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周年】HD620S使用手记~ 素质不俗的森海塞尔“600”系列中坚型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26 17: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4-7-26 17:55 编辑

前言:
谈到森海塞尔,让我回忆起当年注册耳机大家坛的由来。早在2003年就有上耳机大家坛,但一直是游客的身份,因为上面诱惑太多,怕自己经受不住。作为一个入烧玩MX500的耳机随身听爱好者,当时也明白到论坛水不浅这个道理。无奈当时一场由广州代理富和在线发布在论坛的活动,可以近距离接触多款森海经典耳机,据说有我一直想听的HD580,但参加活动的门槛就是,必须是耳机大家坛注册会员,于是,我只能注册一个账号,方可参加活动。就这样,我顺利地参加了那场活动,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了我的论坛生活。

接触森海塞尔的耳机其实不算多,但经典型号HD800,H800S我还是挺认可的,而之前也听过HD700,对HD700印象深刻。一些推出时间较早的型号当中,比较深刻的有HD540G ,HD580,HD600,HD650等。谈不上铁粉,但也一直有接触他们的耳机。


【产品概述】
简洁的包装,还是熟悉的灰蓝配,这个包装虽有一定尺寸,但打开内部却有些过于简单,配件是一根耳机线和一个收纳布袋,比起一些耳机品牌,千元级都送耳机拉链包,森海这个的确有点随意。不过呢,作为玩家,大概最关心还是耳机的声音,这只HD620S的声音是真不错,所以即使包装配件有些简陋,在追求音质的玩家眼里,也就Pass了。

耳机线是真的奔便携音源的风格,原线并不粗,甚至对于以往接触的一些大耳机的比较,这HD620S的原配耳机线甚至有点细了。1.8米的线长比一些只能台机驱动的头戴大耳机,并不长,但日常使用,这个长度适合。附件里配了3.5mm-6.3mm转接头,方便用户在台式耳放上使用。另外,这根耳机线是可拆卸的,而网上也有一些4.4mm升级线可以选择,玩4.4mm的,可以上去找找。


虽然型号是HD620S,但这只耳机啊,样子和HD600是完全不像,所以本想说“同系”都不行。上市价格比此前的HD660S2便宜一些,目前网上售价接近3000RMB。作为600系列的首款封闭式耳机,这款HD620S能继承的技术太多了,一方面,HD620S保留了600系列精致细腻等音色,声学结构中通过采用开放挡板倾斜角度喇叭置放的设计,让其声音结像更具空间感,立体感,营造出开阔舒展的声场效果,并带来更清晰的空气感和自然流畅的声音。


【基本参数】
规格:封闭式头戴耳机
单元:42mm动圈
阻抗:150Ω
感度:105dB(1kHz/1Vrms)
频响:6Hz~30kHz
THD:<0.05%(1kHz/90dB SPL)
耳机线:1.8米(含3.5mm-6.3mm转换头)


【使用感受】
这个环节我把它分为佩戴感受和聆听感受进行分享。分享声音部分之前,先说一下实际佩戴。
佩戴感受

人体工学方面做得不错,毕竟是世界第一耳机品牌,长时间戴着都不累,通勤上班一个多小时戴着它基本没有压力,重量合适,头梁的有弹性,松紧度也基本合适,可能我头比较大,头梁撑开的角度会稍大,但耳罩和头梁正中位置的释压海绵能够很好地分散压力,所以地铁通勤的一个多小时里基本没有感觉明显的佩戴压力。唯一要说的是,因为耳罩是密闭式的,加上皮革质地,所以如果酷热的户外使用,透气性会差一点,尤其对于汗腺分泌比较大的用户,这个需要注意,当然了,如果不在酷热的户外环境下使用,上述提到的透气性和吸汗性等问题可以忽略。至于为何使用密闭性较好的皮质耳罩而不是透气性更好的天鹅绒耳罩,这个相信玩大耳机的朋友都明白,这里就不过多阐述原理的,主要就是基于隔音性的差异了。

聆听感受
讲真,听感这东西真的因人而异,硬素质方面,HD620S绝对没问题,对得起它的售价,新一代的单元技术和音腔设计赋予它在封闭式耳机里也能获得相对开阔的声场,和流畅自然的声音。要知道,如果同一个喇叭安装到一个开放式的腔体和一个封闭式的腔体,能获得的声音是完全不同的,开放式的腔体,优势在于拥有开阔声场,舒展的空间感,流畅自然的声音,听感上更接近现实中听到的效果,但开放式腔体的耳机,往往隔音基本残废,声音密度感,凝聚感,力度感等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而封闭式的腔体,声场,空间感就受限了,相对有界的声场,空间感会比略为压缩,个别还因为腔体设计的缺陷而产生压抑,局促的声音听感,但封闭式的腔体,声音密度会更好,结像力更明显,线条刻画更清晰,声音更凝聚有力,隔音能力更强。现在的HD620S,声场,空间感等方面,却做得颇为优秀,这是我听过的封闭式耳机里面,为数不多的声场拉得开,空间不局促,声音流畅自然的一款。感觉就是在本来封闭式耳机当中相对的弱项做了强化,它,要实现弯道超车了。


