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精选有很多,但听上去风格多彩不一

[复制链接]
981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8-9 10:27
我比较了勃四,旺德1984录音室版明显比1998偏于内省但失去了力度和推进感的现场版更好。

前面补了一下,在笔记本上要以调好EQ作为前提,才能把效果发挥出来,特别是勃一。不然会会回到其他指挥家录音的效果。其实两个版本都有特点,但不断进取是确实存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2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0 00:59 编辑

前面一些按照交响乐发展的轨迹,归纳汇总选编的历史资料,中间会有些即时见解和评价出现打字选词失误。因为有些词汇需要审核的原因,太麻烦论坛就不再去订正了。

---
欧洲历史里有很多好玩的现象。比如有个戏谑的名言,法国人只有在女人和外国人的统帅下才能打胜仗。拿破仑是科西嘉人。科西嘉岛直到现在还认为自己是意大利人,对法国游客不太有善意。而意大利人是善于发明创造热爱生活和艺术不喜欢打仗的民族,只要谈好优待条件就立即停战投降。但一旦打起来也不好惹。有个段子,二战意大利人遭遇英国部队,前去谈判投降优待条件,可以荣幸的得到我们的投降。结果这只英国部队不开通拒绝谈判。意大利人怒了,以为你是谁啊,直接开打直到把对面的笨蛋打败。

其实看人类发展史,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单纯以体力优势的时代彻底完戏了,不学无术靠体力和无礼,和黑帮一样靠体力混的北方蛮族再也没有出头机会了。成功的都以南方领导人为主。欧洲比较早,拿破仑小胡子斯坦利都是南方外国人,哈布斯堡家族其实也是外来的。中国近代也类似。近代是南方人主导的时代。因为南方近海运输方便、贸易繁荣、经济发展有优势。其实关键不是地域,而是平均教育程度和社会文化氛围的问题。但根本还是能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是依附于经济之上的。海洋经济运输便利容易发展,即便是海上马车夫北方的尼德兰也找到了发展机会,英国也是这样的北方人,文化发达促进经济繁荣。
自从神罗解体哈布斯堡家族退缩到奥地利领土上到现在只有800万人,但都是文化和财富的精华,还是音乐之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3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0 00:12 编辑

看来原生性是占第一位的要素,可以产生哲学和艺术。学习能力占第二位。其它财富能力只能屈居第三位。
奥地利因为哈布斯堡是外来的,上来就处在同一个文化时代,隔代消化以后的原生文明实力不足,只有庞大的财力。纯本土产生的作曲家除了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布鲁克纳就没了。其他人是因为维也纳生活容易并支持音乐,所以都来这里搞搞音乐。小胡子如果能顺利进入美术学院的话也没那么大破坏力。普鲁士到是德国本地原住民,所以能产生一些算是社会学的哲学,和几位顶级作曲家巴赫亨德尔贝多芬,以及很多知名作曲家。
很多法国演艺界和歌星来自意大利,说明古罗马还是有料。法国靠地盘和农田面积进入中世纪农业时代续蓄积财富开始抬头。古意大利和古希腊同期,虽然文化高度非原生没原生哲学科学,但可以算是吸收了古希腊的一些东西有了隔代底蕴。中国是妥妥的原生文明,原生过哲学技术医药社会学等高度文化。但是在辫子时代的所谓中学为体就不存在,载体的体必须是原住民,辫子不算原生文明的品种只是个小偷比鲜卑人差远了,所以清朝国根本就没体,整天怀疑谁都是贼要抢他的天下,其实逻辑反证自己就是贼,结果毛也没拿来最后却让一群贪官给祸祸了。现代有财力的国家,比如瑞士在促进古典音乐发展方面还是首屈一指的。但仅限于欣赏角度,有世界顶级交响乐团和音乐节,有世界顶级的音响设备。说明受众本身就是很多拥有财力雄厚的顶级粉丝。而美国一直是古典音乐欣赏和设备的大国,尽管水准普遍在二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4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在进化发展上,生存竞争不容易,有一个因素不行那就算完,至少是有损了或者严重有损。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用形而上宏观视角俯视观察很容易看到。

