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996572143 于 2021-11-30 23:56 编辑
因对乐彼P6P中性透明又非常具有厅堂感的诠释非常喜爱,高兴之下开了一系列资源分享帖,并力图透过分享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知识和艺术体验能够帮助到烧友们去感受那些来自不同时代的经典音乐。虽难免有偏颇、浅陋、主观判断但也希望是抛砖引玉,欢迎前辈批评、指正。
这两天本来准备分享一位我深为敬重的大师作品,也就是“古典乐迷也不知道的大师作品第三期”,但又恐与现今人的精神面貌的巨大差异不能被理解,导致其伟大的作品只是在各位播放器里匆匆一过就落灰了。遂想准备一些前言,只是越写越长,不如单独开贴作分享交流。
当今古典音乐的乐迷圈几乎被德奥统治,巴赫被尊为古典音乐之父,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我们如雷贯耳的名字:贝多芬、莫扎特、瓦格纳、勃拉姆斯以及在当代收割了一大波乐迷的马勒。甚至20世纪还有史学家将古典音乐史分为巴赫之前和巴赫之后。好在之后学术界在对巴洛克以及更古代的艺术不断的发掘探索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师从巴赫的光芒中脱颖而出,如泰勒曼。再加上现代音乐艺术大胆地创新对德奥艺术的颠覆,如无调性、序列主义、原始主义,现今古典音乐艺术早已不是德奥的天下。而我的系列资源分享帖前期会侧重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艺术分享。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古代艺术,我觉得必须抛开“音乐进化论”的思想。近代重要的史学家在研究古代时期时并不会说当时的文学、绘画技巧尚未发育完全,局限于一隅之地,然而对待音乐时,他们常常鲁莽给予了古代音乐这样的苛责,对一些简陋的乐器和技法予以了严重的偏见,导致许多顶尖的作曲大师被雪藏。事实上那些所谓的“粗糙简陋”乐器给予当时人的兴奋程度,不亚于今天人们在斯坦威三角钢琴上或者宏大的管风琴上演奏所发出的赞叹。 这就像随着科技发展,我们录音质量越来越好,hifi器材对音乐回放效果也越来越棒,但是这不能让单声道录音失去艺术价值。富特文格勒、克纳那些不免会出恶声的录音依然广受追捧,没有哪个古典乐迷会不去聆听他们绝妙的诠释。 音乐艺术和其它一切艺术一样,技术会进化,但是每个时代都有着其绝对完美的艺术作品,它们承载伟大的时代精神、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天才的灵感闪光,永远都不会随着技术发展而失色。这就像《荷马史诗》依然为当经作家提供创作源泉;当今最富盛名的画家毕加索对着洞穴的壁画仍然发自内心赞叹着迷于原始画家无与伦比的艺术直觉。最近还接触一位乐迷在读了很多德奥大师乐谱后,最后竟然只听中世纪的圣咏作品,更不用说我认识很多具有丰富乐理知识的乐迷只听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我没法像他们那样专一,从中世纪到现当代的,我会把我所了解到的伟大作品,却又感觉好像没有受太多人关注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最后我建议对我所分享的音乐没了解过的乐迷听的时候可以带着我描述的感受去感受,或者多去查询一些相关文化背景、精神内核去感受,直接“裸听”的话很多人可能新鲜下根本没有产生艺术体验就不怎么听了,其实也是很浪费时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