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元级三种风格,三种技术、声菲尔MT300、三潭映月S802,魁宝TRI I3简评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20 00: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情感的禁区 于 2020-11-20 00:21 编辑

不知不觉手里已经有了3条千元级别的耳塞,其中一条I3是试听的,S802是前段时间在坛里抽奖抽到的;MT300是收的。这三个耳塞中介绍信息最少的算是S802,最火的当属I3。至于MT300,实在是太低调了,网上评的文章也是个寥寥无几。之前就方丈详细的提到过。
首先在这里要感谢赵总的耳塞奖品。其次也要感谢铃音科技给我这次试听I3的机会。由于3个耳塞各有特点,技术各不相同,且价格接近,所以我个人认为是有可比性的。单说某个耳塞说的天花烂醉也是空洞的。对比不同级别对比评测也是难以得到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的。
再写文章之前我一再思考要不要写,生怕得罪人。既然得到耳塞试听机会,不写也说不过去,就硬着头皮完成作业吧。
MT300,声菲尔的最高端型号吧,由于这个耳塞采用静电圈铁组合,其实静电是驻极体高频单元。外观看宣传图片一眼土鳖,其实拿到手倒是感觉不错,还算精致,比较小巧。冷冰冰的也很有分量。包装暴发户的感觉,太奢侈了,耳塞收纳盒看起来又很低端很low。个人认为包装这点钱还是多投入到外观设计中去吧,好钢用在刀刃上。
TRI I3,平板振模耳塞,可以说是铃音科技的人气神塞了平板振膜+圈铁组合。外形简单,体积挺大,CNC的不锈钢腔体单个达到了20g,不过在绕耳式的佩戴下这点重量其实不算啥,只是外形看起来比较呆板,做工也一般吧。其实我个人觉得就I3的包装看起来很不错,简约,不浪费,体积控制的很好。
S802,老赵的最终调音版本的人声耳塞,之前写过一篇S802的文章,其实那个时候的802和现在的802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声音几乎是没有任何瓜葛的两个耳塞,唯一相同的就是外壳吧。老赵也说其实单元都变了。外观就不说了,看起来并不好看的外形,其实拿到手上感觉挺精致,挺轻巧的说。我耳洞有点大,带不怎么稳,但是带上线夹夹在衣领下线不甩就能克服这个问题。包装最寒碜,但是我最喜欢,简约不浪费,不过包装。
接下来切入主题,说说声音风格表现。播放器为飞傲X3,这个播放器很老了,不开增益到80%也能推得出来。为了提供足够的推力,我用LO输出接耳放。我选了几首女声来考察一下中频人声表现。青燕子演唱组的《草原儿女》,主要体现清亮型的人声。雷婷的《爱你十分泪七分》主要体现女中音,为什么要选雷婷的,其实主要是为了考察中频毛刺控制得怎样罢了,选孙露的一样效果。孟庭苇的《无声的雨》曾经的女神,在上华时期的经典之作被录音给毁了。其实孟庭苇的唱功一般,录音更一般,但是就是好听,很有代入感。为什么要选这首歌,后面会有说明。
MT300,自己配原道的4N纯银线。原装套子软,最大的问题是出声孔管很短,声音直接出来不经过音孔反射,于是换了其它的套子,出音孔深一点的,情况的到较大的改善,但是根本不能完全抑制不住齿音。听说单晶铜线能削弱齿音,我又换了声菲尔的官方单晶铜升级线,整个声音收了一些,低频收了一些,更干净更有弹性,高频细节也稍微削弱,不过带来的是更加平衡的听感。整体特点,整个声线能量感极强,中频偏少,且稍微毛糙了点,其实反复试听不同的女声类型,其实是暴露的录音问题罢了,才导致哪怕是那么一点点齿音都会体现出来。这个特点就造成了听孟庭苇的声音会出现较大问题,本来录音又不好,人声又没有能量没有密度,缺点暴露无遗。那就是毛刺感。听青燕子《草原儿女》就不存在类似的问题,雨果唱片的录音和制作还是有保证。仿佛在文工团的歌手,中气十足的在唱革命歌曲,特别振奋的感觉。雷婷的《爱你十分泪七分》能量感有,密度有,就是中频毛刺有点,看自己的接受程度,MT300在我换套换线后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定性的说,MT300是有密度的,规模偏小但是并不影响气势,唯一的问题就是太挑录音了。