主要是创造力和习性相结合促进,需要在发展路上积累上千年、跨越几个历史时代不互相抵触才能加权积累和总量稳定。最好是具有文明史前就开始的延续本源积累和进化。比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能连续积累不间断的只有中华文明,有多元共荣互相促进的因素。
但非跨越最少三个历史时代的原生住民,都会存在文化抵触因素。一个时代的迁徙群体,容易满足于一时的马斯洛下层低级需求,有点混世的低级趣味就满足了,并且一味的在低层次追下去。这样,文明发展单纯和原有本来就不行的文明阻力的习性相抵触这一条,那文明积累就有损了。每个时代都有空窗期,都在那里追求忙着吃的流油,过了几个时代以后什么高度都不会有。
我们以前受到过很多负面小人情绪的影响,整天挑别人毛病也不看看自己是个神马。这种人过了几十年一看,根本就是蝼蚁和鬼魂。往往境界低的人眼光也很低,连自己都看不透自己是什么。但被一些社会垃圾整天嫌弃的更多的人们,在几十年辛勤积累流血流汗、不怕任何羞辱和平淡生活的群体,到现在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了。我们在世界上正在呈现温饱以后的光彩,很多新一代阳光灿烂的孩子们,正在拥抱更加优美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已经具备拥有不惧任何国际武力威胁的实力提升。尽管很多地方还是初级,但发展总量绝对早已今非昔比。
中华文化自古史前开始都是王侯文化才有积累传承,因为古代没有太多文明记载的媒介,主要是上古黄河流域的中国全都是热带气候,长江以南直接是热带雨林的林莽地区很少有人,有媒介有典有册出自少典但易腐烂。中华的王侯文化存在于物产相对富足的黄河地区,能够有很多人闲暇下来脱离为衣食住行忙碌,单纯关注文化劳动和发展。而一般群体没机会留下什么记载。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华王侯文化也在各个地区之间相互传播,比如河姆渡人积累到大洪水,迁徙到了良渚地区,他们的琢玉很发达也出售到中原地区做交换。随着高端商业也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了整个中原地区。以后还有陶器商路的时代,为今后的丝绸之路茶叶之路打下了文化传播的基础。
所以,直至今日中国人能看到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合力的威力。如何认识两种文化的精华,也是一种文化觉悟。

文化的积累进化也和人的个体发展过程类似,这就和自幼求学一样,先要孟母三迁,还得加上断机杼的坚持不懈。二者缺一不可。第零条的先天遗传因素也是必要因素,类似于隔代发展之前还有最少数千年以上的积累。否则猴子和婴儿一起培养试验,随时间将越来越出现智力障碍分支。这就是一种抵触的效应。至少现在发现了客观理性思维才能无我无私,可以对有我有私的思想行为潜意识的干扰加以避免。并不在于考虑什么对象,无下意识干扰的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清醒的把握起码是一种觉悟。从下意识感性思维的沉睡大觉中醒来。觉醒觉悟,相当于认识自己,而重点并不是认识客观自然。能有机会从梦幻泡影如露如电有期限有生灭的懵懂人生自然中醒过来,客观无我的认识了自己。这就是觉悟和硬解大智慧的第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5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0 05:55 编辑

另外,例如美国这种移民地区,都是为了一时的生活之需去搞事情,就比英国历经至少两个历史时代的积累差。所以美国人喜欢急功近利,但有很多欧洲人在美国还能扭转一些肤浅。但是美国的发展基本都拼在谋生角度,其实也是一种不同凡响的积累。外国人才能写好美国主题的交响曲,德沃夏克写了历史风味,犹太人伯恩斯坦写了点新美国。而流行歌曲,高科技的大量原创都在英国。很多所谓电影工业的老根儿都在英国。难能可贵。但是英国没有传统艺术和原生文化的动力,作曲家有一些但都比较非一流,交响乐团的艺术风格也是一种大概齐的粉丝风格。原生文明弱,主要是源于类似七个王国来来往往相互不容的历史习惯,难以综合起来形成合力。但这种多样性社群的并存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收集。再早就是古罗马人打过一次英伦修建了哈德良小长城,苏格兰人就学到了古罗马的小裙子和风笛,成为标配。那么冷的地方为什么有穿裙子的传统,主要是觉得和古罗马人外观一样就是最牛的象征。

日本的习俗尽管历史时间拖得很久,但来源都是大陆的逃民。本身带过去的文化基因就比较低,这就失去了原生文化的基本种子。造成了万年急功近利拔毛插身的寒号鸟的习惯。以前中国比较贫困还遭遇经济禁运,欧洲人日本人战后一样贫困,但很少有人自卑的。但国内一些垃圾对世界上的财主全都垂涎然后糟蹋自己为什么没有做流浪宠物的机会。但升维去看日本,很多地方都很僵化刻板,二战失败之前更是很扯,可以参照冰雨写的书。只不过中国自己这边的整合力正处在涣散时期,中国任何大时代变迁的几十年里,都会有这种混乱间隔的时代,包括不到一百年的元朝也只能算一个换代期。尽管有这种混乱无力,但也比二战的法国人有很多优势但一不小心就失败强。日本比过去有所升级,主要是战后美国占领军为了消除日本的威胁,同时不给自己增加援助的负担就把日本当作后勤补给基地来培育,包括全面质量管理的专家戴明本身是美军专家,在美国都没机会表现自己。日本主要是占了这个便宜,才又升级了一次。单独面对世界市场二十多年发了大财。中国在1980年代才开始全面对外开放,过了十年才开始大面积对外国市场,单纯计算外贸积累是不如日本的。但中国有庞大的国土资源,靠这个市场的填补,就发展到了现在的程度。

