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完颜阿骨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烧~毁~了

[复制链接]
261
 楼主| 发表于 2024-3-17 2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这也是有了两套音箱系统以后,耳机还是我最常玩的原因之一,你很难在音箱上面找到耳机这么直观有效的刺激力(耳机我只要最小档音量就够了,乃至会在夜深人静时候觉得依旧聒噪、聩乱),虽然听起来便利性很高,使用的舒适度也完全不同,但是发烧要的不是这些

我另一个大的疑惑,就来源于音箱系统的波动之大,大到让你害怕,也就是说,他可以非常好听,也可以非常难听,他的状态差异远远大于耳机和耳塞系统,而且表现与价格,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关联,这确实是能够立刻摧毁三观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楼主| 发表于 2024-3-17 2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音箱系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触,你搞专门的,正儿八经的大系统,和买个方便移动摆在哪里都行的蓝牙音响,有的时候蓝牙音箱不经意给你带来的声音体验会非常的好,但是你正儿八经放在器材架上的音响,却怎么调都不满意

同时从单元上来讲,花非常多的钱买了一个传说中的高级复杂单元,可能还不如花十几块钱买一个喇叭,直接敞开播放产生的那种效果自然、真实、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7 2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就像歌德那个动铁耳塞播放人声的效果非常好一样,如果你舍弃了周全,你会得到一个针对性非常强的表达,独修一脉,是让你觉得惊讶的最好方式。

周全也就变得平淡无奇,却要花惊破天然的价格,有滋有味,却只需要花家常便饭的价格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追求器材特性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希望这个器材,既在大系统上表现得好,又在小系统上表现得好,太过分贪婪,翻车了还不容易承认,心兵在认知上和感觉上较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7 2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其实一个器材,他能在一个系统上表现得很好,就已经够了,往往大系统和小系统是完全不同的,合理定位会比较容易成功调配,做到认知上也接纳,感官上也认同

