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udioreviews.org】iFi悦尔法ZEN CAN 3耳放评测——澎湃热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16 16: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贵州贵阳
关键词:解码耳放、桌面Hi-Fi
作者:Rudolfs Putnins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5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audioreviews.org/ifi-zen-can-3-amp-review/
部分内容有删减、注释


iFi悦尔法ZEN CAN 3以出色的声音素质和丰富功能脱颖而出,几乎无可挑剔。


优势
  • 性价比极高,音质甚至略超同级产品
  • 即使搭配高灵敏度入耳式耳机也毫无底噪
  • XBass+功能可以改善不少开放式耳机的低频表现

不足
  • 缺少负增益模式
  • 平衡输入需要搭配特别的线材
  • 部分EQ选项实用性不高

引言


长久以来,我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分立元件狂热派”——就爱看那些甲类放大晶体管搭配巨型散热片,让我使劲折腾大电流!不过这些年我倒是宽容了不少,可以说是“冷静”下来了。iFi悦尔法ZEN CAN 3恰好处于中间地带:没错,它确实标称采用A类放大(编者注:在需要更高输出功率时转变为AB类放大器),但大多数时候完全不会有夸张的功耗和发热。甚至可以说,从参数来看,它完美兼顾了实用便利性与音质表现。
但那些豪言壮语及英伦声学血统,真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听觉盛宴吗?且随我一同揭晓答案!

ZEN CAN 3技术规格



物理特征与使用体验

包装内容物:
ZEN CAN 3耳放×1、电源适配器×1、RCA音频线×1、3.5转6.35mm转接头×1、纸质文件(说明书/保修卡等)。
外观、触感与做工:iFi悦尔法ZEN系列设备始终带着一种独特的风格——这种设计或许会引发两极评价,但其扎实的做工与精良质感毋庸置疑。
人体工学设计:所有关键控件触手可及且直观易懂,音量旋钮更采用精心调校的阻尼设计,手感出众。

做工品质


如同ZEN系列的其他产品一样,iFi悦尔法ZEN CAN 3采用了扁扁的、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铝质外壳,前后采用盖板封闭设计。与ZEN DAC 3一脉相承,这款耳放在外观上相较第二代产品有显著提升,同样采用了双色拼接的前面板设计。


iFi悦尔法ZEN CAN 3的低频增强和声道分离度增强两项功能相当实用,其余功能用处则没那么广泛。

设备前后均配备了丰富接口,且每个接口都紧密稳固、毫无松动。当然,ZEN CAN 3机身重量较轻,插拔耳机时需按住设备以防滑动。虽然其特殊造型的外壳乍一看不利于叠放,但实际上放置于大多数平面都相当稳当,顶部的平整度也足以承载大多数小型设备。

实际使用体验


iFi悦尔法ZEN CAN 3的连接非常简单——如果只需RCA输入,使用随附的线材即可,而且它甚至兼容3.5mm单端音频输入。但如果您想体验平衡输入?那就稍显复杂了:这款产品的平衡输入接口采用4.4mm TRRRS规格(注:5极接口,是比较少见的),我们本地影音器材店甚至专业录音设备供应商那里可能都没有此类线材的备货,您大概需要全网查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ZEN CAN 3的内部电路也并非完全采用全平衡架构(编者注:支持非平衡输出),因此即使用非平衡接口也不会有什么音质损失。


输入音源与增益等级可通过前面板按钮进行选择。

连接完毕后,耳放的操作十分简便。根据您所选择的输入音源,只需轻按前面板按钮一两次即可完成选择。增益等级和EQ预设的切换也同样便捷。实际体验中,XBass+功能对多数低频偏弱的开放式耳机效果显著,能出色提升低频表现。而能够进一步分立声道的XSpace功能虽如其所述,但个人感觉实用价值有限。至于游戏和电影模式?并不适合我——这些音效在我使用头戴式耳机和耳塞时都会带来让我不大开心的音染。

