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边评测#此刻即永恒:DITA Perpetua巡回试听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1 19: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有这样一个品牌,成立十年以来,旗下产品都是单动圈结构的入耳式耳塞,它就是Dita。而在其成立十周年之际,一款售价超过2万元的纪念型号成了市面上单动圈耳塞新的价格天花板,它便是今天的主角——Perpetua。

一.勾起过往回忆的开箱体验
Perpetua的包装和配件内容非常独特,复古与新奇的元素并存,让我即使是取出了耳塞也不禁再欣赏欣赏它的包装。首先打开它黑色的箱体,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纸质材料被放置在上盖的隔层里,尤其是里面那张明信片,让我回想起了小学转学后和朋友互寄明信片的时候,DITA甚至还很贴心的把邮票都准备了。耳机盒是一个顶部带圆钮气阀的金属盒,拿起来比较扎实,应该会有很强的抗压性。还附送了一个皮包,里面装有耳套、插头和擦拭布,如果觉得耳机盒太重的话也可以用这个皮包来收纳耳机。原装耳套的手感比较柔软,半透明白色,导管外壁处有类似锯齿的结构,材质的亲肤感良好。可以说Perpetua的包装和配件有顶级耳塞所应该有的丰富度、豪华感,同时还有很好的创意。


二.圆润的设计感贯彻始终
Perpetua的单元体积较大,而且可能是DITA家族产品里最大的一个了,重量略重,如果是耳廓较小、耳朵较软的烧友,佩戴起来可能会稍有不适感。但它的腔体非常圆润,因此正常情况下与耳廓的贴合感还是比较好的。Perpetua的腔体形状也是DITA家族中最具立体感的一个,加上DITA精良的做工,使得整个腔体拿在手里像一大颗黑珍珠一样。同时Perpetua原配的油浸线拿在手里就明显感觉到不是凡品,通过透明的外皮可以看到里面的线芯和屏蔽层都挺扎实,分线器处的元件采用了和腔体外壳相同的设计,更加凸显了整条耳机的立体感。
线材插头处采用可换插头设计,名为“Awesome Plug”,官方将其翻译为“牛,叉”,23333。
值得多提一嘴的是,可换插头设计线材是2016年由DITA首创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在此对DITA表示感谢,也很佩服他们在为改善烧友日常发烧体验上所做出的用心。“牛,叉”插头连接处没有使用自锁结构,但连接是比较稳固的,而且外形采用由横竖两个圆柱组合出的简洁设计,因此看起来不会觉得突兀。


三.探究音乐的音色之美
虽然Perpetua的驱动单元仍然是单动圈设计,若是拿它去和同价位多单元耳塞去直接拼声场绝对规模和超高频解析力,它确实是不占优势,那DITA十年来一直坚持使用单动圈设计的意义何在呢?通过这段时间的试听,我认为DITA对于音色的一致性、流畅性、整体性的追求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我们知道,多单元耳塞可以发挥不同种类单元的长处,但不同种单元的衔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在被“逐渐改善”而不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一旦存在,就不可避免的会让音乐的音色产生不自然感,这也是为什么单动圈耳塞依然在高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当使用Perpetua聆听高品质音源时,我惊叹于乐手拨动吉他琴弦时的那种仿佛可以呈现在眼前一样的颤动感,小提琴手运功时的力度和速度变化以及歌手放声歌唱时清晰可辨的气息运转,这些我们以往可能会忽略掉的音乐元素往往就是音乐里重要的迷人部分,而Perpetua就是重新把音色的艺术感带到了我们面前。好了,既然Perpetua已经将单动圈在音色方面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那么其他方面呢?首先为了获得更好的低频、声场表现和声音密度,DITA舍弃了以往产品10mm尺寸的方案,达到了12mm大小,并重新设计优化了整体磁路,借此我们可以欣赏到力度感和氛围感上佳的低频,这样的低频表达方式对于鼓声的演绎非常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电声音乐里合成出的低频,它的演绎可能就会不是很有优势了。Perpetua的声场规模虽然不像多单元的佼佼者们那么大,但在单动圈耳塞中依然是第一梯度的,而且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它的声场形状极其规整富有层次感,再搭配上它饱满的音色表达,声音拥有很高的密度,在聆听小编制古典乐、影视原声时是一种很棒的享受。Perpetua在高频的表达上,不会一味的去追求极高频的上探,而是更注重高频泛音的表现,以此可以获得更好的管弦乐耐听度。Perpetua的中频处理是一个相当大的亮点,人声位置稍稍靠前,具有一定的厚度,齿音打磨的极为圆润,用来欣赏美声、民谣、流行乐等人声音乐具有极好的兼容性,不会在男声和女声之间有明显的倾向性也不会去扭曲歌手的年龄。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振膜材质和尺寸、整体磁路的设计、腔体材质和结构这些是大多数动圈爱好者关注的重点,Perpetua毫无疑问在这些方面做的很全面,但很多人忽视的一点,它同样做的非常优秀,那就是机内线。经验较为丰富的玩家们通常会通过更换线材来对耳机的音色按自身喜好进行微调,如果耳机的机内线过于糟糕,不但会使声音的音色效果与设计者的初衷有所偏差,而且烧友们更换外部线材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DITA与Kondo Audionote合作,为Perpetua打造了纯度高达99.99%的纯银机内线,可以说DITA这次是将一切可能影响到音色表达的因素通通消灭得一干二净了。

