,声音走的是通透,鲜明,细节丰富,声场开阔的风格。流行女声或者小编制弦乐类作品会比较适合。在RS8 II驱动下,声场完全打开,声音细节感出色,厚度密度都拉满了。
薇儿丹蒂(蓝牙版)
这是薇儿丹蒂蓝牙版第一次以正式版的身姿参展,拥有接近有线版薇儿丹蒂的声音素质,多了一个无线连接的使用场景,另外耳机腔体上还留有双PIN 0.78母座,即可以通过有线连接使用。也就是说,出来无线耳机的使用场景,它还可以作为有线耳机用,更难得是声音和原版(有线版)非常接近。两种使用场景,首款搭载静电单元的真无线耳机,这就是该款真无线的卖点。
洛基(神之印)
洛基(神之印)以下简称神之印,是在洛基的原型上做了一些调整,但声音风格和原版洛基有些不同,音色更加透明凝聚,声音素质更突出。更换了新的骨传导单元,低音量感和丰满度会略为下降,但下潜和凝聚感则获得适度提升。原版洛基声音温暖饱满,而神之印的声音则相对更为均衡大气,声音层次感,解析力,线条感更加突出。如果喜欢原版洛基的朋友,或许这款神之印你会觉得低音更加内敛沉稳了。耳机线方面也有了明显升级,神之印是选配耳机线的,提供EA和FA两款顶级耳机线选择,FA的配线声音更宽松顺滑,声场规整。EA的配线则更强调细节和微动态,声场空间更偏向于横向伸延。如何选择,要看自己的听音偏好了。
写在最后……
这次展会试听的展位有限,听到过的,又记住了的仅有上述内容,如有疏漏敬请原谅。文章断断续续写了整整三周,终于码完字,再次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每年的北京展都异常热闹,期待来年更加精彩。
耳机大家坛 刘嘉明
作者: 刘嘉明 时间: 2025-10-7 16:50
更新完毕,感谢收看!
作者: zeissiez 时间: 2025-10-7 17:31
谢谢分享
作者: yuiop_9 时间: 2025-10-7 22:25
写得非常好,文笔流畅、一针见血、言之有物!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bbs.erj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