多数人只有在看到现实的情况下,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否则基本没有洞察力和自信心。但现在可以有了吧。

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满和文化自视。而是从文化升维视角达到自信和继续积累的动力。只有站在横跨几个历史时代横跨一些社会领域,知道全部人类历史文化的高度,站在马斯洛层级洞察的尺子上,才能看到文化的层次限制和开放的问题。不至于在低级趣味上满足自信。仅仅狭隘的对文化外衣当中二粉丝是不行的。将文化自信,更深的定义为:在文化高度上的自信,更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6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0 06:37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8-9 18:45
辫子之所以是低级站位的垃圾小偷,因为他们遇上千载难逢机缘捡了大便宜入的关,而之前入侵中原的北方游牧 ...

尽管如此,中华文化很早自从有文字以来就过了衰亡的拐点,至少到东汉就达到了不惧任何打击的文化厚度。所以鲜卑人才能像日耳曼人对罗马文化那样那样主动来投。南北朝时代也有半壁江山,南朝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以少胜多打惨鲜卑。明朝领导人起点太低文化上有先天底线过低基因,但明朝升级了宋朝经验,是有史以来对外骨头最硬的朝代。本朝的文化和社会底线起点很高,头面人物都是前朝国会部长,文治武威经济国际关系样样俱全,也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未来发展空间无限超越历代。
清朝的文风比较拘谨和无耻是个无底线的大问题,到现在也有残留。但中华文明的发展并未中断,也不可能被任何人中断。其实满人之前本属于北方东夷燕商一脉,他们能有什么发明创造,全都是燕人殷商留辫子那套。衣服也是一种明朝简化版的古装,没钱就把内外两件衣服缝到一起。服装观念整体是皮货深色调板硬的概念,用丝绸也掩盖不了这个来源本质。单纯看书法风格,清朝的书法都是疙疙瘩瘩短粗压抑的,基本和文化环境氛围是全息反映的。虚君本来是一种高度,到了清朝就变成不勤政的批判黑粉因素了。现在哪个大公司领导每天不睡觉低等级直接忙碌的,这样的人中年夭折的就不少。这就说明虚君和上位分工是一种文明进化的重要表现。但往往低等级的生物不懂高年级以上是什么情况,老是用自己幼儿园的吃奶生活不能自理的眼光去衡量一切。偷来一些东西整天怕丢,内部还耍贱互相算计,乌鸦怀疑腐肉被凤凰抢走的庄子寓言后世版,一直延续到清末都是这个路子作为宪法核心存在。所以最后末代仍然秉持的其祖先习惯性侥幸混世偷天路线,被更垃圾的倭利用当傀儡结局很可耻。江山易变习俗难改。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明朝赏了遭遇寒流的女真人辽东维持生活,结果养活了一条冻僵的蛇。

中华文化本身的源头就是测天测量精准的节气,以服务于农业耕种。以前的史前时代可没有很好的农具,也没有化肥。精确的节气就是确保粮食产量的重大因素。为了天下的农业而精准测天,就产生了很多派生文化。比图太极图就是日影观测年度积累的图形,很直接的生活需求,没有任何闲杂人等才爱好的神化的地方。而且宇宙规律都是在一个大尺度下并没有更多影响因素,只剩下唯一的一个引力场的影响因素。那么球体就是物质聚集的必然形状,两个球体相互吸引造成的碰撞就是旋转的来源。都是物质聚集的场效应这个唯一因素。所以圆周运行规律就是宇宙各个地方大小空间范围皆准的全息基本规律。因此太极八卦河图洛书才能变成放之绝大多数任何场合都适用的科学效果。不懂也不去搜索学习就把问题神秘化,只能使自己更加低幼脑残。
另外,巫咸王侯文化的建立也为这种文化积累和应用提供了长期的文化厚度。内观修行在中国地区来源很久远,并非到了战国时代记载了才有。伏羲神农都具有内观高度。巫咸阶层本身就能脱离生存劳动,集中在当时理解的文化角度,积累发展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很早产生内观体验也不是不可能的难事。这种更高心灵简化维度的形而上的精神视角,能形成很多对宇宙规律的洞察高度。再下放到红尘那点世界,就能洞悉人生和社会规律,产生根源性的顶级中华文化。宇宙的物质演化就是个树形结构的发展脉络,从简单到复杂是必然规律,所以生物进化一样是这个规律。文化自信就是拥有本源高度,可以自求持续发展。可以不被一些小人的魔障行为所干扰。
文化结合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高度,可以逐渐关注和破除很多认识境界早晨的歌障碍。比如升维这个概念。离开原有维度的瓶颈困惑升高视角是一种思维角度的为道日损的简化维度观念,绝对不是物质角度的观念。很多红尘滚滚的婴儿群体把维度理解的越多越能吃饱很显然是根本不懂基本的中华文化规律求索的传统定律。物质和心灵是相对的两个要素。不能把物质世界的观念平移到心灵世界。吊丝吃饱是一种贫穷思维和物质化思维。而中华文化本源的天人感应思维是宇宙终极规律,这种内观心灵脉络是产生物质世界的更高的境界。