【器材搭配】
这个环节通过搭配不同的前端,测试HD620S的声音输出。经过一番搭配,给我的印象是,这只耳机算是挺好驱动的,虽然阻抗有150Ω,但把它推响并不难,而要把它推得有些模样,前端可不可马虎。
音源: PAW-Gold Touch(乐图)
         QA661(乾隆盛)
解码: QA890(乾隆盛)
解码耳放/耳放:
XD05 Pro<AKM AK4499EX>(乂度科技)
FD5(海贝音乐)
TA20 Plus(乂度科技)

PAW-Gold Touch + HD620S
先听听便携的组合,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只耳机挺容易驱动的,但毕竟是头戴大耳机,便携音源要完全驾驭并发挥到最佳还是有点牵强,低增益下基本能推动,但要听清楚细节基本开到60%音量左右,户外则还需要加一点音量。但低增益下,人声密度,低音下潜和力度感等方面,还是欠缺了一些,所以我把音源调至高增益。

<Vincent>王若琳《The Adult Storybook》TW首版
声音冷静平稳的一套组合,声底干净的音源PAW-Gold Touch搭配HD620S,人声部分算不上温润,朴实且密度感良好的人声,渲染不多,厚度一般,类似王若琳这类人声,听感上会略微偏薄一点,但密度和细节反而更突出一点。这首音乐虽然配乐简单,只有吉他,但奏好了,声音还是很有质感,尤其是琴腔共鸣效果,和扫弦弹奏所带来的琴弦泛音,细节和共鸣感基本清晰,至于能有多好,就按照随身播放器驱动头戴耳机去评价,可以打个75分了,需要交代的细节基本清晰表达,不含糊,不拖泥带水。人声部分还是有点而薄,口型清晰,但不算饱满,换气和咬字基本清晰,喜欢听所谓“口水声”细节的朋友,这套组合能满足你,但前提是能接受人声稍微偏薄,高密度,轮廓线条突出的风格。否则,这套组合不太合适。的毕竟HD620S的人声不算厚,而且PAW-Gold Touch的声音也不厚,所以搭配起来,声音自然缺乏一点厚度。但通常这类声音,密度,线条,解析度都不会差哪里去。是不是你的那杯茶,自己最好还是找机会搭配一下,毕竟亲耳试听才知道。

PAW-Gold Touch + XD05 Pro + HD620S
第二套组合,听一下方块大尾巴XD05 Pro作为前端驱动HD620S是什么样的效果。这是声音细致,透明,舒展的一套组合。我这台XD05 Pro搭载的是AKM AK4499EX模块,耳放部分已更换了OPA2604AQ,声音鲜明活泼,层次感强烈,声场宽松。驱动HD620S比前一套组合更游刃有余。调整到中档位增益,基本已经能把HD620S推个8-9成。这台机器据说乂度科技调音的时候就试过一些台式才能侍候的大耳机,T1,HD800不在话下。所以推这只HD620S,基本没啥障碍了。

<The Violin Concerto No.1 inB-Flat Major, K.207~1. Allegro Moderato>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祖克曼指挥 CBS版
这个版本是由祖克曼担任首席小提琴及指挥的,CBS大师系列的正价版,音色透明流畅,细节丰富,层次感鲜明。这套组合下,小提琴华丽纤细,虽然有一点声音渲染,但整体听感尚算干净,声音清脆悦耳,跃动感明显,微动态还原清晰,干脆利索不含糊。管弦乐群奏的场面气氛烘托尚可,谈不上宏壮,也不会有过于乏味单薄的不良感觉。但如果低音的丰满度再稍微加强一点,效果更好。HD620S的低音虽然不少,但这类室内乐里,低音营造的氛围和气势,这只HD620S有点出乎我意料,它的低音量感和厚度比我预期要少,反而更强调了声音的瞬态,密度和细节。如果是弦乐类独奏,单一乐器演奏完全胜任。但需要低音蓬松,浓郁,厚实的风格,可能需要在前端上面做调整,搭配低音输出更强横的前端了。这套组合低音不算强横,整体三频还是比较均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佩戴之后,轻微调整海绵耳罩到隔音最佳的合适位置,因为听这类室内乐,如果有漏音,低音输出效果会大打折扣。

