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6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末写点随身系统想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7 1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和老烧没得比,但也玩了不少随身设备,远的老爱华/sony/松下时代就不说了,上古东西留个情怀吧。现如今玩了一些头戴(HD600,HD650,AKG701,Z7,HD800s),最终HDV820+HD800s退烧了,以及一些随身(D100,Sony ZX2,R8,SP2000, SP2000T,直到最近的SP3000),耳塞目前只留了个Z5和IE900,觉得有些心得想和大家分享。
1,硬件可以进步很快, 但你的耳朵要进步可能得几万年慢慢进化,耳朵能比较舒服享受音乐的音量相对固定,过大或过小都不可以,所以在设备(播放器+耳机整个系统)基本素质达标之后,论坛里大部分的耳机主要是调音区别,准确的说就是频响曲线由各个厂商调整的不同,所以潜意识里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个终极神器包打高中低频所有频段,其实是不存在的, 不管这个耳机是几万还是几十万,都没法做到,它能做的只有取舍。第一个自己的总结是: 所以除非你听音乐比较单一,可以一条耳机退烧,否则,建议至少两条,各自调音取向不同,来应对不同音乐。
2,承上, 即使某些厂商做出来一套耳机系统在频响曲线上达到了完美(所谓的哈曼曲线),其实也不能说完美,因为每个人的耳朵对不同频率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这也是论坛里经常发生某个耳机大家评论相反的原因,比如IE900在A听来低频过量, B却说根本就没啥低频,抛开佩戴问题,每个人的耳朵在各个频段的听力不同是主因。 所以世界上没有公认完美的耳机,只能说对某一部分人来说完美,剩下大多数人都是被高昂的售价开了脑放而已。所以,第二个总结是: 找到自己的退烧耳机,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高价,相信它不见得适合你。
3, 做声音对比,对听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音量,音量是最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两台金砖2都设置为同样挡位的音量,其实绝对输出幅度也是不同的,这是大部分人觉得什么”铜版,钢版声音不同“的主要原因。 总结三: 音量极度重要,挑选设备,量下输出幅度再对比可能更严谨一些。
4, 这几天回复了一个”金砖2和SP3000素质高低“类似主题的帖子,大家不要迷信SNR指标,因为你耳朵能接受的声音大小有限且基本恒定(可能早晚不同,但大体差不多),你没法接受一个鞭炮爆炸般的音量去欣赏音乐,所以把推力做到极大,来强行提升信噪比,是流氓行为,误导消费者而已。相对而言,噪声幅度指标,以及小音量下的THD更有参考意义。 总结四: 一般条件下,大家可以理解为推力不怎么大,但SNR,THD指标很高的机器,相对来说素质更高。
5,承上, 做一段故意拉低音量的音频(小到需要把播放器音量调整到最大才能听到为佳),对比这时候的失真和底噪,才是真正的“素质”对比,因为放大倍数很大,底噪到底控制的好不好,咱“显微镜”下见!  结论五: 找一些方法来确认好不好,而不是听别人说。、

先写这么多,想到再编辑吧
2
发表于 2024-1-7 18: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不错的分享 可以看出来都是经验之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1-7 19: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看了装备,基本都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1-7 19: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7 19: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
调音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止频响回复曲线这么一条这一个因素,有些相似或者说哪怕一样的频响回复曲线,声音在耳机、耳塞(不同阻抗、不同单元材质哪怕是同一材质下,还有腔体混音吸音反射设计,灵敏度的不同材质摆放空间的差异化,以及不同材质腔体,振膜厚薄大小尺寸材质等等,还包括不同机内焊接线,和可换缆线股数材质以及导电率阻抗等等等好多好多因素,还有导音管粗细长短,耳套的材质和选择,以及现今发展的出音孔滤网阻尼的调节,还有腔体泄压口的设计摆放,以及导音管不同的刻度一段二段耳套戴法,加之每个人的内耳道不同都有偏差,还有在线材上加调音元件的比如加阻抗和加分频芯片,以及动铁平衡电枢单元本身及分频是电子芯片分频还是物理性腔体导管分频)都有声音上的区别,不是说您说得不对,是对哒。但写作时一时间可能快考虑不到那么多。

声音这个概念挺玄妙。要展开说,估计没个十年的听音经验和物理电学数学理科理论知识玩不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7 2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留下sony zx2是有什么原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7 20: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频响曲线局限性还是比较明显,要比较准确的量化一个耳机的性能,现在更推荐瀑布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7 21: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玩HiFi最重要的是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7 22: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8 08: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8 10: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音量这个最简单最常见的变量,往往最容易被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8 17: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那就是耳套,一副耳套就能改变一副耳机的声音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8 17: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nangua2008 发表于 2024-1-7 20:24
留下sony zx2是有什么原因吗?

ZX2单端不输黑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8 17: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无锡
留了一条exk宽松耐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8 00: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