现代宇宙基本粒子科学已经对黑洞无法描述了,再把一切物质全都压缩消失的黑洞奇点之内,都无法再用物质的最基本存在形式能量弦来描述,那只能用信息这个名词来藐视可能存在的东西。但黑洞毕竟还有史瓦西半径的和吸收了的物质总量有数量关系的球体大小关系,说明黑洞还有物质性,只是目前基本无法观测研究。但物质之上是信息已经得到证实。比如DNA的存在,无非就是用物质的素材搭建的生物生长信息的结构。那么物质构成也是由信息主导的,比如原子有多少个电子和原子核内质子种子的数量。而黑洞那么大压力足以让物质消失,那么物质消失以后剩下什么,可以猜测是回到真空。用物质思维去设想奇点那么小的空间可以容纳极大的物质总量,说明很小的真空的能量之大,可以到星际世界难以想象的庞大程度吧。比如宇宙最典型的黑洞两集辐射流的宽度就能容纳半个银河系,基本加一点旋转就能吞噬整个银河系。数百亿个银河系都顶不上一个真空点的能量。但是如果进而用虚空定位向下看宇宙物质世界,那么可以设想整个数量很大的多个宇宙的总量都可以变成虚空。虚空本身就是所有物质世界和时空之母,而且可以毫无空间大小和不存在任何物质能量。老子说:正言若反。大道观念,和现实世界肯定相反。也就等于现实世界的那些观念,其实本身自己就是反的。而不是正言大道本身是反的。但也存在现实世界有尺度的领域范畴,同一个领域有领域的规律。常态是常态,宇宙是宇宙,微观是微观。不能简单把不同尺度下的显性规律简单覆盖过来。但任何系统都存在进出口和本源基底,本源基底就是隐含在其中的大道。中庸之道就是对常态状态保持中立,不走极端。同时保持对宏观微观的理解和余光范围的理解和警惕,常态不要吃的太满而超越到自己应该存在的范围之外。

能把很多顶级文化贯穿的一种文化媒介,莫过于交响音乐。所以沿着交响音乐和他的各种背景信息,推而广之可以映射到任何艺术文化和历史文化角度。


【测不准原理,到底是仪器问题测不准,还是其他原因?】
https://me.mbd.baidu.com/r/KFOah8RTgc?f

【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物质波理论!德布罗意:物质都是波?】
https://mo.mbd.baidu.com/r/KFErajeNsQ?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中国交响……



冼星海 - Yellow River Cantata - 黄河大合唱 & Chinese Rhapsody - 中国狂想曲 - 1995



英文翻译为黄河康塔塔在交响乐分类上比较准确。如果熟悉法国印象派音乐的人,可以用这个角度去听黄河大合唱,很多地方的音乐语言都是法国印象派的。特别是拉威尔,德彪西的音乐语言,越听越有。冼星海当年在巴黎求学的时候,被大作曲家杜卡赏识资助冼星海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作曲大师班学习。同一个学院里当时聚集了全部法国印象派作曲大师,德彪西拉威尔杜卡普罗科菲耶夫等都在,他们也参加过冼星海作品展示会的演出观摩。

---
由曹丁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爱乐合唱团演录的《黄河大合唱》,代表了国内高水平的演绎,而第十届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的金奖获得者、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以及女高音歌唱家余佩敏的加入,更使整个演录增色不少。

