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832|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单晶铜线材、OCC工艺,普及一些“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4-1 10: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省阜阳市
本帖最后由 sidewind 于 2020-4-1 14:03 编辑

1、单晶铜这种材质是存在的;


2、OCC是一种冶金加工工艺,直译为:大野连续铸造;


3、OCC、拉拔之后,可以形成“单晶铜线材”;


4、一般所讨论的单晶铜线材,并且绝对的只有一个晶体,而是在信号传输方向上只有一个晶体,中间不经过任何晶体界面,横向有可能会有晶界;而晶界,是信号传输的大敌;


5、单晶铜线材公认具有优异的信号传输性能,以至于这句话可以写到学术论文的开头作为背景;


6、单晶铜线材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论文显示4N单晶铜也要应变0.94时晶体才开始分裂,也就是说,接近拉长了一倍;据此,运输、使用过程中不会有任何“裂痕”,依然是良好的单晶铜,除非你暴力把1米的线材拉长到1米9;


7、我见过有确凿论文支持的,纯度的检测精度至少可以做到8N量级,所谓“无法检测”的说法根本是无稽之谈;




最后,电声学体系尚未建立,所以没有任何成型理论可以支持材质、信号、声音的关系,但是不代表在金属材质、冶金工艺领域,某些线材厂商就可以胡说八道;本文也未曾就材质与声音关系发表任何观点,如果抬杠的话金属学和金属加工领域欢迎,但请勿延伸到我未提及的领域顾左右而言他。


下面是4N单晶铜线材的金相组织:



下面是单晶铜、多晶铜和普通铜的微观图像对比,可以看到,晶粒之间存在天然的“缝隙”,无论是对信号传输,还是对拉伸、弯折等变形,都是非常不利的因素。

68
发表于 2020-9-13 14: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偶系aven 发表于 2020-4-2 01:29
“单晶”技术其实早已经普及了,“单晶铜”这种已经被发明如此久的技术不应该被“神化”!
单晶铜确实是优 ...

您的分析很理性,线材的综合性能取决于很多因素,绝缘材料相对于导体种类和纯度,或许要重要很多,决定了线材的电场分布、介质损耗、绝缘能力以及分布电容、高低温耐用范围、柔软度等等,绝缘材料对电缆电气性能是有重要影响的。其次是电缆的生产工艺及其一致性,导体纯度再高但内部绞合不紧密、存在自由间隙、屏蔽覆盖率过低电磁兼容性差,更加直接影响电缆的整体电气性能,发烧友过于关注导体纯度甚至是否单晶,有点因小失大的感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0-7-30 08: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看了一下全部,都是文字版本的,这些整个过程是这样的:单晶铜技术鼻祖肯定最厉害,后面到国内就差异化了,反正国内只有其表,都靠忽悠的。到我们手上的没有一个是单晶铜,单晶铜好像熔炼出来是8毫米的粗杆然后在做到我们可以用的0.12-0.05mm这个区间的,基本都断裂了,音响粗线是真的有用。还有就是8N这个问题 7N都很难做到足够的厂家,论文写的100%纯铜都可能有,排杂越到后期越考验,国外可能有这个技术,国内肯定是没有,据说日本的铁可以做到6还是7n,利用粒子机器排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0-7-20 20: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作为一个材料学专业的学生,我可以说,退火对晶界的影响很小,退火的主要目的还是消除铸造后的冷却过程中材料内部产生的内应力和加工硬化产生的内应力,不然你的线会硬且脆,在弯曲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微裂纹,这可是实实在在影响表面导电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0-7-15 1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sidewind 发表于 2020-7-14 14:48
你好,我似乎没有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我记得之前做过调研,实验室单晶银是存在的,但是没有见到任何商业 ...

卧槽,那银彩那些个单晶银的线是怎么来的? 几万块一根啊,隔壁捧得一塌糊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0-7-15 10: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sidewind 发表于 2020-4-2 14:35
最后,电声学体系尚未建立,所以没有任何成型理论可以支持材质、信号、声音的关系,但是不代表在金属材质 ...

顶一下专业人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14: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小白降临 发表于 2020-7-14 14:31
大佬,为啥单晶银存在但是做成线就不是单晶银了

你好,我似乎没有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我记得之前做过调研,实验室单晶银是存在的,但是没有见到任何商业化生产的报导或者文献,所以自由市场上应该是找不到真的单晶银线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14: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音乐之贼 发表于 2020-6-17 19:25
请教一下,一般4N的不都是无氧铜吗?4N也可以通过大野的技术做到单晶铜吗?我看一些乱七八糟的资料是至少6N ...

4N是可以做到单晶铜的,有不少的文献支撑


到市场上,似乎经常都会提高一个标号销售,比如号称5N的好多只是4N,所以几乎没有线材说自己是4N单晶铜


我也亲自见过商家出示的6N单晶铜检测报告,其实只能满足5N,比如99.9996%,一般就说成6N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20-7-14 14: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sidewind 发表于 2020-5-13 10:38
所以我一直没想明白,晶彩每天吹的往银的晶界里面填金是个什么东东,银的熔点比金还低个几十度

何况, ...

