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还是说说随身,台机玩的不久,只能说触摸到台机领域的边边,知道个大概怎么回事。
简单聊聊,我也就是个也会发帖子求推荐普通烧友,不敢托大,就这些大佬眼里看不上的器材也没资格托大说评测。更多是分享听感,也算是对那坨喷我的脑残f回应一下,也不是回应它,它不配,回应下论坛的风气。那个帖子里的其他人。
个人喜欢的歌算杂食,偏流行人声多点,说唱德沃夏克刺猬原声带周杰伦,只要觉得好听就行,除了刀郎,抖音洗脑,爱的卡路里,老派发烧人声童丽赵鹏这些确实不听。
耳机自己拥有过se535,ie80,索尼z1000,AKG的q460,hd660,d9200,小z1r,
ie900刚听不评价。其中ie80,hd660和9200都是在序曲台机下听过一段时间的。
台机不谈,随身的前端自己拥有过,像个东西的有索尼和松下的便携cd机,ipodclassic,812v2,2000和p6p
说到哪算哪,尽量显得有条理吧,不排除有些地方没说清楚,有些地方太过啰嗦。
聊听感或者看评测,大家听个大概就行,不用太过脑补的,声音这东西主观且难表达。
先聊2000和p6p,我觉得图1这位朋友说的跟我的听感一模一样,补充的点是,感觉动圈还是有大力出奇迹的说法,ie80插台机直接哇哇哇,真不像是个塞子,插2000的3.5口,低频都快没有了。不过9200插序曲,声音中高频很容易推的一股碎玻璃渣子一样,刮耳不能忍,老烧们可能告诉了你9200要尽量上台,可能没告诉你需要专门优化推低阻高敏的耳放。
实际2000在手里个把月,并没有用多少流媒体,买的时候确实想着哇有流媒体,功能多真香,实际使用流畅感并不太好,而且心里还是有执念,流媒体音质没本地好,我要听它们的最强状态。2000真的是太过细腻了,就像一碗粥,给你上手段打成分子状态再拼成声音,声音所以显得相当柔和,整体这碗分子粥表面上还飘着一薄薄的水润,淡淡的精致的贵气。乐器的形体感绝绝子,动态其实真不差,就是这股柔和的味确实要看个人,要看你之前长期听的什么器材。
还有就是真重啊,随身真不用考虑放口袋,背包吧。吐槽p6p的点就是,这价位这年头,搜索功能都没有,脑子被枪打了。另外就是屏幕的渣分辨率,内存64这价位确实显得抠搜的,但是隔壁钛菊都压根没有,所以也不敢黑这个点。
再说耳机吧,以上持有的最不喜欢的偏偏正好就是两个带动铁的535和z1r,所以造成烧到现在自己给自己的标签之一可能就是动圈党。
就我个人玩过的,一句话,还得是动圈,有灵魂。
535是第一个买的好耳机,结论是对于当时并没有什么听音观的我来说都是不能忍的。
哇这耳机这么贵好牛p,这里面3个发声单元好牛p,哇动铁肯定比动圈高端好牛p,但是实际听了对于我来说确实难受,现在持有这耳机的也没什么人了吧,也就不说太多,总结印象就是纯奶油人声塞,低频相当废,敲什么都是敲铁皮,乐感泛音什么都很差。
没听过什么其他好的耳机都忍不了的情况下,出掉后2000块多点买了ie80,当时一上耳,特么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声音好吗,钢琴提琴都是有泛音的好吗,低频这才是正儿八经的鼓吧。后来也就是一个ie80退烧好多年,其它动圈不知道,森海其它塞子没听过也不敢说,ie80真欠煲,直到现在10年过去了,p6p一推,卧c这怎么能这么宽松,三频在我目前设备下真的很均衡,但是有时候会觉得偏清亮了点,6-700块的万隆单晶铜平衡线做好了还没拿到,最近都是双节套塞到底加铜镀银线,ie80还是推荐用自带双节套低频旋钮打到最低,其它套都挺混的。最近听了z1r的情况下果断又收了个备用。