这是1995年雨果公司为纪念冼星海逝世50周年而精心制作发行的。是目前已知的《黄河大合唱》录音效果很好的一个版本。不仅合唱与乐队之间有很好的平衡,层次亦相当丰富清晰。合唱声部间的平衡亦佳,动态幅度之大和动态感之强,完全是高度发桡的产品。尤其是曲《黄河船夫曲》开始声便已先声夺人。那种高质的整体性,直令人去到了黄河岸边,亲身感受黄河船夫的划船号了一样。《保卫黄河》与《怒吼吧,黄河!》这两首大合唱结合管弦乐的高潮效果,就更有排山倒海之势。


冼星海 - Yellow River Cantata - 黄河大合唱 & Chinese Rhapsody - 中国狂想曲 - 1995, FLAC
481d1a8f7dc47e65ef6382875cdcff039f30473c
--------------
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合唱团
曹丁 指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8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0 06:25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8-9 23:10
您提及的跨界格物一体化甚至包罗禅宗内观,在侯世达这本奇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里有非常 ...

好。有独立思考就能发现很多问题。

世界上存在很多基于红尘的理解和活动角度。回文在中国古诗里,有正向反向都能成立,从任何字开始也能成立的回文古诗。河图洛书幻方数列数学里也有。

其实可以想象,和现代比古代没什么可玩的花样,就那点书翻来覆去的不是终生准备考试,就是玩弄词汇格律规则玩的倒背如流花样百出。但凡有点头脑的人也能玩转,当然也不是一般人。就好比幼儿园小孩玩魔方,自己搜索对着电脑指导就能学的溜溜的。

但现在注意到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俗话说的屁股决定大脑,道在翔便。意思也就是理性角度的站位和视角决定思维和理解。以前对内观的认识就是确实有内观有禅定有入定大智慧到彼岸觉醒。但是轮到自己继续观察客观问题的时候,还是用的习惯性潜意识的个人物质世界的站位去看问题。如果也罢认识定位在内观高度站在作者的内观高度,而不是下意识的自我习惯角度,再去看道德经等经典那感受就必然有很大不同。
比如一般人的思维都是潜意识随着不知道什么定位就去走的视角。看艺术作品,往往站在自己当时的潜意识里,用自己的感觉去衡量作品。丝毫也不会站在作者和描绘对象当时的角度去看。没想到以前的作者和画中人都是祖先的年龄,根本不知道后世会有你的存在,所以创作的时候只会考虑他们自己,不可能精准考虑后世观者的心情和具体谁来看是什么。其实这种潜意识就是潜在的智慧障碍,业障魔障。只有明确洞察到自己到底站在什么立场和视角,才能由此明确的出发点,去对观察结果和认识理解效果有所明确的掌控。

很多人都是受到潜意识操纵,也不知道自己的视角是被什么牵着鼻子走的,就对界事物得到了一个观念。而在网上,看到林子很大鸟很多。但高手一看某人说的某些话,特别的是下意识抄袭前人喷子的固定语法词汇的那些喷子,就知道他处在什么思维层次。往往这些人其实已经死了,因为这些人被同一种客观触发的动静,不用多说别人直接拿个放音机就能非智能的模拟出来。所以“有的人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 这个诗句很有威力。不觉醒就,是这种被潜意识操纵的下意识思维行为模式,基本和动物没什么区别。不然为什么叫脑残。不是医学上的有病,而是思维上的病。类似于青蛙试验,肌肉被电刺激就有反映。那么这样活着不觉醒的话,不觉得可怕吗。但通常大多数人不觉得可怕,还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这样的不觉醒的思维都是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别人特别不一样。根本看不到其实思维和语言完全和别人一样都是抄前边人的。几十亿人千人一面,就好像炖鸡炖鱼处理的时候,不管任何一只没什么独特定全都一样,搞得顺了就能变成庖丁解牛。那么,不觉醒是不是就等于根本没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9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经典片源……



Karl Bohm - Reorganized
Mozart - 46 Symphonien




- 伯姆的这套唱片由10张,但在亚马逊上看到发行了很多版本的LP。说明很经典。
- 伯姆演绎的德奥经典交响乐录音,应该才算是奥地利风格。从容不迫,理性优雅,有宫廷味道和智慧的冷静空间。有些面向社会大众的直接的风格也是一种。这种风格其实更接近直接令人激动的流行音乐的情绪,但也是一种风格。


Mozart - The 46 Symphonies - Karl Bohm - [Vinyl Schallplatte] [15LP Box-Set] FLAC (lossless)
19ba395fcc87232c7584e4ab13befa47198ba2a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0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Mozart - Symphonies Nos  35-41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Karl Bohm (2015) [24-96 HD FLAC]
7a0db7304037e279705b865867aa989f63e0d2dc

