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46|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会买6000块的平头】凯声DM7Ti深夜随笔,兼对比FA19(W4平衡驱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20 23: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dirkycc 于 2025-2-21 15:37 编辑

深夜、感冒、头晕目眩,似乎是个很适合码字的时刻。疲累会赋予感性,感性时分,来一首歌岂不妙哉,尤其是平头塞!

上回听凯声的平头要追溯到2020年,当时是和平头玩家面基听的阴阳师,顺便ab了瑞弦d3。那会刚开始口罩,结果现在还得戴着,当年的瑞弦如今貌似已凉,而凯声还活得好好的。5年时间,总有些不变的东西,但更多是改变。从2k的钛铃,到4k的钛铃plus,再到如今6k的DM7Ti,凯声不止在拔高平头塞的价格上限,也在试探消费者的阈值。结果如今发现,贵如6k的平头塞,貌似依然卖得不错…?

东西贵不贵,和时代与个人消费水平都有关。比如初中时代,钱很值钱且自己没钱的时候,电脑城里100多块的MX400就是绝对的高端货,1300的CM7Ti和1500的B&O A8那是顶级平头;到了本科快毕业,钱比较值钱且自己可以省吃俭用攒点的时候,就有能力花800冲美行A8了,此时看到定价接近2000的森海980系列也没那么震撼;如今工作十多年,钱没那么值钱且自己经济完全独立后,一两千的平头似乎平平无奇,厂家也抓住这一心理,悄悄地把平头塞的“HiFi基准线”定到这一价位——这不,原道的平头都破千了!

但真要让我掏6k买条平头塞,肯定还是会犹豫,因为偏离锚定价格太多,即使绝对价格没那么高。比如一条毛巾,老百姓锚定的价格是10块,如果打个made in Japan的标卖100,那它就显得非常贵;万恶之源K3003在2011年把旗舰入耳的锚定价位拉到了万元档,之后也衍生出“万元以内听个响”的梗,而平头塞的高端锚定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森记980系列的2k,无论是之后3299的瑞弦d3+还是4299元的钛铃plus,都没有达到改变消费者锚定点的影响力。且随着入耳/IEM的军备竞赛,各种单元堆砌或混合单元运用,技术层出不穷,配置越发高企。相较之下平头塞很难玩出花样,就一振膜稍微大一点的动圈,上限似乎肉眼可见的低。这点小尾巴也类似:与播放器比起来,消费者锚定的hifi级小尾巴也就2/3百块售价,如果像W4那样敢卖到2999,那就算相当之贵,有挑战阈值的风险,而2999的播放器顶多算中端,虽然对比过两者之后一听一个不吱声,但还是会有很多刻板印象,认为顶级小尾巴就是不如中端播放器。如今DM7Ti同样需要挑战烧友的固有认知,真要让工薪阶层在2025年掏一期工资出来买条平头塞,必然要拿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按之前面基的平头老哥说法,留阴阳师和d3(暂)退烧的原因是“戴着舒服、听着自在,且各有风味”,短短13字却浓缩了如今DM7Ti的核心存在价值——
戴着舒服指不侵入耳道,这对于某些用家来说是刚需,比如我老妈,她根本无法习惯任何入耳式产品,记得10年我把um3x给她,和她说这塞子很适合听人声,她硬着头皮听了最爱的邓丽君精选然后挤出点笑容说:很好听,但不舒服。类似的还有如今火爆的OWS开放式耳机形态,这也是因为不少人戴不惯入耳式TWS,而平头塞对烧友而言就像是有线版OWS,如果像A8那样能设计成挂耳就更完美了——直接解锁运动场景,变身“真HiFi OWS”。

