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几万根的市场考验,还是要提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17 19: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亚太地区
作为64这条线,我们目前4年的保有量在市场上还是很多的,目前是单晶铜镀银正反绞合加PVC护套制造而成,市场测试几万条在市场上,我们目前这个结构还是比较合理,因为导体的绞合圆整度还是不错的,才用7根加7股,导体也用在0.06这个尺寸,大家不理解为什么说这个,不是4股编织的耳机线比8股的差点,还有12股,16股,24股…是不是股数越多越好呢,不是的,今天作为一个简单的理工男给大家科普下.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拿网线为例,为什么步在墙内的线长要单股导体,一般是0.58单股导体,就是说,单股导体信号损失最少,所以大家画个圆,里面再画圆去填充,填充的圆越小,导体和导体的接触的缝隙就越小,那样信号传输就越好,这个就像显示器的点阵一样. 所以导体截面积较大,内部导体越紧密,越圆整,损耗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另外,电流在导线横截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也会导致电流在导线横截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趋肤效应(skin effiect),趋肤效应也称集肤效应。所以绞线很重要:将多根直径较小的单丝按一定的规则绞制成较大截面的导电线芯的工艺过程。
1.绞线分正规绞合和非正规绞合两种。
    正规绞合可分为正规同心式单线绞合和正规同心式股线绞合正规同心式单线绞合:
     普通绞线:用同一直径的单线,按同心圆的方式,一层一层地有规则地绞合,每一层的绞向都相反。
      组合绞线:它是由相同直径、不同材料或不同直径、不同材料的单线绞制而成。(代表产品如架空导线)
     正规同心式股线绞合:是由多股普通绞线或束线进行同心式绞合的绞线。
     非正规绞合(束线):由多根单线以同一绞向不按绞合规律一起绞合而成的绞线,各单线之间的位置互相不固定,束丝的外形也很难保持圆整。
2、束丝和普通绞线的最大区别是:普通绞线的各单丝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一层一层地有规则地绞合;束丝的各单丝之间没有固定的位置不按绞合规律一起绞合而成。
3、非正规绞合(束线)的特点:由于束线中各单线均向一个方向扭绞,在弯曲时各单线之间滑动余量很大,抗弯曲力小,所以束线的弯曲性能特别好,对于需要柔软、并用语经常移动的场合的电线电缆产品就采用束线作导电线芯。
4.绞合线芯的特点:
      柔软性好;采用多根较小直径的单丝绞合成的线芯可提高电缆的弯曲能力,便于电线电缆的加工制造和安装敷设。
      稳定性好;多根单丝按一定方向和绞合规则绞合成的线芯,由于在绞线中每一根单丝的位置均轮流处在绞线上部的伸长区和绞线下部的压缩区,当绞线弯曲时不会发生变形。

可靠性好;用单线做电线电缆的导体,容易受材料的不均匀性或绞制中产生的缺陷而影响导电线芯的可靠性,用多根单线绞合成的线芯这样的缺陷就得到了分散,不会集中到导体的某一个点上,导电线芯的可靠性就强的多了。
      强度高;同样截面大小的单线与多根绞合线芯相比较,绞合线芯的强度要比单线高。

5、术语解释:
    (1)节距:单丝延轴向前进一周的距离。
    (2)节径比:绞线节距长度与绞线直径的比值。
    (3)、节距与绞线柔软度的关系:节距越小绞线的柔软度越好,相反节距越大绞线的柔软度越差。
    (4)、绞入系数:在绞线的一个节距中,单丝展开的实际长度与节距长度的比值。
    (5)、绞线的绞向:右向(Z 向)左向(S 向)
   (6)、紧压导体:常见的紧压导体有紧压圆形、扇形及紧压瓦形(五芯电缆)半圆形(两芯电缆)
6、紧压目的:
    (1)紧压扇形导体:减小电缆外径节省产品成本减低电缆重量。
    (2)紧压圆形导体:提高绞合导体的表面质量缩小导体直径,提高导体填充系数,紧压后的导体表面光滑圆整无毛刺,导体表面电场均匀。

除此之外,护套也很重要,这个牵扯到介电常数,也牵扯到产品OD和特性阻抗,一般我们在 60Hz 测试,80A TPU 聚醚的是6.7, 如果是PVC一般是在4-6之间,耳机升级线大多采用的是pvc材料,使得耳机线更柔软,从而降低听诊器效应。其实PVC材料的诱电率很高,并不太适合信号传输。(诱电率是指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介质中的电场减小与原外加电场(真空中)的比值即为相对介电常数(relative permittivity或dielectric constant),与频率相关。)简单的理解就是,诱电率为电介质束缚电荷的能力,会随着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频率越高介电常数越小,反之介电常数越大,频率越低,信号损失越严重。所以不同的绝缘材料和屏蔽的构造可以杜绝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对音质的影响。

综上而言,我们把镀银厚度提高一点,然后把护套改成TPU,然后就我们对插件做了升级,改成碳纤维,明天会上一个链接升级版,但是我们依然作为我们市场突击款,仍然保证价格在110以内,希望大家可以体验这个是升级的不同.







2
发表于 2021-10-17 2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嘉定区
我嚼着,不是简单的多镀点银就能解决问题,关键是银和铜之间的关系,必须光滑无暇,这样才能利于声音的传导,坑坑洼洼的铜线就去镀银这比纯度不够的铜或者银都更影响听感!

还有,再看看编织线的曲线形状最好符合正弦曲线,减少杂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30 07: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