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搞了个2手的大乌回来,今天来个全家福,后面再搞个he1000se也算小圆满了。晚饭后好好享受了下,最舒服的声音还是DA1下的大乌,有种大气的感觉,其实感觉大乌在空间感上跟HD800s差距挺大的,音乐还原上也没有800s音色那么中正,可能唯一突出的就是信息量的反馈比起HD800s更多一些,结像更清晰一些。音乐上HD800s在传统交响乐跟流行音乐上,我觉得是三七开,七分古典,三分流行,人声不是说不行,而是跟一些音染重的耳机比起来,800s确实不算好听,中频的结像没有那么清晰,人声口型就是那种比较模糊的感觉。相反大乌来说则是四六开,四成的古典,六成流行,跟HD800s相比主要还是在动态表现上没有HD800s那种波澜壮阔的感觉,空间感相对比较小,没有弘大感,但人声表现就比HD800s要更有味道一些,人声距离感以及力度要比HD800s凝聚。我感觉如果以DA1为基础,大乌确实能达到一个相对全能的状态,也不是说什么都能最好,起码比起HD800s来说,声音更讨喜一些,听上去的刺激点少一些。
再有就是以我目前的系统搭配上,如果说DA1发挥HD800s是90%,HDV820用纯耳放模式差不多也有90%,大乌在HDV820上整体就感觉比较肉,整体发挥没有QA390le来的硬朗,不过我也发现用乂度这个xd05pro配合4499EX这个DAC配上大乌听流行倒是有着另一番风味,整体音色、规模感以及信息量有着7成DA1的感觉,这个挺让我意外的,不过也能间接说明其实大乌对于前端的要求相比HD800s来说要稍微低点。但真要发挥大乌的全部,感觉对于解码部分的要求来的要更多一些,这也有点像HDV820的感觉,耳放部分给力,解码有些疲软的bug。但不得不说DA1确实对于HD800s或者大乌来说,现阶段我绝对已经确实喂的很足了。这又不得不让我惦记是否要后面给DA1直接加个PA1了。
不过有个遗憾,812到目前为止我似乎手上的系统都不能让它能发挥出想要的声音,或者本身对于声音表现又太过于执着HD800s的声音框架下,希望能把各方面去往上考。
加入让我现在的系统来做分类打分:
交响乐类:DA1+HD800s>DA1(解码)+HDV820(耳放)+HD800s>DA1+大乌>QA390+HD800s>HDV820+HD800s
人声类(包含歌剧):DA1+大乌>QA390le+大乌>DA1(解码)+HDV820(耳放)+大乌>DA1+HD800s
刚才躺在床上又把床头机的QA390le跟XD05Pro 4499DAC继续AB大乌跟HD800s,感觉似乎AK4499这个DAC相比ES的DAC确实声音更有音乐性,声音虽然没有ES那种很硬朗的风格,但那种高频柔滑的感觉就很舒服,特别用来听人声,确实更有感觉一些,耐听一些。不过相对来说,HD800s跟大乌在这两台机器上的表现就有不同的概念了,如果单纯从乐感层面来说,两者相差不大,但如果是从单纯AB角度上来说,
1、流行人声,HD800s与大乌差别不是很大,人声厚度QA390le比起XD05Pro要薄了一些,另外低频下潜有较为明显的差距。
2、小提琴等乐器独奏,不管是HD800s还是大乌,素质、解析这块两个机器有着不算一耳朵的差别,主要感觉还是QA390le的乐器音色更细腻、有穿透力一些,而XD05pro配大乌乐器声音中高频这有些音染,小提琴很好听,黑管声音感觉音色有点厚重了,反而XD05Pro配着HD800s(换回默配的ES9039 DAC)来说与QA390le配HD800s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大概也是本身DAC声音特点不同。
3、交响乐大编制,就听了一个1812,这一块确实是390le配合HD800s更强,声场和动态都要好,大开大合,但配大乌也不差,应该说大乌呈现的就是那种现实录音状态,而HD800s是有一种模拟出来的剧院现场感,当然耳机方面,这一块800s要比大乌好点。
听完大乌我个人主观感受,像现场录制而不是录制棚类的音乐用HD800s听真是过瘾,而大乌在室内录制的歌曲更胜一筹,所以确实,没有最完美的耳机,只有更适合音乐的系统。而今天刻意AB大乌跟HD800s的时候,也让我发现XD05Pro的一个好处,尽然可以模拟不同声音走向的,对于我后面入手HE1000se也有一个比较方便的操作,可以直接带去耳机店是基于偏素质走向的声音调整还是偏听感走向的声音调整作为一个参考。写的有点乱,主要想到哪写到哪了,毕竟今年也算开年小圆满了下,大乌也有了,简单的NAS网播也搞起来了,剩下的就是慢慢调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