Mozart - Requiem - Karl Bohm, Wr  Philharmoniker (2012) [24-192 HD FLAC]
36e1f1f65938f82d9cae3c21ac207946aeee808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1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2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马勒把交响乐放大到观悟整个人生的高度,表面上是对交响乐诞生时期的一个回归。但实际上交响乐诞生之初,只是懵懂的念诵经文,照本宣科的表演经文。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高度方面才开始把目光转向社会,分支方面还是向赞助者倾斜,以前是教会养,以后是王侯宫廷乐班。到了巴洛克时代中期开始有市民音乐厅作为谋生来源,亨德尔这样的作曲家可以自己开办歌剧院,来面向新的自助者能买得起票的商人王侯观众,写他们爱看的曲目。中间还是这个面向的作品导向。到了贝多芬时代,作曲家逐渐有了融合自己理想的作品,反过来引导听众。马勒更是这样,主业也不是作曲而是柏林爱乐指挥家。所以他的作品基本上完全是在体现自己的理想。这样大指挥家和大作曲家相结合的情况,旷古至今绝无仅有。所以能产生空前绝后的伟大的作品。
站位选择决定高度效果。有了站位的意愿,还要有排除负面因素牵扯的个人社会现实。

追索至高无上是从古至今思想者的共同追求。远古就有觉悟者,所以才可能不依赖社会群体经验的积累,直接解决宇宙规律的观悟。站在这个超越物质世界的高度和根结构上,才可能对宇宙世界这点分支上的任何问题清晰洞悉。
比如现代量子物理学,可以证明很多内观禅定的感悟。可以和东西方古人传下来的至高观悟互为参照。
【测不准原理,到底是仪器问题测不准,还是其他原因?】https://me.mbd.baidu.com/r/KFOah8RTgc?f
【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物质波理论!】https://mo.mbd.baidu.com/r/KFErajeNsQ?f
【基本粒子问题】 https://ml.mbd.baidu.com/r/KPtw7YRbpe?
【真空中在不断产生物质】 https://ms.mbd.baidu.com/r/KPu0TN9ckg?f
终极理论其实也是理论上由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高等级内观、洞见到的宇宙基本运行结构。人人有佛心人人可悟道,是因为每个人从身体内部做内观都可以直达基本粒子之上。而科学都是通过外在以物质观测物质的角度去认知宇宙,难以超越普朗克最小粒子弦的更小尺度。但尽管如此也达到了物质世界的最好认识高度。可以和内观文化相互对照。

但非持续可验证的内观高度,会随着传人和面向的群体不断降低表述层次。那些古代以及现代拟人化的描述和认知倾向,都是降维到最普通人认识水平的幼稚表现。幼儿儿童的印象里,凡是比自己强大的存在都是可以和大人和外在能看到的物像挂钩的事,这是非理性思维的表现。
比如印度教的一些表述结构应该是远古祖先基于内观得到的高度认知。比如三位最高主神:
-梵天(Brahma)创造世界,类似于希格斯粒子;
-毗湿奴(Vishnu)守护宇宙与人类,类似于希格斯场;
-湿婆(Shiva)毁灭。毁灭宇宙,类似黑洞。
放到现实社会是全息通行的。
-创造,是社会主流,梵天。
-维持运行,是社会常态,毗湿奴。
-竞争争议官讼决斗战争,是社会争议力量比拼,湿婆灭霸。
内观,坐忘,禅定,入定,面壁,般若波罗蜜多,深般若波罗蜜多。都是不同程度的内观开悟,也就是去感悟大智慧到彼岸,摩诃婆罗蜜多。洞悉宇宙生灭的规律。荷鲁斯之眼之说也应该是这个高度上的形而上学,洞见存在与非存在的意思。但每个圣人面向的说道的描述和对象不同,也有方式和内容以及面向对象的差别。老子描述的内容主要是内观过程的现象,以及具体对社会决策角度的一些观点。庄子是面向大众的一种开释。佛陀的佛经是描述自己悟道后所见到的宇宙真谛,和一些悟道修行过程的警示。
为道日损,道法自然是一种精神抽象的高度和升华简化。任何时代和内观感悟的结构都是面对的同一个宇宙,得到的证悟也累似。
而红尘世界人类的物质化的多维度思想,只是物质世界复杂走向的沉沦视角。


观察交响乐发展的走向,也可以看到一些顶级艺术家思考高度的逐渐升华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3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克雷缇兹指挥,莫扎特三部歌剧:
(Classical) Mozart - Da Ponte Cycle: Le nozze di Figaro, K. 492; Cosi fan tutte, KV. 588; Don Giovanni, KV. 527 (9CD's) - Teodor Currentzis – 2014 (3vol) (FLAC)
df5e0cf8f89deb19658df16c258a75a6bbf01d13

