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9减2还是8减1?】山灵M7试玩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5-31 09: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22-5-31 12:27 编辑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随着萧瑟的春天渐渐过去,蛰伏许久的HIFI市场也在逐步恢复它本该有的活力,这种行情就好像是看股市,在大盘全面抬头之前,中小板块和创业板总会跃跃欲试,先冲为敬,HIFI市场也是这个套路,当各个台式设备新品还在含苞待放的时候,不少便携设备的新品已经开花结果了,所以最近的才子伴乐谈里面,也将是便携器材数量大于台式设备的剧情。这个剧本里面当然离不开许多熟悉的面孔,今天分享的便是其中之一,老品牌山灵前阵子推出的定位中高端的便携播放器:M7。

看看M7的定位吧,山灵旗下便携类音源产品,除去一个不那么便携的M30,目前的旗舰是前阵子分享过的M9,其次就是老旗舰M8,这两台机器虽然用了一样的dac芯片,但是声音风格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才子也分别谈过对它们的印象看法,由于4499芯片的停产以及更新换代的缘故,M8其实将会越来越淡出我们的视线,虽然M7在产品序列里,当下占据着老三的位置,但是个人是以次旗舰的定位去看待它的。价格方面,M7则是锚定在7K级别,填充了M6和旗舰M9之间的真空地带(这个价格差距其实已经让M8没有什么空间了)。综上所述,单从市场角度和传承来看,标题里面的答案似乎是M7=M9-2?

带着略有一丝先入为主的印象,我们聊聊M7的硬件搭配,大家感兴趣的首先是内部的DAC解码芯片,不同于M9和M8的4499,山灵这次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更容易采购到的在产ESS旗舰ES9038Pro解码芯片,这样的好处是声道的分离度。信噪比等指标都会更好,但是跑的好的马儿必然不省草,我们也多次在一些韩系播放器上领教过吃不饱的前提下,1+1是如何小于2的,尤其是在便携设备上,供电更是夹缝里求提升的地位。而M7让我最欣赏的便是供电,在盈盈一握的体积下,在满足10小时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机身内安置了一颗足足7000mAh的电池(直观对比一下,苹果13香顶配的电池是4400mAh不到,一般小型充电宝的容量是5000mAh)。可以说山灵是尽可能为了在小体积的前提下发挥出芯片更多的性能,特别是M7内部采用了四颗单个容量100μF的ELNA Silmic II电容,保证在大动态下的不软脚。当然,这样取舍的代价也是有的,M7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的机身温度会逐步上升,在当下这个逐渐炎热的天气下,是有一些烫手的,没办法,谁叫ESS芯片都是发热大户呢(AKM其实也没好哪里去,吃得越饱,发热越多)。

好在得益于全金属机身的强大散热,你也不必担心M7温度会太高,它达到40度左右就会稳定下来,M7的机身设计和旗舰M9是一脉相承的,官方称之为流光溯影,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M7采用了一体化CNC铣削机身,除了玻璃顶盖和屏幕,其他地方的金属都是一整块的,全身上下找不到一个螺丝钉,机身尺寸是129mm*78mm*20mm,重量是312g,大家简单比划一下这个形状,会发现M7是那种略有点“矮胖”但是握持以及单手操作更好的身材,有点近似于当年一版ipod nano的视觉平衡感。M7的屏幕性能在国砖里属于中等偏上,5英寸1080P夏普屏,打游戏的话还是算了,在网易云APP里面看看MTV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想去B站大会员天天刷高清,咱就一句话:你开心就好。

在以往谈及M8和M9的分享中,我们会看到尽管两代旗舰选择了相似的架构和硬件配置,但是其声音风格走向是完全不一样的,M8延续了山灵老派的醇厚耐听路线,而M9则是减少了一些韵味,提升了更多信息量,向着目前HIEND国际主流的素质向调声前进,单看定位和ESS芯片的加入,可能我们容易觉得M7大概率也是一台素质向的播放器。但是听了一会之后,你会发现并不是这回事。在刚开机的时候,M7的声音并不好,有些缩,放不开。就和很多甲类功放一开机的声音相似,但是过了一会,当机身的整体温度稳定以后,声音就逐渐地饱满圆润起来,乐器的泛音和人声的韵味很是抓人,这个时候的印象,甚至离M8的风格更近一些。这也和很多我们听到的采用9038Pro芯片的机器不太一样,因为这次,M7采用的是电流型输出模式,而非常见的电压型,加上配备专门的I/V转换电路。让输出的参数指标与电压型几乎一致,但声音更丰满和充满韵味。从这个角度说,M7好像又等于M8-1了?