z1000索尼确实没骗我,真真的监听没味道,ipc那类的白开水高素质版,持有半年一年来着?出掉。
q460纯纯的流行人声向耳机,中频突出厚,人声貼耳,也不需要讲什么素质了,听对味了的人声其实还不错,比如李代沫那种。
hd660,当时选它没选它另外两兄弟,是因为出于外观,买新不买旧,相对好推点,看评测相对偏人声,台机下的大耳确实不是随身塞子能比的,哪怕他才2000块,序曲下的一首郭顶保留,加勒比海盗,听的直接床上坐起来,但是它骨子里透着森海的一股严肃味,听动次打次的卡路里流行很不对味。试过插平板直推,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推不好,不能忍,包括后面的9200插平板直推,好一点,能听些没什么动态,伴奏简单点的歌。
9200当时差点跟其它台机一起出了,就是因为最后插了平板直推,才一下子听懂它是个什么路子,听各种流行其实都可以的,也挺杂食,像坛友说的人声点状发声也是有感觉到,三频并没有哪里特别突出挺均衡的,现在3.5口p6p直推(900块4.4单晶铜定了没到),也是有感觉推不到位,但是歌单里6-7成歌都还听的不错。偶尔感觉暖+暖会有点点腻
噗,z1r了,
我所有器材现在想想都是盲狙的,它那帖子里包括其它帖子里,我都没好意思说我也是有索尼情怀的。
是,我评论z1r的几句话,是偏激,没有细说,很笼统的就是差评,怎么呢,自己的器材自己说几句还要小心翼翼的我是公务人员有社会责任感?行,到了这个帖子我就详细说说,一半对z1r,一半对论坛风气。
有空有兴趣的可以翻翻那个下饭贴,从头到尾给我扣了几个帽子,而且是莫名其妙很夸张的很可笑带有人身攻击的帽子。
听了两三首歌,个把小时就乱说个结论___我从一开始就讲清楚了,截图里也有,至少百十首熟悉的,涵盖各个类型的播放列表,专门为测试对比z1r拉出来的歌单,就不谈这百十首之前的,时间更多的随便乱听的歌了,p6p拉歌单懂的人就知道,一首首选进去。前端,对比的耳机,对比的具体到哪首歌,讲的还要怎么清楚?
二手佬___你这一坨是哪里来的优越感,还有脸自信这样说别人的?你把你自己持有过的器材发出来给我看看有多多,有多高端呢?什么叫还有脸8000出给别人不要脸打脸?我盲狙的东西不喜欢,不出掉我留着干什么?可笑不可笑?你是怎么有脸给别人推荐耳机的?你烧了多少烧了几样有什么资格?论坛玩过几年的有谁没出过东西?就你抱着一条z1r留着祖传。顺便问问您开的什么车?年入几百w啊?
z1r是坏的泡水的___就不说这种大贩子收来自己会不会测试,票据上家买来才一个月,多大概率会这样?我好歹也听过这么些个器材,坏不坏我都不知道了?是实在找不到其它理由借口了吧小册那。
你比索尼几十上百工程师都牛p,其它说z1r好的人都是聋子__自以为是想当然的脑放你是真的开到爆棚了,你们这些脑c粉是真的看不见,听不进去还有一大群说z1r不好的人说的一个字吗?
论坛风气,就那个帖子里,说z1r好的人,说我听感不可能的人,10个里面有几个听都没听过,又有几个长期听动铁听音观都扭曲了,又有几个人长期持有好点的动圈,玩过台机,有相对好点的前端,坐下来有个10天一首首一段段认真ab过?我就敢说,可能有一半,还是处于我玩535那时候的脑放,各种牛p就是咯。
我都讲的很清楚,我入z1r,初衷是喜欢,是希望他哪哪都好,希望能满意退烧,什么人有毛b是为了黑它才会特意入手的?