[TR24][SM][OF] Mozart - Le Nozze Di Figaro, K.492 (Currentzis, Musicaeterna; Antonelou, Horn, Kermes, Bondarenko, Nesi, Forsstrom, Loskutkin, Adam, El
15d0d8d03efaa7fd9756cc2153bb61c0a5198269

一些指挥家的歌剧序曲:Wagner - Overtures; Preludes (Hans Rosbaud & Sudwestfunk-Orchester Baden-Baden) - 2017, FLAC
c8ee90d85ba1006da29ecd5f630808e5691126a3
Wagner - Two Symphonies; Huldigungsmarsch; Overture to 'Rienzi'; Kaisermarsch - 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 Neeme Jarvi - 2012, FLAC
29c2b999ba3025f30bd6c482b1ab920eb41cd8c6
Berlioz - Harold en Italie [Overtures: Benvenuto Cellini, Le Carnaval romain, Le Corsaire] (Laurent Verney, Orchestre de l'Opera
26fae910a71d067e2e2802917f454348fedba7a5
J.Strauss - Waltzes, Polkas & Overtures [rec. 1999] (Anima Eterna, Jos van Immerseel) - 2005, FLAC
2eb0c1b54c84f9a3d081e1ee4863b00d0654de94

Beethoven: Overtures (Alberto Lizzio, Anton Nanut, Kurt Redel) - 1994, FLAC
9f511882acfeeb5a71d4976c2279fceaf6559cf0
Beethoven - Die Ouverturen/The Overtures (rec. 1985-1989) [2 CD's] (Wiener Philharmoniker, Claudio Abbado) - 1991, FLAC
978a996f9c636cfc2237da48bbe16eae6941b1a2
Mendelssohn - Overtures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Claudio Abbado - 1985, FLAC
3c2427dfc8194ec40c338e17768a34a7691081c0

Schumann - Symphonies Nos. 1 & 3; Overture: Manfred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John Eliot Gardiner - 2020, FLAC  
dfa5e7fd676da8ff0ac16e73c685c1db329a99b2
Farrenc - Symphony No.1; Overtures - Jean Muller, Solistes Europeens, Luxembourg, Christoph Konig - 2020, FLAC
6f11dd0903efd2905ef428964303cd9f376677b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4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1 21:42 编辑


2022年奥地利布雷根茨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
   古典音乐放映厅 2022-08-10

   https://mp.weixin.qq.com/s/QZnPTSny4m9SQ4Ouaixcj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5
 楼主| 发表于 2022-8-12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2 15:48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8-12 12:40
度盘永久分享切利大师各个时期勃拉姆斯合集稀有精品

今天重听Altus切利东京勃4(之前听过东京布八), ...

有这种效果。已经距离最初和通常的所见所得日常生活更远了。也是一派。需要强迫自己逐渐适应这种慢,直到习惯了以后才能听进去。可以认为是一个类型,存在于可以多样性的指挥表现风格的一种。但在慢的节奏里应该也有必要的速度变化。
对齐物论的那种思维角度而言,也可以理解为在红尘宇宙现实中一次只能表现和注意一种方式的审美,不可能在一个表现形式之下包括其它的审美。音符也只能具体到一个一个的频率。正言若反,和终极条件下的大道有差距,但这就是非终极的现实。

从量子物理角度看内观记载在文字上的终极大道描述,类似于可以脱离希格斯场物质世界规则的量子世界,可以瞬间等于永恒没有时空概念,才可能出现量子纠缠,既有形也无形等现象。也可以从物质和量子是存在于同一个超越宇宙时空的自然超大环境之下,有相互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表现,认为各有各的主要表现形式。希格斯时空的物质世界有什么情况,量子世界就没什么情况,反之也然。量子世界类似于和佛的世界,或者金刚经里对如来的定义有一定相同之处,无所谓来也无所谓去。但虽然没有时间空间的效应,但也是有独立存在和表现形式的。比如量子也可以有多种,光子算其中之一。但光子从物质发出和以后也受希格斯场约束,有最高速度有运行位置。是不是类似于菩萨果位。量子不受希格斯场约束但也能在物质宇宙里出现,类似于到彼岸的意思。用物理学的角度视角,可以理解为排除很多物质世界的习惯干扰,做到了大舍和舍的彻底物质世界的心灵才能接近感应到量子世界的样子,最后极少的稀有世尊才能达到如来的境界。有物理学实验表现,一般人也可以通过心灵意念远距离影响双缝照射实验的效果表现。物理学已经在终极理论研究方面更接近内观观照到的现象。当然还是那个基本观念,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和心灵都只是在体验和发现自然,同时也都融于一体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只有共同和融合才是宇宙大道。反之孤立和敌视贪婪则是一种沉沦到物质世界低端的下意识表现和思想类型,类似于实行结构的低端什么都难以辨识私利观念十分顽固。和在心灵的地狱里没什么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楼主| 发表于 2022-8-13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好的,下来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7
 楼主| 发表于 2022-8-13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流行……