四.包容性与乐趣感并存的前端适配性
一般来讲,售价到达这个级别的耳塞,我们不会过分的去苛求它们有特别强的易驱动性,因为会去购买这个价位耳塞的朋友一般手里都得有点拿的出手的前端。但Perpetua在高端耳塞的行列里确实不算难推,至少在搭配好一些的小尾巴时,它所呈现给听者的声音框架感虽然不是最好的状态,但音色仍然是比较饱满的,还是可以让人获得良好的音乐沉浸感,DITA应该是充分考虑过如今烧友们的听音习惯了。当然,动圈爱好者都知道,动圈耳塞的驱动潜力很多时候都会比较大,作为顶级动圈耳塞的Perpetua更是如此,我尝试搭配过入门级的“当红炸子鸡”DX170,还有比较经典的高端播放器乐图PAWGOLD和享声MR1V2。
1.潜力初显:搭配艾巴索DX170
虽然Perpetua的价格快要达到DX170的十倍了,这样的搭配肯定也不会是Perpetua用户们的主要玩法,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在DX170平衡口这个比大多数小尾巴强悍几个级别的输出功率下,Perpetua的声音框架要明晰了许多,高端动圈所应有的动态潜力初显。尽管这仍然不是Perpetua最为理想的状态,可我们还是能够初窥它潜力的冰山一角。
2.强强联合:搭配乐图PAWGOLD
乐图PAWGOLD多年以来一直是随身hifi圈里的常客了,虽然只有单端口但仍可实现强大的输出功率和分离度,非常适合用来搭配潜力巨大的动圈耳塞。当PAWGOLD驱动Perpetua时,声音框架不仅仅是明晰,更是多了一种凝实感。风格搭配上,PAWGOLD信息量充沛而又细腻的高频遇上Perpetua顺滑、泛音重足的管弦乐音色,二者相辅相成,产生了极强的鲜活感。例如这套搭配在演绎帕格尼尼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钟》时,不仅仅可以让我们充分的享受到演奏家娴熟的技巧、小提琴迷人的音色,作为背景的铃铛声也极为生动活泼,同时铃铛声与小提琴间有一个恰到好处的层次感,既不会抢戏也不会在乐曲中产生割裂感。
3.稳中求稳:搭配享声MR1V2
如果说Perpetua和PAWGOLD的搭配是将二者各自的优点和特色相互结合,来创造出一种特点鲜明的搭配效果,那么Perpetua和MR1V2的搭配效果就是另一种优秀。MR1V2一个很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稳”。其强大的控制力和四平八稳的音色表达方式,非常能够直观的反映出耳塞自身的特点,如果它与音色饱满鲜活的Perpetua相互搭配,则可以让人沉浸在美妙舒适的音乐世界中。《见龙卸甲》原声是一张非常考验器材全面性的专辑,在这套搭配下,无论是《三国》中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还是《细说罗平安》中童谣的宁静祥和,亦或是《赵子龙》中常胜将军的意气风发,都可以很好的传达给听者,这套搭配也是本次试听里我最常用的。

五.此刻即永恒
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品牌来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过去DITA为动圈耳塞爱好者们带来了许多匠心独具的产品,如今通过这款十周年纪念的Perpetua,DITA又一次充分证明了自己在声音美学上的高度。Perpetua算是给DITA自己的第一个十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下一个十年,我相信DITA会带给它的用户们更多的惊喜,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属于DITA的荣耀。
2
发表于 2022-11-2 14: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ppt有巡回试听? 没看到呀,好想申请试听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7 01: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