TRI i3,我怀着极大的热情拥抱了这个耳塞,甚至一度种草。但是当我拿到这个塞子的时候其声音让我挺意外,声场庞大,但是没得气势,人声密度小,比较虚。滩得比较开,也磨得比较平,但是最重要的密度没有了,听起来十分奇怪,就算是听人声也有很大的限制。但是当我听到《无声的雨》这个歌曲时候我觉得这首歌表现的恰到好处,很柔和,很动听,完美的克服了那个年代录音的水平缺陷。本身孟庭苇的声音就就没啥密度,中频又不是很顺,但是I3的特点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在青燕子的歌曲里面就有问题了,密度不够的特点暴露无遗,声音比较单薄,也没有气势。你能听到的感觉是网红在卧室自弹自唱的感觉,而不是文工团舞台上过硬的演唱。包括雷婷的《爱你十分泪七分》的表现中依然是这个问题,中频几乎没有毛刺,顺滑,但是就是缺密度。导致整个效果大打折扣。
S802,这个尽管因为某些事情导致争议出现,但是抛开三潭这个怎么运作是否合理来说,这个耳塞其实是特点很鲜明的,三者中人声几乎没有什么短板,处理得很顺滑,不失能量感。密度大,规模也不小,正好在正前方的声音,不远也不近。主要是S800声场纵横都很大的特点,空间感很强,所以人声并不是很近,但是却没有压力。如果你只想听流行,听人声,听口水歌等靡靡之音,无疑这个耳塞是三者中最适合的。
中频总体对比 S802>MT300≥I3
古典音乐的我选了吕思清版本得《四季》,约翰施特劳斯的《狩猎波尔卡》与《拉德茨基进行曲》分别体现小编制与大编制。四季小提琴协奏曲主要用来考察高音部分。约翰施特劳斯的主要用来体现动态和瞬态。还适当的加上《森林狂想曲》。
MT300,高频细节极为丰富,能量感极强,就算是纤细的琴声也很有感染力和穿透力。大概是静电的介入,高频又快又有力度,却一点都不感觉刺激不舒服。约翰施特劳斯的《狩猎波尔卡》《拉德茨基进行曲》中极强的瞬态表现,你听起来规模不大,但是就好比一只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雷厉风行,战斗力极强。
TRI I3,声音比较亮,但是细节差一点点,整个特点就是软绵绵的,很快就摘下了,这个耳塞至少在我这里是不太适合听古典的。
S802,这就比较吃亏了,由于在人声细节上处理干净了齿音,导致高频细节有部分丢失,但是声线有,密度,硬度也有,但是听起来就是感觉缺点啥。但是反过来在《拉德茨基进行曲》《狩猎波尔卡》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气势,动态瞬态都不错,虽然缺少小提琴的高频细节,但是在这里表现却不错,森林狂想曲也是这个情况,各种自然环境的声音定位十分清晰,十分准。
高音总体对比 MT300≥S802>I3
低音部分没有刻意的选歌曲来测试,就是听雷婷的《爱你十分泪七分》来测试一下,开头一段的鼓点还是能说明问题。MT300并不多,但是像重炮打击力度很大。I3最少,又有点空;S802最优秀,低频泛音很足,量足够,下潜又有一定的深度。
低音总体对比 S802>MT300>I3
声场,其实这三个规模都不小,但是除了S802都有点衔接与分布上的问题,MT300不太连续,纵横规模差不多;I3横向听起来大,但是并不丰满,所以感觉是有很大的规模,细听感觉还是有问题。S802由于单圈,且声场纵横都很大,简直就是个怪物,不存在300和I3的衔接和分布问题。
声场总体对比 S802>MT300=I3
总体信息量:MT300高频信息量很大,中低频也不少,MT300一般,S802高频部分缺失,中低频信息量却很好,泛音十足。
信息量总体对比 MT300>S802=I3
后记,I3的调音让我很不解,就是没有气势,没有能量感,没有密度。按理来说千元级耳塞价格也不低了,为什么有这个倾向的调音,部分人也有同感。原装套软,就算是换了套也差不了多少,线材,建议换银线,整个声音会丰满一点,价格不用太高,就原道的就行。这个特点其实也挺适合安静的听8.90年代的港台流行歌曲,且几乎没有什么齿音,认真聆听其实很舒服。至于带有密度带有能量的发烧人声,甚至“文工团歌手”,是有点问题的。MT300,优点缺点都很明显的耳塞,套子设计是个败笔,建议搭配单晶铜线或者纯铜线。S802用的灰色套子,这个套子搭配S802似乎很完美,再收到802之前我也找厂家买了100个这个套子(阿里不零售)。但是无论对MT300还是对I3没啥用,这个套子是提升中高频的。套上只会越来越生硬。S802不能换线,大概老赵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承诺免费换线售后。
2
发表于 2020-11-20 00: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写这么辛苦b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4 07: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