现在玩大系统的人少了,年轻人玩这个的越来越少了,那些古董经典音箱,价格早已不是高不可攀的状态,有的时候,换个音箱比换个耳机还便宜,就看你有没有空间去摆放
同时,昔日老顽童,今日小顽童,不过变异到了追求越来越小,越便利的发声工具,越刺激的玩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2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味道,三个孔的不同味道,金与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之前发现一些特性关联的时候,还会小激动一下,告诉自己,果然如此,现在慢慢变淡,反应逐渐变成司空见惯。
这些特性就比如金色,用了金色在外观上面,声音特点是温暖、发散,金光灿灿,就像胡辣汤一样,辛辣,像咖啡、香茶、美酒一般,吸引着你的感官。
用了银色,银色是宁静、收敛、光洁,好像白月光一般,细腻,纯粹、无杂,对应的声音特性就是黑背景,定位清晰,丝毫不乱,呈现重点突出,有如黑舞台上打了聚光灯的位置一样,同时因为收敛,就好比皮肤的毛孔,冷静,收敛了以后,闭合、缩小、体现为细腻、嫩滑、水润,不再像金色一样张扬,更矜持、内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RPX35的点睛之笔是银色大旋钮,而DAC X3是磨砂的,按素质排序,几代单端晶体管耳放,33<35<38,33是大金扭,35是镀铬大银扭,38多了两只眼睛,变成磨砂旋钮。
很有意思的是,DACX3的电源还是变压器的线性,算是回归。38尝试了一把开关电源,所以纵使用了磨砂扭,声音也不能仅靠外观来单一维度推断感知,唯有33和35,作者自己说仅是换壳,实际上大架构差不多的情况下,蛛丝马迹已经显现于外观。
关于表头的设置,表,本来象征着轨则,标准,有表的机器,声音不会马虎,你说带表的影响大,还是选色的影响大,我个人认为,增加物件,跨纬度的暗示会更加明显,大概率上面,这东西有点玄,不过就是感觉、直觉,发烧额外的乐趣之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前不久看有人网上测试了weiss的线电PSU102,包括对比了其电源线,很有意思的结论就是,线的取向和线电的取向一致,我要补充一点,就是界面也是那个特性(用int204接英国之宝的DAC做界面的时候,那个声音特性转变之大,就是weiss个性的强势融入
),因为我没有其他,但是我还是可以借此3推断,其他weiss也类同,高度的一致,才是一个厂家的习气表现,即高度敬业,高度技巧,高完成度,不留任何角落。
我一堆味道机,算上这个DACX3,基本齐活了,这个机器是第二缘又到我这里,东西太多,我几乎绞尽脑汁,才变换出一个黄金位置,可以叠放,正好可以对比一下自带耳放和专门同门耳放的差异,做一个结论出来,完成这个梗
DAC X3用的是NX-03耳放架构,下意识里面怀疑其能力,但是这个放大架构的耳机孔,出来的声音,没有NX-03的那种顺滑的调音,走的是质朴的路线,着重承接、反馈DAC的输出,而不是为了让自己个性起来,去在系统中形成自己的风格(NX-03的设计,比RPX35要个性,明显的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手上这些器材,有些设计者已经过世了,但是他的作品,依旧有独立的生命存在了下来,继续展现其理念,不同于新潮的审美要素。
先说DAC X3,这个东西规格很低,不能解码DSD,一堆格式也不行,我那台iMac也不认,要么联想PC,要么达菲那个mac mini,可以让他歌唱。就这么一个东西,不起眼的口碑,不起眼的外观,不起眼的功能,不起眼的价格(包括二手),随便耳机接上去,可以~
原来自己听的多的音乐,收集整理起来,我现在发现2类渠道出来的音乐,最容易舒服,一类是自己以前CD抓轨的几百G,虽然不多,但是只有CD的年代,反复筛选、沉淀,这些曲子自己不容易听厌。
一类是我帖子之前说的,QQ音乐的大数据推送,几年的数据轨则,让推送与胃口的匹配越来越相符,其他的,你网上买的高清什么的,大把待删除,同一张专辑中,可能12曲喜欢2曲都司空见惯,而且,筛选费时费力,还是easy come easy g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DAC  X3可以让你如同推门一般,轻松进入到过去的一念,怎么讲,就是听过去收集的那些音乐,你就可以回到过去,闭上眼睛,你就到了过去的屋子,做着过去的事情,听着过去的声音,这一念,色声香味触,就大致复原了,很轻松,所以说有如推门一般,推开就进去了
换一个机器呢?还是推门进去,门栓有点紧、有点涩,门框有点受潮,有点变形。区别在哪里,就在味道上面,味道机,怎样的味道呢?不需要素质的味道,何以不需要素质呢?
其实,最直接的个性表达,就是造一个耳机,直接站在一线,排除一切杂念,自己想怎么放就怎么放,卢迪做到了,出了耳机,一杆子捅到底,但是有一点,毕竟不是西装,你靠一个先锋队,希望摒除外缘,很难,充其量做一个素质黑洞,也就是什么放大器出来,都差不多,但是那样,声音就会变得太个性了一点,既然是凑成的系统,最好还是全套西装,老老实实完成每个环节,100%表述自己的审美
除了西装外,耳机,然后,还有一体机,可以近似西装,尤其界面,要自己的,解码,最好还有前级,可惜DAC X3没有前级,但是也够了,据说XLR比RCA功率要小,非常好,就好比菜里放盐,放少了好补,放多了难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卢迪也好、SOLO也罢,就是一个境,好比知名演员,虽然不一定比得上你家闺女,但是就算是丑也是知名的那一号,众审之下,认可略多。这些东西,现在说的人少了,几乎没有了,但是,留一个出坑,这些的审美保鲜期,或许会长一点,折腾需要方面,或许会少一点,安心方面的完成度,可能更佳。
那么DAC X3,什么声音呢?很简单,没有干涉的声音,我举例来说明,好比进到一间屋子里面,X3的感觉,让你看到玲琅满目的布置,样样都觉得好奇,都想去进一步了解,它没有聚光灯,没有突出重点,不会让你觉得这个屋子里最值得看的是什么,像逛博物馆一样,没有看到玉白菜,怅然失所,看到了,谈资就是玉白菜而已,X3不是这样的类型。
它不用素质逼细节,不讲究静电一般的高速的微动态,他的信息量都是有效的,没有那种什么毛茸茸的声底之类的感觉,那种无效信息形成的烘托,所以你不会对素质有要求,因为一切平等,不缺啥,不需要强调啥,强调则就有缺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怎么做到呢,再打一个比方,就是我们平时对于身体的感知,是不完整的,你做手上的活的时候,可能忘了腿的感觉,只有你心平气和,放弃用意的专注,这样才能有一个整体的全身的感知,一旦用力,就只其一端,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以柔克刚
卢迪DAC X3,就是这样一个特点,没有任何硬和怪,也不会觉得流畅,也不干涩,也不聚焦,也不平淡,没有突出,不刻意抓耳,也不觉得有条不紊,也不觉得背景黑,也不觉得凝聚,也不觉得结项偏大、偏小,也不觉得低频质、量好,也不觉得高频飘逸……
基本上你平时的发烧的那些熟知的特性,加成,这个机器都没有偏向性的采用,没有,都没有,你会觉得场面大了,可能就乱了、糊了,但是现场也没有那么规正,你可能觉得没有那么干净、纯粹,但是现实中的声音,也有环境的杂染,可很多主音外的副音
所以,这个机器,让你没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让你有一切想法,你完全可以不调整什么,一根普通工业USB,一根工业电源线就完事了,也可以在基板上面装载种种特性,反正,作者把审美捧着给你了,你自己造作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上面这么多呓语,全然是在Q701接在DAC X3上面的感受,不怎么听音乐的时候,东西也还没有出掉,摆在那里做个家具,绿色确实亮眼,比其他几个耳机,摆着更讨喜一点。那么,还是很懒,就用这个现在按二手价格,都已经被逐出发烧山门的耳机,去测试DAC X3单端输出到RPX35做耳放的差异
RPX35有2个接口,high和Low输出,先接Low的那个,已经完事了,结论已经出来了,耳朵的分别就有那么快,一刹那,35这个放大器,哪怕Low口 的力度,也比DAC X3的耳机孔大,旋钮拧开小不少,声压就已经类同。所以,High口,还没有听,就可以递推结论,反过来,如果先试的是High口,逻辑上,Low口还有好奇,还期望惊喜,这是一个实验顺序的逻辑
RPX35,声音要细腻、精致、凝聚、紧致、光泽、水润、安定、沉静、内敛、纯粹、Q弹(低频密实,能量加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HIGH口是LOW口的进一步强化版,和我那个RKV仿版(也有high和low口),以及Graham的SOLO(可以理解为相对bitzie耳机口的HIGH口;钻石版可以理解为绿色版的HIGH口)
和bitzie(相对SOLO耳机口,理解为LOW口;和那个他家的大解码比,大解码majestic,可以理解为High口)。这些也都是我自己实际试了以后的感受
我个人是喜欢low口的,我希望用耳机的驱动性去匹配low口的输出,而不是用一个高达几瓦特功率的输出来匹配耳机的需要,因为我喜欢low口下面的非聚焦态,不紧张,不凸显,不硬梆,不干涩,不拉钢丝,不摔玻璃,不敲瓷砖。
略为糊不那么干脆利落,但是有宝贵的宽松感,氛围感,韵味、弥散、融入,化境,这些词用多少也就那样,俗而简化就是味道,味道机的特征,hufi的原理,而且,小声压也就够用了,护耳且舒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2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定解破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2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用一个,据说据用都可以知道的,推力不够的耳机放大器,去驱动一个具备1400欧姆阻抗的静电耳机是什么样的一个效果呢?