这里题外话说一下上面试听的小编制室内乐的一些个人感觉,某些平台里,有人评测说不适合小编制,我觉得看你怎么去听,看你拿什么耳机去对比,如果你硬要拿HD800S这种耳机做标准去比,那这只HD620S它当然不适合,拿HD660S2去比,我觉得也各有千秋,这是一只封闭式耳机,和开放式耳机不同,声场的呈现方式,声音的流畅自然的感觉,当然是同档次的开放式耳机更好,但别忘了,封闭式耳机有它的局限性,也有它的兼容性和适应性,它隔音更好,能让你在一些相对不安静的环境里听歌,使用场景的受限会更小。是不适合还得看声音风格,这只HD620S不适古典乐走向的,但听小编制室内乐没问题,该有的细节,声场空间,瞬态,结像清晰度等硬素质完全没问题的,你说音色是不适合,我看就见仁见智了,如果你喜欢严肃,直白的声音,森海里面可能HD660S2会更加适合,但HD660S2就只能在室内相对安静的环境下聆听了。

PAW-Gold Touch + FD5 + HD620S
乐感精致,声音通透,声场舒展的一套组合。这套组合一上耳就把我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是可以让你好好听歌的一套组合。绝对不是老派调音的FD5,搭载了四片素质不俗的AKM AK4493SEQ组成矩阵式DAC架构,LPF用了声音还原度较佳的OPA1612作衔接,耳放部分则选取了ADA4625-2作为耳放芯片。声音保持高透明度之余,乐感和细节重现都做得不错。4.4mm平衡端输出达到1523mW(32Ω),足够驱动HD620S。当然了,在现在这个内卷严重的年代,你区区1500mW,还真的没啥可骄傲,但往往大家会忽略一点,推得响和推得好是两回事,足够的输出功率固然重要,但控制力是否OK,声音风格是否搭配也不能忽略。

<家>周华健《花.心》
一直很想在自己的器材听感文章里面,分享一两首我觉得很好听,且很喜欢的音乐,尽管这些音乐不一定是素质很高的录音,但往往是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听,可能手边器材不好,只能听个响的状态,但到了今天,器材升级了,而从前的那份感觉犹在,很想用现在的新器材重温这些我觉得经典,好听的老歌。

所以就有了这一段,可能音乐录音未尽极致,但却能用感人的旋律打动了我的老歌分享。这首周华健的<家>就是这样的作品,很适合在夜深时,一个人静静地聆听。新的器材赋予了这首老歌新的生命力,1993年的滚石录音里面,这张碟不算差,甚至算是为数不多录音还不错的专辑,记得以前用磁带机听着盗版磁带,依然可以感动到眼眶湿润,现在再用这套新器材聆听,夜深时候依旧会被感动得眼眶湿润。歌词和旋律的完美配合太优美了,完全代入了在外漂泊的人,对家及爱人的眷恋。

这套组合很好地诠释了乐曲赋予的感情,如果让我去挑刺,可能就是华健的声音在厚度感方面,稍微还是欠缺了一点点,如果人声部分稍微再厚实饱满一点点就完美了。其它方面我都很满意。尤其是这个开阔的声场空间,声音结像清晰,层次鲜明,立体感强。这是以前在磁带机上听不到的,当然了,以前的盗版磁带声音虽然比较粗糙,但暖暖糊糊的“模拟”味还是挺到位了。说回这套组合,播放这类90年代的老歌,赋予了良好的声音素质,细节,线条感,透明度等等,是那个久远年代里的老器材无法比拟的。低音部分,在听下来几套组合里面。这套算不错,有血有肉,感情到位,但又不失精致细节和鲜明层次。用相对现代的声音风格去演绎完这首老歌,仍然找到想要的那份感动,所以也是难得。当然了,平心而论,HD620S在这里,在素质与乐感之间,似乎是稍微倾向于素质方面了。

QA661 + QA890 + TA20Plus + HD620S
通明,细致,凝聚,深刻,乐感与素质基本能兼顾的一套组合。前面组合所呈现的流畅自然,声场开阔,在这套组合里依然找到。这套组合给我的另一份感觉就是“纯粹”。因为台式系列的三件套是独立的,独立的数播,独立的纯解码,独立的电子管耳放。所幸的是HD620S输出的声音依旧有着足够的透明度。虽然耳放用的是乂度科技的TA20 Plus,但声音丝毫不暖糊。该有的细节,该清晰的线条感,该有的声场宽松感依旧存在。