听着自在,是平头塞的“音质护城河”,这里展开说说:
相比头中效应严重的入耳,平头塞的发声方式更接近传统大耳,是更为标准的“微缩形态动圈扬声器”——05年横空出世的Yuin PK1,就挂着“小HD600”的名头,等你把150欧阻抗搞定后会感受出“脱塞般”的声场,即解决了入耳的“头中效应”顽疾。当然,自在肯定不止指声场。更多是音色的宽松。在烧入耳颇深的那几年,个人其实是较为排斥平头塞的,总觉得音色有股子“塑料味”。有一次,正好听到一条final audio的piano forte ii,之前被某些烧友吹得挺凶说是听钢琴的神塞,音色尤其自然,结果上耳的一刹那:这什么玩意儿~低频下潜为零,结像松散毫无密度可言,就这,卖200都嫌贵!而等之后半退烧状态时偶尔拿出吃灰许久的yuin pk2,上耳时候觉得音色颇为舒适,耳中充斥着自然流淌的乐感,咦?这里不自觉用了“自然”二字,当时的心境就是这般。之后一连买了4条pk2送人,大大解决了那段时间的“送礼选择困难症”。获得两种感受的原因在于,之前听入耳(多单元动铁)久了,习惯了高瞬态高密度的中频以及头中结像,再切换到平头塞就会不适应其低频结像、低端平头的解析弱环也会被放大,到了半退烧时期,没了入耳参考系,便能自在感受平头塞的声场之阔与音色之美,不存在对比伤害。

如今听DM7TI,加了苛刻的条件是与飞傲FA19同场竞技。此时听来音色“塑料感”仍在,但以平头塞标准而言已是大幅减弱,而音色的自然感依旧。选6999的FA19来对比,不仅因为价格相近和旗舰定位,更主要的理由是它很能代表这个时代成熟入耳的风貌——其多单元动铁的配置以及所呈现的精准、高揭示力的音色,就是一款标标准准的优秀“工业制品”,用烧友说法,这叫专业IEM(In-Ear Monitor),是靠谱的监听工具,用于hifi音乐欣赏也不会出大错,用我去年写FA19时的总结就是“十足端正、锐利的IEM;从用的角度,它很好”,但,后面也加了句:“从玩的角度,请绕道”,因为这样的声音听来实在无多少趣味。

在FA19的映衬下,DM7Ti的低频显然不太合格、或者说不够hifi,其下潜偏生硬,解析不够,FA19的鼓点还原之清晰、残响之丰富DM7Ti拍马难追,它仅仅是交代一下低音的氛围,对比同价的IEM只能算“浅尝辄止”;放宽标准,在平头塞里,DM7Ti的低频肯定算不错,起码比A8之流强太多,因为缺下潜、瞬态慢、结像松,所以会有“塑料感”,接受不了此类音色的,那整个平头塞品类都可不必触碰了。

音色的自然感,则是平头塞扳回一城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平头塞对比IEM品类层面的胜利。前面提到,FA9足够标准,但听着“锐利”,这些有棱有角、偶有断层的结像,在DM7Ti里,不存在的。平头塞的音色是浑然一体的,无高中低三段之分,这里的意思玩过平头的都懂,或许这也是自诩为老烧的平头塞拥趸拿来踩入耳的利器——我就听过平头顽固派说过:什么叫舒服,只能听平头!那位老哥收藏了大把日系传奇平头,包括大名鼎鼎的E888、还有484D、HV100、D9之类的神物。如今,更切深地感受到浑然一体的音色,就能理解为何有人愿意收藏如此多平头——某种程度上,这才算得上是艺术之美,而非工业制品之秀。

最后,各有风味。这也是对比FA19所言。如果听腻了入耳,换换口味尝试平头塞也是种完全可行的玩法,毕竟音色差异极大。而旗舰平头的好处就是在素质方面,相比入耳不会被拉开太大差距,从而影响到整体听感,一旦素质落差太大,纵然你音色再自然,也可能会糊成一团根本无心听下去。在平头塞里,DM7Ti的素质已然顶尖,而相较FA19更出彩的地方在于中高频/高频——非要从hifi烧友的角度去拆解三频对比的话,DM7Ti的上盘延伸是优于FA19的,或者换句话说,DM7Ti自知无法弥补中下盘的厚度与气势差距,就把平头塞的中上盘潜在优势发挥到极致。用W4平衡口同时驱动两副耳机,明显DM7Ti是更通透的一方,FA19的高频不止是较暗,还有相对粗糙的颗粒感(即上面提到的棱角感),W4在小尾巴里的音色通透性与细腻度属于顶尖,搭配FA19能稍稍打磨掉一些棱角,但仍不及DM7Ti细腻丝滑,这套旗舰尾巴与旗舰平头共同演绎的女声音色,无论是hifi角度还是艺术欣赏的角度,都挑不出毛病,只剩使人沉醉的悦耳——hifi性是W4平衡口出色的控制力搭配DM7Ti令人惊艳的高频延展,极尽细腻;艺术性则是平头塞特有的无衔接痕迹的流畅音色,像是从像素数码时代穿越到油画时代。这般自然舒展的听感会让人不自觉听下去,就像本科时期揣着飞碟戴着A8,在夜晚跑圈听陶喆《Melody》那样,忘记发烧、只想被音乐包围。