声音挺好听的,音量基本上要开到12:00位置,才开始有声音,差不多要拧到下午3:00左右,音量才够用
虽然如此,但是我反复去听,没有发现在播放不同类型曲目的时候,这个声音对我来说有什么缺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2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虽然几乎要榨干了调音旋钮,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有那么一点出乎意料
我原来始终觉得这个耳机,要拿我手上最大力的机器,才能够出彩,但是可能我把这个“彩”给定义错了,我真正的不知道什么才是“彩”,直到我感受了以后,才能够去明白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的变化点,也就是如果用鲁迪的这个解码的耳机孔,驱动我这一副古董静电耳机,静电耳机在中高频那种发散的,具备颗粒感的,微动态非常好的,沙沙的,有点像铅笔素描的画的质感的,并不是凝聚为一个点的,那种充分反应静电单元极高速响应的,那种特殊的,静电的声音特点,居然变化的让你难以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2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变成什么样了呢?
柔化,颗粒感消失,类似一阵雾,你唯一的识别就是,结相,并不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具有形体(具体)的点。静电单元非常典型的声音特点,被掩盖的好像动圈一样。

我没有在其他的场合,听过静电单元有如此的变化。
我曾经以为,静电单元的这种特征,是刚性的,不会被系统所改变,能够像中流砥柱一般,存在于你的听感当中的。
但是我错了、毁了,你找不到了那个落脚点,就算是你认为这个落脚点,已经像洋葱一样,剥到了最里面的部分,但是他还是会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2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鲁迪这个解码器,声音还是太过于柔和细腻了,特别的以柔克刚,把静电的那一点特点,都给克得差不多了。乃至于不用他自己的放大器部分街上35这个鲁迪的放大器,还是是这个特点。

那还能不能知道这是一副静电耳机呢?
还是可以的,还有蛛丝马迹,但是已经很微弱了,很勉强了,或者说你是知道答案去强编出来的理由,因为在乐曲当中耳机的低频,按照占比,是合理的,打一个比方,画一个人,他的腿的长度,身子的长度,脖子的长度,头的长度,都是正常的,就是这么一个感觉。

那么蛛丝马迹在哪里?就是静电耳机,毕竟还是感觉干净一点、声音干净一点,缺少一点鼻音,缺少一点韵味,缺少一点中低频的量感,骨架有了没有肉,毕竟静电的低频是靠抖出来,而动圈的低平是靠晃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楼主| 发表于 2024-4-3 2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改用35这个放大器,功率变大了,音量的话,其实也要开到13:00以后,但是根据之前的经验,这台机器的驱动力要比解码自带的耳放,确实强一些,那么接上静电耳机,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其实和之前用AKG的Q701是可以递推的,也就是声音会显得更光洁一些,结相要更润泽一些,会给人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信息量是有一点下降的,但是清晰的那种感觉会相对有一点提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取舍,声音变得更具有素质化以后,糊的那种直观感受渐渐褪去,底色变得更加纯净,黑暗,主题变得更加鲜明突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4 11: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