瑞典流行女歌手
南妮.格伦瓦尔 Nanne Grönvall  1962




- 南妮.格伦瓦尔 Nanne Grönvall 的风格比较类似于ABBA,很直接的热情和迪曲节奏。

Nanne Grönvall 南妮,1962年出生在斯德哥尔摩。瑞典流行女歌手,1986年出道。 目前最著名单曲为《Håll Om Mig》,英文为 Hold Me Now。这首曲子曾因一部名为《Hold Me Now》的AMV (使用动画为《彩梦芭蕾》)而受到注目。但最近被视频网翻出,作为俄剧叶卡德琳娜战歌的面貌出现。
Nanne Grönvall,1986年开始参加瑞典好声音“旋律节”(Melodi festivalen)。 在中国最知名的歌曲是《Håll Om Mig》,这是她2005年第6次参加“瑞典旋律节”时的获奖歌曲。

Nanne Grönvall (1998-2007) - 5CD, 320k
039edc30f5a6bb260ba21bc94704b5d9bf54a058

Nanne Gronvall - Alla Mina Ansikten - 2001, APE
9b68824c9845846e29cb74e5dec3c0781436dc6a
Nanne (Grönvall) - My Rock Favourites - 2011, MP3 (tracks), 320 kbps
c7e8482ef897f298bd519b1978088aa27fcf1ffa
Nanne Grönvall - Cirkus Homo Sapiens - 1999, MP3, 320 kbps
3cfefaede117ecbdcf16dc2185ebda17220014c8


最近流行的叶卡德琳娜战歌。一首十多年前的瑞典爱情战歌,被剪贴到俄罗斯剧上的效果: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F411u7bE/

瑞典女歌手Nanne演唱《hall om mig》主唱气场好强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L41147mL/?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3

灭霸灭世湿婆神战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b4y1273i/?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A411g7fG/?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8
 楼主| 发表于 2022-8-1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3 17:31 编辑

流行歌曲的效果不是飘在天上,而是直接落地直指人心。现代指挥,现代交响,基本上都是这个越来越直接的体感走向。而古风的走向是含蓄的诗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9
 楼主| 发表于 2022-8-13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3 19:44 编辑

目前收集到的,马勒24bit高码,指挥家全集 (部分) :

(sacd格式的,可用来比较马二最后乐章的细节。马二末乐章是交响最大编制,乐队阵容最大,合唱团和两位女独唱加上,还要加上管风琴大和声参与。一般的录音在录音环节细节上就已经糊了。但细节好一点的sacd总还能排除一些糊。)

0  - The Mahler Project -D,S, Sym1-10 -Michael Thilson Thomas, SFS -托马斯 (2011)[24-96] 16.5
0 - Mahler - Symphonies .1,2,5,9 -多位-黑胶马勒 (12CDs)(LP, 24-96, f) 23
0 - Mahler - The Symphonies - 皇家交响版 [RCO Live] (10cd) (24-96)   13.7
0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Gustav Mahler Symphonien 1-10 -2021 (24-96) -地球版马勒全集  9.67
0 Mahler - 1,2,3,4,5,6,7,9 - Iván Fischer - 伊万费舍尔 (24-192, 96)
0 Mahler - 10 Symphonies - 1-10 -Kubelik, Bavarian Radio Symphony, 库贝利克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 1967-68 (c2015) DG [24-96]   12.2
0 Mahler - Symphonies Nos 1-9 - LSO, Gergiev -捷杰耶夫 -2012 [24-48]  5.95
0 Mahler - The Symphonies & Song Cycles - Haitink-海汀克 (Decca,1962-71,2019)(24-96) 1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0
 楼主| 发表于 2022-8-13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3 21:02 编辑

说明人类目前的教育体系都是瞎凑合的。进入发达社会最小起点也要普及大学,就这样还有欧洲日本的社会现象说明大学教育也不够入门。欧洲有圣母风日本有单民族种族主义和自我封禁的孤立主义思想。教育的基本原理都不清楚,以客观为依据基本不懂。很多都是以潜意识的感性思维为引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7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