<漫步人生路>刘德华《忘不了的》HK首版
选这首歌纯粹是因为本人是刘华粉丝,喜欢华叔的歌,自小受到港台流行音乐熏陶长大而已。坦白说,录音算不过不失吧。很喜欢开头的那段模拟黑胶的炒豆子声音,很有年代感,也很适合这首歌。歌曲原唱是邓丽君,这里的版本是华叔重新演绎,新的编曲其实也基本和原曲的曲调接近,没有像国内一些综艺节目那样的编曲,和原曲曲调大相径庭的比比皆是。感觉香港这类经典作品翻唱,编曲都是基本会依据原唱音乐的节奏和曲调去做改编,也算是一种致敬吧。而这首音乐,也算这张唱片我最喜欢的三首音乐里的其中之一,华叔唱出了感情。这里借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这套组合听流行乐感觉有点屈才,当然了,效果是基本满意了。佩戴时调整了几次角度,戴稳之后低音会更饱满,但离“低音充沛”还是有距离,在封闭式耳机里,HD620S的低音量感不算充沛的,算是比较适中的一个低音量,或许是要兼顾到比较合理的耐听度吧,下潜不错,凝聚,结实,但量感并不算丰足,大概这样,也算长时间聆听也不会觉得累。封闭式的设计很好地抑制低频损失,也有效提升隔音。这个低音少了点氛围,整体声音有点儿冷静,非常“稳”地演绎完一首作品,有点儿波澜不惊的感觉,想要HIGH起来,需要提高音量,但提高音量我耳朵又有点受不了,在我能接收的音量下,这套组合是能平稳流畅地演绎这首音乐,开阔的声场让我感受到流行音乐的录音同样能有它舒展平整的空间,丰富的细节让配乐的声音更栩栩如生,人声与配乐有清晰的分离度,线条感透明但不突兀,不刻意强调清晰度和锐度,但我觉得即使声音再暗一点,其实对于流行音乐也算完全刻意接收的。可惜手边的电子管耳放不多。总体上,男声效果会稍微逊色于女声,主要还是声音的厚度问题,人声密度感良好,但男声的厚度和宽松感就稍微欠缺了一点。声场和解析力是它的优势,基本拉满了,声音透明,平整,流畅,弯道也全速前行的感觉。唯一我觉得流行音乐方面稍微需要改善的,是声音的氛围感会少了点,有点过于求稳。如果再热情奔放一点,那就完美了。

<March>柴可夫斯基《TheNutcracker》迪图瓦 日本LONDON首版
还是忍不住要播一首老柴的胡桃夹子,几乎每次测试耳机耳塞都会听一首,只是我手上有十几个版本,每次选不同版本罢了。这里分享的是迪图瓦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的版本,1993年的录音,日本LONDON首版。获得了企鹅三星评价。也算是DECCA唱片里面的一个名版。特点就是声场巨宽,层次鲜明,微动态出色。挺适合这套组合的。

虽然这首进行曲属于大编制类,但这只耳机的声场也基本打开了,这个声场空间足够支撑,乐器分离度良好,层次鲜明不含糊。这套系统瞬态响应尚可,低频不多,凝聚,结实,下潜清晰,声底相对干净。但量感不多让乐曲的氛围烘托相对欠缺了一点。还好是封闭式设计,不然低音更少。全曲最精彩的中段间奏部分,管弦乐交错起伏,群奏场面基本也控制得住,阵脚没乱,末段节奏加快,到结束,基本没感觉到拖沓。不能说大编制乐曲完美演绎,但不过于纠结,听一把是完全没问题。感觉这只HD620S潜力不错的,如果升级更高端的台式设备,它的上限还有提升空间,当然,这套设备驱动它也是卓卓有余。而且在声场基本打开的状态下,没有让你觉得有场感空荡的不良感觉,层次感,解析力都不错,这一点值得肯定。