写到这里,适合DM7Ti的人群也就筛选出来了:
戴不惯入耳,又要高素质便携方案的,它是目前这一品类一步到位的东西;
老派平头塞坚守者,军火库里一大堆平头好塞,DM7Ti可能绕不过去(本身限量就自带收藏属性);
高端入耳已玩腻,再往上升顶级IEM嫌贵,能接受平头塞塑料味低频与不隔音天然属性的,DM7Ti乃多修党不错的调剂和补充;
没接触过平头塞、预算够的纯粹女毒爱好者,DM7Ti浑然一体的靓丽音色可能会颠覆认知(如果刚好有条W4尾巴那更好)。

反过来,那些戴平头容易耳廓疼、需要出街隔音、对低频hifi性有一定要求、或对瞬态解析有较高要求的,DM7Ti直接pass,6k的入耳/IEM里会有很多适合的方案。

2
发表于 2025-2-21 04: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声音先不提

dm7ti发售这么久,这是第一篇,唯一的一篇看了能让人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想买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2-21 08: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很喜欢楼主文艺老烧的文笔,读着舒服,评价也中正到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2-21 10: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抚顺
yuki8868 发表于 2025-2-21 04:38
声音先不提

dm7ti发售这么久,这是第一篇,唯一的一篇看了能让人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想买的文章

巡回机,算是击鼓传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2-21 14: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平顶山
lz57239 发表于 2025-2-21 11:21
瑞弦平头很一般,通透度不如凯声

锐弦我挺喜欢的,虽然用公模,还是塑料的,但是声音确实好听,至于通透,只是一种风格吧,锐弦本来就是比较厚的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2-21 14: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这软文用心了
花了不少时间吧
有这时间
打打炮
甩甩精
不更好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2-21 14: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凭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2-21 15: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6000多块钱买它?ie900不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15: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看笑话 发表于 2025-2-21 14:30
这软文用心了
花了不少时间吧
有这时间

开个马甲乱放炮?直接艾特厂家官方看看人家认不认识我,顺便贴个转账记录再来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15: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想飞的牛牛 发表于 2025-2-21 15:30
6000多块钱买它?ie900不好吗?

适合人群已经写得很清楚,且入耳和平头从来不冲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15: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bighippo2004 发表于 2025-2-21 08:54
很喜欢楼主文艺老烧的文笔,读着舒服,评价也中正到位,佩服!!!

感谢认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15: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lz57239 发表于 2025-2-21 11:21
瑞弦平头很一般,通透度不如凯声

瑞弦走中下盘的,d3的低频在当时应该没有其他平头能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2-21 16: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内蒙古

小红薯上最喜欢的hifi博主,没想到在这能刷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17: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花生是比熊 发表于 2025-2-21 16:29
小红薯上最喜欢的hifi博主,没想到在这能刷到

幸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2-21 17: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平头塞固然有它特有的韵味,
但结构特性也限制它的上限,
只能矮子里拔将军,
偶尔作为备用机打打牙祭固然不错,
但在当今同价位入耳面前,
很难成为主力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2-21 18: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aribbean德柱 发表于 2025-2-21 17:11
平头塞固然有它特有的韵味,
但结构特性也限制它的上限,
只能矮子里拔将军,

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多尝试,平头塞不是不能作为主力耳机。相反,平头塞宽松、舒适、耐听的特点,完全符合长时间聆听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2-21 19: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手里有钛玲p,不知道这个咋样?有对比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2-21 20: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物理差距,密度厚度没法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2-21 21: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衡水
黑哥 发表于 2025-2-21 18:37
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多尝试,平头塞不是不能作为主力耳机。相反,平头塞宽松、舒适、耐听的特点,完 ...

如果只在安静环境听,那平头塞是不错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2-21 23: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平头我就留了副pk1了 没有再折腾平头的欲望  都太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2 19: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