其实你纵观一下山灵从中端M6到高端M9这几款播放器,会发现在解码芯片后面,也就是模拟电路的架构上,是存在家族延续性的,包括祖传的相位一致OP+BUF搭配电路,以及电容储能方面,几款产品都是搭载了三十余颗日本ELNA丝膜电容及松下高分子电容的方式,可以说,很多时候品牌的审美调教,都是通过沿用和改良成熟的模块进行的,同样的传承也体现在软件方面,M7采用的是山灵驾轻就熟的安卓10系统,CPU用的8核骁龙665,存储方面则是6G+128G+2T最大扩充,当然了,对于系统的改良一样必不可少,更加成熟的AGLO技术、FPGA技术一方面绕过了安卓系统本底的采样率问题,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缓存和FPGA算法让数字流更加稳定,得到更低的jitter,而对于强迫型玩家来说,不含任何非音乐元素的纯净模式一样会提供更多在音乐里旅行的意义。

前面说过,在进入工作状态之后,M7表现出来的声音底蕴,是和M8更加相似的,得益于硬件的升级,M7的响应速度比M8更快,M7因为同时搭配了4.4和3.5的插孔,加上更加小巧,所以这阵子和M7磨合的日子里,M8被我冷落了。在耳机的适配上,M7拥有充沛的推力,基本市面上各类塞子和小型头戴都可以驱动得不错,说说我个人搭配比较多的几个组合吧。首先是M7搭配前阵子分享的BQEYZ的Autumn,塞子是高冷的走向,而M7是中性偏暖的路线,两者在音色搭配上可以恰到好处的中和,适合演绎各类古典音乐,同时M7基本也把这个塞子的潜力全部推出来了,足够的信息量散布在宽阔的声场里面,是可以有画面感的。

当然从价位和定位上,前面说的这个组合是有木桶效应的,相对比较均衡的组合就是山灵自家的西装,M7+ME800,调音上同源,你可以同时捕捉到从两者身上散发出的温润醇厚的气息,这俩的速度都不算快,所以听电光火石的东西比较不适合,但是聆听慢斯条理,细水长流的音乐,比方说各类协奏曲,或者海顿的四重奏,就会很适合,这套cp比起前面那套的好处在于,声场的纵向深度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你可以更清楚地听到乐器群的前后应和,同时这套组合的人声也得到更好的兼顾,算是通吃型玩家的菜。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用播放器先把所有音乐扫描一遍以后随机播放,那么这对CP是适合你的。

还有个组合可以说说的,是M7和波塞冬头戴,波塞冬的灵敏度不算很低,但是因为振膜口径大,刚性高,所以还是比较吃电流驱动的,而电流输出能力恰恰是M7的强项,所以这个组合除了有点费电(平衡口驱动也就7小时左右),其他都还不错,也是乐器向的风格。波塞冬这个耳机有个特点,很容易推响,在同样音量下,没吃饱的声音会显得很筋骨,缺泛音,显得冷峻,但是一旦电流给够了,泛音就会像冬天待在暖气片旁边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整体又变得温暖了,而这正是M7驱动之下波塞冬的特质。

才子写分享一直是个慢热的节奏,前阵子M7刚出没多久,还在申请试玩的期间,就听闻了一些风波,私下讨论起来,不仅感慨,有些产品可以允许不那么成功,因为其品牌本身就是传说,而对于M7这样的国砖来说,并没有那么好的命,所以这种舆论上容错率不高的背景,反而会压力变动力,给以山灵为代表的一众国产品牌一路向北、无可回头的力量,看似是卷,换个角度,其实也是这些年国砖崛起的唯一出路。身为打工人的我们,难道不也是如此吗?作为为数不多兼顾台式和便携的老品牌,你一直可以相信山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0 12: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