大佬,为啥单晶银存在但是做成线就不是单晶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0-6-17 19: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sidewind 发表于 2020-5-13 10:38
所以我一直没想明白,晶彩每天吹的往银的晶界里面填金是个什么东东,银的熔点比金还低个几十度

何况, ...

你看范登豪啥时候宣传过这种不着调的工艺?不管是器材还是线材,东西靠不靠谱,看它的宣传有时候也能略知一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0-6-17 1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请教一下,一般4N的不都是无氧铜吗?4N也可以通过大野的技术做到单晶铜吗?我看一些乱七八糟的资料是至少6N无氧铜才是可以去技术上实现单晶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0-6-17 19: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4N是指无氧铜,N越多对材料外部环境要求越高,接触到空气分分钟氧化,所以才有油浸这种工艺。6N以上看看就好,就算线材成品商能拿出高等级无氧铜进货单,做成成品线后能不能继续保证还得打个问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0-6-17 18: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sidewind 发表于 2020-4-1 13:45
我相反,在这个讨论里,只关心材质,不关心音质,因为迄今为止,尚无明确的电声学理论,所以,我依然认为 ...

明白人
“更不愿看到诸多科学家、工程师辛苦工作的成果被这帮人抹黑”
作为一名工程师,跟你说一声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0-5-17 01: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学术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0-5-15 09: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sidewind 发表于 2020-5-14 08:32
渗碳是表面处理,为了增加耐磨耐腐蚀而非强度

黄豆那个确实变成了碳,但这个过程不叫渗碳,铁加碳形成 ...

钢与铁是以含碳量来区分的,并非含不含碳,含碳低于某个值的叫钢,高于某个值的叫铁
黄豆那个就是渗碳,渗碳主要就是提高硬度,强度,至于前面说的那些改善音质调音只是本人猜测,逗个乐子,是不是能改善音质,要具体测试,“觉得”的不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08: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阜阳市
比如,铸铁里面也有很多微孔,填充了良导体“碳”,晶体界面也存在着大量的碳析出,但我不认为有谁会觉得这玩意儿能改善听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08: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阜阳市
fixbug 发表于 2020-5-14 00:02
金属晶格的生长快慢,晶格的大小对金属材料的性质有重要影响,晶格生长过大,脆性增加,材料就报废了,这个 ...

还是不要乱理解了,这些东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已经说过很多遍,银的熔点比金低,金还没熔化呢银已经是液体了,根本没法加进去,这东西不存在!

再来,合金指的是原子结合,一般还会形成共生相,那种所谓“渗透”准确说应该叫做复合材料,而非合金,很明显,起这名字的杜撰这个道理的人很明显连基本的冶金学知识都不具备,单纯是外行臆想(有人说晶彩官网没这说法?)

就算外星科技加进去了,这玩意儿是多重介质多重界面,本身就是传输的大敌,OCC、PC-triple C都是为了解决界面的问题,说白了,这种杜撰的“合金”方式,就算能实现,也并不能改善信号传输,反而是阻碍、劣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08: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阜阳市
fixbug 发表于 2020-5-14 00:02
金属晶格的生长快慢,晶格的大小对金属材料的性质有重要影响,晶格生长过大,脆性增加,材料就报废了,这个 ...

渗碳是表面处理,为了增加耐磨耐腐蚀而非强度

黄豆那个确实变成了碳,但这个过程不叫渗碳,铁加碳形成的合金叫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08: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阜阳市
邪神周 发表于 2020-5-13 23:20
您是专业人士,所以想请问下一般拉成0.08mm的丝之后再退火(几个OCC貌似都有标退火)之后还能是单晶么? ...

结论已经说了,能,但不容易

估计淘宝满天的低价OCC应该就是这个路子,曾经是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08: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阜阳市
邪神周 发表于 2020-5-13 23:14
记错了,之前有查过,单晶铜拉成线时那个是叫“加工硬化”对吧,需要多次退火对吧,多次退火之后就不是单 ...

确实有这个情况,不过是“容易”产生多晶而非一定,估计这也是区分工艺水平和产品高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0-5-14 00: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本帖最后由 fixbug 于 2020-5-14 00:06 编辑

金属晶格的生长快慢,晶格的大小对金属材料的性质有重要影响,晶格生长过大,脆性增加,材料就报废了,这个属于金属工艺与热处理的内容了,金属处理还有很多种,比如古代有人做的锤子特别坚硬,就是在弄铁的时候和黄豆一起搞,黄豆高温炭化,碳进到金属里使金属硬度增加,这个工艺叫渗碳。
银子里加金子,猜测也是通过改变材质来达到声音的改变,声音的改变并不一定是传输的越通透越好,满足耳朵的听感,是为了专门调音。
这个用鼻子做手术容易理解,鼻炎手术后,容易得一种空鼻症,就是鼻子太通透了,空气不能在鼻腔里被阻挡湿润,急速进入肺里,最终导致肺泡坏死。听感也是这样,再比如线材里面有粗有细的不同材质组成,是为了调整高低频通过线材传输的速度,使高低频同时到达传输端。据说高低频在线材中传输不同,导致相位差异,声音混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30 09: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