盲狙之前基本把有关z1r的帖子都刷遍了,有个帖子是这样,有个坛友回复说z1r衔接有问题,出掉入大耳了,下面有人回复他:什么年代了,旗舰耳机怎么会有这种问题。
所以说,z1r的外观,宣传的黑科技,索尼背书,就这种脑放全开的烧友比例,我感觉确实要比其它器材多的多。
以下再说ie80,z1r对比,p6p单端,80双节套塞到底,铜镀银,z1r原线,完美佩戴,倒数第二大的原装套。
低频,为什么我会说z1r低频敲牛顿流体,蠢笨的,结项三频比例里偏大,没有层次感,举个粗略的例子,80的低频,是偏向hifi发烧碟里的低频,真正录音的鼓声,大气,弥散开来,有股通透的层次感,z1r的低频,够更像是卡路里这种歌里动次打次的低频,的加强加厚版。
两者量都不少,都有足够气势,z1r更显浑厚,但是~z1r层次感弥散感少很多,
这里要强调的是,80整体声音对比z1r的话,整体声音会听起来“轻”不少,对比下80有点偏向假大空那个路子,但是在p6p推的情况下,单独听并不那么明显,不会显得空,但是80全频段的声音密度是要差至少一个档次的。
所以低频这里,可以说喜好不同,那确实有发烧友喜欢z1r的低频,个人想法是,喜欢这种低频为什么不买b厕,hifi发烧友能不能有点品味,远离动次打次土嗨。这种量大厚重没层次的低频,怎么就最强没有之一了?
除了se535,别的耳机低频感觉都挺自然的,量多量少口味问题,都谈不上是缺陷,怎么到z1r这听了就是如鲠在喉的老痰低频凸在那。
中频加人声,
为什么我会说z1r人声羸弱,像瘦弱瘾君z说话不利索。乍一看确实难看挺夸张,我尽量说。
整体结项下,如果说ie80的人声和背景音乐比例分布是标准55开,z1r那感觉就是46甚至接近37开,有不少复杂背景音乐,或者背景比较吵杂的歌人声,细听咬字,是会被淹没掩盖的,(这点也不是我一个人在说,个人觉得没有争论的必要)
吞字说完了,说羸弱,然后我这么说,是相对于它强势的低频来讲的,举个粗略的例子,ie80像个包子,里面中频人声的结项的肉馅厚度刚刚好,一个包子吃完会觉得这个店铺的包子可以的,肉馅不多不少刚刚好,是一个很舒心的好包子,z1r的话就比方成带馅的麻薯或者青团?
物理上来讲,整体上声音的密度,确实青团确实比包子要高,但是里面中频人声的馅料就有点被坑了,馅料密度也是比包子高,但是它没有好包子那样合适的结项厚度,包子的馅料,是有汁水渗透进外皮的,它们相对来说是更浑然一体的,这个青团嘛,天生这个店家有点坑,馅料有点少了,跟外皮的厚度比例并不合适,食之无味,而且,这个人声馅料完全不溶于外皮,单独存在,半点分子都不跟外皮渗透。
所以听感上,有坛友说z1r像是人声单独录,背景单独录,再合成在一起,也有人说衔接差,我觉得很大问题就出在这,z1r的人声,是被严格限制在一层纵向相对狭窄的横向空间层里,
激光灯知道吧,一个点,在你耳孔两边,横向对着你耳朵孔照,z1r人声是一个上下相对不够高的激光面,横向对着你耳朵照。
再者就是某些声线的人声,z1r会刺虚,再啰嗦说一遍,有z1r的人可以音量大点听听周深的大鱼,张碧晨的如故,这首50秒到1分10秒左右几句歌词特别明显。
哪怕对于ie80,z1r我都感觉人声不及格,相对孱弱的中频,人声音色也没有任何毒性。
远近个人喜好没什么好说的。
