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sonystyle.com.cn/products/hi_res_audio/signature/interview/interview_wm1z_1a.htm
下面贴其中一部分SMHX的
焕然一新的“S-Master HX”
忠实展现微小声音,Walkman中的核心部分。在WM1系列的声音处理中,实现跨越式进步的要点有哪些?佐藤 朝明:[项目组长]WM1系列的革新焦点,是焕然一新的“S-Master HX”。索尼自行出资完成了Walkman专用半导体(CXD3778GF)的开发,这一新型全数字放大器的诞生,可以说是促使WM1系列较ZX系列实现大幅提升的首要因素。具体说来,WM1系列实现了平衡输出*,可支持高达11.2MHz的DSD原生播放*,以及上至384kHz/32bit的线性PCM播放。*注:
1.需要使用Φ4.4mm平衡连接线连接耳机,才能支持平衡输出。
2.仅在平衡输出时,支持原生DSD格式。可以感受到开发团队对全数字放大器怀有非同寻常的执着啊。佐藤 朝明:[项目组长]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依存于全数字放大器“S-Master”的声音。
“S-Master”的一大特点,是用无反馈放大器替代了负反馈放大器。这种方式的运用,使音源中包含的细微声音不会被其他声音掩盖,而得以忠实展现。简言之,我们之所以如此执着于全数字放大器,是因为我们认为,对于艺术家想要通过音源传达的声音……或许是很细小的声音,能够对其进行忠实展现的性能,是索尼的首要追求。偶尔会有人问,“将全数字放大器用于Walkman,难道不是为了降低成本和节电吗?”这其实是一种误解,Walkman所用的全数字放大器,是我们为了实现Walkman专属的高音质,不断重复试验和失败才成功开发出来的装置。 如果考虑的是成本问题,我们干嘛不用通用的放大器装置呢(笑)。在平衡输出方面,全数字放大器同样具备特殊优势吗?佐藤 朝明:[项目组长]在高端便携式音频设备市场中,“双DAC”可以算是平衡输出的关键词。说到为什么需要双DAC,这是由于便携式音频设备通常会使用模拟放大器,通过配备2个DAC,可以实现物理上的分离电路设计。如果不采用这种设计,会发生左右声道的交调失真(左右信号的串线)。
在这一点上,全数字放大器的平衡输出设计则不会存在发生串线的机会,要是让我说句满话,我认为全数字放大器和采用模拟放大器的双DAC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佐藤 浩朗:[音质设计]在我看来,采用DAC和模拟放大器的电路,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基板上的左右声道电路或模拟信号相邻配置的现象。相较于此,全数字放大器的“S-Master”可以对输出到耳机之前的数字信号进行全程保真,降低交调失真的发生率。通过“S-Master HX”的革新,耳机输出功率同样实现了提升吧。佐藤 朝明:[项目组长]是的。WM1的开发是从半导体水平重新起步的,通过改进半导体的内部结构,我们成功实现了输出功率的提升。开发的成果,是成功实现了高达60mW+60mW(16Ω)的非平衡输出及250mW+250mW(16Ω)的平衡输出,进行平衡连接时,阻抗较高的耳机同样可以单个驱动。WM1采用了新的Φ4.4mm规格平衡连接耳机插孔。佐藤 朝明:[项目组长]目前,便携式音频市场上的耳机插孔规格五花八门……实际上可大致分为4类。近年来,Φ2.5mm规格的插孔开始增多,索尼的PHA-3便携式耳机放大器采用的是Φ3.5mm×2的规格。继续沿用Φ3.5mm×2的规格还是采用其他规格,这一抉择举足轻重,因此公司内部的相关人员对此进行了反复讨论。决定采用新规格的契机是什么呢?佐藤 朝明:[项目组长]正巧在那时,我们得知JEITA正在整合新规格的消息,某位合伙人还听说了其正在开发新规格设备的传闻,于是我们将Φ4.4mm耳机插孔的试制品搭载在ZX2上,进行了实际试听。
试听之后我们发现,单单是插孔和插头的区别,居然会为音质的透明度及延展性带来此等蜕变!如此令人惊喜的结果,从很大程度上促使我们坚决地认定采用Φ4.4mm耳机插孔。除此之外,我们还考虑到紧跟业界标准化动向会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便捷性,于是在采用Φ4.4mm方面,我们达成了统一意见。能具体谈谈Φ4.4mm的优势有哪些吗?石崎 信之:[机械设计]相较于目前支持平衡连接的插头,在Φ4.4mm的机械强度精良的同时,横截面积足够大,电阻较低。较细的插头偶尔会发生由于意外撬断导致插入的部分插头残留在插孔中的事故,Φ4.4mm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此外,不同于Φ3.5mm×2 的L型插头设计,同样是其优势之一。佐藤 朝明:[项目组长]在这里我想表明一个重要的观点,仅采用Φ4.4mm的新规格,其实并不会实现音质优化。我之前略有谈到,这回我们采用的耳机插孔,是伙伴公司日本DICS开发的“Pentaconn”(*)。这款零件与常规插孔的区别不仅在于规格差异,还在于插孔的本质性技术差距。
* “Pentaconn”是株式会社日本DICS的注册商标能举个例子具体谈谈差异所在吗?佐藤 朝明:[项目组长]这其实是尚未对外公开的信息,我们自投用ZX系列以来,始终在思考插孔的改良方案,其中的几点在“Pentaconn”中得以反映。
但首台试制品的插孔及插头其实并没有反映出这些需求,随着WM1系列实际开发的推进,我们在将插孔及插头搭载到样机上进行试听的过程中,能不断感受到插孔本身的持续升级。
例如,对插孔接口采用特殊铜合金、探讨用非磁性材料作为镀金打底层等,我们委托日本DICS试做了多种不同规格的接口,由索尼方面进行音质确认,从而确定了最终的规格。针对“Pentaconn”还有什么需要强调的地方吗?佐藤 朝明:[项目组长]在连接放大器和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线路中,我们对每个位置进行了数mΩ电平的低电阻化研究,作为该插孔特点的1接口2接点设计,同样契合我们“要实现低电阻、高稳定性连接”的需求。吉冈 克真:[电气设计]对于常规的Φ3.5mm规格,插头侧配备3个接口(L+/R+/GND),则插孔一般只配备一一对应的接点,但“Pentaconn”中,分别对各接口(L+/L-/R+/R-)对应配备了2个接点。插孔侧的接点呈“コ”形,其两侧分别与插头的各接口相接。佐藤 朝明:[项目组长]由于配备了2个接点,万一被插孔勾住,在另一侧接点完好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接触不良的问题,还可以帮助降低接触电阻,呈现上佳的音质。这种结构,是偏重小型化的常规便携式音频设备插孔所不具备的优秀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