Bonus
最后这一段,仅在耳机大家坛和个人微博上发表,是昨天去凯音探厂的时候,搭配凯音888套装的听感分享。

凯音的888套装相信不需过多介绍了,有玩桌面系统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这套设备的相关信息。888套装由数字转盘iDAP-8,桌面解码iDAC-8,桌面耳放iHA-8组成的三件套桌面系统。可以单独购买,每个部分的市场价格好像是5680RMB。其中数字转盘iDAP-8是支持流媒体功能的,并配有USB-A音频扩展端,用户可以把自己硬盘/SD卡的音乐外接到iDAP-8上面播放。iDAC-8则搭载AK4191+2*AK4499EX的解码芯片组合,拥有电子管和晶体管双音色输出选择,丰富的输入接口,能连接不同输出方式的音源,最高支持DSD512格式。耳放iHA-8就相对简单纯粹,备有6.35mm,4.4mm和4PIN平衡耳机端供玩家选择,四通道分立式纯甲类耳放电路设计,Hyper模式的植入更大大提升甲类耳放输出状态,应对一些低敏高阻耳机效果更好。

iDAP-8 + iDAC-8 + iHA-8 + HD620S
这首张弛有度,大气均衡的一套组合。888套装驱动HD620S完全没有问题,能把HD620S推开推好。声音是否适配这个看个人感受了。这套组合低音基本完全输出了,低音量丝毫不吝啬,整个声音丰满度也上来了。但男声部分,离“醇厚”还是有点距离。而在前面几套组合里面,感受到的声音细节好,线条感清晰,声场开阔等特点,这里依旧存在。不过这套驱动HD620S,声音更饱满,更扎实,凝聚而有力,低音部分,人声部分都有正向变化。

<WesternMedley ~ Home on the Range>《Round Up(SACD首版)》
选听的音乐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首,但这首作品其实只是节选收录在《Round Up》的<Western Medley>一曲当中。只是一个小段,歌名叫<Home on the Range>是一首美国民歌。这里用男声加管弦乐配乐协奏的方式演绎。TELARC这张唱片的录音算是一个经典,在二十多年前一起玩耳机的朋友,几乎人手一张了。

虽然只是一段,但场面却壮丽感人。这套系统下,人声和配乐的分离度基本清晰,不含糊。男声的厚度感比之前的搭配有所增强,写下这段分享之前,我有回头试了之前的搭配去播放这首音乐,的确这套888组合声音表现更全面,补足了原来低音量感和氛围稍微不足以及人声稍偏薄的问题。素质上,这套组合的确也比前面的组合要更胜一筹,更难得的是音乐氛围感也恰到好处。音乐曲调相对平缓,不是交响乐那种大起大落,动态庞大的风格,所以这里的管弦乐演奏,基本没什么波澜起伏,平淡中无意间却散发出让你产生感动和共鸣的气息。大概就是这首民歌的魅力吧。三频表现依旧均衡细致,管弦乐所营造出来的空间舒展,开扬,而HD620S的声场也足够支撑这个场景,大声场下,细节,微动态也没有丢失,这一点值得称赞。作为一款售价不到3000RMB的封闭式耳机,这个声音我基本满意了。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基本把HD620S的使用感受和听音感受分享完毕,给我的整体印象不错,结合这个价格,声音,设计,让我给它打分,我给85分,值得推荐的一款产品。合理的人体工学设计,佩戴舒适感良好,耳机重量适中,基本上长时间使用也不会觉得疲累或者头部负担过重。声音方面是它的一个卖点,声场开阔,声音平整,流畅,透明。封闭式耳机能拥有这样的声场表现,算是不错了。隔音性我觉得取决于你的头型,耳朵大小和佩戴贴合度,能完全包裹耳朵,头型适中的,应该都能达到最佳隔音效果。佩戴时如果发现有漏音,可以适度调整佩戴角度和耳罩的位置。可拆卸的耳机线设计,对喜欢折腾耳机升级线的用户,是一个人性化的设计。

优点说完,简单说一下哪些方面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首先是原配耳机线,这根耳机线稍显低端了,线身很细,毕竟600系列也不算入门了,耳机线其实可以做得更高大上一点。声音方面,没有明显短板,但如果低音量感能再稍微提升一点点,就更好了。一些需要浓厚氛围烘托的音乐,用HD620S播放会显得过于冷静。另外就是男声会略微偏薄,可能和调音取舍有关吧。当然,大部分音乐是没问题的,其它方面,我觉得基本能满足我日常听歌的要求。

在音乐适应性方面,我觉得这只HD620S算是比较杂食的耳机,听听女声,流行一类效果不错,我自己硬盘里的一些小编制乐曲,总体效果也还OK,大编制就随便听听不纠结了。爵士类我自己听得不错,总体感觉低音稍微少了一点,稍微增加一点低音氛围的话,爵士乐也基本应对自如。这次选曲主要是以自己平时常听的音乐为主,其它什么ACG,新纪元一类,摇滚重金属这种相对浓烈的,我也就没去测试了。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分享几张用黑白照片风格拍摄的产品图片:


















感谢收看,欢迎跟帖交流!


耳机大家坛  刘嘉明@三耳工作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6 02: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