声场,被锅盖压着的,这点论坛也是有坛友回复别人帖子说过的,原话我记不得了,类似黑色天空罩着之类的,也有说声场太过扁圆的,简单的很,你听歌时两边手指放在耳朵上端感觉下,这里有声音吗?没有。
整体结项都偏耳朵孔下面一点且向后脑勺方向一点。我们说一个耳机背景黑,一般都感觉是左右两边,z1r是感觉纵向声场的上端部分是黑的,对比下80的纵向一下子舒服了。台机下不夸张的讲纵向半边脸。纵向好了,人声自然也就不在扁扁的一层横向空间里了。
高频:ie80现在双节套镀银线,我实际听着有时候偏清亮了一点,sp2000的高频漂亮我是能感觉到,z1r没有特意对比过,没太听出来了,上面说的不满意的点已经够多了,也没心思单独ab高频,大概说的话,ie80有股清脆通透感,偶尔嫌亮了点,z1r反正高频也没抓我耳。
最后说整体对比感觉,ie80有点像满嘴的威化饼干,密度对比z1r压缩饼干才会有粗糙感,总体有股hufi向,整个耳朵都是满满的音符,各种泛音甚至有点过量,中高频清亮脆脆的,全频段对比z1r都显得有通透层次感但是没z1r高密度带来的细腻精致,就还是像包子和青团,青团密度高,比包子细腻精致。
在听类似毛不易或者提琴,或者说是全频段,ie80大,满,像是威化般的更有纹理感,毛不易有更多气泡音,更抓耳,整体更宽松自然,z1r总体压缩饼干更绵密更高清(低频层次感差没高清感),听什么都没有特别抓耳的感觉,9200密度处于他们之间,也有可能是没推好,
声场ie80和9200都是接近标准半球,z1r像是三频比喻成一个三明治,从上往下被压过了,只不过没压到低频。
差不多了就这样,那个喷我的帖子,我讲的那么清楚,没有ab没有发言权,到底最后呢,看看有多少不负责任的什么不可能,什么耳朵聋了,什么耳机坏了留言在下面,这些人,前段时间上海有个被舆论压力到跳l的小姐姐?喷她的网络喷子里有没有你们?到底是我不负责任还是不负责任?
本来随口几句说个大概,回复眼熟的坛友的,就算言语夸张点不至于踩到地上,但是万元标杆这种话除了外观我现在还是觉得是个笑话,一点没有纯圈的宽松自然整体感,硬毛病好几样,也别问我觉得是谁,对比ie80都觉得他配不上这几个字,我就是好好ab过了以后,才又入了个80备用,退单的ie80的平衡线又重新下单,我想过,它新的卖5000我都不会留的,保值率不等于绝对就是好了,本来索尼家控价就厉害,这个档次别家也没有几个能出来打的,不代表它本身就能站起来了,明明不是个均衡调音两头翘,说特色风格塞嘛,你们吹的人又说不出哪类歌有毒性,非要说优点,绝对动态够足,浑厚密度高。然后呢?用来听什么?我经历的这些器材,现在ie80能让我听3个小时还想继续听,满满的感动,z1r反正一点共鸣都没有。
其它缺点不谈,就一句话,没有z1r的朋友,但凡你歌单里有超过一半的歌有人声,都不要考虑z1r,颤惊惊托大对初烧的朋友说一句,还是一步步从单圈听吧,建立一个相对正常的听音观,别上来跟我玩535似的应该各种牛p,正好z1r又是相对容易让初烧上头的风格,低频劲,横向宽,感觉听的贼立体贼清楚,
一步步工作慢慢爬,每个岗位亲自做过慢慢积累经验升职到的高管,大概率是看不上空降的外行高管的,这种高管进来也是坑公司坑人的。
撤了,不回复,不会再发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