内部构造解析

再次说明,清晰的PCB板照片让我无需拆解自己的iFi悦尔法ZEN CAN 3。虽然部分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的标识模糊,但整体电路布局对于专业人士而言依然清晰可辨。与其他iFi悦尔法ZEN系列设备一样,这款耳放采用外置电源供电(5V直流输入)。理论上虽然可通过USB供电,耳放工作时电流要求最高达2.5A,已经超出了多数USB端口的供电能力。
电感器的存在明确表明这款产品采用了开关式电压转换器,来生成放大器工作所需的主双极轨道。输出级的本地电容器额定电压为35V,暗示了电源轨电压的高低——通常这些电容的耐压值为电源轨道电压的两倍,因此这里很可能是±17V直流。iFi悦尔法建议使用他们更高规格的电源适配器为耳放供电,但我对其提升效果持怀疑态度,因为本地转换和稳压电路才应决定实际性能。即便搭配极高灵敏度的入耳式耳机,ZEN CAN 3也始终保持着完全无声的底噪表现。


PCB布局显示,运放们环绕在单端电位器周围,并与分立元件输出级相连。

观察实际放大电路,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设备工作方式的线索。
首要特征是单端电位器的存在——这意味着输入平衡信号会先通过运放转换为单端信号(编者注:耳放输出端为全平衡电路)。这些运放很可能还负责信号在进入功放晶体管阵列之前的输入级处理。如此一来,产品标称的A类放大会附带一些免责声明,在需要更高输出功率时转变为AB类放大器。


随附的5V直流电源适配器可兼顾ZEN CAN 3耳放与ZEN DAC 3解码器。

输出级采用典型的推挽式结构,通过多组并联分立晶体管阵列提升电流输出能力和散热效率。
这些晶体管很可能采用A类偏置,但在大负载时会自动切换至B类模式。实际使用中iFi悦尔法ZEN CAN 3会产生明显温升(实测机身外壳温度达42℃),因此完全不必担心某些人声称的、切换B类时会产生“咔嗒”噪声的问题。
音质与调音风格

测评配置:
我主要将iFi悦尔法ZEN CAN 3与配套的解码器ZEN DAC 3搭配使用。为了充分评估这款耳放的性能上限,我还同时采用了FiiO K19和FiiO K11 R2R解码作为参考。后端的测评耳机包括ThieAudio Monarch MK3、Simgot EA1000、Sennheiser HD6XX、ZMF Auteur Classic和Moondrop Para。
首先来看实际使用表现:iFi悦尔法ZEN CAN 3耳放开机大概需要1秒缓冲,但没有继电器的“咔嗒”声,耳机输出端口完全静音。即便是搭配极高灵敏度的单动圈耳塞,在0dB最低增益下也毫无底噪。不过单端输出的音量调节余量较小,稍加旋转便会让音量过大。所幸高品质电位器效避免了左右声道不平衡的问题。
就音色表现而言,iFi悦尔法ZEN CAN 3在中频段略有突出,但分立元件输出级赋予其中频独特的质感,这种轻微的音染反而成为了特色。无论是驱动8Ω的Moondrop Para,还是300Ω的ZMF Auteur Classic,其低频都展现出足够的延伸力和控制力,开启XBass+功能时也毫不含糊。高频偶尔会显得过于明亮,但这一点只有在更高价位的耳放上才能听得出明显改善,因此并不算实质性问题。


由于没有4.4mm对4.4mm的线材,我不得不使用RCA接口走迂回路线。这很不幸!

更换不同解码器的测评表明,iFi悦尔法ZEN CAN 3耳放完全能跟上高端音源设备的素质表现,并清晰呈现不同音源之间的差异——虽然要完全释放FiiO K19解码器的全部实力,可能需要更强大的放大器来配合。就技术参数而言,ZEN CAN 3的表现基本符合这一价位放大器的水准。其中频略显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声场的开阔程度,但就实际听感而言,这种音色呈现从未影响我享受音乐的乐趣。

对比评测
Topping A50 III


同样定价229美元的Topping A50 III堪称iFi悦尔法ZEN CAN 3的劲敌。这款产品采用复合运放部分设计,在驱动大多数耳机时能提供惊人的功率输出,同时,它几乎在所有方面都保持着出色的线性与中性音质。它同样需要特殊线材来接收平衡音频信号,电路实现了全平衡架构。
您是否钟爱放大器独特的调音风格?这个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决定您的选择。这两款产品都实力非凡,但Topping A50 III如同全能的多面手,保持着极为中性的表现;而iFi悦尔法ZEN CAN 3则会让欣赏其声学特质的人更加欣喜。如果您常使用高灵敏度耳塞欣赏音乐,A50 III凭借其-6dB增益选项,将成为更省心之选。

