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评艾利和SR25、山灵Q1播放器、乐图S1耳放线和飞傲FA9耳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5-24 13: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netsurfe 于 2020-5-24 15:11 编辑


2020-5-23

疫情之后很久没有聚会了,怕怕啊。这个周末大家终于可以一起聚会知音堂,听听最近的新产品。

艾利和SR25
艾利和近期发布了SR15的升级机型SR25,采用了CS43198解码芯片。巧合的是,我最近正好测完同样采用此芯片的IKKO Zerda耳放线,所以很期待这款新品的表现。
整个外形和设计很有辨识度,尤其那个歪一点的屏幕。做工和手感都很不错。


耳机孔采用了2.5平衡口。底部是TYPE-C充电口,和一个TF卡插槽。TF卡插槽是开放式的,没保护管。插拔比较方便。我是插上了自己带的TF卡,试听的也是自己熟悉的曲子。


开机速度比预想的快,屏幕的亮度、可视角度很好,颗粒很细腻,文字清晰,赞。样机自带64G内存。扫描16G的三星TF卡,速度很快。
试听用的是KPE JZ MOD版+传神7N单晶铜升级线,主要是因为MOD后耳塞能对全频宽进行一个灵敏的反馈。


第一耳朵,感觉就是进阶版的CS4398,和我当初听M1L的感觉很像。声音温润,几乎没有毛刺和突兀的地方,推力更大,素质比以前有明显提升。

其次,就是高频和FIIL CC那种讨巧的做法一样,在中高频加了亮度和厅堂感,整个声音通透,立体,细腻,富有空气感。在保持润泽的前提下,在人声或者钢琴高潮的某个点声音又会非常“石”,并不缺少冲击力。就这点来说,SR25的控制力很好,比体积和用料受限很大的zerda耳放线要好多了。
中频的密度可以,比较宽松,符合预期。

听《鼓诗》,SR25的下潜一般,收的比较快,量感不多,很干净的那种。一锤下去会嗡嗡一会儿,有点失真,低频的控制力不如高频。

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丝滑,声音很悦耳。一方面高频能感觉到那种带有很浓厅堂感的华丽,尤其用KPE听帕格尼尼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这种感觉最为明显,小提琴的音色带了一点贵气,像德芙一样丝滑;另一方面低频听《最美大提琴》也能感觉到非常顺滑,这个和平时其他机器(比如1969电子管)放出的效果是有蛮大区别的,但另一方面来说,低频那种琴弦摩擦的质感就被涂抹掉了。
总的来说,在这个价位SR25的使用体验很好,音质也可圈可点。对耳塞的适应性也很好,期间推的JVC FWW、飞傲FA9等,都有不错的表现。

补充一点:根据烧友反应,SR25的推力好像比SR15小,同样耳塞用SR15是80多,SR25要用到110左右。我个人听的时候也能感觉到,对于KPE MOD这种有点阻抗的耳塞,SR25推得不如预期的那么轻松。


铁三角ATH-E40
烧友YONG新买的铁三角E40,也听了一耳朵。女声更纤细一些,齿音消除的很好,不像KPE那么厚暖,是偏清亮的风格。低频比预想的好,有力度,比较干净,和原来听过的CKR100很像。只是听《鼓诗》有点空?单薄?


山灵Q1播放器
之前大佬CHI买了山灵Q1,对其续航很是称赞。今天也把玩了一下,第一感觉是好大。因为之前自己有飞傲M5,原来以为Q1也是那种像手表大小的小机器,结果Q1是比怀表还大一圈的存在,这个体积有点不上不下。机器的运行比较流畅,但屏幕和SR25的那块比较,差距蛮大的,色彩偏暗偏淡,可视角度较小,触控不太跟手(有汗)。用KPE MOD,感觉推力马马虎虎,声音比较干净,没太多染色,不刺激,不突兀。低频的下潜有点出乎意料,比较到位;高频稍稍提亮了一点,整体还是很山灵的那种中规中矩的调音。最大优点就是耐听,但我个人不是很感冒。比如听钢琴,高潮的键音比较直白,素素的,厅堂感不强。Celine Dion的女声高频延伸不错,冲击力一般,亮度一般,三频均衡,久听不累。




森海塞尔IE40Pro
新烧友LI带来了母亲大人送的森海塞尔IE40PRO。这个耳塞之前我在展会想听的时候,遇到的都是坏了的。连学林1969电子管播放器,一耳朵蛮有森海的味道。声音中正,很稳,三频均衡,久听不累。听「Sarah Alainn」《ANIMA》,第一首Nella Fantasia,高频部分有丝丝的类似底噪的声音?延伸不错,冲击力一般。以我的标准来看,通透度可能差一点,会有一点点闷,比较强调中频的柔顺和细节。听童丽,非常饱满圆润,没有齿音,很舒服。低频下潜一般,量感比较多,收的比较快,声底还算干净。
佩戴一般,感觉塞得太紧了,挂线又比较硬,没有舒尔和IKKO的那种舒服。


飞傲FA9
因为这亮瞎眼的镜光闪闪的外壳,一眼看上了这个耳塞。感觉飞傲从M15之后突然开窍了,这个耳塞的声音不是预想中那种强调解析和清晰度的强悍风格,却做出了一个有点出于意料的好声音。
听《Victor》 (1)低频扎实自然,居然有一股浓浓的圈味,有一瞬间让我错觉自己在听传神的耳塞;(2)对于刚开声的耳塞来说,其声音的宽松与印象中动铁应有的表现相去甚远,简直让人怀疑人生。整体表现干净,精致,细腻,动态也很好。
看来,国产HIFI设备的调音水平的确是进步了。



艾巴索iBasso DC02耳放线
连Mate20Pro(UD),感觉推力一般,70%音量听KPE MOD依然会感到声音有点疲软,低频高频延伸都不好。怪不得很多人说DC01和DC02是两回事 (─.─|||


乐图LOTOO S1耳放线
乐图S1,插上Mate20Pro(UD),KPE MOD耳塞,手机音量100%,S1调节音量到60%。
华为手机识别很顺利。因为时间关系就用Pulsar+播放了两首歌曲。张婉清《词不达意》,歌曲中的齿音几乎没有进行处理,非常直白地重播,感觉对于听流媒体的朋友不是很友好,但是喜欢听原音的朋友可能会喜欢,和其播放器偏监听的风格倒是一致。声音的密度不错,中频比较饱满。《鼓诗》下潜一般,鼓槌宕的一下,低频下不去,泛音比较多,但控得不稳,有点散乱。
音质就这样了。值得深思的是,这个产品居然卖到断货,甚至预计最长可能需要三个月才能重新发货。换句话说,除了音质之外,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可能品牌名气、专业形象和设计亮点更重要。因为在S1之前,没有一个小尾巴会想到把液晶屏搬上去;然后能将价格依然控制在千元以内;最后功能方面没有大的缺失,该有的都有,别人没有的它也有。
比如BEAM2,是最早在耳放线上增加平衡口的,在受到市场欢迎的同时也有不少烧友对移到侧边的耳机孔感觉使用不便。但厂家为了控制体积,不得不如此设计。而S1在这点上就比较大胆,坚持将两个耳机孔都设计在底部。




阿明Amin 「原创」
http://Blog.sina.com.cn/netsurfe
netsurfe@qqcom



2
发表于 2020-5-24 14: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s1 重点是eq,4.4平衡口。
那个eq真不是摆设,听感差异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9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