搭配建议

虽然iFi悦尔法ZEN DAC 3与ZEN CAN 3堪称绝配,但我不得不承认更偏爱搭配韵味十足的FiiO K11 R2R——这款解码器能让多数录音呈现出更真实自然的声音。需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搭配过于冷、硬的音源或耳机,否则高频部分可能会显得过于刺激难忍。


这两款ZEN系列产品都采用防滑凸点底座设计,既能彼此进行稳固叠放,也能与其他器材稳稳地堆叠在一起。

总结评语

iF悦尔法最新推出的ZEN CAN 3耳放完美继承了品牌的一贯特质——性能强悍且完全符合品牌声学调性。尽管它并不算完全直通平衡、分立(编者注:耳放输出端为全平衡电路),也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纯A类放大设备,但对于初烧友和追求独特韵味的资深听友而言,这款耳放依然能带来十足的聆听乐趣。据我所知,其放大模块技术下放自iFi悦尔法旗舰机型,这使得ZEN CAN 3成为体验品牌声学设计理念的性价比之选。强烈推荐,几乎无可挑剔!
最终评分:4/5



2
发表于 2025-4-16 18: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IFI啥时候更新iDSD sig和iCan sig旗舰系列?这对老将也顶了有几年了,虽说战力仍然够顶,但也需后继有人吧,总搞这些“掌中宝”没啥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5-4-17 01: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jiataowill 发表于 2025-4-16 18:54
IFI啥时候更新iDSD sig和iCan sig旗舰系列?这对老将也顶了有几年了,虽说战力仍然够顶,但也需后继有人吧 ...

感谢您的认可和关注,桌面旗舰级产品目前可能需要等iCAN Phantom,以及未来的其他旗舰新品了。Pro系列暂时还没有收到更新的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4-17 08: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Zen dac signature啥时候有更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4-17 08: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单从解码角度,zen dac v3和zen one signature哪个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5-4-17 14: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bobocrack 发表于 2025-4-17 08:11
Zen dac signature啥时候有更新啊

您好,这款目前还没看到更新升级的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5-4-17 14: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bobocrack 发表于 2025-4-17 08:46
单从解码角度,zen dac v3和zen one signature哪个好啊

如果不考虑连接的丰富性,ZEN DAC 3更值得考虑,单就音频文件支持方面,ZEN DAC 3支持到了PCM768和DSD512,而ZEN ONE Signature是支持到DSD256和PCM384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4-17 20: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云浮
论搭配,我觉得拓品e70和l70和dac3+can3差不多,唯一区别就是e70l70功率大点其他一样

不信你们自己租一套回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5-4-18 15: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cscfgg 发表于 2025-4-17 20:05
论搭配,我觉得拓品e70和l70和dac3+can3差不多,唯一区别就是e70l70功率大点其他一样

不信你们自己租一 ...

感谢推荐,有机会我们试试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4-19 08: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ifi-audio 发表于 2025-4-18 15:24
感谢推荐,有机会我们试试看

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4-21 0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ifi-audio 发表于 2025-4-17 14:15
如果不考虑连接的丰富性,ZEN DAC 3更值得考虑,单就音频文件支持方面,ZEN DAC 3支持到了PCM768和DSD512 ...

但是zen dac v3数字输入似乎只有usb口,没有同轴口?而且我看为什么zen one signature定价更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13: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13: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bobocrack 发表于 2025-4-21 00:59
但是zen dac v3数字输入似乎只有usb口,没有同轴口?而且我看为什么zen one signature定价更高呢

对,只有USB接口,所以说是“不考虑接口丰富性”,定位是USB桌面解码器(具备一定的耳放功能),ZEN One Signature的话定价确实高一点,因为兼容了蓝牙、同轴等传输功能(定位是桌面多功能数字解码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4-21 22: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ifi-audio 发表于 2025-4-21 13:26
对,只有USB接口,所以说是“不考虑接口丰富性”,定位是USB桌面解码器(具备一定的耳放功能),ZEN One  ...

哦,那我打算弄一个zen one si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4-22 09: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比第一代zen can提升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5-4-22 15: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bobocrack 发表于 2025-4-21 22:24
哦,那我打算弄一个zen one si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5-4-22 15: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ldhdk 发表于 2025-4-22 09:12
比第一代zen can提升在哪里?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 ... skuId=5690018319524  您可以参考下这个产品详情页,在P3有比较详细的产品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27 22: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